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帶 化石 蜓 樇 標本保存在首都師範大學 李龍鳳老師供圖
通過對20餘萬件化石標本的研究,研究人員鑑定出了泛神 樇總科的新種——黑帶樇,其標本均產自內蒙古寧城縣柳條溝村義縣組地層。黑帶 樇的發現和研究不僅讓人們了解到竹節蟲目原始類群的形態特徵,而且形象地揭示了遠古竹節蟲的擬態現象。
從現生的竹節蟲和葉蟲我們可以領略這些擬態高手、防禦能手的精彩表演,但是它們大部分都是一種視覺擬態,即擬態的主導因素是身體和翅的顏色與形狀。化石中的竹節蟲也是如此,通過觀察黑帶樇化石,研究人員發現其前翅和後翅頂部有筆直且平行的暗色脈序,會形成翅膀輪廓為舌形且具有連貫暗色線條的覆蓋物,從而遮掩腹部,與環境融為一體。
經過比對,研究人員發現熱河生物群中的一種葉狀植物器官與黑帶樇極為相似,這一植物葉片不僅尺寸與黑帶樇相似,而且葉片也有3個叉狀分支,每片葉又長又窄,縱向葉脈顯著,而葉片的其他部分又很難與覆蓋的巖石區別,這就表明葉片的質地薄而透明,與昆蟲翅的質地極為相似。
由此可見,黑帶 樇可以利用多種植物器官來隱藏自己,躲避敵害。黑帶樇生活在熱河生物群早期,據記載當時生境中有許多潛在的昆蟲天敵,如小型的反鳥類和多樣的哺乳動物。這樣,一個小的生活圈就形成了:捕食者千方百計捕殺黑帶樇,而黑帶樇在取食植物的同時又利用植物隱蔽自己,以躲避天敵,不斷完善這種形色兼備、經久不衰的高超擬態本領。
長知識
不完全變態發育:是指昆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成蟲和幼蟲的生活習性相似,形態無太大差別,只是幼蟲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未發育成熟,翅未發育完全以翅芽形式存在。漸變態是不完全變態昆蟲的一種類型。
完全變態發育:是指昆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
本版撰文/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