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倫向《相對論》發難(一)

2020-09-15 袁燦倫

作者按:

是時候向《相對論》發難了,作者將發表一系列文章,先向《狹義相對論》發難,再向《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發難!

一、基本物理量

物理學一共有七個基本物理量,其中的長度L(m)、時間t(s)、質量m(kg)、物質的量n(mol)等四個更是最基本的物理量,還有熱力學溫度T(K),電流I(A)和發光強度(cd),其它的物理量是由這些導出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動量、角動量、能量、力等等就構成了經典力學體系的物理量。它們有相應的標準原器,包括國際米原器、銫原子鐘、國際千克原器,(其中國際米原器和國際千克原器已退役),作為衡量標準和校對標準。基本物理量的物理含義,就是物理標準,誰都知道標準就是度量標準,是均勻的刻度,是始終不變的。基本物理量是相互獨立的,其它物理量由基本物理量來定義,稱為導出物理量,導出物理量就不是標準了,它是可以改變的。

國際米原器

國際千克原器

銫原子鐘

二、速度不能作為物理量的標準

特別說說速度v(m/s),它是由長度和時間定義的,是物體在單位時間內發生的位移(v=s/t),它是導出物理量,速度沒有作為標準的資格,不能用它來定義其它物理量

現在已經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是最快的,是速度極限,物質的運動不可以超越這個速度極限。愛因斯坦假設「在任意參考系下,光速都不變」,是一個恆定值,這就是光速不變原理

但是,光速即使不變,也不能作為物理量的標準。

三、狹義相對論的尺縮鍾慢質增效應

愛因斯坦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創立了《狹義相對論》,被稱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狹義相對論推演出了,物體運動時發生尺縮鍾慢質增效應,意思是,物體運動時,長度要縮短,時間要變慢,質量要增加。

愛因斯坦

光速不變原理

尺縮鍾慢質增效應

四、第一個發難

《狹義相對論》中,將不變的光速作為標準,從而推演出了物體運動時,長度、時間和質量都要變化。這把物理標準顛倒了,把不是標準的量當作了標準,反而把是標準的量當作了非標準。這是對《狹義相對論》的第一個發難!

聲明:本文均為作者原創,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袁燦倫向《相對論》發難(三)
    作者按:上一篇從物質、空間和時間等幾個基本概念具有彼此獨立性的角度向《相對論》發難,這第三篇將從光的本質問題分析著名的光速不變原理的可靠性。一、光的本質問題是至今未解的懸案光的問題,是古老的問題,也是最新的問題,任何時代,光都可以作為必不可少的對象深入研究。人類只要解開了光的秘密,那麼所有科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按潘建偉的邏輯,袁燦倫設計出比「九章」快萬億倍超級量子計算機
    量子力學專家袁燦倫給我發來私信,說他按照潘建偉的邏輯,設計了一個比「九章」快萬億億....倍的超級量子計算機。我讀後覺得深受啟發,大開眼界,不但花錢極儉,而且大道至簡,特向大家推薦如下。潘建偉的「九章」是模仿高爾頓釘板設計出來的,用來研究光子的隨機分布。高爾頓釘板如圖一所示,在一個小箱子內壁上均勻釘上釘子。箱子上部入口處放進一些小珠子。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二)光的本質
    作者按作者袁燦倫始終堅信:光的問題是現代科學的最關鍵問題,人類只要解開了光的秘密,那麼所有科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否則,一切現代科學都是妄談!這已由麥克斯韋方程描述得很清楚了,光的問題也是導致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產生的起源問題。光波(電磁波)是真實的物理存在,它就是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交替的波動(就是場的波動),就用電磁波本身就能完全描述清楚,並不是為了研究方便才引入的這個波,也沒必要再引入另外一個波函數來描述光波(電磁波)了。這個電磁波沒有機率的含義,也不必要作其它的解釋。
  • 革命舉事蓄勢待發,新軍工程營為何首先發難?
    在危急關頭,第八鎮二十九標三十標的革命黨人蔡濟民、吳醒漢與工程第八營的熊秉坤、金兆龍等秘密聯絡, 約定於10月10日晚,以槍聲為號,按原計劃發難,並立即分頭通知各標營。吳便整理隊伍,作了如下部署以兩個排防守軍械庫;以兩個排襲擊軍械庫東西兩側的三十標及憲兵營的旗兵;以一個隊奪佔中和門,迎接炮隊入城;派數人向通湘門、中和門一帶偵察敵情,並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遞信,催促各營響應;指揮部設在軍械庫南端,預備隊在軍械庫北端集結待命。
  • 相對論和引力波如何被發現?愛因斯坦:我智力發展慢
    儘管已經離世61年,愛因斯坦與他標誌性的相對論理論,藉助引力波的強力推動,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中。1廣義相對論的靈感火花閃現1905年被譽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愛因斯坦連續發表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等重要論文,開啟現代物理學的新篇章。
  • 萬有引力為電磁力的相對論效應之猜測續(一)
    前面提出了,磁場是電流的相對論效應,根據這一思路,研究氫原子之間同樣存在一個引力,  但是,經過計算發現如是電子數和質子數同樣多時,由於相對論效應將出現負電荷過剩現象。如果負電荷過剩,那麼物體會表現出帶負電的特性。而實際上,地球就帶確實帶有負電。地球電場是如何維持的呢?其實也是一個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現在是說雷電,那麼雷電為什麼向電球輸送負電而不是正電?因為地表存在電場,理應將正電傳給地表而將負電傳給電離層呀。  現在,可以解釋了。
  • 廣義相對論一重力與萬有引力闡明
    愛因斯坦在發表狹義相對論之後,開始著手研究另外一個難題一重力。牛頓已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跟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跟質量乘積成正比的力),邁出了重力研究上的重要一步。
  • 什麼是相對論?現實中有哪些與相對論有關的現象?
    這一結果令物理學家感到驚訝,因為其他大多數物體的速度取決於觀察者移動的方向。如果你把車開在鐵軌旁邊,迎面駛來的火車似乎比與你同向而行的火車要快得多。愛因斯坦提出,所有觀察者所測量的光速都將是每秒30萬千米,無論觀察者移動得有多快,方向如何。
  • 相對論講了什麼?相對論為什麼不能被推翻?
    在愛因斯坦生前,他就因創造了相對論而家喻戶曉。他所到之處,全世界都颳起了「愛因斯坦旋風」。但是當時的民眾對什麼是相對論並不了解。甚至是一些學術人員也是霧裡看花。有一次,愛因斯坦被邀請到加州大學演講,下面坐了一圈他的粉絲,都是大學生。大學生們就問愛因斯坦,據說相對論非常的晦澀難懂,您能不能簡單地描述一下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 《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科學有故事,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
    說到時間,就不得不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繼風靡全球的《上帝擲骰子嗎?》掀起物理熱潮之後,由時代華文書局牽頭,汪潔全新力作《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應運而生。一經上市,受到眾多讀者熱捧,書中不僅詳細闡述了相對論,更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觀,與《上帝擲骰子嗎?》共稱國內科普兩大經典。
  • 等效原理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與狹義相對論衝突嗎
    當然如果m2有質量,m1也處在m2的「引力」範圍內,m2在向m1自由落體的同時,m1也向m2自由落體。雖然沒有離心力與向心力,但計算的時候仍可以看成向心力,這是物理學的自洽性。那麼有一束光從側面射進來,看上去是彎曲的。
  • 美歐聯手發難,稱俄反對派領袖遭化武襲擊,俄:該毒劑僅美在生產
    美國參議院議員稱,德國的聲明,證明俄羅斯正在對本國公民進行化武襲擊,一旦坐實這一罪行必須立即實施制裁。 面對美歐聯手發難,莫斯科再三強調,這種毒劑俄羅斯已經不再生產更沒有保留,而世界上還在生產的恰恰是美軍在美國和喬治亞的實驗室。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耿美玉團隊「發難」
    圖片來源:網友提供對於饒教授本次的「發難
  • 現實中有哪些與相對論有關的現象?-現實,相對論,有關,現象 ——快...
    北京時間7月11日消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而他最偉大的貢獻便是相對論。這一理論永遠改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理解。相對論是什麼?簡而言之,相對論的概念意味著物理定律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
  • 每日一練|基礎知識:科技熱點「廣義相對論」
    此照片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具有正確性。人們驚呼,「愛因斯坦又對了!」。公職類考試的科技類題目偏向於結合科技時政熱點進行考核,本次黑洞照片的公布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可能成為近期考試的一個熱點,現對廣義相對論關常識性知識作相關總結:發展過程:1905年,愛因斯坦針對光線在狹義相對論中,重力和加速度對其影響發表了一篇論文,廣義相對論開始萌芽。
  •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測一測相對論的理解程度
    相對論很難,傳說全世界完全理解的不超過30個人;相對論也很容易,光速不變,時間變慢。看一道數學題,來解析相對論。題目:光速30萬千米每秒,兩束光方向相反,同時經過小明身邊,一秒後兩束光相隔多遠?下文用兩種方法得出兩種答案,找到錯誤你就贏了。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一)
    一、微觀物質具有波動性的原因思考電磁波的電場E和磁場B的能量,就會發現各種能量密度表達式都是類似於動能的形式。有一廣義場Φ(r,t)在一定空間區域內與其相應的廣義量M產生的能量形成一勢壘。下面以電場和動量場為例來說明另一相同(或不同)廣義場與勢壘的關係。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何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難道相對論不夠資格
    提起愛因斯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相對論!這是改變世界的偉大理論,它和量子力學組成了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石。不管在誰看來,相對論都是諾獎級別的科學理論!但是,愛因斯坦獲獎,卻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光電效應!這個結果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誰都沒有想到,相對論竟然無法獲獎。那這是為什麼呢?
  • 專訪《相對論之路》作者:最早科普相對論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
    書中呈現了愛因斯坦的完整論文手稿,以及由作者進行的逐頁科普闡釋,並講述了愛因斯坦如何從狹義相對論走向廣義相對論、這一標誌性論文手稿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從柏林被移送到耶魯撒冷等內容。作為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館的學術主任,哈諾赫曾經手過數以萬計關於愛因斯坦的一手資料。
  • 十分鐘內讓你理解相對論
    理解相對論的途徑:光速不變——狹義相對論——等效原理——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相對論一、光速不變。廣義相對論-時空拉伸愛因斯坦由此得出大膽的結論:引力並不是一種力,實際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廣義相對論有些結論照樣超出了我們的日常經驗,但後來被一一證實是正確的。1、恆星的光線經過太陽時,因為太陽拉彎了時空,恆星的光線應該有一個折角,應該向內彎曲。這個效應很難觀察到,因為我們只有望向太陽時,才會捕捉到那束恆星射過來的光。但太陽光那麼強烈,一定會把那束光掩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