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高明 青島報導
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製的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CR400A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首次亮相。
寒潮來襲,「最抗凍」動車組橫空出世!1月6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製的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CR400A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首次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朝陽動車所亮相。據了解,該動車組是高鐵家族中的「戰寒神器」,擁有耐低溫、冰雪的「獨門絕技",在-40℃極寒環境下也能奔跑如常,堪稱「最抗凍」的動車組。目前,該車已進入線路運行試驗階段,有望在我國高寒地區京哈高鐵上線運營。
CR400A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具備了特殊的「抗寒」性能,能夠承受零下40℃低溫。
據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賈向傑介紹,動車組在高寒環境下運行,關鍵需應對低溫和冰雪難題。為此,新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基於CR400AF動車組平臺進行了高寒適應性設計。
動車組所使用的材料、電氣元件以及車體、轉向架、供風制動等系統部件均進行了耐低溫設計,並從密封防雪防擊打、水系統防凍、冷凝水防治等方面採取技術措施,使動車組具備了特殊的「抗寒」性能,能夠承受零下40℃低溫以及冰雪等極端惡劣運行條件的考驗。
列車的『神經系統』由數百組開關組成,連接的電線長度可達240餘公裡。高寒環境中,配電櫃容易因為「結露現象」產生冷凝水,影響「神經系統」安全。設計人員為配電櫃骨架噴塗了一層微米級陶瓷多孔材料,空氣遇冷產生的冷凝水可以存儲在孔隙中,當客室溫度升高時,冷凝水便可自然蒸發。
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製的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CR400A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
動車組的部分指令性功能是通過開關來實現的。極寒環境下,開關內部潤滑脂黏度增加,會出現正負極觸點「拉弧現象」,可能導致控制失靈。因此,新型高寒動車組採用了特殊的低溫控制開關。
制動方面,新型高寒動車組首次批量使用自動化防凍結功能。「在冰雪線路行車,高速運行捲起的冰雪附在制動夾鉗上,停放時容易出現結冰凍結的現象,導致剎車不能正常使用」,賈向傑介紹,冰雪天氣列車停放於庫外時,通過網絡系統控制夾鉗關節區域間歇性活動,單車制動閘片和制動盤每次鬆開55秒,抱住5秒,各車依次循環動作3小時,以減小凍結概率。
此外,極寒天氣會凍結列車供水、排水系統,可能導致車上無法喝熱水、如廁成難題。列車的水箱、汙物箱、水管路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衣」中間有電伴熱線,水箱底部還增加了「小電爐」,天寒地凍依舊可以保持「活力」。
據悉,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問世後,我國復興號動車組譜系更完善。目前,我國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已全部投入運用。截至去年底,全國鐵路配備復興號系列動車組1036組,已累計安全運行8.36億公裡,運送旅客8.27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