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唯一極地破冰船「雪龍號」 船長是紹興人
每年,我國科學家都要乘坐破冰船「雪龍號」到那裡進行連續的科學考察。這艘船的船長,是一名叫趙炎平的紹興人。他沉穩地駕駛著「雪龍船」,確保了每一次極地考察任務的圓滿完成。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神秘大陸是怎樣一個地方?科考人員又會經歷怎樣的險象環生?昨天上午,記者電話聯繫了這位「80後」的船長,聽他講述那些充滿驚險的極地破冰之旅。
-
「雪龍號」船長揭秘「南極」
雪龍號船長沈權發言11月16日,「雪龍號」船長沈權和多次踏上極地的新華社女記者張建松,親自為來自全市150多名青少年,揭開了「極地」的神秘面紗。近年來,極地科考事業越來越吸引國人關注,上半年剛結束的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所經歷的「極地大營救」、馬航失聯客機搜尋等活動,讓我國的極地科考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沈權,共參與了13次南極考察和3次北極考察。
-
雪龍號前任船長談南極科考:科考船要跨「四關」
昨日上午,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此次南極考察,是自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考察隊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昨日下午,就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本報(註:揚子晚報)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江蘇老鄉——「雪龍號」前任船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先生。
-
雪龍號船長的奇幻漂流:「魔鬼西風帶」搜救馬航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穿越過魔鬼西風帶經歷過冰山開裂8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與「雪龍」號船長王建忠、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綜合處處長夏立民面對面,聽他們講述自己在南北極的「奇幻漂流」。「雪龍」號去南極,要經過「魔鬼西風帶」,這裡常年刮著8級甚至10級以上大風,每次穿越西風帶大家都把心懸著。馬航MH370疑似墜落點正好在西風帶裡,這意味著,「雪龍」號要再闖西風帶。隊員們專門為搜救買了20個望遠鏡,還做了6套帶繩子的鉤子和一張大網,準備撈飛機殘骸。就這樣,「雪龍」號再次回到茫茫大海上,12個人組成一個搜救小組,每人負責盯12個小時海面再換班。
-
80後「雪龍號」女舵手談北極科考經歷
「在極地航行,特別到了深夜,海面霧氣很重,隨時可能有浮冰甚至長年擱淺的冰山,對往來船隻威脅很大」,回憶起那段經歷,白響恩直呼「太驚險」,「夜晚濃霧瀰漫,『雪龍號』穿行在冰山中,不時撞到大塊浮冰,還能清晰地聽到『嘎吱嘎吱』的聲音」。
-
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成功穿越咆哮西風帶
」號3月12日電(記者 阮煜琳)11日晚19時左右,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船「雪龍」號成功穿越南緯45度「咆哮西風帶」,這是雪龍船在本航次中第4次穿越西風帶,相對而言,也是最為艱難的一次。與前3次相比,此次雪龍船穿越西風帶過程受氣旋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 6日晚「雪龍」號從南極中山站所在的普裡茲灣啟航後即受到一個氣旋的影響,該氣旋為一西風帶氣旋南壓所致,在氣旋與極地大陸高壓的共同影響下,海上風浪逐漸加大。7日白天開始,雪龍船遭遇劇烈的顛簸和搖晃,至11日晚間,雪龍船一直在搖擺顛簸中向北航行。
-
上海姑娘駕破冰船穿越北冰洋 夢想當女船長
白響恩不僅是一名優秀海員的家屬,還是中國首位駕破冰船穿越北冰洋的女駕駛員。昨天,記者走入白響恩的家,聽她講述跟隨「雪龍號」穿越北冰洋的經歷。白響恩向記者透露,最近她有可能再次出徵北極。 從小愛做揚帆遠航夢 走進白響恩的家,身著雪白航海制服的她以這樣的裝扮迎接記者。
-
...雪龍 盛行西風 衛星雲圖接收系統 氣旋活動 備戰 極地 科考船...
它就是南半球西風帶,一個環繞在南緯40度到65度附近、常年盛行西風的低壓區。 這個氣旋活動相當頻繁的區域,是我國曆次南極科考的必經之地。儘可能讓科考船平穩順利地穿越西風帶,是隨船氣象預報工作的一項關鍵任務。 「西風帶常年盛行西風,平均風力在5級至6級。」參加第28次南極科考中山站度夏科考項目的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極地室主任張林說。
-
危急時刻·雪龍號極地營救又遇險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收到信號後全力以赴參與救援,當時雪龍號和院士號相距有600海裡即使全速航行至少需要兩天。緊趕慢趕在12月27號晚上9點半鐘到達了院士號的遇險範圍內。船長王建忠在2013年12月28號上午9點鐘開始嘗試實施救援,下午三點雪龍號因為浮冰太厚只能被迫停在了距離院士號11公裡的地方,根據天氣預報將有一個西風帶氣旋到來導致浮冰繼續增多,雪龍號也面臨浮冰圍困的風險,船長決定派直升機進行勘察,院士號周圍沒有任何水路可以靠近。
-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來蘭講述中國人的「極地夢」
(記者 董文龍攝)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 董文龍)9月12晚,「極地科考,安利相隨」專家巡講蘭州站活動在省政府禮堂舉行,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現任船長王建忠、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辦公室高極工程師湯妙昌兩位「南極達人」根據自身的旅歷,以幽默的語言、翔實的資料介紹了「雪龍號」在我國極地科考中的重要性,南極的氣候環境及科考工作生活狀況。
-
「雪龍號」船長、中山站原站長蒞蘭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原長城站、中山站站長湯妙昌 今年是我國南極科考和南極長城站建立30周年。9月12日,兩位資深的科考專家——「雪龍號」現任船長王建忠和極地科考高級工程師湯妙昌蒞臨蘭州,講述他們親身經歷的那些極地科考中的生死歷程和南極軼事。王建忠已參加過16次極地科學考察,而湯妙昌先後4次赴南極考察,多次任中山站、長城站站長兼越冬考察隊隊長。他們兩人都為我國極地科考立下了汗馬功勞。
-
「雪龍號」船長現場分享極地科考故事
……8月23日晚,我國極地事業和航海事業領軍人物、「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來到石家莊安利體驗館,與石家莊近百位小朋友和家長們分享了他眼中的南北極以及參與極地科考的難忘經歷。自1988年起,38歲魏文良就開啟了第一次南極之旅,之後的30年他曾經先後16次作為船長或擔任考察隊臨時黨委書記、領隊,帶隊遠徵南極,多次駕船和帶隊進行遠海和大洋考察。
-
中國首位穿越北冰洋「女舵手」是80後
長江商報消息 前天,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的我國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回到了上海港。歷時90餘天,航程超過17000海裡。在船上40名船員中,擔任二副的80後女孩白響恩特別引人注目——她是中國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舵手」、全國唯一本碩博連讀的遠洋輪女駕駛員……「雪龍號」被卡冰脊「在極地航行,特別到了深夜,海面霧氣很重,隨時可能有浮冰甚至長年擱淺的冰山,對往來船隻威脅很大」,回憶起那段經歷,白響恩直呼「太驚險」,「夜晚濃霧瀰漫,『雪龍號』穿行在冰山中,不時撞到大塊浮冰,還能清晰地聽到
-
西風帶何來「魔鬼」之說?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經過『魔鬼』西風帶時,我們的心都是懸著的。『雪龍』號一會在浪尖,一會在浪底。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暈船的人很多。」從南極中山站回來的長沙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陳朝暉回憶起乘坐「雪龍」號經過西風帶的印象。為何西風帶有如此大的「魔力」?
-
為什麼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卻是寒流?
只有,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為什麼同樣是西風帶形成的洋流,位於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是暖流性質的,而位於南半球的西風漂流是寒流性質的呢?▲雪龍號穿越西風漂流帶而南半球陸地面積較小,特別是在南緯40°至60°的廣闊區間,幾乎沒有什麼陸地分布,所以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由於沒有陸地的阻擋,形成了一個環繞地球的
-
「魔鬼西風帶」裡的極限挑戰
浮標布放現場北京時間4月2日13時,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大洋「魔鬼西風帶」搶抓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可回收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標誌著我國在西風帶海域環境觀測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暴躁的西風帶!土耳其古巴遭罕見龍捲風襲擊,或暗示氣候變化?
其中一個直接襲擊了當地機場,強風移動了兩架飛機,並造成一架飛機受損,安塔利亞市區內也再次見到龍捲風,所幸襲擊龍捲強度似乎都比較弱,強度在EF0-EF1等級(11-15級風力)之間。造成土耳其南部沿海頻繁出現少見龍捲風的罪魁禍首,是受到了地中海上西風帶切斷低渦的影響,1月26日,這個切斷低渦在500百帕層面分析圖像表現得非常清晰,位於它東側的土耳其南部沿海出現強對流活動,甚至是誘發龍捲風。
-
雪龍號南極破冰脫險親歷:遭遇1公裡冰山 用盡所有能力和智慧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接到消息後,立即指揮值班駕駛員將計劃航線向東南方向調整,以最大航速前往俄客船遇險地點。為了「抄近路」,「雪龍」號冒著極大危險穿越西風帶氣旋中心,當時最大風力達到11級。從房間窗口望出去,海面上,大霧籠罩,風雪交加,白浪滔天,能見度極差。船身劇烈地搖晃,我和許多考察隊員一樣,重溫暈船之苦。但為了救人,大家毫無怨言。
-
「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分享參與極地科考經歷
昨天,極地科考全國巡講活動來到南京站,我國極地事業和航海事業領軍人物、「雪龍號」老船長魏文良和極地探險愛好者分享了他參與極地科考的經歷。1988年,38歲的魏文良開啟了第一次南極之旅。30年來,他曾經先後12次作為船長或擔任考察隊臨時黨委書記、領隊,帶隊遠徵南極,多次駕船和帶隊進行遠海和大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