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兒童專欄)- 極地探險家

2020-12-04 英語東

So you think emojis are new? They're actually only the latest in a 40,000-year history of humans using little visual marks.

你認為表情符號都是新的嗎?事實上,它們只是人類4萬年歷史中使用微小視覺標記的最新一例。

My name is Genevieve Von Petzinger. I'm a Paleoanthropologist and rock art researcher.

我叫吉納維芙·馮·佩金格。我是古人類學家和巖石藝術研究者。

I study some of the oldest art in the world. It's pretty but that's not why I study it.

我研究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它很漂亮,但那不是我研究它的原因。

It's because I'm really fascinated with trying to understand how humans became "us" in mind as well as in body.

What's so fascinating to try and understand is that mental cognitive journey they went on that resulted in math, and music, and writing, and going to space, creating supercomputers came out of these little brains that our ancestors helped to shape by the way they lived their lives during the stone age.

這是因為我非常想了解人類是如何在思想和身體上成為「我們」的。最讓人著迷的是,我們的精神認知之旅是我們在數學、音樂、寫作、上太空、創造超級計算機的過程中,產生了這些小想法,而這些小想法是我們的祖先在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幫助他們塑造的。

The oldest art we have in the world right now is actually in Spain. And it's 40,800 years ago which is incredible.

現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其實是在西班牙。這是4萬800年前的事了,太不可思議了。

I study the cave art of ice age Europe. Particularly the little geometric signs, the dots, the lines, the triangles, the circles, these things are so often overlooked by all those flashy mammoths and bison that are floating around on the walls.

我研究冰河時代歐洲的洞穴藝術。尤其是那些小的幾何符號,點,線,三角形,圓圈,這些東西經常被那些浮光掠影的猛獁象和野牛所忽視,它們在牆上四處漂浮。

We're certainly not talking about writing yet. But we could very well be looking at one of the oldest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我們當然還沒有談到書寫。但我們很可能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形通信系統之一。

Writing systems don't appear until around 5000 years ago. We just take it so for granted. Right?

書寫系統直到5000年前才出現。我們只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對吧?

This tiny little simple character embodies this incredibly complex human emotion. They have the power to actually convey a lot in a very condensed, very simplified form.

這個小小的簡單的文字體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的人類情感。他們有能力用非常濃縮、非常簡化的形式傳達很多信息。

And I think the geometric signs, even if we don't know what they meant, I think they were very powerful as well. What we don't know far exceeds what we do.

我認為幾何符號,即使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它們也很強大。我們不知道的遠遠超過我們知道的。

Our knowledge of the art that existed is so partial. I mean it's almost a fluke every time we find a cave.

我們對現存藝術的了解是如此片面。我的意思是,我們每次發現洞穴都是僥倖。

But I guarantee you for everyone that we found there's probably two that we haven't yet. This is a really exciting time to be working in this field.

但我向大家保證,我們發現的可能有兩個還沒找到。這是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

The amount of discoveries when it comes to the age of the art, new places are popping up. There are so many blank spots on that map that I want to fill.

在藝術時代,新發現層出不窮。那張地圖上有那麼多的空白點,我想填補一下。

I mean I have the feeling that there're literally hundreds of caves waiting to be documented. And this is what's so exciting about being an explorer now is I'm starting to see the possibility for taking what I've done and maybe even scaling it up to a more global level.

我的意思是,我有一種感覺,有幾百個洞穴等著被記錄下來。這就是現在成為一名探險家令人興奮的地方,我開始看到我所做的事情的可能性,他們甚至可能擴大到一個更全球性的水平。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雙語百科 分享 006 火烈鳥丨Flamingo
    ,由國家地理中文網精心打造。國家地理,引領人類探索世界創立於美國,擁有130餘年輝煌歷史,世界頂級探險家、攝影師的「夢想之地」。國家地理中文網是美國國家地理的中文官方網站,秉承著「讓孩子了解並不斷探索世界」的理念,精心打造了「「小探險家」雙語百科」節目,開啟國家地理璀璨而珍貴的知識寶庫,講給中國的孩子聽。
  • 早鳥票優惠倒計時|國家地理全新策展,新作首次面世,全球首展,等你揭秘哦!
    國家地理的攝影師是世界上所有攝影師都嚮往的頂峰。國家地理的攝影師他們的身份多元,是探險家,是詩人,亦是各領域的專家....展覽全新策划著名攝影師主題板塊,讓你系統領略震撼鏡頭背後攝影師的個人風格與風格,看待世界的角度與深度,了解真正的」國家地理範兒」。此次首展有著名攝影師名作,也精選了一些不為大部分觀眾所熟知的攝影師作品首次向觀眾開放。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南極·北極——我們的人生兩極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 在世界盡頭相遇》緣起自各領域精英進行的一次充滿人文關懷的考察活動,從極地的動物、植物、地理、氣象和歷史知識等大眾最關心的角度描繪了他們眼中的極地方
  • 那些知名探險家極地探險時戴了什麼表,你知道嗎?
    那些知名探險家極地探險時戴了什麼表,你知道嗎?         【腕錶時代 資訊】一個人對地球來說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人類仍然敢於挑戰極限。
  • 國家地理(兒童專欄)- 科學攝影師
    近100年來,《國家地理》一直在使用攝影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起來。My aim in all my photography is that I can show aspects of my subjects that people didn't know about before.
  • 猛人探險家極地求生,冒險經歷拍成電影,還獲得奧斯卡獎
    這位丹麥探險家的生活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好萊塢動作電影根本無法比擬。順便說一句,他身高200公分,這讓這個孔武有力的男人看起來像是個真正的英雄,而他的確是個英雄。20世紀初,當時的探險家們對北極這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非常感興趣,於是他也加入了北極探險隊,開啟了他的冒險生活,在1906年時,他和其他丹麥探險隊的成員儘可能地向北航行,然後離船上岸。
  • 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
    下集連載內容: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來自冰島的Arctic Trucks(以下簡稱北極卡車)則是眾多北歐改裝廠商中最具規模、最為完善的一家改裝廠商直至近幾年,我才了解到2007年Top Gear推出的極地特輯正是在冰島北極卡車團隊保障下重走
  • 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往期內容回顧: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在上期內容中,我們了解到Arctic Trucks是來自冰島的一家專業極地遠徵車改裝廠商,它還有著其他改裝廠商不可比擬的強大極地探險後勤保障團隊,通過空投極地燃料等方法已經在過去的十餘年成功穿越南極洲數十次
  • 《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上線
    昨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和《華夏地理》雜誌社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國家地理》中文官網正式上線。《國家地理》中文網沿襲《國家地理》美版網站的風格與美感,且與美版網站同步更新。在以往圖片和文字的基礎上增加視頻的表現形式,層次更為豐富,內容更加多樣。新版網站內的探險板塊將全面覆蓋美國國家地理探險家的探險之旅。
  • 《極地重生》引進出版
    記者獲悉,近日一本名為《極地重生》的科普圖畫書由海豚傳媒引進並出版,這部為紀念沙克爾頓南極探險100周年而作的兒童繪本,不僅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人類史上傳奇的極地探險故事,還能告訴他們啥事不放棄的勵志精神。  沙克爾頓是誰?很多人說他就是南極的符號。
  • 國家地理出品的兒童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2014-2019年合集
    》 以8-14歲少年兒童為讀者的地理刊物,指導他們親身去認識世界,增長科學和自然界等知識。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官方刊物《國家地理雜誌》創刊於1888年,目前已以英文和另外31種當地語言全球出版,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最令人尊敬的雜誌品牌之一,也是最具品牌活力的雜誌。  一、封面
  • 不出門也能探秘海洋,喜馬拉雅聯合國家地理推出免費好課
    【環球網報導】據了解,2019年6月以來,國家地理中文網先後在喜馬拉雅上線《國家地理:小探險家雙語百科》和《國家地理:小探險家地球拯救計劃》,深受孩子們喜愛,累計播放量近四千萬,國家地理中文網入選喜馬拉雅2019兒童類十大實力主播。
  • 國家地理為家長和教師推出家庭教育中心:NatGeo@Home
    周一國家地理順應這一需求,推出了一個新的在線中心--NatGeo@Home,將國家地理所有適合家庭的教育內容整合成一站式服務,供家長和教師使用。這個免費的數字資源將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教育內容與國家地理兒童頻道和其他工具和服務結合在一起。
  • 2018中考地理知識點:極地地區
    結構分析   本章內容共一節,分為「冰雪覆蓋的地區」、「科學考察的寶地」和「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三個標題。三個標題會使學生對極地地區的了解逐漸深入。首先了解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集中體現在寒冷。正是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造成了當地有特色的資源,如冰川、動物。
  • 【域外隻眼】跨越冰山 極地之旅
    開闢北極航線是近年來北半球國家的熱門話題,不過,開發這條航線並不簡單,多國在此折戟沉沙。高緯度寒冷地帶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無法成「面」展開,必須科學規劃,精準選點,發揮支點港口的串聯與貫通作用。那麼北極航線開發應該從哪裡入手?跟誰合作?又該如何建設?
  • (在線觀看)【完結】喜馬拉雅 《國家地理:小探險家地球拯救計劃(雙語)》探險·解謎·推理,故事引人入勝,歷(百度網盤分享下載)
    【完結】喜馬拉雅 《國家地理:小探險家地球拯救計劃(雙語)》探險·解謎·推理,故事引人入勝,歷史·地理·自然·科學·
  • 剛剛:中國探險家溫旭「獨步南極」1400公裡58天抵達南極點
    北京時間2020年1月10日凌晨1:50,中國探險協會會員、青年科學探險家溫旭成功抵達南極點,歷經58天,行程1400多公裡,成為首位從南極海岸出發、單人無助力無補給抵達南極點的中國探險者。以探險守護冰川溫旭,32歲,中國探險家、國家一級運動員、國家登山隊、國家科考隊隊員、<2°C計劃發起人。生活中,他是一個丈夫,還是一位新爸爸。
  • 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 《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南北極地圖集》首發儀式    在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之際,一部由國家測繪局、國家海洋局聯合監製,極地測繪科學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主編,眾多測繪、極地專家傾情打造的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中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
  • 中國首部《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極地影響力提升
    《南北極地圖集》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段欣毅)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我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該圖集的首發儀式於22日下午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
  • 《國家地理》全球冠軍帶你去看極地風景
    旅行家與攝影師中有一種說法:當你見過了全世界,別忘了還有格陵蘭它集成了人類對冰雪之境的所有幻想:彩色的房屋,漂泊的冰山,白雪覆蓋的島嶼與生俱來的氣質,像極了世界盡頭的仙境當《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戴爾籤約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