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翅膀,讓地球來一次宇宙旅行?這樣人類還需要移民麼?

2020-12-03 80後的科技

「流浪地球」或不是夢,未來或可以實現星際旅行,但要付出代價!

從太陽系中看向地球,發現地球呈現出藍色水球的形態。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可能是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人類的誕生就使了這個星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對於地球的變化,遠大於自然對地球的變化。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提高,對資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需求越來越大。

自從第2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式的發展,讓人類在生活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人類是吃穿住行,遠遠沒有現在發達。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是我現在的生活豐富多彩。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現在全人類可能面臨一個問題,地球的資源在枯竭。

相信用不了多久時間,地球資源將會被人類用完。人類若是想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尋找可利用的能源。而根據現在科學家的探索,在宇宙中有很多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距離都太過於遙遠。估計距離人類移居星外星球,目前是很難做到的。

現在作家劉慈欣曾寫了一份長篇科幻小說,叫做《流浪地球》。故事中的原型是在三個多世紀以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近期將產生一次叫做氦閃的劇烈爆炸,太陽會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而且地球在這次災難中,將會被氣化,而且這一切都將會在400年內發生。這故事中已經度過了380年的時間,也許在未來幾十年裡的某一天,太陽就會進入一個衰退期,向紅巨星所演變,體積不斷膨脹。太陽的這次災難將會炸毀吞沒太陽系中所有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如果人類想要找到出路,只有去太空進行恆星星際移民。人類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只能選擇掙扎到底。故事的最後太陽熄滅,平息一切,人類懷揣著希望踏上漫長的地球流浪之旅。

在古代神話中,太陽神是人民所信奉的神明。如果太陽消失,那他們的信仰是不是就要崩塌了呢?而流浪地球是把地球改造,在地球上增加發動機,讓地球脫離原來的軌道,在宇宙中流浪。雖然科幻電影中都是捏造,瞎編的,但是如果在未來,說不定人類可以將地球改造成飛船進行宇宙流浪,尋找適合人類生存類地行星。

如果將地球改造飛船的話,推動這麼大的飛船又需要多少的動力呢?普通汽車的發動機馬力大概在200馬力左右。而世界上最強飛機的發動機推力是波音747的發動機。它的每個發動機推力達到了28噸左右。擁有4個發動機,就相當於112噸。而汽車的重量,大約都在1.5噸左右,而飛機重量高達上百噸。汽車的發動機推力大概在15,000千克左右,地球的質量大約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如果想把地球改造成飛船的話,那得需要多大的發動機才能使地球前進呢,真的不好估算。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是遠遠達不到推動地球的要求,況且如果想要製造這麼龐大的宇宙飛船。難度也是可想而知。況且如果把地球改造成宇宙飛船的話,在宇宙中飛行還需要注意更多的東西。不光要注意宇宙中的各種太空垃圾隕石等,還要注意各個行星之間對地球產生的引力,以及在飛行過程中是否能夠帶動其它隕石形成隕石群呢。很多的東西都需要層層計算。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雖然這句話不現實,但是,對於現在。流浪地球也不是很現實,需要流浪地球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隨便流浪的。

如果不想讓地球流浪,現在開始就要保護好地球,保護好環境,讓人類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再為人類好奇心插上一對翅膀
    此前,有人表示,如果在今後的一二十年裡,地球接收到外星人釋放的信號,那一定有中國天眼(FAST)的功勞。地外文明探索是中國天眼的科研任務之一,事實上,除了中國天眼,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在進行這一項科研任務。這些充分說明,探索地外文明是全人類的目標。
  • 插上科學的翅膀,六年級500字想像作文,你需要的範文在這裡
    插上科學的翅膀,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同步習作詳細指導,文末附範文。一、審題以及題目這個單元的習作要求我們寫一篇科幻故事,將腦中天馬行空的想像記下來。注意:科幻故事,要有科學技術作為支撐。我們這篇文章來講解「人們在火星上生活」,所以題目《改造火星》二、作文開頭作文開頭直接切入主題,我們寫寫人們為什麼要在火星上生活?例如:地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導致地球已經超負荷工作很多年,如今的地球像一位垂暮的老人。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完成一次在太陽系的旅行,需要多久?
    這個位置需要一個無線電信號以光的速度,旅行約17小時後,才能到達地球。怎麼樣,有沒有驚你?作為人類邁出星際空間的第一個太空飛行器,它對人類探索宇宙的影響還遠遠不止這些。它還對我們將要開始的太陽系之旅產生重大的影響。根據美國宇航局JPL實驗室科學團隊估計,旅行者1號還需要200至300年的時間才能飛抵奧爾特雲內邊緣。
  • 如果陸地消失人類移民,外星球和地球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況且核能雖然優勢顯著,但人類卻難以駕馭控制它。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利用太陽能產生電力作為動力源,因為在宇宙中到處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可以為這樣的太陽能飛船實時不斷地提供動力,當然這一設想不是問題,當前人類已經利用在了深空無人探測器上。
  • 移民外星球和移民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太空移民篇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如此一來人類只有極小的能力和極少數人能走出地球,但從這一層面來看要想搞殖民太空星際旅行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在當前的現實情形下是不能的。就算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問題或許都是禁錮約束人類這一行為的一把大鎖。
  • 想親眼看看宇宙的樣子嗎,來一次太空旅行吧!
    一說起旅遊我們總是直接就想到具體的地方,風景或者是不確定目的地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這些旅遊不論走得再遠終究還是在地球上,不知道你想不想來一場太空旅遊?去太空裡看一下那些只能在圖片或視頻中看到的景色。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或許不再是夢想
    自從人類探索宇宙以來,從來就未停息過,比如中國古代對星空的觀察,以及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這些都是人類對宇宙探索的強烈欲望,特別是近代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更是對宇宙探索充滿了好奇。為了解決地球上資源缺乏和人口眾多的問題,人類把目光瞄準了火星,所以近段時間以來,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將探索車送到了火星,通過傳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出,火星上一片荒涼,就像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一樣,一眼望去毫無生機。
  • 如果宇宙電梯真的建好了,太空旅行的時候你準備帶上誰呢?
    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住在俄羅斯郊區的一個小木屋裡面工作學習,不被外界幹擾,就在這個小屋裡算出了第一宇宙速度,而且設計了最初的火箭的模型。他對宇宙很感興趣,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一直生活在搖籃裡「。他認為,人類可以操控天地、操控時間,操控萬物。
  • 霍金預言:地球將在兩百年內毀滅 人類將移民外太空
    &nbsp&nbsp&nbsp&nbsp霍金「200年內地球毀滅」的預言可能並不精確,但目前人類面對的可怕未來卻不容懷疑。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及地球上的萬物是需要在地球上不斷繁衍生息的,即使想要脫離地球到其他適宜的星球上生存,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保護、珍惜地球,決不能再當成一句空話,否則,人類很可能自取滅亡。
  • 人類移民火星,現在還有什麼難以克服的困難?趣科學
    火星上到處都是氧化鐵等氧化物質,可用來轉化成人類生存必須的氧。另外火星上還有豐富的能源,如風能地熱能等。還可利用二氧化碳製作甲烷燃料,也可利用重金屬製作核發電燃料。但在火星上如果出現任何意外,那真是要去天堂了,根本來不及救援。其次,目前還沒有在火星上長時間活動所能穿戴的衣物。阿波羅登月任務期間,太空人在太空艙外每次也只能呆兩個小時。火星大氣密度只有地球1%,太空衣可以抵擋低壓和寒冷,擋不住太空中宇宙輻射和太陽風粒子。
  • 獨家直播|宇宙生活指南:星際移民靠譜嗎
    為何人類競相探索火星?《火星救援》中,馬克·沃特在火星的生活,能否真的實現?這一系列的問題,隨著人類對火星的進一步探索,或將一一解開。7月19日由百度百家號獨家出品的《宇宙生活指南》第二期直播將邀請火星學會創始人羅伯特·祖柏林博士(Dr. Robert Zubrin)就星際移民的話題帶來分享。
  • 如何進行一次低成本的時間旅行
    道哥時常懷疑,他們是不是來地球觀察人類的外星人?還是像電影《那個男人來自地球》中的主角一樣,是個活了1萬四千年的穴居人,不死之身,為了保護自己在一個地方只能待10年。對這樣的人我想稱呼他們為:這次道哥要科(che)普(dan)的是如何進行一次低成本的時間旅行。在進行實際教程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道哥之前看過一個消息,說霍金(沒錯,就是最近開通微博那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邀請各路時間旅行者去他家來一場轟趴,只不過他把時間倒了一下,先辦轟趴,過了幾天才發出請柬。所以,那場派對壓根就沒人來。
  • 2026年首批乘客送往火星,人類距離火星移民還需要多長時間
    火星一號」項目計劃2020年實行無人探測、 2024年從地球運送物資到火星、2026年分批次運送太空人到火星。火星一直是人類追求的宇宙星體,多年來一直在探索,從未間斷。這顆火紅的星球,為何讓人如此著迷,這背後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呢?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不斷被探討和研究的未來話題。
  • 霍金預言,人類終會離開地球?行星移民已不僅僅是幻想,或將實現
    ,在未來,AI機器人、基因病毒等問題都會影響到人類是否能夠繼續生存在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上,所以對於人類來說,必須在100年內逃出地球,如果不移民太空,很有可能會就此滅絕。而人類文明要是想要繼續延續下去,我們確實要嚴肅對待了。那麼,人類到底能不能實現星際移民呢?小編認為,這還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細細考慮。
  • 再造一顆地球,可能嗎?人類未來的星際移民或是這樣的
    46億年來,只有地球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顯示出生命的奇蹟,然而任何天體跟人一樣,有誕生,有成長,就有死亡,地球也一樣,最終也會慢慢走向老年。到那個時候,地球上將沒有火山活動,沒有板塊運動,也沒有強烈的地震,地球會慢慢冷卻,最終變成一顆死寂的星球。在此之前,人類能否在宇宙中找到另外一個安全的棲息地呢?眾多的科學家們都在為尋找人類新的棲息地而努力著。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開啟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藍天上自由翱翔的鳥兒,一直是大眾視線追逐的焦點。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插上一對鳥兒的翅膀,像它一樣展翅高飛?如果要體驗鳥兒的感受,在飛機、熱氣球等一堆帶人上天的飛行裝備中,單人飛行器是最接近鳥兒飛行體驗的一種。配置動力的單人噴氣式飛行背包,還有無動力的滑翔飛行翼裝,這些由自己掌控的單人飛行裝備,能讓你體驗到鳥兒御風翱翔時的空靈豪邁。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打開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藍天上自由翱翔的鳥兒,一直是大眾視線追逐的焦點。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插上一對鳥兒的翅膀,像它一樣展翅高飛?如果要體驗鳥兒的感受,在飛機、熱氣球等一堆帶人上天的飛行裝備中,單人飛行器是最接近鳥兒飛行體驗的一種。
  • 商業航天力量如何插上騰飛翅膀
    2020-08-04 02:54:58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除了像北鬥這樣的「國之重器」外,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正瞄準航天商業市場,點燃航天夢想商業航天力量如何插上騰飛翅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車輝閱讀提示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航天需求的增加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人類誕生之後,又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成長,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從此開啟了探索世界萬物奧秘,探索生命奧秘,探索宇宙奧秘的旅程。在這個不知道要多長的旅程中,人們經常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