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

2020-12-06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

  越野車作為探索徵服崎嶇地形的工具,原廠狀態是難以滿足使用需求的,全球各地也因地質結構、人文風情的不同應運而生了各類不同的越野車改裝風格。譬如美國西部崎嶇的山脈孕育了以Jeep牧馬人(參數|詢價)為代表的長懸掛行程大尺寸輪胎的攀爬改裝風格;中南部沙漠則塑造了適合高速飛跳的Baja、Buggy擁有強大避震器的後驅越野車;澳洲內陸人煙稀少野生動物繁多,用來撞袋鼠的牛欄前槓、副油箱、重載避震器就變得必不可少;北歐地區每年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覆蓋,為避免陷車,應運而生了眾多裝備大直徑高扁平比「麵包胎」的越野車。

下集連載內容: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來自冰島的Arctic Trucks(以下簡稱北極卡車)則是眾多北歐改裝廠商中最具規模、最為完善的一家改裝廠商。除推出各種輪胎尺寸的改裝方案以外,它還能為北極、南極的旅遊、科考探險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和保障團隊,這般實力是任何改裝廠商都不能比擬的。

第一次在熒幕上見到北極卡車還是通過BBC的Top Gear,由於我當時年齡尚小和相對不發達的網絡環境,我只是對那臺紅色的豐田皮卡和「大猩猩」克拉克森在車尾安裝馬桶圈上廁所的英式幽默橋段印象深刻。

直至近幾年,我才了解到2007年Top Gear推出的極地特輯正是在冰島北極卡車團隊保障下重走1996年探險隊狗拉雪橇的方式抵達地磁北極的路線。參加拍攝的有兩臺豐田海拉克斯,一臺豐田普拉多(參數|詢價)LC120,全部採用了北極卡車AT38改裝方案。這也是人類第一次駕駛輪式汽車抵達地磁北極。

  這三臺由冰島北極卡車改裝製造的AT38海拉克斯/普拉多,使用了代號為1KD的3.0L D4D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通過切割焊接車身結構,容納下直徑38英寸的芬蘭Nokian諾記極地輪胎,可以將胎壓降低至0.2bar,以免陷入鬆軟的冰雪中。

  北極卡車最初是冰島豐田公司在1990年成立的改裝部門,稱之為Toyota Aukahlutir,冰島語直譯為豐田配件,為海拉克斯、蘭德酷路澤和4Runner重新設計構建20%-70%的車身結構,容納大尺寸輪胎以滿足在北極圈附近惡劣的極地路況下行駛。

1996年Toyota Aukahalutir更名為Arctic Trucks,2005年從冰島豐田公司獨立出來,開始與其他汽車品牌合作,目前在英國、挪威、芬蘭、波蘭、俄羅斯和阿聯設有分部。2008年開始在冰島提供極地旅行和自駕遊服務,圖中的奔馳斯賓特Sprint AT44使用了44英寸輪胎,用於搭載遊客極地觀光。

而在中東地區的沙漠中,對車輛有著類似的需求——較大接地面積的輪胎。位於阿聯杜拜的北極卡車工廠也推出了多款適用於沙漠的改裝方案。圖片為豐田海拉克斯AT44。

Xtreme系列是中東北極卡車與豐田合作的原廠改裝系列,無需二次改裝,霸氣的外觀深受中東土豪喜愛。

  單單是改裝大腳車相信許多改裝廠商都可以勝任,而北極卡車還有其餘改裝廠商不可比擬的過人之處。

相關焦點

  • 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往期內容回顧: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在上期內容中,我們了解到Arctic Trucks是來自冰島的一家專業極地遠徵車改裝廠商,它還有著其他改裝廠商不可比擬的強大極地探險後勤保障團隊,通過空投極地燃料等方法已經在過去的十餘年成功穿越南極洲數十次
  • 荷蘭探險家計劃挑戰騎摩託車至北極點
    盧卡森也沒有對這臺R1進行過多改裝,僅僅是增加了它的行李裝載能力。在後座位置設計了專用的儲物櫃,在油箱上增加了油箱包。除此之外,這臺車的腳踏、車把和減震系統都保持了原廠狀態。旅行的途中,盧卡森還完成了摩旅紀錄片《Sjaak the World》以及自傳書籍《Life on 2 wheels》。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問世數十個南北極親歷者的極地故事南極·北極——我們的人生兩極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發布&極地故事分享4月23日,北京(798圖生活館)4月24日,成都(高新區言幾又)4月27日,上海(樂嘉FPA性格色彩研究中心)活動內容:*探索南北極超過20年的探險家、自然學家、攝影家Andrew,分享他心中的極地;*與有極地夢的旅行者暢聊極地故事,我們一起追尋心中的世界盡頭;*抽獎贈送作者籤名書。
  • 這才是真正的越野車,爬山涉水都是小兒科,專為極地探險而生!
    說起越野車我們目前市面上能夠買得到的越野車性能表現相差很多,有的表現出色,有的可能真要跋山涉水也跑不動,不過改裝車就不一樣了,一款在改裝大廠經過設計師們精心全方位改裝的車想要在嚴峻路面行走基本上就是灑灑水,跋山涉水都是小意思,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款五十鈴D-MAX,經過AT極地改裝之後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 中國冰島北極科學考察站開站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中國和冰島共同籌建的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已經建設完成,並於10月18日正式運行。該考察站位於冰島北部凱爾赫村,是由中冰聯合極光觀測臺升級而成,建成後將是我國在北極地區除黃河站之外的又一個北極綜合研究基地,首任站長為胡澤駿。2013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冰島研究中心決定共同籌建中冰極光觀測臺。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北極英雄,向壯麗的極地世界致敬
    > 北極英雄,2020© 拉格納·阿克塞爾森40多年來,攝影師拉格納·阿克塞爾森(Ragnar Axelsson)一直穿行於地球上最偏遠的角落,在冰島、西伯利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格陵蘭等極地區域,拍攝那裡的人
  • 冰島為中國和北極「牽線」
    法新社則指出:北極地區的石油儲備一直是能源匱乏的中國在對冰島訪問議程上排在前位的考慮。冰島靠近北極圈的戰略位置一直沒有被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中國所忽視。北極冰帽不斷縮小使得對該地區的天然資源獲取更為容易。不過,對於和中國「靠攏」,冰島國內媒體卻認為這本就是「水到渠成」。
  • 冰島小心拉近中國北極距離
    「1995年我在北京建立大使館,那是冰島在亞洲的第一個使館,同時兼管冰島在朝鮮等9個國家的外交事務。」冰島首任駐華大使雅馬爾·漢納松向《環球時報》記者這樣回憶起往事。雅馬爾·漢納松現為冰島政府北極事務大使,他對記者詳細介紹了冰島的北極政策。位於大西洋北部的冰島,北極圈穿過最北部的小島格裡姆塞,是8個北極國家中唯一的全部領土都集中在北極區域的國家。
  • 北極冰川即將融化,最後的極地獵人
    跟隨她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夏日的極光,冷峻的冰川,自由的鯨魚群等絕美的極地景象。 世界的極地看似與世隔絕,但生態正在遭遇危機,千年因紐特文明逐漸消失,災難,可能隨時會來臨。儘管如此,這裡的人卻依然擁有勇敢而溫暖的心臟,在抗爭,在堅持,在最後的日子,做著即將消逝的迷夢。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7日,中國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說,這是「雪龍」號執行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北極科考任務,卻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國科考隊首次正式訪問北極國家。
  • 北極賞極光 南極追冰川
    春節極地遊你會試試不--大河網
    2  故事  追逐極光的腳步,他們每年兩次出發拍攝極光  相比樊先生的南極之行,在鄭州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年兩次奔向地球的最北極,追著極光跑。  「前些年玩攝影時,在一些雜誌和論壇上看到冰島和挪威的極光攝影,很震撼,後來就下決心去一趟。」鄭州市民王先生2014年開始了他的北極之行。
  • 那些知名探險家極地探險時戴了什麼表,你知道嗎?
    那些知名探險家極地探險時戴了什麼表,你知道嗎?         【腕錶時代 資訊】一個人對地球來說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人類仍然敢於挑戰極限。
  • 電影《極地密碼》開機 張遠劉雅瑟上演北極大冒險
    電影《極地密碼》開機 張遠劉雅瑟上演北極大冒險        由總製片人王大廣,製片人張家赫,聯合製片人龍龍,陳子弢執導,張遠、劉雅瑟、唐以諾、裘恩典等主演的冒險科幻動作電影《極地密碼》於近日開機
  • 淘寶拍賣極地遊 50歲土豪拍下10萬元北極遊船票
    6月24日,一張北極遊的船票在淘寶拍賣上獲得成交,這張起拍價1元的產品共獲得22人36次出價,最後成交價格為10.1萬元。淘寶拍賣負責人盧維興告訴界面新聞,購買者是一位50多歲、喜愛冒險的低調男士,之前還在聚划算拍下了南極半島旅行產品。這次他想去北極看看。
  • 北極並不遙遠,我的冰島格陵蘭之旅
    說實話,選擇冰島旅遊完全是一個偶然,年初時準備滿足我極地旅遊的夙願,經過考察,我的面前有幾個選項,在查閱了大量資料,綜合考慮資金,時間各種因素後,我決定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由冰島乘飛機飛北極圈的格陵蘭,冰島進入了我的眼帘。在讀了很多關於冰島的旅行筆記後,我被它的火星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荒漠化所吸引。
  • 中國富豪投資冰島惹非議 選址靠近北極成問題
    投資一億美元受歡迎       選址靠近北極成「問題」中國富豪投資冰島惹非議美國《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161位、資產淨值達到8.9億美元的華商黃怒波被爆正計劃斥資1億美元,在冰島買地開發旅遊項目。
  • 猛人探險家極地求生,冒險經歷拍成電影,還獲得奧斯卡獎
    他曾經探索過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土地之一,還設法讓自己從死亡陷阱中逃出生天,甚至還跟北極熊搏鬥過,對了,他還演了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這是歷史上最猛的人彼得·佛洛伊恩的故事。這位丹麥探險家的生活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好萊塢動作電影根本無法比擬。
  •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成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成為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在乘坐雪橇艱苦跋涉4天後,隨探險隊遠徵北極的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4月16日成功抵達北極點。這一趟北極之旅,讓他領略了極地的風光,也看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 12個歷史上最無用的探險家和可怕的探險
    但是,當你發現自己的方式是多麼的無用,而很少離家出走的時候,另一件事就是把你的整個職業建立在你的方向感薄弱的基礎上,這是一回事。歷史上無數人都犯下了這種短視的錯誤,成為了專業的探險家,其結果不可避免地從滑稽到致命。但是有許多無用的探險家和可怕的探險。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探險家犯下了嚴重的航海錯誤,導致了他們受到讚揚的奇妙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