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
越野車作為探索徵服崎嶇地形的工具,原廠狀態是難以滿足使用需求的,全球各地也因地質結構、人文風情的不同應運而生了各類不同的越野車改裝風格。譬如美國西部崎嶇的山脈孕育了以Jeep牧馬人(參數|詢價)為代表的長懸掛行程大尺寸輪胎的攀爬改裝風格;中南部沙漠則塑造了適合高速飛跳的Baja、Buggy擁有強大避震器的後驅越野車;澳洲內陸人煙稀少野生動物繁多,用來撞袋鼠的牛欄前槓、副油箱、重載避震器就變得必不可少;北歐地區每年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覆蓋,為避免陷車,應運而生了眾多裝備大直徑高扁平比「麵包胎」的越野車。
下集連載內容: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來自冰島的Arctic Trucks(以下簡稱北極卡車)則是眾多北歐改裝廠商中最具規模、最為完善的一家改裝廠商。除推出各種輪胎尺寸的改裝方案以外,它還能為北極、南極的旅遊、科考探險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和保障團隊,這般實力是任何改裝廠商都不能比擬的。
第一次在熒幕上見到北極卡車還是通過BBC的Top Gear,由於我當時年齡尚小和相對不發達的網絡環境,我只是對那臺紅色的豐田皮卡和「大猩猩」克拉克森在車尾安裝馬桶圈上廁所的英式幽默橋段印象深刻。
直至近幾年,我才了解到2007年Top Gear推出的極地特輯正是在冰島北極卡車團隊保障下重走1996年探險隊狗拉雪橇的方式抵達地磁北極的路線。參加拍攝的有兩臺豐田海拉克斯,一臺豐田普拉多(參數|詢價)LC120,全部採用了北極卡車AT38改裝方案。這也是人類第一次駕駛輪式汽車抵達地磁北極。
這三臺由冰島北極卡車改裝製造的AT38海拉克斯/普拉多,使用了代號為1KD的3.0L D4D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通過切割焊接車身結構,容納下直徑38英寸的芬蘭Nokian諾記極地輪胎,可以將胎壓降低至0.2bar,以免陷入鬆軟的冰雪中。
北極卡車最初是冰島豐田公司在1990年成立的改裝部門,稱之為Toyota Aukahlutir,冰島語直譯為豐田配件,為海拉克斯、蘭德酷路澤和4Runner重新設計構建20%-70%的車身結構,容納大尺寸輪胎以滿足在北極圈附近惡劣的極地路況下行駛。
1996年Toyota Aukahalutir更名為Arctic Trucks,2005年從冰島豐田公司獨立出來,開始與其他汽車品牌合作,目前在英國、挪威、芬蘭、波蘭、俄羅斯和阿聯設有分部。2008年開始在冰島提供極地旅行和自駕遊服務,圖中的奔馳斯賓特Sprint AT44使用了44英寸輪胎,用於搭載遊客極地觀光。
而在中東地區的沙漠中,對車輛有著類似的需求——較大接地面積的輪胎。位於阿聯杜拜的北極卡車工廠也推出了多款適用於沙漠的改裝方案。圖片為豐田海拉克斯AT44。
Xtreme系列是中東北極卡車與豐田合作的原廠改裝系列,無需二次改裝,霸氣的外觀深受中東土豪喜愛。
單單是改裝大腳車相信許多改裝廠商都可以勝任,而北極卡車還有其餘改裝廠商不可比擬的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