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為中國和北極「牽線」

2020-11-24 參考消息

4月21日,正在冰島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冰島總理西於爾扎多蒂(右一)陪同下考察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板塊斷裂帶。本報社記者饒愛民/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馮堅 謝來 發自北京

4月20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抵達歐洲四國訪問中的第一站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此行作為中冰建交41年來中國總理對冰島的首次訪問,吸引了國際媒體普遍關注:中國和冰島宣布達成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冰島政府則表示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

為什麼是冰島?事實上,當很多人對北極理事會成員國中這個「最小的國家」牽線中國參與北極合作感到意外的時候,兩國早已默契良久。

相隔萬裡相知已久

溫家寶總理對冰島為期兩天訪問期間,兩國籤署的一系列相關政府間合作協議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冰島共和國政府關於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備受矚目。解讀這份以北極科研和環保合作協議的意義時,外媒評論中免不了似成慣性的渲染與質疑。

「北極地區及其碳氫儲備是中國總理溫家寶4月20日至27日對歐洲進行正式訪問的重點。事實上,冰島、瑞典、波蘭和德國,每一站對北京都具有特殊意義。」法國《費加羅報》評價說。

路透社稱,「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的總理將歐洲之行的第一站選在這座人口僅有32萬的偏遠島國,此次訪問讓遭遇了2008年金融泡沫破裂重挫的冰島看到中國資金注入的希望,」報導還引用冰島總理辦公室官方網站的聲明:「北極合作協議將為中國和冰島的科學家在北極領域增進合作提供更多機會。」但報導仍質疑稱:「令人擔心的是北京對(北極)自然資源的窺視。」法新社則指出:北極地區的石油儲備一直是能源匱乏的中國在對冰島訪問議程上排在前位的考慮。冰島靠近北極圈的戰略位置一直沒有被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中國所忽視。北極冰帽不斷縮小使得對該地區的天然資源獲取更為容易。

不過,對於和中國「靠攏」,冰島國內媒體卻認為這本就是「水到渠成」。冰島唯一的英文周報《葡萄藤》在題為《互惠互利的夥伴》的封面文章中稱:此次雖然是中國總理對冰島的首次訪問,但並非兩國關係「突然」升溫。中冰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已有40餘年,冰島在1953年就成立了中國研究協會。

的確,中冰雖然相隔千山萬水,國情和發展階段也不相同,但建交41年來兩國關係一直發展得不錯,特別是近年來兩國高層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為兩國在各領域的務實互利合作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冰島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包括地熱、極地等領域的合作結出了豐碩果實。

《葡萄藤》稱,在愈發密切的中國和冰島經濟交往中,此前也有磨合與爭議。2011年8月,中國地產商,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計劃投資2億美元在冰島開發旅遊項目,但被冰島政府拒絕。不過2012年5月4日,一則峰迴路轉的消息打破了沉默。據冰島媒體報導,黃怒波已籤署租借冰島東北部一塊土地的協議。租借面積為300平方公裡農場的70%,租期為40年。

極寒之地的熱絡需求

在兩國領導人看來,中國和冰島通過合作獲得雙贏依靠的是務實互信的合作基礎。

與溫家寶總理會談時,西於爾扎多蒂總理表示,冰島視中國為可靠的朋友,感謝中方為冰方應對金融危機提供的寶貴支持。冰方願加快兩國自貿協定談判,進一步擴大兩國在貿易、投資、地熱、人文等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

她同時表示,冰島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參與北極地區的和平開發利用,共同促進北極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兩國總理還出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冰島共和國政府關於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等合作文件的籤字儀式。

冰島《葡萄藤》周報引用冰島大學中國研究學者馬格諾斯·比約恩松的話說:冰島需要貿易夥伴,而中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能向冰島提供各種商品,而且價格合理。未來,中國也能成為冰島的漁業和旅遊產品最大的消費國之一。反過來,中國也需要冰島,從能源技術角度而言,冰島能向中國提供地熱技術,這對於正在尋求綠色能源道路的中國而言十分重要。

同樣,兩國籤訂的北極合作協議將給兩國帶來雙贏。

「冰島和中國的北極合作中,雙方都將受益。」比約恩松指出。冰島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和開發北極資源的重要基地。任何國家要在北極從事任何活動,無論是資源開發還是建設,都需要得到北極理事會成員國全票通過。

而在北極理事會內部,當下圍繞北極領土和資源的鬥爭持續升溫,各國都在厲兵秣馬,志在必得。2007年俄羅斯科考隊員在北冰洋海底插上俄羅斯國旗的行動震驚全球。之後環北極諸國也紛紛做出主權動作,出動北極科學考察隊挺進北極。甚至派兵前往北極跑馬圈地。在這場日趨白熱化的博弈中,地處北極圈邊緣的冰島,和他國相比儘管國力和軍事實力差別懸殊,但同樣不甘落後,積極參與北極合作。

相關焦點

  • 冰島小心拉近中國北極距離
    本報赴冰島特派記者 劉仲華 李玫憶從4月底到5月初,中國領導人對歐洲展開被外電形容為「不尋常」的密集出訪。冰島雖然是被訪歐洲國家中離中國最遠的一個,但它卻把中國與北極緊緊地拉到一起。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的冰島很希望與中國能夠「雙贏」。
  • 中國冰島北極科學考察站開站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中國和冰島共同籌建的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已經建設完成,並於10月18日正式運行。該考察站位於冰島北部凱爾赫村,是由中冰聯合極光觀測臺升級而成,建成後將是我國在北極地區除黃河站之外的又一個北極綜合研究基地,首任站長為胡澤駿。2013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冰島研究中心決定共同籌建中冰極光觀測臺。
  • 中國富豪投資冰島惹非議 選址靠近北極成問題
    投資一億美元受歡迎       選址靠近北極成「問題」中國富豪投資冰島惹非議美國《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161位、資產淨值達到8.9億美元的華商黃怒波被爆正計劃斥資1億美元,在冰島買地開發旅遊項目。
  • 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
    除推出各種輪胎尺寸的改裝方案以外,它還能為北極、南極的旅遊、科考探險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和保障團隊,這般實力是任何改裝廠商都不能比擬的。  這三臺由冰島北極卡車改裝製造的AT38海拉克斯/普拉多,使用了代號為1KD的3.0L D4D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通過切割焊接車身結構,容納下直徑38英寸的芬蘭Nokian諾記極地輪胎,可以將胎壓降低至0.2bar,以免陷入鬆軟的冰雪中。
  • 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中國這三臺北極卡車全部由北極卡車俄羅斯分部操刀完成,位於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豐田4S店內,上篇文章中也介紹過北極卡車與冰島豐田的淵源。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距離北京單程近5000公裡,加之在當地改裝耗時約10天,除了改裝本身的價格外,旅途中的精力財力成本也非常大。
  • 破冰北極:北極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而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和遠期的航運利益,使得北極對中國的影響亦越來越大。2012年4月,中國與冰島籤署北極合作的框架協議,冰島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永久觀察員。兩個多月後,中國第五次北極考察活動即將啟航。看似遙遠的北極,與中國的距離正越來越近。
  • 北極並不遙遠,我的冰島格陵蘭之旅
    說實話,選擇冰島旅遊完全是一個偶然,年初時準備滿足我極地旅遊的夙願,經過考察,我的面前有幾個選項,在查閱了大量資料,綜合考慮資金,時間各種因素後,我決定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由冰島乘飛機飛北極圈的格陵蘭,冰島進入了我的眼帘。在讀了很多關於冰島的旅行筆記後,我被它的火星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荒漠化所吸引。
  • 中國藝術家開啟北極探險之旅
    人民網上海7月16日電 7月14日下午,「午夜的陽光——中國藝術家北極探險之旅」在文新報業大廈舉行隆重的起航儀式。來自中國近現代藝術陶瓷界的藝術家們於當晚從上海出發,開啟為期12天的北極藝術探險之旅。 這是中國藝術家們首次踏上北極土地。此次探險之旅定名為「午夜的陽光」。
  • ...到二十天,蓬佩奧狂吹美國北極行動,揚言中國成為近北極國家是幻想
    隨後,這名美國國務院最高領導人開始大肆指責起中俄兩國,聲稱「擔心可能的氣候變化很好,但倘若北極地區想要繁榮,我們就必須首先關注『俄羅斯和中國的威脅』」。他寫道,「美國必須像對待中國一樣對待俄羅斯:『不信任』和『核實』」。
  • 北歐國家點讚中國對北極的貢獻
    在美國表現消極的情況下,芬蘭、挪威和冰島等其他北歐北極國家對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作為表示讚賞與期待。  科伊武羅瓦和挪威特羅姆瑟大學教授蘭馬克等人在今年2月發布的芬蘭政府課題《中國在北極》研究報告中指出,2018年1月發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了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若干政策立場,包括保護北極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
  • 兩名中國遊客在冰島意外身亡,死因尚待查明
    1月16日下午,冰島警方電話通知中國駐冰島使館:在冰南部景點「飛機殘骸」附近發現一男一女兩具中國公民屍體,死因尚待查明。中國駐冰島大使館迅速啟動領保應急機制,向冰警方進一步了解情況,要求警方儘快查明死因。
  • 冰島虞美人介紹,冰島虞美人市場價格
    李煜的《虞美人》為很多人所熟知,從古至今一直流傳到當下。而我們今天所要理解一下的冰島虞美人與《虞美人》無有很大的關係。雖然無有很大關係,但兩者都具有奇特之美。冰島虞美人,是罌粟科屬植物,其原產於歐洲靠近北極的地方,中亞山地區域以及北美洲,當下,由於技術和生態的發展變化,冰島虞美人在中國也被大量培植。冰島虞美人自身具有不錯的吸引力,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好比是它妖豔的外表。
  • 一生一次的北極和格陵蘭島行程
    相約在2021 年的夏末,去北極追尋北極熊。夏季的北極是極晝時間,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陽。格陵蘭Greenland,世界上最大的島嶼,絕大部分處於北極圈以內。除了南極以外,這裡是世界上最難到達的地方。去北極和北冰洋不是遊輪的豪華,而是體驗的豪華。去過北極,會收穫很「豪華」的經歷。時間是2021-07-23 上船,8 月3 日下船,12 天。
  • 冰島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來自上海的白鯨「小灰」和「小白」
    「小灰」和「小白」從小習慣了和人類打招呼 本文圖均為Sea Life Trust提供這個「白鯨回家」項目由英國的海洋保護組織「海洋生命基金會(Sea Life Trust)」負責。在水族館生活多年的白鯨回歸海洋中的白鯨保護區,這在世界是首例,為此,基金會投入了數百萬英鎊。
  • 冰島鯨魚肉首次經北極新航線抵達日本港口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海鮮貨物經北極東北航道抵達目的地。不過,這次航程卻 並不是那麼受歡迎。多年來,這條路線由於海冰範圍過大,大型船舶幾乎無法通行,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該路線的運輸條件也逐漸改善。據報導,經過3個多月的航行,「冬灣號」(Winter Bay)在8月30日抵達日本大阪。該船運載了約1800噸瀕危鰭鯨肉。
  • 俄媒稱中國對北極滿懷熱情:從觀察員變為「點歌人」
    而當牽扯到原料和礦產時,中國也滿懷熱情,在各個方面表現出對北極的興趣。美國海軍部長理察·斯潘塞談到北極時不講外交辭令,稱「這個該死的東西正在融化」,正是北極冰川的急速融化迫使美國及其他國家緊急通過北極戰略——美國的戰略應在今夏公布並初步考慮了今後16年,不過北極融化得非常快,以至於戰略將不得不在四年後就進行修改。文章表示,中國去年就公布了北極戰略。
  • 爭奪北極圖解——哪些國家聲稱有正在融化的北極部分主權
    北極的競賽態勢所有國家都對距其海岸不超過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EEZs)的海底自然資源擁有管轄權。北極國家已經開始加強其北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會增加相關活動及商業開發。港口加拿大和俄羅斯正在建設北極港口,作為軍民的補給和貨物運輸的戰略樞紐。
  • 冰島虞美人絢爛綻放
    冰島虞美人,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花朵嫋嫋娉娉,因風飛舞,儼然彩蝶展翅,引人遐思,宛若一個美人一般,讓人難以自拔的被她的美所吸引。冰島虞美人(學名:Papaver nudicaule 『Iceland Poppy Flower』),原產地北極,與罌粟同科,但形態特徵及所含化學成分不同,屬於園林觀賞植物,不同於用來提煉毒品的罌粟。「 冰島虞美人」花又經常被人與「罪惡之花」罌粟的植物混淆,易被誤解的觀賞花。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7日,中國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說,這是「雪龍」號執行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北極科考任務,卻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國科考隊首次正式訪問北極國家。
  • 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萊莫向記者介紹,近幾年,來特羅姆瑟觀光的中國遊客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中國遊客都是冬天來尋找北極光的。僅2016年至2017年間,中國遊客總數增長了160%。為迎接越來越多的遊客,特羅姆瑟計劃未來幾年擴建機場,增加酒店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