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
雖然已經不是探險時代
但仍然危機四伏
有大量的不確定性
極寒、狂風、冰山
加上緊缺的物資
讓每一次極地科考都很艱難
「雪龍「號
作為我國最大的極地破冰船、極地考察船
帶領科考隊員成功登陸南極
對中國的南北極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日,「雪龍」號停靠在中國上海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為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探路者幸運粉絲在「雪龍」號前合影
在過去的131天裡,我國南極考察隊員先後4次穿越西風帶,總航程30800餘海裡,並克服「雪龍」船碰撞冰山後帶來的各種困難,在科學考察和綜合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作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隊選用產品,探路者再一次完成了對南極考察隊員們的貼身護航。4月11日,探路者與幸運粉絲一起來到上海,探秘「雪龍」號整體以及內部不為人知的結構和設備。
「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目前「雪龍」號上的潔淨實驗室面積多達580平方米。包括大氣、水文、生物、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生物、地質、氣象和潔淨等一系列科學考察實驗室。通過這些實驗室,「雪龍「號可以實現多學科的考察任務。
▲「雪龍」號沈船長為大家籤名
在生活條件保障上,「雪龍」號也毫不含糊,24小時熱水、遊泳池、圖書館、健身房、室內籃球場、網吧、卡拉OK、洗衣房、手術室等完善的生活設施和醫療娛樂設施應有盡有,為科考隊員們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中國極地科普館
在中國極地科普館中,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了中國極地科學考察的戰略決策、極地考察工作體系和研究體系、極地考察區域和極地考察設施等基本情況,開啟了幸運粉絲們認知「極地」的旅程,了解了中國極地科考艱苦又自豪的發展史概況。
跟隨探路者參加本次活動的粉絲表示:「非常敬佩科考隊員,能夠離開家鄉,到未知的一個世界去探索,這種南極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就是我們身邊的探路英雄,對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強大的祖國,這個偉大的時代,感到慶幸和驕傲。」同時,現場的一位剛剛加入少先隊的小朋友,看到英姿颯爽的船長,希望自己長大以後能夠加入南極科考隊,為祖國極地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多年來與「雪龍」號共同陪伴科考隊員們完成極地考驗的還有探路者,作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隊選用產品」,探路者的貼身護航已進入第10年。
通過與科考隊員的溝通了解,探路者積累了大量經驗,並藉助探路者「極地仿生科技平臺」,以「極致產品成就超越之美」為產品理念,為南(北)極考察提供更好的防護。對抗極寒挑戰,裝備的保暖功能當然不可或缺,為此探路者設計開發的極地產品首先都要經受零下70℃可步入式測試設備的考驗才行。只有感受了極地的氣候,才能切實保護到每一位科考隊員的體溫。
▲零下70℃可步入式測試設備
探路者所研發的南極考察隊的服裝中含有TIEFWARM中空發熱棉,這種材料使用了具有「人造羊毛」之稱的中空腈綸,其中空芯部可以儲存大量靜止空氣,極大的鎖住熱能、存儲熱能,給身體蓄熱保暖,其芯部植入了黑色發熱粒子,可以廣泛地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將光能轉化為熱能,提升衣物的保暖度,具有「自發熱,內蓄熱」的超強保暖功能。
除了保暖,傳統戶外服裝慣有的「不透氣」也必須克服。為解決這個難題,探路者採用了TiEFPRO防水透溼科技面料,由四層防水工藝構成,其防水性遠遠高於國家標準Ⅰ級產品,適用於專業戶外活動。在面料的核心層特別添加了漢麻稈芯超細粉體,可快速將運動產生的汗氣導出體外,使衣服內保持乾燥舒爽小氣候。且符合亞洲人洗衣晾乾習慣,產品經多次水洗晾乾後,其防水功能仍保持優異。
探路者為南極考察隊的「探路英雄」們貼身護航,南極科考英雄們歷經困境、迎難而上,不斷探索未知的精神也感染著到場的每一個粉絲。
一直以來,「探路者」代表了,人類的無限想像力,和勇敢探索的可能性,而倡導「勇敢的心」的探路者,正在為這樣一群充滿勇氣的人,提供挑戰自己的更多可能,不忘初心,勇敢探路!向每一位,中國極地探路英雄們致敬。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