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人情社會,你不可不知的三個「人情定律」!(醍醐灌頂)

2021-01-20 人生智慧全解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謂人情,就是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交互產生的關係。如果說整個社會是一張無形的關係網,那麼,人情就是打通這張關係網中各個環節的鑰匙。人情社會,不懂人情自然玩不轉、行不通。以下就從厚黑學的角度,分享人情社會,你不可不知的三個「人情定律」,活用人情好辦事!

人情定律一:給人好處時,要能賺取最佳的人情回報

你為別人做好事,或者給別人好處,別人自然記你的情,但要想賺取最佳的人情回報,還得注意技巧的運用。

南北朝時期,東魏丞相高歡大權獨攬,在臨死前,他叫來兒子高澄,囑咐了許多後事,目的是順利完成權力交接,其中,他特別提到唯一能和他的心腹大患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慕容紹宗。說:「我故意不重用乃至打壓他,就是為了留給你。」父親唱白臉、做惡人,人情留給兒子去做,這正是高歡的高明之處。

後來,高澄重用慕容紹宗,在他的幫助下,迅速擴張勢力,完成了奪取東魏皇位的準備工作。雖然在受禪前夕,高澄為膳奴所刺殺,但他的兄弟高洋還是順順利利登基成了北齊的開國皇帝。父子連檔,紅白臉相契,靠巧妙給人好處以賺取最佳的人情回報,這種厚黑權術可謂高明至極,以至於後來許多皇帝都照搬了此術。

人情定律二:用不費力的小事情,贏得最厚利的人情資本

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絕大部分人都是知恩圖報、有恩必報的,只要你時刻存有樂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哪怕是在不費力的小事情多幫人忙,也能為自己儲存下豐厚的人情資本,一有機會,在你需要幫助之時,就不愁沒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事實上,人這一生,既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需要求人辦事;也需要幫助別人,需要成人之美,這種幫助最能體現一個人寬廣的胸懷和慷慨的氣度。幫助別人往往不在什麼大事情上,一些不費力的小事情,不能忽視,比如,對一個失意的人說一句暖心而鼓勵的話語,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對一個不自信的人予以真摯的信任……這些其實都是舉手之勞,你自己並不會因此而失去什麼,但對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卻是醒悟、是支持、是寬慰,他往往會記下你的這份人情,日後但有所求,自然也是鼎力相助。

人情定律三:幫人不落好時,須用「面子」換人情

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自己有恩於人,於是便產生了一種優越感,似乎自己就高高在上了。這是很危險的感覺,常常會引發幫人不落好的惡果,也就是說:雖然的確是幫了別人的忙,但卻沒有因此增加自己人情帳戶上的「收入」,因為自己的優越感,把這筆帳給抵消了。

厚黑學認為,絕大部分人都愛面子,你給他面子,就是尊重他,不給他面子,哪怕他拿到了好處,也可能心有埋怨甚至怨恨。所以,在幫人之時,如果能再給足對方面子,那麼,對方一定會感念在心,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在所不辭,哪怕是讓他感到為難或感到不是很願意的事情,這就是操作人情帳戶的厚黑精義所在。

在知道人們是如何地看重面子之後,還必須儘量避免在公眾的場合內使別人難堪、面子上下不來,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損他人顏面的事。只要你有心,只要你處處留意給人面子,你自己的面子也就會得到維護。

所以,在幫忙時,要想真正落下人情,還應該注意三點:第一,不要讓對方明顯感覺到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第二,幫人要做得儘量自然,不能顯得太刻意;第三,幫忙時不可以心不甘、情不願,要高高興興地給足人情。(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人情裡的中國人
    託了關係,就欠了人情,以後人家有什麼事情找到你,你自然就不好拒絕。」  「有一次,一位國外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中國的餐館裡會有包房?這個問題讓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實在無法用簡單的語言,向他解釋清楚中國的人情法則。」一名廣東的企業家說。外國人無法理解為什麼飯局要設在包房裡,全世界任何一家西餐廳都沒有這種概念。
  • 中國人需要一種新的人情體系
    隔岸觀我  與其去否定人情、摧毀人情,不如努力去構建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的新的人情體系,這種體系的使命在於將人情變成一個附加於契約關係之上的「增值項」。  一位對中國比較了解的歐洲朋友對我說,他一直搞不太懂中國文化裡的一個概念,那就是「尷尬」。我對他說,「尷尬」大概相當於英文中的awkwardness。
  • 為什麼法理不外乎人情?這部電視劇告訴你
    法理不外乎人情,這是一句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俗語。可是,我們真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2005年的偵探劇《大宋提刑官》?而其中有個單元叫毛竹塢無名案,它講述的,則是法理和人情之間的故事。雖然有句話叫法不容情,但這個情是徇私庇佑,官官相護的世故人情。而法理不外乎人情則是人情道德,是社會的普遍道德。
  • 欠什麼,都不要欠人情
    人生這一輩子,欠什麼都不要欠人情。 因為這世間,最難得的,也是真情;最難還的,也便是彼此之間的人情。 人生這輩子,請記住,有人幫助自己,或許本沒有什麼難受的必要,但是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去感恩,自己要一定要去懷歸還這份人情。 因為人世間最難還的便是人情。
  • 有多少人情世故成了人情事故
    留心有話:人生在世,少不了人情世故,但如果超過了一個度,就很容易成為人情事故。一個視頻被大家傳閱,一則通告又表明了結果,人情世故成了人情事故。不配合登記,想要靠自己領導身份來通行,在這個全面抗疫的時代,我們絕對支持志願者,任何一種特權都是對民眾的不負責任。
  • 解讀中國式人情:沒有一種愛不是千瘡百孔!
    文:董凌燕社會是一張網,中有千千結,你連著我,我連著他,網線即是人情,牽一髮而動全身。《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年代裡,把人情練達拔高到做學問的地步,可見人情世故之重要。
  • [中安網]時評:天上星星怎多過地上「人情」?
    沒等你鬆口氣,什麼「過節禮」、「祝壽禮」、「白事禮」、「蓋房禮」、「搬家禮」、「升學禮」、「參軍禮」等等,一個接一個又來了,不少農民群眾辛辛苦苦一年忙到頭,土裡刨錢,卻又被人情禮「啃」去一大截,真有點叫人招架不住。
  • 《江湖兒女》:十七年的人情冷暖,人情的變遷,時間改變了一切!
    《江湖兒女》:十七年的人情冷暖,人情的變遷,時間改變了一切!在這人世間人情是什麼東西,大家不知道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就像劇中的劇情一樣巧巧(趙濤)為了就斌斌(廖凡)搭上了自己17年的人生,但是,17年後的感情還能和17年後一樣嗎?
  • 超半數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
    在大學裡,人情消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或出於禮貌,或出於功利目的,人情消費成了大學生日常開銷中的一筆重要支出。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70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58.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人情消費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關係圈和小團體。69.7%的受訪大學生建議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 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一顆簡單的心,承載著赤子注視世界的溫柔目光,包含著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1一分天道天意從來高難問,人生由命非由他。唐朝李淳風是歷史上著名的預言家,他告訴唐太宗將來要有個姓武的人來奪他天下,而且人已經在宮中。唐太宗說:「那我就殺掉宮中所有姓武的,這樣就斷了禍根。」
  • 人情實踐的認同單位與行動邏輯——對「差序格局」的實證性反思
    摘要:差序格局,是對中國鄉土社會的人情結構一個經典的理論探討。然而在當今壓縮現代性的社會背景之下,人情實踐背後的結構性原則可能比差序格局的表述更為複雜。通過一個宗族性村落中人情實踐的個例,文章從人情建構的認同單位和行動邏輯兩個方面,重新解讀差序格局,進一步審視當代鄉土社會中人情關係的新模式。
  • 臺灣文學地圖上的人情之美
    和諸多被汙損的詞一樣,「人情」所形容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簡單與美好的交往,以及「人情」本質上應該散發的溫暖味道、柔軟氣息,漸漸地都感受不到了。  臺灣著名編輯丘彥明,以「人情」為主題,在大陸出版了一本名為《人情之美》的著作。丘彥明曾任《聯合報》副刊編輯,《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總編輯。這本書記錄的是她在職期間與一些臺灣文化名人的交往。
  • 如何理解馮夢龍在《情史》中提出的「人情」說呢?
    無奈我情多,無奈人情少!願得有情人,齊來演法。」在這篇人情說的總綱裡。馮夢龍認為,天地有情,乃生萬物,萬物有情,方「生生而不滅」,成為森羅萬象的大千世界,倘使無情,萬物便無從產生、發展。即所謂「萬物生於情,死於情」。情又像一條無形的線索,將萬物串連起來,結成一體,不然一切事物就像互不統屬、毫無聯繫的「散錢」。馮夢龍又由自然現象推及社會現象,由物情說到人情。
  • 為何《瞌睡蟲警察局長》是一本充滿人情關懷備至的推理小說
    也許以下三點可以告訴你答案。 然而殊不知,在這幾天的時間裡,真正的偷竊者內心逐漸崩潰,局長以心理戰術逼當事人自首,最終局長等到了該來的人,當事人的女朋友找到了局長。然而他並不是把當事人抓獲,而是問銀行行長長:「要人還是要錢?」在不透露職員的姓名下,局長靠著自己的推理把錢找了回來,這也推翻了局長一開始表現出來的「無能」印象,也是小說精彩反轉的地方。
  • 貪官痛說「人情往來」像溫水煮青蛙 誰該警醒
    給我送錢的,絕大多數都是利用節假日「人情往來」,我覺得自己就是被「人情往來」面紗下的銅臭燻倒的。這是原河南省開封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森林(副廳級)的懺悔。(10月22日 檢察日報)毋庸置疑,節日走動,禮尚往來,乃國之風俗。黨員領導幹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人之常情,但情不可越紀、情不可越法,不能為「情」所困、為「情」所惑,不能被打著「禮尚往來」旗號的「糖衣炮彈」擊中而失足鑄錯。
  • 人情往來異化成「預備腐敗」令誰警醒?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節假日、紅白事親朋好友間互送一點兒禮品以表心意,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這就是人情。但在官場,人情被異化成了一種「投資品」,從誕生之初,這種人情就夾雜著權、錢、利的糾葛,從根本上說是有目的性的,背後也有一定的利益考量。
  • 「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啥意思?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俗語「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這句話是老祖宗對人情關係的理解。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保證交往禮儀,人與人之間就會像剛認識時一樣客氣。在交往久了之後,也不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瑣事,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怨懟或仇恨。
  • 曾「日產一部」的香港電影,會因劉德華等明星「還人情」壞掉口碑
    文/七月劉德華再次「還人情」。觀眾原本對劉德華主演的《熱血合唱團》有所期待,但影片市場表現並不樂觀的背後讓觀眾追究起劉德華與主創的關係,質疑劉德華是否又在「還人情」。畢竟,劉德華與導演關信輝4年前因為《可愛的你》結下了緣分,《熱血合唱團》延續了《可愛的你》的主題和風格。由於劉德華出演過不少口碑佳片,觀眾更願意相信劉德華出演《熱血合唱團》等質量平平的港片,是因為與導演或出品公司等之間的關係。「還人情」似乎逐漸成了接受港片市場表現一般的合理化理由,但更應該關注的是背後的本質問題。
  • 人情似紙薄的年代,發點超現實的朋友圈說說,安慰自己
    決定你高度的,是你對自己的要求。3、所有人和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別強求,反正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用單純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將少掉許多莫名的煩惱,用幸福的腳印丈量生活你會步履輕盈灑脫。
  • [原創]《關東煮店人情故事3》:溫馨感人的日系放置類小遊戲
    在玩法上,《關東煮店人情故事3》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玩家將繼續扮演關東煮老爹並經營這個小小的關東煮店。遊戲的經營模式非常簡單,玩家只需要及時進貨即可,不需要進行招攬食客和擦洗攤位等瑣碎操作。昭和遊戲系列的作品的畫面一向都以樸素溫暖的畫面風格取勝,《關東煮店人情故事3》也將這一特點展現地淋漓盡致。關東煮店鋪面雖小,但食物的擺放井井有條,而熱騰騰的霧氣和明黃色的燈光,讓整間店鋪都充滿了溫馨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