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的櫸林山早市與市南的團島早市、老四方的開平路早市是島城名氣最盛的三大早市。櫸林山早市所在的櫸林山市場始建於2001年,曾經是一個以路邊攤為主的自發市場,2004年經過升級改造成為擁有地下停車場等完善設施,佔地近萬平方米的綜合市場。櫸林山市場分設海貨、水果、蔬菜、熟食、糧食、乾果等9個分區,共240餘個攤位。營業時間從早上6點至中午12點。平日裡,中老年人是這裡的絕對主力,一大早在櫸林山上晨練完畢,下山順便到早市採買一天所需,是這裡居民的生活常態。到了周末,上班族也加入到購物隊伍當中,市場迎來了一周裡最繁忙的時候。許多市民鍾情於這處早市,不光是因為這裡東西便宜、種類多,更重要的是櫸林山市場裡有「四怪」。
喜餅店前顧客絡繹不絕。
人氣喜餅排隊還限購
在櫸林山市場裡,人氣最火爆的當屬海陽喜餅,很多人排上二三十分鐘的隊,就是為了吃上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棋子塊。但即便排到你,也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店家在醒目的位置張貼著「每人每次限購20元」的提醒,為的就是能讓更多的人吃到他家的喜餅。即便這樣,10點多全部喜餅也就銷售一空了。其實海陽喜餅在島城許多市場、超市都能買到,但這裡的海陽喜餅現做現賣。相比團島農貿市場裡同樣銷售火爆的海陽喜餅,這裡的種類和口味則要更多。招牌的產品非棋子塊莫屬,8元/斤。原味喜餅2元/個,花生、豆沙餡的喜餅10元/斤,花生醬、黑芝麻餡的黃金卷都是12元/斤,這些統稱為海陽喜餅。喜餅由雞蛋、花生油和面製成,不添加水,顏色金黃、口感鬆軟、香味濃鬱,而且便於存放。「在海陽,喜餅又名媳婦餅,是女子出嫁時放在箱底帶到婆家送給新郎的體己乾糧。」老闆孫香業說,他媳婦就是海陽人,喜餅就是媳婦老家祖傳的手藝。當年媳婦進門的時候就是捎著各式各樣的喜餅來的,誰也沒有想到幾年之後他們就是憑藉著這個手藝來到青島闖蕩,並紮下了根。
各式各樣的菌菇讓人眼花繚亂
老單菌菇住在空調屋
在櫸林山市場蔬菜區,有一家專門售賣菌菇的攤位。180元/斤的竹蓀、160元/斤的黑牛肝菌、60元/斤的黑皮雞樅、10元/個的鮮銀耳、6元/斤的平菇……各種樣子的菌菇讓人眼界大開。「我們在高密有300畝的養殖基地,這些菌菇都是住空調屋長大的,養殖環境的封閉保證了它們不會受到外界的汙染。此外,菌菇生長在棉花籽皮上,也較普通在玉米棒上培育出來的菌菇味道更為鮮美。」老闆娘範輝告訴記者,頭天下午工人將採摘下來的新鮮菌菇放入保鮮車裡,並連夜送到市場放入冷藏櫃保存。一上午的工夫這些菌菇便銷售一空,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天能賣掉300斤菌菇。「我們的菌菇價格在市場裡不算便宜,因為我們的養殖成本高,同樣我們的質量也是最好的。」範輝介紹說,老單菌菇在櫸林山市場裡經營了已有11個年頭,許多顧客就是衝著這塊老字號招牌來的。買回去給孩子、孕婦、產婦、老人吃,吃的就是一份信任。
老張家的蘿蔔一號很受歡迎
老張蘿蔔日售萬斤
在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大夫開藥方」的諺語,在櫸林山市場則有「買蘿蔔就找蘿蔔張」的說法。41歲的張志平,在櫸林山市場擺攤賣蘿蔔已有15個年頭,是這裡的老面孔,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蘿蔔張。他家的蘿蔔脆甜爽口,還帶著點辣頭,十分受顧客的歡迎,1.5元/斤的價格好吃不貴。2000年,張志平在老家萊西院上鎮承包了50畝地種蘿蔔,他用兩年的時間將濰縣蘿蔔和橋頭青蘿蔔進行雜交,培育出新的蘿蔔品種,命名為蘿蔔一號。「濰縣蘿蔔皮厚、味辣,橋頭青蘿蔔皮薄、甜脆,蘿蔔一號集合了兩種蘿蔔的優點,皮薄爽脆,口味既甜又有點辣味。」張志平介紹說,他家的蘿蔔每年十一上市,能銷售到來年五一。霜降後迎來蘿蔔銷售的旺季,平均每天銷售一萬斤蘿蔔。
宋長林現場抽絲
老宋家紡現抽絲
抽絲機、烘乾機、脫水機、洗絲機、消毒箱、高溫脫膠鍋……在櫸林山市場二樓的老宋家紡,300多平方米的賣場裡,除了展示各式各樣的布匹、面料,加工蠶絲被、棉被外,還有一塊區域專門用來抽蠶絲。「蠶絲被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我們從平度、安丘進的蠶絲,經過高溫抽絲、脫膠、消毒烘乾,製作成蠶絲被的被芯材料。加工好的蠶絲經過工人一層層鋪開,縫上裁剪好的被面就製成了蠶絲被。每斤蠶絲420元,被面另收費,加工免費,消費十分透明。」老宋家紡負責人宋長林告訴記者,市民能看到從蠶蛹變成蠶絲,再製成蠶絲被的整個過程,所以很放心。除了蠶絲被,老宋家紡還加工棉花被,新疆長絨棉38元/斤、一級棉35元/斤、二級棉30元/斤。棉花纖維長,保溫性好,價格也就越高。
54歲的宋長林經營布料生意已經有22個年頭,從最初夫妻二人在團島市場不足20平方米的攤位賣布料,到如今在櫸林山市場擁有10個工人和300平方米售賣加工於一體的賣場。在宋長林看來,他的成功源於貨真價實和對產品質量的把關。如今正是製作婚被和過冬棉被的旺季,老宋家紡的工人每天流水作業,要製作50餘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