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俄媒稱,根據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的統計,中國首度躋身俄銀行業自動取款機(ATM)三大供應國。此外,俄採購外國ATM的總量自2013年後首次出現增長。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9日報導,俄聯邦海關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俄羅斯的銀行從中國採購了價值2340萬美元的ATM,由此中國成為俄市場第二大ATM供應國。佔據首位的是德國,俄共採購4390萬美元的德國ATM。第三名是韓國,對俄供應價值1950萬美元的ATM。
這是俄市場三大進口ATM供應國的名單自2013年起首次發生變化。匈牙利曾是俄最大供應國。2013年俄銀行進口了9964臺匈牙利ATM、7730臺德國ATM、2108臺韓國ATM和426臺中國ATM。
去年俄銀行共花費9546萬美元採購了7329臺外國ATM,在數量上同比增加56%,在購買金額上同比增加84%。
俄商業銀行B&N Bank遠程銀行服務部主任尼基塔·霍穆託夫指出,外國ATM採購量的增長與各銀行去年更換自家ATM有關。
霍穆託夫解釋說:「現有的ATM主要購買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現在這些ATM已經破舊,銀行需要採購新機器。2017年至2018年還將購買更多ATM。」
俄羅斯外貿銀行自助終端發展部負責人葉連娜·洛斯庫託娃認為,中國生產的ATM質量好,凍不壞、耐髒且不易碎。
阿洛爾經紀公司分析師阿列克謝·安東諾夫指出,中國ATM的技術性能存在缺陷——紙幣識別器和內置印表機質量差,但價格比歐洲產品便宜30%至40%,這意味著使用中國ATM可以更快收回成本。
安東諾夫強調說:「俄銀行業因吊銷許可證問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中,因此能更快回本的設備現在受到歡迎,因為不知道銀行一年甚至半年後還是否營業。未來幾年對中國ATM的需求不會減少,銀行依然希望購買更便宜的設備。況且經過兩三年的合作,俄銀行機構逐漸積累與中國供應商交流的經驗,學會如何讓ATM達到它們要求的質量。」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