福音!幹細胞有效治療關節炎,促進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

2020-10-20 細胞健康

隨著近年來對幹細胞領域的深入研究,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用於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的治療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間充質幹細胞可以自骨髓、脂肪組織、臍帶、外周血、滑膜及其他組織中分離得到,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潛能祖細胞,可以分化成多種細胞,包括成骨細胞、脂肪細胞和軟骨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除了分化潛能外,還能夠分泌多種酶和營養因子參與旁分泌過程,其中包括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等,發揮抗凋亡,抗纖維化,抗氧化,抗炎,促進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由於間充質幹細胞較容易獲得、對供體的影響小,分化能力強,不僅有助於組織修復,而且還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炎作用。

間充質幹細胞通過兩種不同機制發揮作用,一種機制是通過定向分化直接修復受損組織;另一種機制是通過分泌一些因子,抑制局部炎症進展,促進局部受損組織自身修復能力,已經被廣泛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包括對軟骨退行性疾病骨關節炎的治療。

骨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據調查顯示,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我國有1.3億多,佔總人數的10%以上,其中60歲以上老人一半以上患有該病,70歲以上老人的骨關節發病率達80%—90%,遠超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被世衛組織稱為「不死的癌症」。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我國將成為世界骨關節炎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兩種。其中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種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以軟骨丟失、軟骨下骨異常改變、滑膜炎及骨贅形成為特徵,常常引起受累關節疼痛、活動受限並最終導致關節功能障礙。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骨關節炎已成為中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和致殘首要原因。骨關節炎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活,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骨關節炎早中晚期三種不同發病機制

醫學研究表明,骨關節炎的發生、發展與關節軟骨組織以及周圍軟組織的各種免疫炎症反應和軟骨細胞的過度凋亡相關。早期骨關節炎的滑膜中出現炎性細胞浸潤的表現伴有局灶性軟骨纖維化的損害,同時可以觀察到局灶性的軟骨祖細胞克隆、增殖;

到骨關節炎中期,隨著軟骨組織免疫炎症反應的進展,炎性改變波及到關節周圍組織包括滑膜、韌帶和骨質,軟骨細胞過度凋亡,纖維軟骨基質合成加快,出現肥厚性增生改變;

骨關節炎晚期,出現軟骨基質損壞,軟骨變薄、纖維軟骨重塑部位的滑膜炎症加重,導致骨膜增生、骨贅形成,最終發生缺血性骨壞死。因此,治療骨關節炎的關鍵是阻止軟骨和滑膜組織的免疫炎症以及軟骨細胞過度凋亡的進程,促使軟骨祖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的軟骨。

骨關節炎傳統治療手段治標不治本

傳統的骨關節炎治療方法,如功能鍛鍊、理療、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止痛藥物、關節腔注射激素、透明質酸等,都只能暫時緩解症狀,而不能治療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或逆轉骨關節炎的進程。對於骨關節炎較嚴重的晚期病例,只能採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如截骨矯形術、關節鏡手術和關節成形術。

儘管關節置換手術比較有效,但是患者的不滿意度仍高達30%,這種方法還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過程中需要複雜的維護,並且這種方法不適合活動量較大的年輕患者。因此,尋找一種新的、有效的骨關節炎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間充質幹細胞作為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種子細胞,逐步顯示出在慢性退行性疾病治療中的優勢。間充質幹細胞能夠向目的細胞定向分化,同時分泌一系列因子參與組織修復。目前,已有的臨床前研究更多的傾向於間充質幹細胞通過間接機制發揮治療作用。間充質幹細胞在臨床研究中也顯示出對骨關節炎的治療意義。

幹細胞療法治療晚期骨關節炎四種作用機制

骨關節軟骨一旦受損,因缺乏血供及營養供給受限,自身修復與再生能力有限。目前,應用間充質幹細胞療法治療軟骨損害的方法已成為國內外學者認同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作為骨關節炎治療的理想種子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療法在治療晚期骨關節炎四種作用機制:

1、間充質幹細胞擁有強大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及分化潛能,可替代病態細胞;

2、可通過旁分泌和自分泌合成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I、轉化生長因子(TGF)-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激活細胞和血管再生途徑,對軟骨起到營養作用 ;

3、具有歸巢作用,在體內微環境作用下主動遷移至軟骨缺血或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重建 ;

4、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即表達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I,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並通過抑制T淋巴細胞活性和抑制自然殺傷細胞分化實現抗炎作用。

間充質幹細胞療法通過旁分泌功能,抗炎和免疫調節作以及定向分化能力三個方面治療骨關節炎,不僅有利於退變軟骨細胞的恢復,還可以促進新生軟骨細胞的生成。

軟骨細胞和間充質幹細胞共培養,一方面利於成熟軟骨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形成微環境,誘導間充質幹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另一方面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又促進了軟骨細胞增殖和基質合成。間充質幹細胞以上的諸多特性,為有效治療骨關節炎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關焦點

  • 「研究」骨關節炎患者福音,科學家利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骨關節炎是全球60歲以上人群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正常情況下人的關節末端覆蓋一層關節軟骨,光滑、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起到減震、減少摩擦等重要作用。由於衰老、肥胖、關節過度使用、急性損傷、慢性炎症等各種原因導致關節軟骨不可逆轉的減少就會引起骨關節炎。
  • 【吳京、劉若英都用了,安全有效!】幹細胞,實現軟骨再生!
    傳統治療方法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服用、物理療法和手術,但是這些方法的治療效果有限,而且很大可能骨關節炎會再次復發。 隨著幹細胞研究的飛速發展,幹細胞在治療退行性關節炎和韌帶損傷以及一些運動造成的軟骨損傷方面帶來了很大的突破。它跟以往的一些治療方法截然不同。
  • 中國學者發現人幹細胞「年輕因子」,有助於骨關節炎治療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與機體衰老密切相關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嚴重影響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中國40歲以上群體骨關節炎患病率近50%。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有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和耗竭是骨關節炎的誘因之一。然而,如何能使這些幹細胞保持「年輕態」?
  • 中國學者發現人幹細胞「年輕因子」 有助於骨關節炎治療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與機體衰老密切相關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嚴重影響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中國40歲以上群體骨關節炎患病率近50%。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有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和耗竭是骨關節炎的誘因之一。然而,如何能使這些幹細胞保持「年輕態」?
  • 80例幹細胞移植修復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探究
    膝骨關節炎:表現為軟骨細胞、細胞外基質及骨組織分解和合成代謝失衡,導致關節進行性破壞、軟骨丟失和炎症浸潤。軟骨細胞是覆蓋關節表面,無血管分布,受損後自我修復能力有限。臨床保守方法(如非甾體類鎮痛藥、物理療法)只能延緩疾病進程,無法促進軟骨細胞的修復或再生。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多能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
    2015年5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透明關節軟骨沿滑膜關節分布,是由關節軟骨細胞形成。在一些由慢性疲勞導致的關節疾病中,關節軟骨細胞發生增生和凋亡,會形成骨刺。由於損傷的關節軟骨細胞不具有再生能力,因此替代策略是治療晚期骨關節炎唯一有效方法。 近日,來自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關於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產生關節軟骨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 通過軟骨生成細胞或軟骨組織移植替換損傷的關節軟骨是治療退行性關節疾病的一條潛在途徑。
  • 生物材料頂刊《Biomaterials》:治療骨關節炎的新型療法!
    關節軟骨覆蓋骨的末端,起到負荷吸收和耗散的作用,同時潤滑關節內骨頭的運動。關節軟骨是一層薄的結締組織,由膠原蛋白、蛋白聚糖、非膠原蛋白和糖蛋白等結構大分子組成,但沒有血管和神經。軟骨的損傷導致骨關節炎的發展導致滑膜和半月板變性、軟骨下骨質硬化、無菌性炎症、滑膜和半月板變性,導致慢性疼痛和活動度降低。
  • 北聯生物:看幹細胞如何修復各類關節炎?
    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嚴重時可出現關節畸形,影響關節功能活動。
  • 細胞療法工具用於老年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軟骨修復
    東京--(美國商業資訊)--江戶川病院院長加藤正二郎博士領導的骨科醫師們和細胞培養專家們報導稱,從受累於骨關節炎(OA)的老年人膝關節軟骨組織培養多能表達細胞取得了突破。OA累及全球數百萬膝關節和其他嚴重疾病患者,他們接受了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其受損的軟骨被人工膝關節假體替換。
  • 組織修復與再生,幹細胞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體外研究,已經證實了幹細胞對以下刺激有反應,如牽拉、壓迫、剪切、震蕩、超聲波等。在拉伸、壓迫和超聲波等刺激下,幹細胞可表現出成骨分化。相反地,Dai等人發現,對小鼠的MSCs進行反重力作用的試驗可抑制其成骨分化。有研究表明在體外試驗時,低強度脈衝超聲波可促進MSCs的成骨轉化。
  • 基因編輯技術在骨關節炎基因治療中的作用與意義
    背景:骨關節炎是以軟骨退變損傷為主要病理改變的一種中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早期骨關節炎可採用理療、藥物等治療方式,中晚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但是總體治療效果欠佳。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及萬方資料庫中收錄的骨關節炎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技術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分析。
  • 氨糖是軟骨「潤滑劑」,長期服用可以修復關節?這樣吃才正確
    但「氨糖」這東西真得可以「養」關節嗎? 一、「氨糖」指的是什麼? 「氨糖」全稱是氨基葡萄糖 ,是人體中最豐富的單糖之一,在關節軟骨中的含量很高,是促進軟骨細胞生長的營養素。
  • 關注關節健康,氨糖軟骨素補充軟骨營養
    【1】剛剛過去的世界關節炎日,諸多權威媒體都共同聚焦到關節健康的話題,讓公眾對於骨關節炎的關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學會如何科學服用氨糖軟骨素補充軟骨營養,關愛關節健康。 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三個情況,說明你的關節軟骨開始有問題了。這個時候就要尤其注意防護。對於日常的關節養護,協和醫院翁習生主任認為除了勞逸結合的基本原則,對於關節的營養補充也很關鍵。因為我們的軟骨一般在30歲以後開始蛻變,可以隨年齡和損傷增長,適度補充軟骨的營養成分,如氨糖、骨膠原、硫酸軟骨素等。【1】
  • 科學家找到關節軟骨再生方法!
    北京時間8月18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明,衰老與小鼠和人類關節炎中骨骼幹細胞的進行性喪失和軟骨再生減少有關。同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在小鼠與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的新方法!
  • Nat Med:關節軟骨可再生|ssc|關節軟骨|med|關節|細胞
    關節軟骨是一種複雜而特殊的組織,在關節與骨之間充當「緩衝墊」的作用。骨關節炎(OA)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病變,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纖維化而引起的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受損的軟骨可以通過微骨折(MF)手術來治療,即在關節表面鑽一個小孔。
  • 全球3億多患者的福音: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取得顯著效果
    常見的有各種關節炎,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腫瘤相關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以及假性痛風性關節炎。 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關節炎。
  • 蛋白聚糖4在骨關節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在骨關節炎(OA)病人的關節滑液中,蛋白聚糖4的含量明顯降低;缺乏蛋白聚糖4的關節滑液喪失了邊界潤滑的能力,導致關節運動時摩擦力增大,關節軟骨破壞;而通過補充外源性的PRG4,關節滑液的潤滑能力便可恢復。本文就PRG4在骨關節炎中的作用做一綜述,闡述PRG4的理化結構和生物學功能以及其在骨關節炎發生發展過程中作用,為骨關節炎的實驗研究、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
  • 3張表掌握骨關節炎常用藥物,專家共識版!
    軟骨保護劑又稱骨關節炎慢作用藥物,有抗炎、止痛、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和膠原酶活性、保護關節軟骨、延緩骨關節炎發展的作用,其一般起效較慢,需使用數周才見效,臨床常用藥物如氨基葡萄糖、雙醋瑞因、硫酸軟骨素等主要用於骨關節炎等的治療。那麼,這些藥物在特殊人群中如何使用呢?使用需注意些什麼呢?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其幹預潛力源於幹細胞的抗炎、免疫調節和免疫耐受誘導。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蝕性關節滑膜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特徵,全世界發病率為0.5%~1.0%。既往研究,外周免疫耐受缺陷及免疫反應異常導致免疫細胞及抗體進入關節滑膜,是RA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 幹細胞有效修復運動損傷!挽救了C羅等球星的職業生涯
    恢復慢的原因之一是,肌腱、韌帶和軟骨缺乏交錯的血管網,而其他器官能夠利用這樣的血管網快速將可分泌修復與生長因子的細胞運輸到位,這些因子可以促進細胞繁殖與分裂。有了這個背景,幹細胞療法的原理就一目了然了:讓損傷部位獲得大量有組織修復能力的細胞,這樣身體會以快得多的速度自行修復。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除了C羅,幹細胞還拯救了哪些著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