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大的三個大島分別是格陵蘭島、紐幾內亞島和加裡曼丹島,這三個大島分屬不同的大洲,在主權歸屬上也與眾不同,各有特色,這是為什麼呢?
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面積高達216.6萬平方公裡,位於北美洲的東北方,處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格陵蘭島可以稱為次大陸了,面積比一萬多個島組成的全部的面積只有191.3萬平方公裡的印度尼西亞還要大25萬平方公裡,然而,印度尼西亞的人口是2.62億,格陵蘭島的人口卻只有7.62萬,印度尼西亞的人口是格陵蘭島的3438倍,這當然主要是由於氣候原因,印度尼西亞眾多的島都在熱帶,格陵蘭這個大島卻基本在寒帶的北極圈,常年氣溫都極其寒冷,不適合人類居住。
格陵蘭島離加拿大和冰島最近,離挪威也相對近,然而,它卻屬於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裡的丹麥,格陵蘭島的面積也並不計入丹麥的領土面積。這是為什麼呢?
公元982年,移居冰島的挪威人發現了格陵蘭島,並在公元1261年將格陵蘭島變成挪威的殖民地,此後,在公元1380年,丹麥與挪威建立聯盟,挪威逐漸淪為丹麥的一個省,並在後來還劃給了瑞典,但格陵蘭島和冰島並沒有一起划走,繼續留在丹麥,由於離得比較遠,格陵蘭島上的幾萬人逐步爭取了自治權,自行管理格陵蘭事務,1979年建立了自治政府,成為高度自治的獨立群體,只有國防、外交等由丹麥政府負責,由於不是合併的海外屬地,所以不計入丹麥政府的國土面積,如同關島不計入美國國土面積一樣。
紐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面積78.6萬平方公裡,位於大洋洲的北部,處於太平洋的西部,馬來群島的東部,澳大利亞以北。紐幾內亞島的面積大約是22個臺灣島那麼大,但人口卻不到臺灣的一半,只有1130萬人,其中島上的人還分為兩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十五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首先發現了紐幾內亞島,十八世紀,荷蘭、英國和德國等新的歐洲殖民者接踵而至,瓜分了這個大島,二次世界大戰後,1961年,印度尼西亞侵入紐幾內亞島,佔領島嶼西邊部分,面積大約佔整個島的53.52%,人口大約300多萬;1975年英國委託澳大利亞代管的東邊部分也全面獨立,面積大約佔整個島的46.48%,人口大約800萬。
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74.3萬平方公裡,位於亞洲的東南部,處於太平洋的西部。加裡曼丹島面積大約有21個海南島那麼大,島上人口大約2200萬,分別屬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個國家。
加裡曼丹島一島分屬三國的原因也是歐洲殖民者形成的,這個島嶼原來是汶萊管理的,後來荷蘭和英國殖民者進入,瓜分走了大部分面積,二戰後,英國佔領的部分歸了馬來西亞,荷蘭佔領的部分歸了印度尼西亞。現在主要歸印度尼西亞,佔有面積73%,人口71%;馬來西亞佔有面積26.2%,人口27%;汶萊只剩下0.8%的面積和2%的人口。
因此,世界最大的這三個大島裡,加裡曼丹島是世界唯一的一個島嶼屬於三個國家的,紐幾內亞島也是一島屬於兩個國家,格陵蘭島雖然只屬於一個國家,但由於高度自治,其面積卻不能算入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