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降雨緩解北方旱情,西南仍雨水偏多!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8月,東北地區光溫水條件較為適宜,遼寧西部旱情緩解,利於作物結實灌漿;第8號颱風「巴威」對東北農業生產利大於弊。西北、華北、黃淮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充沛,利於作物產量形成。江淮、江漢光熱條件明顯好於上月,總體利於農業生產。江南大部持續高溫天氣不利於作物及經濟林果生長發育。華南大部水熱條件較好,利於晚稻和經濟林果生長;颱風「森拉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先後給華南帶來明顯降水,有效緩解了前期旱情。四川盆地中西部和雲南多雨寡照,不利於作物產量形成和成熟收曬。

預計9月東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大部初霜凍開始日期偏晚,利於作物成熟收曬;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北部初霜凍較常年略偏早,東北地區東南部降水偏多,需防範對作物充分灌漿和正常成熟的不利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出現暴雨洪澇和陰雨寡照天氣,不利秋收秋種。江南、華南大部氣溫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總體利於作物生長發育;但江南西北部降水偏少,需注意防旱抗旱。9月將有2~3個颱風登陸我國,沿海地區農林漁業生產注意加強防範。

1.天氣氣候概況

8月,全國平均氣溫為21.8℃,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常年同期偏高0.7℃(圖1);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35.9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24.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1.3毫米(圖2);全國平均日照時數為225.8小時,比上年同期偏多8.3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2.9小時(圖3)。

圖1 1981-2020年8月全國平均氣溫

圖2 1981-2020年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

圖3 1981-2020年8月全國平均日照時數

從區域分布來看,8月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黃淮大部、江淮、江漢、江南中北部等地偏高1~4℃(圖4)。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外,全國其餘大部農區累計降水量有100~250毫米,遼寧東部、山東大部、四川盆地中西部、雲南西部、廣西南部、廣東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250~600毫米,四川盆地西部部分地區達600毫米以上(圖5);東北地區大部、華北、黃淮、西北地區中東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雲南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4倍,其餘大部農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圖6)。全國大部農區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四川西部偏多5~8成,甘肅東部、山東半島、內蒙古東北部、雲南西南部等地日照時數偏少3~8成(圖7)。

圖4 8月全國平均氣溫距平

圖5 8月全國降水量

圖6 8月全國降水距平百分率

圖7 8月全國日照距平百分率

2.農業氣象監測評估

2.1作物生長定量評估

2.1.1玉米

播種至8月,東北玉米產區主產省(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10℃積溫為2331~2695℃·d,西北產區主產省(區)新疆、甘肅、寧夏和陝西為2385~2840℃·d,西南產區主產省四川和雲南為3128~3883℃·d,華北黃淮產區主產省河北、山西、山東和河南為2089~3099℃·d。除遼寧、陝西和雲南≥10℃積溫較上年偏少8℃·d 、8℃·d和26℃·d外,東北、西北和西南產區其餘各主產省(區)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多54~111℃·d和50~263℃·d;而華北黃淮產區各主產省≥10℃積溫均較上年同期偏少31~82℃·d,與常年同期相比,除山東偏少7℃·d外,其餘主產省偏多25~52℃·d(圖8)。

玉米播種以來積溫動態變化結果顯示,以吉林為例,玉米播種至8月下旬≥10℃積溫為2443℃·d,比上年同期偏多54℃·d,比常年同期偏多152℃·d,熱量條件好於上年和常年(圖9)。

圖8 玉米主產省播種以來≥10℃積溫

圖9 吉林省玉米播種以來≥10℃積溫動態變化

全國玉米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結果顯示,8月上旬、中旬、下旬玉米氣候適宜度均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10)。

從各主產省(區)來看,播種至8月,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河北、山西、山東、河南、貴州等省(區)玉米平均氣候適宜度高於或持平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陝西、新疆、四川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雲南高於上年、低於近五年平均值(圖11)。

圖10 全國玉米平均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

圖11 玉米主產省平均氣候適宜度

2.1.2一季稻

播種至8月,東北一季稻產區主產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10℃積溫為2423~2558℃·d,長江中下遊產區主產省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為2319~3340℃·d,西南產區主產省四川、雲南、貴州為3226~3705℃·d(圖12)。與上年同期相比,遼寧、湖北、雲南偏少8~112℃·d,黑龍江、吉林、江蘇、安徽、浙江、四川、貴州偏多6~103℃·d;與常年相比,各主產省≥10℃積溫偏多57~288℃·d。

一季稻播種以來積溫動態變化結果顯示,以黑龍江為例,一季稻播種至8月下旬≥10℃積溫為2423℃·d,比上年同期偏多29℃·d,比常年同期偏多57℃·d,熱量條件好於上年和常年同期(圖13)。

圖12 一季稻主產省播種以來≥10℃積溫

圖13 黑龍江省一季稻播種以來≥10℃積溫動態變化

全國一季稻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結果顯示,8月上旬平均氣候適宜度均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中旬均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下旬與上年持平、高於近五年平均值(圖14)。

從各主產省來看,播種至8月,吉林、黑龍江、貴州、湖南、浙江一季稻平均氣候適宜度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安徽、四川、雲南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遼寧與上年持平、低於近五年平均值,江蘇與上年持平、高於近五年平均值,湖北與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均持平(圖15)。

圖14 全國一季稻平均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

圖15 一季稻主產省平均氣候適宜度

2.1.3棉花

播種至8月,西北棉區主產省(區)新疆、甘肅≥10℃積溫為3216~3250℃·d,黃河流域棉區主產省(市)天津、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為2852~3294℃·d,長江流域棉區主產省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江西為3434~3721℃·d。與上年同期相比,陝西、江蘇、安徽、湖南、江西、新疆和甘肅偏多5~92℃·d,其餘各省(區、市)較上年同期偏少;與常年同期相比,主產區所有省份≥10℃積溫均偏多(圖16)。

棉花播種以來積溫動態變化結果顯示,以山東為例,棉花播種至8月下旬≥10℃積溫為3133℃·d,較上年同期偏少80℃·d,較常年同期偏多43℃·d,熱量條件好於常年,差於上年(圖17)。

圖16 棉花主產省播種以來≥10℃積溫圖

圖17 山東省棉花播種以來≥10℃積溫變化

全國棉花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結果顯示,8月上旬平均氣候適宜度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中旬與上年持平、略低於近五年平均值,下旬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18)。

從各主產省(區、市)來看,播種至8月,除湖北棉花平均氣候適宜度低於上年、與近五年平均值持平外,其餘各主產省(區、市)均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19)。

圖18 全國棉花平均氣候適宜度變化

圖19 棉花主產省平均氣候適宜度

2.1.4大豆

播種至8月,東北春播大豆區主產省(區)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10℃積溫為2213~2695℃·d,黃淮海夏播大豆區主產省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10℃積溫為2069~2164℃·d。與上年同期相比,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偏多54~75℃·d,其餘省份偏少8~103℃·d;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區各主產省(區)偏多51~226℃·d,安徽偏多16℃·d,其餘各省偏少4~7℃·d(圖20)。

大豆播種以來積溫動態變化結果顯示,以黑龍江為例,大豆播種至8月下旬≥10℃積溫為2213℃·d,較上年同期偏多75℃·d,較常年同期偏多71℃·d,熱量條件好於常年和上年(圖21)。

圖20 大豆主產省播種以來≥10℃積溫圖

圖21 黑龍江省大豆播種以來≥10℃積溫變化

全國大豆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結果顯示,8月上旬、中旬、下旬平均氣候適宜度均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22)。

從各主產省(區)來看,播種至8月,安徽、河南大豆平均氣候適宜度低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山東低於上年、與近五年平均值持平,遼寧高於上年、低於近五年平均值,其餘各省(區)均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23)。

圖22 全國大豆平均氣候適宜度變化

圖23 大豆主產省平均氣候適宜度

2.1.5晚稻

播種至8月,江南晚稻區主產省湖南、江西、浙江≥10℃積溫為2040~2080℃·d,華南晚稻區主產省(區)廣西、廣東、福建、海南≥10℃積溫為1460~1773℃·d。各主產省(區)與上年同期相比偏多8~58℃·d,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5~102℃·d(圖24)。

晚稻播種以來積溫動態變化結果顯示,以湖南為例,晚稻播種至8月下旬≥10℃積溫為2045℃·d,較上年同期偏多21℃·d,較常年同期偏多61℃·d,熱量條件好於常年和上年(圖25)。

圖24 晚稻主產省播種以來≥10℃積溫圖

圖25 湖南省晚稻播種以來≥10℃積溫變化

全國晚稻氣候適宜度動態變化結果顯示,8月上旬、中旬、下旬平均氣候適宜度與上年持平、高於近五年平均值(圖26)。

從各主產省(區)來看,播種至8月,除安徽晚稻平均氣候適宜度低於上年、高於近五年平均值外,其餘各省(區)均高於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圖27)。

圖26 全國晚稻平均氣候適宜度變化

圖27 晚稻主產省平均氣候適宜度

2.2區域農業氣象條件影響評估

東北地區光溫水條件較為適宜,遼寧西部旱情緩解,利於作物結實灌漿。東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光熱較為充足;月內出現明顯降水,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土壤缺墒大部解除,氣象條件總體利於一季稻、春玉米、大豆等生長發育。受颱風「巴威」影響,8月26日至28日早晨,遼寧中東部、吉林大部、黑龍江東部和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遼東半島部分地區以及黑龍江東部局地大暴雨;颱風帶來的降水補充了各地農田水分,大部地區風力不大,未發生大面積作物倒伏,對秋收作物後期籽粒灌漿成熟總體有利。

西北、華北、黃淮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充沛,利於作物產量形成。大部地區光溫正常,降水量有100~250毫米,利於土壤增墒蓄墒,對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有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南部、黃淮西北部等地出現階段性多雨寡照;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東部部分地區出現3~6天大到暴雨天氣,降水量有250~600毫米;陰雨寡照、強降水和農田短時漬澇對玉米、大豆等開花授粉和結實率提高有一定不利影響,部分棉田蕾鈴脫落、出現爛鈴現象。新疆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出現11~20天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不利於棉花開花裂鈴和經濟林果生長。

江淮、江漢多晴熱天氣,總體有利作物生長。月內光熱條件明顯轉好,溫高光足利於在地作物恢復生長、土壤降漬散墒和改種補種工作開展。但江淮南部、江漢東部日最高氣溫≥35℃高溫天數較常年偏多,對抽穗揚花期的一季稻和抽雄期的夏玉米生長不利,沿江江南部分地區出現旱象。

江南大部持續高溫不利於作物及經濟林果生長發育。大部地區持續晴熱少雨,日最高氣溫≥35℃高溫天數為16~25天,不利一季稻抽穗揚花、棉花開花,高溫還導致果園、茶園蒸散發劇烈,灌溉條件較差地塊旱象顯現;加上日照輻射劇烈,局地柑橘等經濟林果和茶樹遭受日灼。

華南大部水熱條件較好,利於晚稻和經濟林果生長。華南大部光溫條件接近常年同期,颱風「森拉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先後帶來明顯降水,有效緩解了前期旱情,利於晚稻移栽返青和分櫱、旱地作物生長以及柑橘和香蕉等果實膨大;但颱風帶來的強風雨天氣也導致部分地區農林漁業生產受損。另外,福建西北部和中部晴熱少雨天氣持續時間較長,部分作物和經濟林果受到不利影響。

四川盆地中西部和雲南多雨寡照,不利於作物產量形成和成熟收曬。四川盆地中西部、雲南大部降雨日數有15~25天,其中大到暴雨日數達3~9天,多雨寡照和強降水不利於一季稻、玉米等作物產量形成和成熟作物收曬;也導致部分地區水稻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等偏重發生。四川盆地東部出現11~20天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對一季稻抽穗揚花授粉不利,部分農田出現缺墒和旱象。貴州大部光溫正常,墒情適宜,利於玉米、一季稻、菸草等作物產量形成以及成熟收曬。

2.3作物遙感長勢監測

2020年8月上旬作物長勢衛星遙感監測結果顯示,全國大部農區作物長勢與上年同期持平或偏好的比例為80.7%,其中,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黃淮大部、江漢東部和西南地區東南部偏好,黃淮東南部、江淮東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長勢略偏差(圖28)。

圖28 2020年8月上旬全國農區遙感長勢與上年同期對比

3.9月主要農業氣象災害與影響預估

預計9月,東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大部初霜凍開始日期偏晚,利於作物成熟收曬;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北部初霜凍較常年偏早1~3天,東北地區東南部降水偏多,需防範對作物充分灌漿和正常成熟的不利影響。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可能出現暴雨洪澇和陰雨寡照天氣,不利秋收秋種。江南、華南大部氣溫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總體利於棉花、水稻等生長發育;但江南西北部降水偏少,需防範乾旱的不利影響。9月將有2~3個颱風登陸我國,將對沿海地區農林漁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建議:

北方農區注意防範霜凍和陰雨,促進作物正常成熟。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北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適時採取促早熟措施促進作物正常成熟。西北地區東部注意雨後及時排澇降漬、加強田間管理,以減輕漬澇和陰雨不利影響。

南方稻區加強田間管理,積極防禦低溫寒露風。江南西北部注意防旱抗旱。華南和東部沿海地區要注意做好颱風防禦工作,減少農林漁業生產損失。西南地區北部要及時收穫成熟作物,防範陰雨天氣造成不利影響。

各地還需做好強對流天氣防範以及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

相關焦點

  • 北方旱情有所緩解 未來十天全國將有大範圍降雨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張辛欣)針對目前備受關注的旱情,氣象專家表示,得益於上周的降水,北方冬麥區旱情有所緩解。目前,僅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旱象露頭。未來十天,我國將自西向東迎來大範圍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近期的一場及時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冬麥區的旱情。目前,旱情主要集中在湖北東部、甘肅南部等部分地區。」
  • 兩天連續生成兩個颱風,有機會緩解旱情嗎?
    大洋網訊 11月了還有颱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一來就是兩個。今年第25號颱風「風神」昨天下午生成後,第26號颱風「海鷗」又在不到24小時之內生成。「海鷗」比起「風神」更加靠近我國,據稱會對天氣帶來一定影響。
  • 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我國颱風特點:登陸數偏多 登陸點偏北
    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2號颱風編號在即!本輪南方強降雨進入最強時段!
    未來三天強降雨將在西南地區東部至黃淮江淮等地徘徊預計今天將迎來本輪降雨過程的最強時段中央氣象臺今晨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6月12日14時至13日14時,貴州中部和東北部、重慶東部、湖南西北部、湖北南部和中東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北部、
  • 廣東連續降雨 當前旱情有所緩解
    中新網廣州8月7日電 (王堅 粵水宣)據廣東省水利廳8月7日消息,該省於7月31日到8月6日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毫米,該省旱情有所緩解。本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落區主要在南部、短歷時雨強不大。
  • 降雨+科學調度水庫!廣東旱情得以有效緩解
    連日來的降雨天氣暫告一段落,此輪降雨使廣東前期受旱地區的旱情得以緩解。記者7日從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我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 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131.4毫米。本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落區主要在南部、短歷時雨強不大。
  • 近期降雨幫忙!廣東前期旱情緩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粵水軒8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廣東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131.4
  • 秋季降雨偏少!象山將實施人工降雨等抗旱措施
    秋季降雨偏少!氣象、水利漁業、水務、住建等部門認真開展旱情會商,分析當前旱情發展態勢,研究建議當前和下階段抗旱工作。氣象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全縣降雨量「高開低走」,梅汛期降雨量比常年偏多54%。但自7月18日出梅以後,降水明顯偏少,截至11月18日僅有282.7毫米(常年638.4毫米),特別是缺乏集中性的颱風降雨。
  • 降雨+科學調度水庫,廣東旱情有效緩解
    大洋網訊 記者今天從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我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131.4毫米。
  • 2020年國慶全國天氣預報:北方多冷空氣南方有明顯降雨
    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適宜,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後期或將有一個颱風影響南海海域。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看看你要去的地方天氣怎麼樣?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1~3℃。
  • 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出爐: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
    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適宜,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後期或將有一個合風影響南海海域。@中國天氣 特別推出「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看看你要去的地方天氣怎麼樣?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1~3℃。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巴威登陸遼寧最新消息直播
    一般來說,「9」字形颱風通常是南海颱風雲系與季風雲系相結合,風雨影響一般集中在颱風的南側;而「6」字形颱風,一般是北上後冷空氣相結合,觸發強大的對流性降雨,風雨影響主要在颱風的東北部區域,致災性強。  颱風「巴威」一旦變為「6」字形,登陸前夕,東北三省正位於颱風主體的東北部,即為風雨影響最大的區域。
  • 廣東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連續降雨和科學調度水庫 新快報訊 記者蔣翰林 通訊員粵水軒報導 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廣東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 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
  • 專家解讀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特點及影響 提示加強防範
    張玲:截至2014年7月23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有10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平均(7.5個)偏多2.5個。有3個颱風登陸我國,比常年平均(1.9個)偏多1個。   記者:能否簡單講講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的生成和發展情況?
  • 今年颱風登陸偏多偏北 登陸時平均強度偏弱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中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 全國天氣預報:西南等地降雨增強秋意顯 北方氣溫多起伏
    氣溫方面,目前有一東一西兩股冷空氣在影響我國,受這兩股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地區氣溫起伏會比較明顯,部分城市可能會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氣溫新低。  昨天,強降雨的「主戰場」轉移至西南地區一帶,大範圍的降水天氣主要出現在黃河以南地區,像是川渝黔交界處、湖南北部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100~170毫米),四川瀘州局地240毫米。
  • 竟然還有颱風生成?
    雖說「雨濛濛」給大傢伙兒出行 帶來些許不利影響 但隨著降水增多 目前我市的農業旱情得到基本緩解
  • 北方高溫需抗旱保墒 南方多雨要排澇降漬
    6月中旬,除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中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2℃至4℃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全國大部地區旬降水偏少5至8成,內蒙古東部、西北地區中部、東北地區中南部、華南南部和西南地區南部降水偏多5成至1倍;北方大部日照充足,西南地區大部、江南東部沿海日照不足30小時。
  • 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出爐,北方多冷空氣南方有明顯降雨
    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適宜,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北方多冷空氣活動,南方雨水較多,後期或將有一個颱風影響南海海域。@中國天氣 特別推出「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看看你要去的地方天氣怎麼樣?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十一」期間,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