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 俄羅斯《專家》周刊5月10日發表了謝爾蓋·馬努科夫題為《這個該死的東西正在融化》的文章,文章稱,北極國家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北極冰川融化的興趣不難理解——冰川不但開啟能夠大幅縮短商品和貨物往返美洲和亞洲時間的貿易線路,而且令開採隱藏在北極圈的不計其數的礦產成為可能。而當牽扯到原料和礦產時,中國也滿懷熱情,在各個方面表現出對北極的興趣。
美國海軍部長理察·斯潘塞談到北極時不講外交辭令,稱「這個該死的東西正在融化」,正是北極冰川的急速融化迫使美國及其他國家緊急通過北極戰略——美國的戰略應在今夏公布並初步考慮了今後16年,不過北極融化得非常快,以至於戰略將不得不在四年後就進行修改。
文章表示,中國去年就公布了北極戰略。中國是北極理事會觀察國和在北極的利益不斷增長的近北極國家,觀察人士認為,形象地說,中國正在迅速從過去的北極觀察員變為「點歌人」。
文章稱,對中國而言,北極的戰略重要性清楚明了:沿俄羅斯北部沿岸從亞洲到歐洲或美洲的道路比經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節省多達15天,而且對中國來說同樣十分重要的是,可避開來自美國的海軍。
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估計,到2020年時5%至15%的中國貿易量途徑北極。
文章稱,從長遠來看,北京期望利用的還有一條更短的路線——經過由於冰川在短短數十年後融化而得以航行達到的北極點。
大連海事大學極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相信,「誰能控制北極航線,誰就將控制世界經濟和國際戰略的新航線」。
文章稱,中國將自己打造為北極地區主要經濟體,不但歸功於它的直接存在,而且依靠對其他北極國家的影響力,中國對這些國家投入巨額資金,中國的投資主要面向礦產和北部港口發展。
在中國的潛在地區夥伴當中,有5個北歐國家兼北極理事會成員:冰島、丹麥、挪威、芬蘭和瑞典,這些國家在北極的宏偉計劃和項目需要投資,中國投資者對冰島和格陵蘭尤其有興趣。不久前芬蘭和中國籤署了建設「冰上絲綢之路」資料庫的協議,將北極線路與亞洲市場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