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就具備高超擬態本領

2020-12-01 蘭州晨報

黑帶 化石 蜓 樇 標本保存在首都師範大學 李龍鳳老師供圖

通過對20餘萬件化石標本的研究,研究人員鑑定出了泛神 樇總科的新種——黑帶樇,其標本均產自內蒙古寧城縣柳條溝村義縣組地層。黑帶 樇的發現和研究不僅讓人們了解到竹節蟲目原始類群的形態特徵,而且形象地揭示了遠古竹節蟲的擬態現象。

從現生的竹節蟲和葉蟲我們可以領略這些擬態高手、防禦能手的精彩表演,但是它們大部分都是一種視覺擬態,即擬態的主導因素是身體和翅的顏色與形狀。化石中的竹節蟲也是如此,通過觀察黑帶樇化石,研究人員發現其前翅和後翅頂部有筆直且平行的暗色脈序,會形成翅膀輪廓為舌形且具有連貫暗色線條的覆蓋物,從而遮掩腹部,與環境融為一體。

經過比對,研究人員發現熱河生物群中的一種葉狀植物器官與黑帶樇極為相似,這一植物葉片不僅尺寸與黑帶樇相似,而且葉片也有3個叉狀分支,每片葉又長又窄,縱向葉脈顯著,而葉片的其他部分又很難與覆蓋的巖石區別,這就表明葉片的質地薄而透明,與昆蟲翅的質地極為相似。

由此可見,黑帶 樇可以利用多種植物器官來隱藏自己,躲避敵害。黑帶樇生活在熱河生物群早期,據記載當時生境中有許多潛在的昆蟲天敵,如小型的反鳥類和多樣的哺乳動物。這樣,一個小的生活圈就形成了:捕食者千方百計捕殺黑帶樇,而黑帶樇在取食植物的同時又利用植物隱蔽自己,以躲避天敵,不斷完善這種形色兼備、經久不衰的高超擬態本領。

長知識

不完全變態發育:是指昆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成蟲和幼蟲的生活習性相似,形態無太大差別,只是幼蟲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未發育成熟,翅未發育完全以翅芽形式存在。漸變態是不完全變態昆蟲的一種類型。

完全變態發育:是指昆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

本版撰文/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夏苗

相關焦點

  • 全球本領高超的動物——尾巴畫畫
    全球本領高超的動物——尾巴畫畫 (12/22) 圖片來源:環球網 發布時間:2011-12-27 09:19:45 【編輯:李美多】 全球本領高超的動物——尾巴畫畫
  • 活動回顧 | 昆蟲界的擬態大師-竹節蟲
    12月8日上午,東莞松山湖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松山湖管委會舉辦了一場「昆蟲界擬態大師-竹節蟲」的主題活動。家長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各種奇特的竹節蟲,在與竹節蟲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多樣,還積累到很多昆蟲的相關知識。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昆蟲每天都要躲避敵人的抓捕來存活。於是它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十分必要。
  • 擬態章魚
    眾所周知,章魚可以用變色來隱藏自己,而擬態章魚把這一技能表演得出神入化。很多海洋動物都喜歡吃貝殼類動物,那麼擬態章魚為什麼還要偽裝成貝殼呢?下面我就來解釋一下:擬態章魚喜歡吃魚蝦和螃蟹等動物,它偽裝成的貝殼會吸引來很多它喜歡吃的動物,同時一些不喜歡吃貝殼的動物,也會放鬆警惕,讓它有可乘之機。
  • 用眼神嚇人退敵的蝴蝶,小時擬態毒蛇,成蝶卻擬態毒蛇天敵貓頭鷹
    在大自然中,鷹類從空中飛撲而下的捕殺,是很多小型動物難於躲避的,所以鷹的眼睛是非常銳利具有殺氣的,而在蝴蝶種類中,就有一種貓頭鷹蝶,在翅膀上的圖案就像一對貓頭鷹的眼睛,非常有殺氣,通過擬態貓頭鷹的眼睛嚇退獵食者,這是貓頭鷹蝶一種防禦方式。
  • 以耳「視」物是其高超本領 蝙蝠鼻葉之謎破解
    以耳「視」物是其高超本領 蝙蝠鼻葉之謎破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8日 08:53 來源:     來源:《北京科技報》    具有洞穴作用,與聲波產生共鳴———
  • 遠古時期最兇悍的海洋霸主,體長12米,一口能咬死鯊魚!
    遠古時期有很多我們未知的生物,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未知的生物化石也陸續被科學家們挖掘出來。其中有一具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於2009年10月28日在英國多塞特郡海灘被人類所發現,當時也被英國《每日郵報》所報導。
  • 「食物狙擊手」的高超本領,了解一下
    「食物狙擊手」的高超本領,了解一下 蔚藍的海洋 神秘的海底 …… 生活著哪些神奇的動物?
  • 蝴蝶擬態功能由超級基因簇決定
    自然界中,不少蝴蝶掌握藉助「擬態」躲避天敵的本領。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蝴蝶的擬態功能由其體內的「超級基因簇」決定。
  • 昆蟲的攻擊性擬態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昆蟲世界中的擬態大部分屬於「防衛性擬態」,可以幫助獵物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攻擊性擬態」則是指食肉動物利用交配承諾或虛假食物誘騙獵物的一種手段。比如琵琶魚用頭部「釣竿」上的肉質突起、短吻鱷用蠕蟲般的粉紅色舌頭作為誘餌。不過,最老辣的「攻擊性擬態」當屬利用求偶信號引獵物,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流星錘蛛」。  雌性「流星錘蛛」通過分泌少許雌蛾信息素來吸引雄蛾。
  • 動物科普:百變昆蟲——擬態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史中,昆蟲適應了自然環境的變異和選擇,而其中有一部分昆蟲,就利用了自身的優勢,這種以假亂真來保護自己的本領,叫做擬態。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還能發現什麼擬態現象嗎?
  • 帶刺的擬態:1.65億年前侏羅紀竹節蟲的擬態和防禦策略
    竹節蟲是一類以擬態而著名的中到大型昆蟲,通常呈綠色或褐色,有翅或無翅。擬態能力存在於現生竹節蟲發育的各個階段,它們的卵形似植物的種子,幼蟲模仿蠍子或螞蟻,成蟲像樹枝一樣隨風搖曳。然而,我們目前對竹節蟲擬態和防禦策略行為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知之甚少。
  • 在遠古時期,神秘的遠古巨人是否真的存在呢?
    在世界各地大量考古發現中,都發現了大量的疑似遠古巨人的「人形骨頭化石」,我們不禁會問:在遠古時期,到底有沒有神秘的遠古巨人存在呢?關於神秘的遠古巨人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是世界考古界不敢公開的秘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神秘的遠古巨人。大量的考古發現,指向了遠古巨人。
  • 中國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南古所 楊定華 攝中新網南京5月8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8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博研究員、史恭樂副研究員與中國農業大學劉星月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從一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奇特的昆蟲幼蟲擬態苔蘚植物。
  • Science Advances 等:遠古時期的大氣
    SA等:遠古時期的大氣地球遠古時期遙遠而神秘,好奇驅動著人類的探索。現今,地球大氣擁有適宜的氣壓及N2、O2、CO2、CH4等氣體組成;我們生活其中,習以為常。然而,這種生物宜居的大氣環境,來之不易,幾多起伏(例如O2,圖1;Lyons et al., 2014)。
  • 偽裝的最高境界不是保護色,而是擬態,這種昆蟲表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保護色之外,還存在一種更加高級的偽裝技能,那就是擬態。擬態,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其它動物的形態,從而達到偽裝的目的,因此所模仿的對象越強,偽裝的效果就越強。葉尾守宮是壁虎中特殊的一種,它們的特殊之處在於能夠模擬出枯葉的形態,以至於其它生物很難從一堆枯葉中發現它的存在,即使是人類也很難辨別哪一片是真的枯葉,哪一片是葉尾守宮。
  • 30餘年昆蟲學研究探險路 用化石探索遠古世界的秘密
    他從事昆蟲學研究30餘年,用化石探索遠古世界的秘密,復原1.65億年前的昆蟲叫聲,震驚國內外各大媒體;他在科學的世界裡潛心鑽研,先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傳粉昆蟲,擬態昆蟲和吸血昆蟲,讓人類對遠古生態環境和生物進化史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他就是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任東。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物們為了繁衍下去可謂各顯神通,今天我們在聊聊動物的「易容術」——擬態。擬態(Mimicry)是指一個物種在演化中獲得與另一物種相似的特徵來混淆其他生物的現象。擬態是如此有效和普遍,以至於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都有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