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關注: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2020-12-07 參考消息


張藝謀的《紅高粱》至今被公認是中國影史上的最佳影片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  俄媒稱,2018年中國的電影總票房可能超過1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本網注),只比全球最大的北美電影市場略少一些。而且,中國院線的主要收入早已由本土電影貢獻。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9日報導,中國電影與世界很多地區差不多同時起步,都是在上世紀頭5年。上世紀頭10年至30年代被認為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當時的電影工業中心在上海。就像電影《奪寶奇兵2》在開篇場景中表現的那樣,這座城市在當時是一個充斥著歌舞廳、鴉片、各國交際花、黑幫和冒險家的地方。

報導稱,上海的影業公司拍攝的電影達到了世界水準,女演員周璇的魅力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北京電影學院在上世紀50年代便成立了。1978年,學校開始招收首批大學生。這些人各不相同,但都滿懷熱情。其中的佼佼者當屬陳凱歌和張藝謀。這兩位同齡導演拉開了中國電影復興和它真正黃金時代的序幕。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張藝謀的《紅高粱》至今被公認是中國影史上的最佳影片。

不過最近20年,除嚴肅電影外,兩位大導演一直熱衷於拍攝虛構的史詩巨製,這些電影的藝術價值參差不齊,但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報導稱,直到2014年,中國市場最賣座的電影還是《變形金剛》系列。


奇幻喜劇電影《捉妖記》取得了近4億美元的票房

自那以後,好萊塢電影在熱門電影排行榜上逐漸讓位於中國國產影片。而且,扭轉局面的並非張藝謀等人,而是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動畫大師許誠毅。他曾在好萊塢與人聯合執導《怪物史萊克3》。2015年,許誠毅擔任《捉妖記》的導演。這部奇幻喜劇片取得了近4億美元的票房。中國電影的新時代或許正是由此開始。

中超聯賽目前雲集了多名世界級球星——維特塞爾、馬斯切拉諾、拉維奇和登巴·巴。擁有其中任何一位是每個俱樂部的光榮。中國電影業也決定如法炮製:雷尼·哈林成為引進的第一個「外援「。他的作品既有經典的《特工狂花》和《深海狂鯊》,也有票房和口碑慘敗的《大力神》和可恥的《五日戰爭》。哈林先是拍攝了成龍主演的《絕地逃亡》這部喜劇動作片。隨後,《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將於2018年10月上映,他還計劃執導兩部特效動作片。


電影《巨齒鯊》包裝成美國大片登陸中國市場

2018年,中國單部影片的製作成本首次突破1億美元——除了《阿修羅》外,還有《捉妖記2》和《巨齒鯊》。電影《巨齒鯊》是中國電影業向前邁出的又一步。中國人不光投資,還是聯合製片人,在情節中設置中國人物,並由李冰冰擔任女主角——總之,使電影還在製作發行階段就適應本土市場。

結果,實際上是中國拍攝的《巨齒鯊》被成功包裝成美國大片登陸中國市場。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此類影片將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當前的中美博弈表明,中國的現代化趕超模式非常有效。2。美國高科技企業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而非研發的模式,將拖累美技術進步速度,削弱其競爭優勢。3。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
  • 俄媒關注:中國構建最長量子通信線路
    原標題:俄媒關注:中國構建最長量子通信線路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據塔斯社1月6日報導,在「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光纖網絡的幫助下,中國物理學家構建了迄今為止最長的量子通信線路,可以防止入侵。它全長4600公裡。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介紹這項工作的文章。
  • 電影《斯諾登》在俄大受歡迎 俄媒:教會人們如何保護秘密
    近日,斯諾登公開批評俄政府「侵犯人權和限制網絡言論自由」,揚言離開俄羅斯。不過《斯諾登》這部好萊塢大片卻意外地在俄羅斯受到歡迎,連普京總統的新聞秘書對它都大加讚賞。這次有一個國家罕見地比美國早一天上映好萊塢的新片,這就是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15日就公映了電影《斯諾登》。影片由斯諾登的律師庫切列納提供。談到拍攝過程,他表示:「我們不得不進行加密,儘量避免在網上洩露。」
  • 俄媒:把盧布託付給中國取款機 中國成俄第二ATM供應國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俄媒稱,根據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的統計,中國首度躋身俄銀行業自動取款機(ATM)三大供應國。此外,俄採購外國ATM的總量自2013年後首次出現增長。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9日報導,俄聯邦海關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俄羅斯的銀行從中國採購了價值2340萬美元的ATM,由此中國成為俄市場第二大ATM供應國。佔據首位的是德國,俄共採購4390萬美元的德國ATM。第三名是韓國,對俄供應價值1950萬美元的ATM。這是俄市場三大進口ATM供應國的名單自2013年起首次發生變化。匈牙利曾是俄最大供應國。
  • 俄媒:中國8處景點進入世界排名百強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俄媒稱,8個中國旅遊景點進入Stasher services世界最著名景點排名中的百強。新華社發(楊帆 攝)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5日報導,進入該百強排名的中國內地景點有西安兵馬俑(第74名)、上海東方明珠塔(第78名)、北京故宮(第82名)、北京長城(第94名)。中國香港地區共有4個景點進入排名,分別是香港太平山(第80名)、香港維多利亞灣(第85名)、香港迪士尼樂園(第96名)和香港海洋公園(第97名)。
  • 俄羅斯人:中國電影好看了!肯定會贏得天下
    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電影 【在海外感受自信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影業所呈現出的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引起全球電影市場的高度關注,包括俄羅斯觀眾在內的世界各國影迷越來越喜歡觀看中國電影。俄媒認為,人們談論中國電影的美中不足恰恰說明大家對中國電影的高度關注。不過,俄羅斯人對中國電影的興趣並未因此而消減。無論是在莫斯科、梁贊,還是在聖彼得堡或加裡寧格勒,中國電影節期間的電影院裡總是觀眾滿座。 負責舉辦中國電影節的俄方專家瓦連京娜·阿斯莫洛娃表示,她「更感興趣的是講述中國偏遠地區和中國生活的電影,如《索道醫生》。這類講述民族心理的電影是寶貴的民族學資源」。
  • 中國「超級大白鯊」直升機亮相 英美俄媒體都驚了
    一架名為「超級大白鯊」的參展武裝直升機,憑藉其獨特「顏值」吸引了外媒關注。「今日俄羅斯」稱,一架外形酷似「飛碟」的直升機僅靠在地面上滑動就吸睛無數。還有外國網友開玩笑稱,不但像UFO,還有點像掃地機器人。「超級大白鯊」一亮相,就被美媒、英媒、俄媒爭相報導。
  • 俄媒:中國南極科考站數量或已超越俄羅斯
    俄媒稱,中國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交付儀式,日前在上海港隆重舉行。考慮到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風生水起,在不久後的將來,中國在南極科考站的數量和質量或將超過俄美。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7月21日報導,首艘「雪龍」號是1993年在烏克蘭而非中國建成的。
  • 俄媒:中國研製出史上最強大離子噴氣發動機
    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研製出世界上最強大的離子噴氣發動機。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4日援引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據中國《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向客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發動機。
  • 俄媒:醒醒,那是電影不是新聞
    對此,俄媒31日回擊道:那是電影裡的情節,而不是新聞。「今日俄羅斯」(RT)31日報導稱,這位主持人名叫蕾切爾•馬多,來自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RT表示,馬多作為一名「通俄門」的狂熱愛好者,在俄羅斯問題上從來不以謹慎著稱,但馬多30日的言論即使是對像她這樣喜歡提出古怪陰謀論的人來說,也有些過於瘋狂了。
  • 俄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所需推力,中國自己動手了!俄:美密切注視
    很明顯,俄羅斯人在當年伊爾-76運輸機無法滿足中國採購需求之後,出現了新的類似問題,D-30KP-2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運輸機所需要的推力,但除此之外,俄羅斯沒有更強大的發動機提供了。●中國人說幹就幹2005年,中國向俄羅斯採購38架的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俄羅斯不是不想賣,而是沒有生產能力滿足中國的需求。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
    原標題: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1月20日報導,沙特與俄羅斯奮力爭當中國的第一大供油國。報導稱,儘管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造成石油需求下降,但中國對「黑金」的胃口沒有減弱。
  • 國產儀器如何走向世界 拉曼光譜儀備受關注
    打開APP 國產儀器如何走向世界 拉曼光譜儀備受關注 發表於 2018-02-01 10:37:01 國產儀器始終都在努力前行,領先的技術如何帶動儀器的領先。 2015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拉曼光譜儀校準規範(JJF1544-2015),2015版中國藥典也將拉曼正式以檢測方法列入藥典附錄。拉曼技術,成為了當下先進檢測技術的代名詞。拉曼光譜儀器也越來越成為科學儀器行業關注的焦點,同時也讓這個分子光譜領域最為活躍的儀器之一的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
  • (俄媒看中國)「仙女」回家嘍 俄羅斯:真是太棒了
    【俄羅斯龍報網】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至此,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畫上完美句號。俄羅斯多家媒體密切關注「嫦娥五號」任務動態,對中國探月工程發展表示讚嘆。(圖片來源:中新社/央視新聞截圖)「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俄媒回溯中國探月工程歷史《生意人報》報導,蘇聯在1976年由「月球24號」探測器採集月壤並帶回地球。中國科學家採用了蘇聯探測器收集和運送月壤的方法。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44年來首個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俄媒預測中國海軍陣容,百艘艦艇蔚為壯觀!為何俄網友表示顫抖?
    俄媒預測中的2021中國海軍艦艇陣容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三艘航空母艦,俄羅斯媒體預計第三艘航空母艦能夠早2021年內下水。而在航母兩側則是近來熱點話題中頻頻現身的075兩棲攻擊艦。僅就按照這條新聞中艦艇實力進行計算的話,中國海軍在2021年的實力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海軍,從而排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固然這些只是紙面實力,新聞中也難免會有估量不準的問題,但仍然能夠看出我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海軍實力。無論是新航母還是075,每一艘艦艇的下水都能激起世界的驚呼。中國海軍也確實在近兩年迎來了實力跨越式增長的時期。
  • 俄媒:中國布局海上發射平臺 與傳統發射場形成互補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俄媒稱,最近最重要的一條航天新聞,當屬中國首度自海上浮動平臺完成火箭發射,對中國來說具有火箭運輸上的優勢。在美國,「移動發射基地」施工潮也在湧動。據俄羅斯《消息報》6月10日報導,中國在6月5日首次海上發射「一箭七星」,讓人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雄心勃勃的「海上發射」項目。
  • 俄副總理:俄不覺得中國佔支配地位 兩國政經活動平等互惠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言時表示,俄羅斯不覺得中國佔支配地位,俄中兩國間正在發展平等互惠的政治對話和經濟互動。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2日報導,舒瓦洛夫說:「我們不覺得中國佔支配地位,雖然中國人口與我國人口比起來極為巨大--我國人口不足1.5億,中國人口14億。兩國的對話是平等的,兩國領導人有著信任友好的關係。我很高興良好的政治對話終於轉化到經濟互動方面來了。我們都看到近兩年來對兩國互惠的經濟政策是如何發展的。」舒瓦洛夫強調,俄羅斯重視與世界各國發展經濟合作。
  •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20-04-07 16:46:59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刊網站7日發表題為《中國武漢如何回歸平靜生活》的報導,在華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講述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見聞,並對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給予積極評價。  報導稱,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進一步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目前,中國所有省份都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運作,工業企業的啟動率達到70%到80%。
  • 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記者 賈元熙)英國《觀察家報》1月3日發表題為《2021年的世界——全球政治今年將如何變化》的長篇綜述,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區、重點國家及重要領域的形勢走向,文章由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