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隻眼】跨越冰山 極地之旅

2021-01-10 中國交通新聞網

北極航線的開發可借鑑南極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對外宣布: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具體指西起西北歐北部海域,東到符拉迪沃斯託克,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白令海峽,連接東北亞與西歐最短的海上航線。

對中國來說,從大連港出發到荷蘭鹿特丹港,如果繞道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需要航行36天,如果經由北極東北航線,則可以節省9天;對日本來說,從橫濱到鹿特丹,傳統航線耗時33天,如果經由北極東北航線,可以節省13天;對俄羅斯來說,從符拉迪沃斯託克到摩爾曼斯克,走南方航線要40天,如果經由北極東北航線,可以節省20天。對於北半球的城市來說,位置越靠北,走北極航線越省時、省路。

開闢北極航線是近年來北半球國家的熱門話題,不過,開發這條航線並不簡單,多國在此折戟沉沙。高緯度寒冷地帶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無法成「面」展開,必須科學規劃,精準選點,發揮支點港口的串聯與貫通作用。

那麼北極航線開發應該從哪裡入手?跟誰合作?又該如何建設?當我們把眼光向南轉移時,會驚喜地發現南極航線的開闢由來已久,這樣一條極地航線的開闢對於人類開發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現階段實現商業化運營還面臨風險與挑戰,南極航線的開闢卻是極地開發的重要案例,借鑑價值很大。

未知的陸地探險家的樂園

早在千年前,古希臘學者託勒密根據亞里斯多德的假設預言:南半球肯定會有一塊陸地與北半球對應。他在《地理學指南》上的印度洋南部畫出了這片大陸,命名為「未知的陸地」。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開闢後,兇險的巨浪再也阻擋不了探險家們的熱情,他們駕駛著帆船,開始了一次次冒險。

1772年至1775年,著名的庫克船長率領近200名船員,三度進入南極圈,但他不知道,船隊所在區域是南極灣,離南極洲海岸僅250公裡。由於冰山阻擋和極端惡劣天氣,庫克被迫返航。他在《南極與環球之行》中悲觀地認為南極並不存在。

直到地磁理論被提出,自然科學家紛紛鼓吹起南極探索之旅。1840年,美國探險家威爾克斯率領軍艦開始了新的探險。戲劇性的是,考察過程中,威爾克斯艦隊與法國探險家迪維爾的船隊相遇。威爾克斯誤以為法國人要竊取他的探險機密,於是下令避開迪維爾,沒想到誤打誤撞登陸了南極洲東北部,並命名為威爾克斯地。10小時後,迪維爾也登陸南極洲,將周圍的水域命名為迪維爾海,並以其妻之名將此地命名為阿德雷地。

從千年前的猜想到威爾克斯的發現,南極從未離開人類的視野。

進入科考時代資源爭奪不可忽視

在威爾克斯發現南極後,歐美掀起了探索南極、徵服南極的浪潮。人們一旦認識到了南極的價值,就立刻把探險變成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博弈,甚至有7個國家提出了南極領土要求。

變了味的南極探險行動本身帶有很強的資源掠奪、疆域擴張的政治色彩。為了保留人類世界的最後一塊淨土,各國於1959年籤署了《南極條約》,規定只能在南極進行科學考察。對於科學家來說,南極是一本記錄了上千年演變的無字天書。《南極條約》籤署後,科考站紛紛建立。

根據航區和任務的不同,我國南極航線可分為「單站」航線、「一船兩站」航線和環球航線。「單站」航線主要分為南極長城站航線和南極中山站航線。「一船兩站」航線則是建立在「單站」航線基礎之上的延伸,主要分為青島—南極長城站—南極中山站—青島三個航段。環球航線是在青島—長城站的基礎上進行的,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球航線是最長的南極航線,也是較安全的航線。其航線與商業航線有較多重合性。

總體來說,南極航線和北極航線具有同樣重要的戰略意義。南極航線和北極航線都因為氣候原因,具有不可替代性。表面風平浪靜的南極洲,暗地裡資源的爭奪不可忽視。

「支」撐北極航線開發

北極航線連結中國北方和歐洲兩大貿易區域,特別是為我國東北地區加強與歐洲聯繫提供了一條安全的短距離航線,有助於促進東北振興。從港口建設方面來說,北極航線為我國北方港口發展提供機遇,進而帶動地方港口群建設,刺激城市發展。此外,在「煤改氣」大背景下,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對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仔細研究物資的流向和港口的等級,可以認為,支點建設是北極建設的指導思想,港口又是開發海洋繞不開的方向。因此,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發揮北極航線的航運價值,應該從支點港口建起。

俄羅斯是最大的北極國家,也是北上通向歐洲最短距離的必經國家。因此,建設「冰上絲綢之路」首先要從俄羅斯切入。當前俄羅斯的港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北冰洋沿岸雖然歷史時期建有一些港口,但是基礎條件較差,遠不能滿足航線運輸需求。為了溝通中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需要建立一些支點港口把「冰上絲綢之路」支撐起來。

北冰洋距離中國並不遙遠,發源於我國的額爾齊斯河最終匯入北冰洋,匯入點就是如今的薩別塔港附近。如今,新的「冰上絲綢之路」將中國與北冰洋、中國與歐洲的距離再次拉近,也將「一帶一路」建設推向新的疆域。

相關焦點

  • 冰山擋路極地動物該當如何?
    這裡海洋生物豐富,有多種企鵝和海豹,包括王企鵝、馬可羅尼企鵝、金圖企鵝、毛皮海豹、藍眼鸕鷀、南極雪燕、信天翁等,被譽為「南極野生動物的天堂」。  然而,近日有消息稱,一座與南喬治亞島體型相當的巨大冰山A68a 斷裂,正向著南喬治亞島漂移,如今二者距離已不足500 公裡。這一消息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擔心。
  • 世界最大冰山「無家可歸」,南喬治亞島極地動物或面臨威脅
    01何處是冰山的家鄉?冰山誕生於地球的南北極海域,它們是極地冰蓋斷裂後,被送進大洋的「冰川之子」。冰山形成示意圖,以南極羅斯海為例。南極大陸和北極格陵蘭島終年白雪皚皚,在寒冷的天氣下很少融化,因此年復一年降落的雪不斷堆積起來,厚度可達數千米。晶瑩剔透的雪花在其自身壓力下漸漸變成密實的冰體,最終連成廣袤的冰川或冰蓋。
  • 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
    中新社蘭州3月9日電 題: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作者 孔子俊提起南極,人們大多會想到寒冷、企鵝、海豹、冰川……如果說南極有植物,許多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肖灑和副教授陳書燕近期跨越萬裡繪製「南極植物圖譜」,並發現「南極不僅有如藻類、地衣、苔蘚和被子植物等,且其類型很有代表性。」蘭州大學9日發布消息稱,1月13日,肖灑和陳書燕受邀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
  • 南極一座面積接近上海的冰山脫落,專家建議中國加強極地監測
    南極一座面積接近上海的冰山脫落,專家建議中國加強極地監測 科技日報北京7月13日電,追蹤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上一條冰裂縫長達十幾年的科學家,終於藉助經過該冰架上空的兩顆美國衛星,發現一座巨大冰山與該冰架脫離
  • 【亮吧書房】今天,我們一起進行極地科考之旅
    >今天的活動,由區政協委員、新華社上海分社高級記者張建松主講「極地科考與極地戰略新疆域」。張建松委員是新華社首位赴南極採訪、首位抵達北極點採訪的女記者。>極地科考與極地戰略新疆域張建松南極洲平均海拔是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大陸,年均氣溫是零下25攝氏度,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
  • 冰山也無家可歸了!原因竟然是……
    △A68a冰山01何處是冰山的家鄉?冰山誕生於地球的南北極海域,它們是極地冰蓋斷裂後,被送進大洋的「冰川之子」。△冰山形成示意圖,以南極羅斯海為例。南極大陸和北極格陵蘭島終年白雪皚皚,在寒冷的天氣下很少融化,因此年復一年降落的雪不斷堆積起來,厚度可達數千米。
  • 冰山與島嶼相撞會產生什麼後果?冰架崩解入海部分形成冰山
    冰山可能撞上島嶼的消息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科學家們觀察發現,根據當前的移動速度和軌跡,該冰山的確有可能會抵達南喬治亞島海域,但是不確定其間它的漂移路線是否會有所改變。冰山為什麼會從冰架上脫落?冰山脫落會對極地生態產生什麼影響?冰山與島嶼相撞會產生什麼後果?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員。
  • 冰山脫離冰架改變南極版圖
    冰山可能撞上島嶼的消息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科學家們觀察發現,根據當前的移動速度和軌跡,該冰山的確有可能會抵達南喬治亞島海域,但是不確定其間它的漂移路線是否會有所改變。冰山為什麼會從冰架上脫落?冰山脫落會對極地生態產生什麼影響?冰山與島嶼相撞會產生什麼後果?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員。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7月11日,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正式交船,在十月啟航南極,北京時間11月11日13時,雪龍2號順利進入南極,預計將在25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並與前輩雪龍號會師,共同參與南極考察任務。對於南極,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數不盡的浮冰和冰山。
  • 冰山撞島嶼,並不是一場美麗邂逅
    冰山可能撞上島嶼的消息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科學家們觀察發現,根據當前的移動速度和軌跡,該冰山的確有可能會抵達南喬治亞島海域,但是不確定其間它的漂移路線是否會有所改變。冰山為什麼會從冰架上脫落?冰山脫落會對極地生態產生什麼影響?冰山與島嶼相撞會產生什麼後果?
  • 8條路線帶您開啟南極之旅
    如果有幸可能跨越南極圈線到達真正的南極的話,這次完美的南極之旅絕對能讓你吹噓一輩子。3、南極洲、南喬治亞和福克蘭群島綜合南極、野生動物以及福克蘭群島和南喬治亞的探索之旅。從烏斯懷亞或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您在此行程中的第一個停靠港是福克蘭群島。探索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首都之一,斯坦利港和群島的西側,這裡是企鵝和信天翁的天堂。
  • 聚焦中國極地科考35年:親歷「冰山翻身」致命危機
    聚焦中國極地科考35年:親歷「冰山翻身」致命危機 2019-09-25 10:03:22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吳嬌穎 | 字號:A+ | A- 「我感覺自己似乎有花不完的精力,急著要去擁抱這片廣袤的無人之境
  • 「高冷」雪龍號,我們致敬極地英雄!
    南極 雖然已經不是探險時代 但仍然危機四伏 有大量的不確定性 極寒、狂風、冰山 加上緊缺的物資 讓每一次極地科考都很艱難
  • 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兒童要門票嗎?
    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兒童要門票嗎?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一名成人可免費攜帶一名身高1米(不含)以下的的兒童入館,而身高1米(含)-1.5米(不含)的兒童門票130元,不分日、夜場。:點擊進入  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坐落於正佳廣場西側二、三層,總建築面積約58000平方米,擁有共500種約30000隻極地海洋動物,是很具特色的室內空中極地海洋館。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國人心,視頻:看熒幕上蘇聯破冰船撞冰山多驚險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
  • B-15A冰山_B-15A冰山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B-15A冰山是2000年11月從南極羅斯冰架之上分離出來的。總面積相當於盧森堡國土面積的B-15A冰山近日發生解體崩裂後,在冰山原來的位置上出現了3座新的冰山。長期負責觀測B-15A冰山的有關科學家介紹說,這座冰山解體後已經改變了南極地區的地形地貌,隨後還將對南極的氣候變化產生影響。據悉,解體崩裂而形成的3座新冰山的體積仍然十分龐大,其中體形最大的一座長度達到75公裡。
  • 你了解冰山嗎?
    冰山是指從冰川或極地冰蓋臨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冰山大多在春夏兩季內形成,那時較暖的天氣使冰川或冰蓋邊緣發生分裂的速度加快。每年僅從格陵蘭島西部冰川產生的冰山就有約1萬座之多。在冰川或冰蓋(架)與大海相會的地方,冰與海水的相互運動,使冰川或冰蓋末端斷裂入海成為冰山。北極格陵蘭島和南極大陸上終年白雪皚皚,雪的厚度可以高達數千米。在厚雪的自身壓力下,鬆軟的雪花漸漸變成密實的冰體,然後順著山體的斜坡向下滑動,形成冰川,最後與海水相遇。冰山在風力和洋流的推動下在海面上漂流。冰山的壽命平均都在5000年以上。
  • 《時間地圖》:跨越130億年的存在之旅
    跨越130億年的存在之旅跨越130億年的存在之旅跨越130億年的存在之旅儘管克裡斯蒂安的整本書會觸發不少人對此類書籍的刻板印象跨越130億年的存在之旅跨域130億年的存在之旅事實上,在「大歷史」背景下的閱讀並不僅僅是泡在陽光中的個體事件
  • 鬥魚直播地球計劃再啟程 攜萬千水友奔赴「極地追光之旅」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0月23日,鬥魚「直播地球計劃」再度啟動,本次由主播高博帶隊的科考主播團隊,將前往地球上人類能夠生存的最北端——北緯78度的斯瓦爾巴群島進行直播,開啟為期20天的「極地追光之旅」。
  • 雪龍號撞冰山牽動人心,破冰船為何撞不過冰山?一部影片看了都懂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小時),船艏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原因是海上濃霧影響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