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可以隨意讓美國斷電?俄媒:醒醒,那是電影不是新聞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30日,一位美國的主持人宣稱,俄羅斯可能在任何時候切斷美國的電力供應。對此,俄媒31日回擊道:那是電影裡的情節,而不是新聞。

「今日俄羅斯」(RT)31日報導稱,這位主持人名叫蕾切爾•馬多,來自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RT表示,馬多作為一名「通俄門」的狂熱愛好者,在俄羅斯問題上從來不以謹慎著稱,但馬多30日的言論即使是對像她這樣喜歡提出古怪陰謀論的人來說,也有些過於瘋狂了。

在30日的一段關於美國情報界最新「全球威脅評估」報告的片段中,馬多注意到一個部分,其中提到俄羅斯有能力隨時切斷美國各地的供熱及供電系統。

RT對此表示,任何熟悉馬多節目的人都清楚,美國情報界如此的猜測對於馬多來說簡直就像貓薄荷一般,她隨即嚴厲地對美國人發出了警告。

另外,馬多還表示,此前就有外國黑客進入美國電力網絡的「傳言」。

RT則認為,馬多所提及的「傳言」指的應該是2016年《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導。當時,該報導聲稱俄羅斯侵入了美國佛蒙特州的電網,但隨後發現這一內容是「完全錯誤的」,並糾正了這一說法。

馬多在節目中還警告美國人稱,今年冬天,當美國人在歷史性的寒冬中顫抖時,實際上是「依賴俄羅斯的恩惠」來維持供暖的。她說道:「如果今天俄羅斯切斷了法戈(美國一城市)的電源,會發生什麼?如果所有供應蘇福爾斯的天然氣管道在最冷的一天『噗』地一下就沒了,而我們什麼也做不了,會發生什麼?」

對此,RT在文中寫道:「回到現實中來吧,就算俄羅斯真的有能力這樣做,也沒有任何理由會關閉美國人的供電供暖,以看著他們被凍死取樂。」

RT還稱,這種場景可能會出現在好萊塢的災難電影中,也或許會在大規模核武器戰爭時出現,但絕不會出現在現在的晚間新聞裡。

除此以外,RT還稱,馬多此前曾因在黃金時段的節目中過多討論俄羅斯問題而受到批評。《攔截》雜誌去年的一項分析發現,馬多在六個星期的節目中,至少花費了53%的時間討論俄羅斯。

相關焦點

  • 電影《斯諾登》在俄大受歡迎 俄媒:教會人們如何保護秘密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柳玉鵬 馮國川】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對斯諾登爭論的焦點都在他究竟是一個愛國者還是一個叛國者。正如影片以斯諾登在俄羅斯「無言的生活」作為結尾,眼下仍在俄羅斯避難的斯諾登的近況對外人來說也是一個謎。近日,斯諾登公開批評俄政府「侵犯人權和限制網絡言論自由」,揚言離開俄羅斯。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美國高科技企業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而非研發的模式,將拖累美技術進步速度,削弱其競爭優勢。3。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5。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應更加重視中美博弈走向的複合性和複雜性。
  • 俄媒關注: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張藝謀的《紅高粱》至今被公認是中國影史上的最佳影片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  俄媒稱而且,中國院線的主要收入早已由本土電影貢獻。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9日報導,中國電影與世界很多地區差不多同時起步,都是在上世紀頭5年。上世紀頭10年至30年代被認為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當時的電影工業中心在上海。就像電影《奪寶奇兵2》在開篇場景中表現的那樣,這座城市在當時是一個充斥著歌舞廳、鴉片、各國交際花、黑幫和冒險家的地方。
  • 原標題: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俄媒:俄羅斯準備向中國出口火箭發動機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外媒稱,塔斯社援引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說,俄計劃在梅德韋傑夫總理12月訪華前起草完畢向中國提供火箭發動機的文件。
  • (俄媒看中國)「仙女」回家嘍 俄羅斯:真是太棒了
    【俄羅斯龍報網】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至此,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畫上完美句號。俄羅斯多家媒體密切關注「嫦娥五號」任務動態,對中國探月工程發展表示讚嘆。(圖片來源:中新社/央視新聞截圖)「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俄媒回溯中國探月工程歷史《生意人報》報導,蘇聯在1976年由「月球24號」探測器採集月壤並帶回地球。中國科學家採用了蘇聯探測器收集和運送月壤的方法。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44年來首個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美國出現今年第三起「空中神秘飛人」事件,俄媒:情況並不簡單
    美國最近又有人拍攝到了人形生物背著噴氣背包在空中飛行的場面,這已經今年在美國發現的第三次類似事件了。但是現有的技術很難實現視頻中的操作,俄媒表示這事並不簡單。 而在今年10月的時候,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發布了一則聲明表示多家民航機組人員都報告稱在洛杉磯機場附近兩千米的高空看到了「空中飛人」。 這些報導並不是結束,俄羅斯衛星網12月24日報導表示美國又發生了一起「空中飛人」目擊時間,而這次拍攝到的視頻影像更加清晰。
  • 俄媒:中國南極科考站數量或已超越俄羅斯
    俄媒稱,中國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交付儀式,日前在上海港隆重舉行。考慮到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風生水起,在不久後的將來,中國在南極科考站的數量和質量或將超過俄美。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7月21日報導,首艘「雪龍」號是1993年在烏克蘭而非中國建成的。
  • 俄羅斯傳出一件大事,斯諾登作出決定,俄媒向全球揭露美醜陋面目
    而美國"發現"就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監聽和竊取他國信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美國行徑連本國民眾都存在不滿之處,但真揭露下場並不好過。美國擅長"賊喊捉賊"伎倆中美關係日益惡化,美國在國際社會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打擊中國高科技企業,將中國技術稱之為"洩密威脅"。
  • 俄媒:美國間諜衛星在近地軌道非常活躍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網6日報導稱,美國智庫「安全世界基金會」(Secure World Foundation)近日發布的關於世界反太空防禦系統報告指出,美國「同步空間態勢感知項目」(GSSAP)軍事間諜衛星多次秘密靠近俄羅斯和中國的軍用、民用太空飛行器,並對其進行偵察。
  • 俄媒預測中國海軍陣容,百艘艦艇蔚為壯觀!為何俄網友表示顫抖?
    俄媒預測中的2021中國海軍艦艇陣容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三艘航空母艦,俄羅斯媒體預計第三艘航空母艦能夠早2021年內下水。而在航母兩側則是近來熱點話題中頻頻現身的075兩棲攻擊艦。僅就按照這條新聞中艦艇實力進行計算的話,中國海軍在2021年的實力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海軍,從而排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固然這些只是紙面實力,新聞中也難免會有估量不準的問題,但仍然能夠看出我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海軍實力。無論是新航母還是075,每一艘艦艇的下水都能激起世界的驚呼。中國海軍也確實在近兩年迎來了實力跨越式增長的時期。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印媒:俄羅斯武器不靠譜,應該買美國大黃蜂
    但是,印度發生空難的一系列原因都是由於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在另一架米格-29空難之後,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俄羅斯戰機不可靠,為更多陣風戰鬥機、F-18超級大黃蜂敞開大門。同時,印度民眾也普遍認為俄羅斯的武器有問題,呼籲美國不要袖手旁觀,儘快同意出售超大型黃蜂戰機。
  • 俄羅斯到底又搞什麼神器?俄:坐等中國上門求購
    近日,據俄媒報導,俄軍利亞波羅夫中將表示,新一代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終於研發成功,將在幾個月內投入軍隊服役。他還表示,第一批軍官將會在今年完成使用S-500的訓練課程。俄媒表示,S500可以擊落B-2隱形轟炸機,還能擊落太空中的衛星和隕石。
  • 美國出現今年第三起「空中神秘飛人」事件,俄媒:情況並不簡單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4日報導,近日,美國發生了今年的第三起「空中神秘飛人」目擊事件。和此前的兩次相比,這次的「空中飛人」留下了較為清晰的視頻影像,但俄媒分析指出,這次的視頻說明,情況似乎並不像是以往目擊者所認為的「載人噴氣背包」那樣簡單。
  • 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
    原標題:俄媒:中國擴大石油進口 俄羅斯沙特展開市場爭奪戰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1月20日報導,沙特與俄羅斯奮力爭當中國的第一大供油國。報導稱,儘管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造成石油需求下降,但中國對「黑金」的胃口沒有減弱。
  • 美國驚現「神秘飛人」,俄媒:恐有大陰謀
    對於全世界來說,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對於美國,從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大肆侵襲,再到美國大選後出現的各種國內國外的矛盾,都把美國社會推上了輿論的巔峰。就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美國又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美國美國驚現「神秘飛人」,俄媒對此表示:恐有大陰謀。
  • 俄反對派領導人中毒細節曝光?美媒:特工親口承認,內褲被下毒了
    俄羅斯著名的政客納瓦爾尼中毒一案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波西方討伐俄羅斯的高潮,西方國家基本都認為是俄國特工對其下此毒手,但是俄國卻不承認這個指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報導,此案件更多的信息浮出水面。此外美媒還表示,一名特工親口承認,他參與了此次投毒事件,納瓦爾尼的內褲被下毒了。
  • 俄羅斯人:中國電影好看了!肯定會贏得天下
    近年來,一大批反映中國電影發展成果的優秀故事片在莫斯科電影節上表現出色,讓俄羅斯觀眾對中國當代電影不再感到神秘陌生。從《紅高粱》《手機》《畫皮》《中國合伙人》到《狼圖騰》《繡春刀》,當代中國優秀故事片贏得了越來越多俄羅斯觀眾的喜愛。俄媒報導說,當代中國電影在莫斯科電影節上表現出色,受到眾多影迷和包括俄羅斯電影界人士在內的各國業內專家的歡迎和好評。
  • 俄批美媒紀錄片抹黑普京:歇斯底裡外沒有新內容
    自稱普京「粉絲」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已近兩月,俄羅斯人沒有等到制裁的取消,卻等到這樣一部片子,失望的俄媒14日對CNN惡評如潮。   這部40多分鐘的紀錄片分為「在蘇聯解體時崛起」「復仇——古老的怨恨」「謠言指控」「普京的崇拜」和「理解最有權勢的男人」五部分。描述了普京從一個克格勃探員成為「讓俄羅斯再次偉大」的政治家的過程。
  •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阿穆爾液化天然氣式」中型兩級火箭將配備可重複使用返回式一級和以氧和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RD-0169發動機。
  • 俄媒披露美人體病毒實驗內幕:周邊多個秘密基地,人畜意外死亡
    美國的民主和人權也是欺騙他國的工具,從而讓那些所謂的精英淪為美國的追隨者,培養一批精神上的奴隸。美國從來不喜歡民主和人權,其需要的只是利益。為了利益美國根本不顧他國民眾的死活。俄媒披露美人體病毒實驗內幕,揭示美軍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