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的最高境界不是保護色,而是擬態,這種昆蟲表現得淋漓盡致

2020-12-04 俗夫論科學

由於絕大多數自然生物缺乏人類的智慧和複雜的社會關係,它們要想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就需要相應的能力。許多野生動物具有能夠發揮偽裝效果的「保護色」,使得天敵或者獵物很難在自然環境中發現自己。除了保護色之外,還存在一種更加高級的偽裝技能,那就是擬態。擬態,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其它動物的形態,從而達到偽裝的目的,因此所模仿的對象越強,偽裝的效果就越強。

葉尾守宮是壁虎中特殊的一種,它們的特殊之處在於能夠模擬出枯葉的形態,以至於其它生物很難從一堆枯葉中發現它的存在,即使是人類也很難辨別哪一片是真的枯葉,哪一片是葉尾守宮。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昆蟲同樣會擬態,而且它的擬態技能要比葉尾守宮更高超一些,它就是赫莫裡奧普雷斯毛毛蟲,以下的敘述將其簡稱為赫莫毛蟲。

根據昆蟲學家的長期研究發現,這種擅長擬態的毛蟲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區和非洲地區,而且研究人員發現赫莫毛蟲的過程十分有趣。據了解有一位科學家在南美洲的樹林裡偶然地拍攝到樹葉上出現了一條碧綠色的蛇,一開始他以為這是當地某種特殊的種類,隨著鏡頭的拉近發現這條蛇的長度有點失常。該科學家再仔細觀察,發現這原來是一條能夠模仿蛇類形態的毛蟲。那麼赫莫毛蟲是怎麼做到的呢?

研究人員通過觀察發現,當赫莫毛蟲發現周圍環境出現動靜的時候就會開始擬態。它先是將自己身體前端部分伸出去,把自己的腹部露出來,而且它腹部的顏色和蛇類腹部顏色相近。在做好姿勢之後赫莫毛蟲就會利用身體側邊的氣門進行吸氣,目的是將自己前端部分身體膨脹起來。在膨脹的過程中,一張「蛇臉」就逐漸呈現出來了。看到這可能有朋友會提出疑問,蛇的身體可以通過調節來模仿,那蛇的眼睛又該怎麼模仿呢?

對於赫莫毛蟲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它們天生就長著一對猶如眼睛般的斑點,而且還剛好長在了「蛇臉」的恰當位置。經過這一系列步驟,赫莫毛蟲就完成了擬態。赫莫毛蟲之所以這麼做,目的主要是嚇退捕食者。眾所周知,毛毛蟲是一種渾身軟綿綿的昆蟲,它們的外表並沒有堅硬的構造能夠保護它們免受物理攻擊。而且毛蟲體內的蛋白質含量普遍較高,因此成為了許多種類動物的食物。

在自然環境中鳥類是赫莫毛蟲的天敵,為了對付突如其來的空中天敵,赫莫毛蟲會擺出一副蛇的模樣,很多鳥類看到之後就被嚇退了。看了赫莫毛蟲的例子,我們仿佛懂得了一個道理,造物者對每一個物種都是公平的,即使沒有賦予其中一種動物兇猛的殺傷力,也會賦予它們保命的技巧。

相關焦點

  • [趣味生物]保護色與警戒色擬態的區別
    「選出下列不屬於擬態的項:A.枯葉蝶似枯葉。B.有的無毒蛇具有毒蛇的鮮豔體色。C.南美蠶蛾幼蟲的體態、色斑似眼鏡蛇。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答案應選D,但有的學生卻不知B、C兩項為何不能選。而下面一題學生解答起來更是疑惑不定。「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C.枯葉蝶具有的特徵和黃刺蛾幼蟲的鮮豔色彩。
  • 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一片會行走樹葉,也曾被當為是春藥原料!
    在動物世界中,很多動物都具有一種擬態行為本領,這種擬態就是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昆蟲在食物鏈中作為比較弱小的群體,這種擬態行為在昆蟲中很常見,例如很多昆蟲都會擬態偽裝成樹葉,躲避獵食者,但要論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必然屬於——葉蟲。
  • 昆蟲欣賞:最美擬態+最美偽裝+世界上最漂亮的昆蟲!(蘭花螳螂)
    綠色的映襯下,蘭花螳螂美得不可方物。 最美昆蟲也不為過。猶抱琵琶半遮面,雖然美麗,但對於其他昆蟲來說,卻是最美殺手。蘭花螳螂隱藏在蘭花中,最完美的擬態和保護色,一個字:美蘭花螳螂三角形的頭部,長長的觸鬚,反覆古裝戲臺上的名角。近距離看蘭花螳螂,同樣是美,只能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天生的配色大師。
  • 最善於偽裝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次來認識一種偽裝樹葉最厲害的竹節蟲——葉蟲,葉蟲模仿成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 最善於偽裝的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
  • 自然界頂級偽裝高手——擬態章魚
    擬態章魚是自然界頂級的偽裝高手,體表含有一種分布這一種含有生物色素的細胞,不僅可以根據環境任意改變體表顏色和形狀而且還讓皮膚的結構和周圍的環境相仿。擬態章魚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這種章魚可以任意改變顏色和形狀,可模擬多種環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魚和海蛇等。
  • 保護色、擬態和警戒色的正確打開方式
    是擬態還是警戒色? 1.選出下列不屬於擬態的項(    )A.枯葉蝶似枯葉B.有的無毒蛇具有毒蛇的鮮豔體色C.南美蠶蛾幼蟲的體態、色斑似眼鏡蛇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2.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    )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
  • 動物的「保護色」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那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兔子?
    要想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除了有強悍的實力外,「偽裝」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動物的「偽裝」手段中,比較高級的被稱為「擬態」,擬態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貝氏擬態和繆勒擬態。簡單地說,擬態就是一個物種模擬環境或者是其他動物所具有的形態,從而得到好處。
  • 動物神奇的保護色
    來源:網際網路           大自然一直都很神奇,有一些動物無論何時都「穿」著它們的奇裝異服,模仿周圍的環境,這種體色就叫保護色
  • 這些貨是蟲兒,真不是花花草草!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動物。在無脊椎動物中,昆蟲是獨一無二的,它們不僅具有翅膀這個結構(進化出翅膀對於昆蟲的擴散,以及對環境多樣性的適應有著革命性的幫助),還能完美地「偽裝」以融入周圍環境,這些特點都提高了其存活率。在自然界中,很多昆蟲都是偽裝高手。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物們為了繁衍下去可謂各顯神通,今天我們在聊聊動物的「易容術」——擬態。擬態(Mimicry)是指一個物種在演化中獲得與另一物種相似的特徵來混淆其他生物的現象。擬態是如此有效和普遍,以至於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都有這樣的現象。
  • 昆蟲界的五位偽裝高手—偽裝,我們是專業的
    變色龍一說到動物的偽裝,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變色龍」。其實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善於偽裝的高手。昆蟲作為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的一類動物,出於躲避天敵,捕食獵物的需要,昆蟲們也是各顯神通地偽裝自己。
  • 夏秋季野外昆蟲上演「模仿秀」 市民增添觀賞樂趣
    夏秋季節,野外觀察昆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樹叢草地,當人走過,四處驚起的蚱蜢、蝴蝶或螳螂,或許會嚇你一跳。而在這些被你驚起的小昆蟲背後,可能還有等候它們多時的捕食性昆蟲。當然,如果不是刻意尋找,那些已經和環境融為一體的昆蟲,你或許怎麼也找不到。這就是自然界的擬態,它們通過模仿不同的形態,躲避風險或伺機捕食。
  • 動物科普:百變昆蟲——擬態
    變化萬千的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昆蟲世界!今天我們就來考一考大家的眼力!  在樹葉中大家看到了什麼?那是一隻蟲子嗎?沒錯!它的名字叫做葉蟲修(xiǖ)是一種內地少有的珍惜昆蟲,白天隱藏在樹葉間,晚上才出來活動。這是一隻長得酷象樹葉的蟲子,飄飄蕩蕩的樹葉掉在地上,卻突然跑了起來,這才暴露了自己使人們發現它。這就是它的保護自己的方式。  樹葉在跳舞?咦!
  • 昆蟲巧妙偽裝成枯葉難辨認
    昆蟲巧妙偽裝成枯葉難辨認   一些昆蟲精通偽裝術,能夠與環境融為一體,讓人難辨真偽。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就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示了「紡織娘」在枯葉裡行走時,能惟妙惟肖地偽裝成一片極其普通的枯葉,「枯葉」上還有蟲蛀的洞。
  • 神奇的動物偽裝
    動物的偽裝技術就是一種很好的自我保護方式,動物界有很多的偽裝大師,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利用偽裝來隱藏自己是它們的生存手段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豆丁海馬不僅是世界上最可愛的海馬,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馬之一。
  • 昆蟲的「偽裝」藝術
    剛出生的時候體色黑黃白相間,看上去形如鳥糞,通過擬態鳥屎來減少鳥類天敵的攻擊。隨著身體長大,幼蟲逐漸變為綠色,成為一種隱蔽色,利用頭部演變的「假眼」偽裝成蛇的樣子,恐嚇視力較好的鳥類天敵。無論從哪個角度,給人的感覺看上去都很驚悚。經過煞費苦心的變化,幼蟲與敵人們鬥智鬥勇,一直到化繭成蝶,變身為落落大方的蝴蝶。圖:剛開始的幼蟲假裝鳥屎。
  • 最漂亮搶眼的螳螂,偽裝成一朵蘭花,誘惑昆蟲自動送上門!
    在昆蟲動物世界中,螳螂也是一種強大的肉食性昆蟲,現在世界上已知的螳螂種類中大約2000多種,而在那麼多螳螂中,蘭花螳螂是被認為是最漂亮搶眼的螳螂之一,有著非常完美的偽裝技術,可以偽裝成一朵蘭花,猶如真的蘭花一樣,吸引誘惑昆蟲自動送上門!
  • 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這些昆蟲們,它們化身為「偽裝大師」與環境融為一體、模仿其他生物來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在人們感到神奇的時也不禁驚嘆它們的智慧。「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
  • 動物生存智慧:偽裝高手來襲,用保護色躲避天敵求得生存
    同時,由於蛾蝶類昆蟲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蛾蝶的生存策略也不同。很多蛾蝶具有與它們停息的基底(地面或樹幹)完全融為一體的體色,使得天敵很難分辨和看清它們。樺尺蛾就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樺尺蛾身體的顏色會隨著棲息環境色彩的變化而改變。19世紀前,遍布英國各地的這種飛蛾,大多具有與當地樺樹樹皮的色彩根相近的淺灰體色。當它們白天停息在淺色的樺樹樹皮上時,動物天敵(包括我們人類)幾乎看不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