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或不是夢,未來或可以實現星際旅行,但要付出代價!
從太陽系中看向地球,發現地球呈現出藍色水球的形態。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可能是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人類的誕生就使了這個星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對於地球的變化,遠大於自然對地球的變化。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提高,對資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需求越來越大。
自從第2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式的發展,讓人類在生活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人類是吃穿住行,遠遠沒有現在發達。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是我現在的生活豐富多彩。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現在全人類可能面臨一個問題,地球的資源在枯竭。
相信用不了多久時間,地球資源將會被人類用完。人類若是想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尋找可利用的能源。而根據現在科學家的探索,在宇宙中有很多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距離都太過於遙遠。估計距離人類移居星外星球,目前是很難做到的。
現在作家劉慈欣曾寫了一份長篇科幻小說,叫做《流浪地球》。故事中的原型是在三個多世紀以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近期將產生一次叫做氦閃的劇烈爆炸,太陽會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而且地球在這次災難中,將會被氣化,而且這一切都將會在400年內發生。這故事中已經度過了380年的時間,也許在未來幾十年裡的某一天,太陽就會進入一個衰退期,向紅巨星所演變,體積不斷膨脹。太陽的這次災難將會炸毀吞沒太陽系中所有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如果人類想要找到出路,只有去太空進行恆星星際移民。人類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只能選擇掙扎到底。故事的最後太陽熄滅,平息一切,人類懷揣著希望踏上漫長的地球流浪之旅。
在古代神話中,太陽神是人民所信奉的神明。如果太陽消失,那他們的信仰是不是就要崩塌了呢?而流浪地球是把地球改造,在地球上增加發動機,讓地球脫離原來的軌道,在宇宙中流浪。雖然科幻電影中都是捏造,瞎編的,但是如果在未來,說不定人類可以將地球改造成飛船進行宇宙流浪,尋找適合人類生存類地行星。
如果將地球改造飛船的話,推動這麼大的飛船又需要多少的動力呢?普通汽車的發動機馬力大概在200馬力左右。而世界上最強飛機的發動機推力是波音747的發動機。它的每個發動機推力達到了28噸左右。擁有4個發動機,就相當於112噸。而汽車的重量,大約都在1.5噸左右,而飛機重量高達上百噸。汽車的發動機推力大概在15,000千克左右,地球的質量大約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如果想把地球改造成飛船的話,那得需要多大的發動機才能使地球前進呢,真的不好估算。
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是遠遠達不到推動地球的要求,況且如果想要製造這麼龐大的宇宙飛船。難度也是可想而知。況且如果把地球改造成宇宙飛船的話,在宇宙中飛行還需要注意更多的東西。不光要注意宇宙中的各種太空垃圾隕石等,還要注意各個行星之間對地球產生的引力,以及在飛行過程中是否能夠帶動其它隕石形成隕石群呢。很多的東西都需要層層計算。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雖然這句話不現實,但是,對於現在。流浪地球也不是很現實,需要流浪地球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隨便流浪的。
如果不想讓地球流浪,現在開始就要保護好地球,保護好環境,讓人類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