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澂採取嚴厲鎮壓措施,武漢革命黨領導人有的被捕,有的走避,對武裝起義無疑是個沉重打擊。瑞澂洋洋自得地電奏清廷,聲稱他「不動聲色,一意以鎮定處之」,「俾得弭患於初萌,定亂於俄頃」,「現在武昌漢口地方一律安謐」。
愚蠢的瑞澂對形勢作出了完全錯誤的估計。由於革命黨人在新軍中的工作比較深入,組織比較隱蔽,各標營中的革命組織未遭破壞,革命力量未受大的損失。在危急關頭,第八鎮二十九標三十標的革命黨人蔡濟民、吳醒漢與工程第八營的熊秉坤、金兆龍等秘密聯絡, 約定於10月10日晚,以槍聲為號,按原計劃發難,並立即分頭通知各標營。
駐城外的混成協輜重隊的革命黨人也不約而同地進行了舉義的部署與附近的炮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取得了聯繫當晚,工程第八營的革命代表將收集所得的數盒子彈分發各革命黨人,打死了反對武裝起義的軍官,並連放三槍作為起義信號。
熊秉坤等急率數十人趕赴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庫,該營左隊守庫的革命黨人立即響應,順利地佔領了該庫。楚望臺軍械庫為湖北新軍的重要軍火庫,儲有從國外購買的雙筒毛瑟槍一萬餘支,單筒槍一萬五千支,漢陽造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起義軍首先佔領該庫,對武昌起義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工程第八營佔領楚望臺後,陸續集合了二百餘人,推舉原日知會幹事、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為臨時總指揮。吳便整理隊伍,作了如下部署以兩個排防守軍械庫;以兩個排襲擊軍械庫東西兩側的三十標及憲兵營的旗兵;以一個隊奪佔中和門,迎接炮隊入城;派數人向通湘門、中和門一帶偵察敵情,並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遞信,催促各營響應;指揮部設在軍械庫南端,預備隊在軍械庫北端集結待命。
與工程營起乂同時,駐城外的第二十一混成協輜重隊的革命黨人李鵬升,亦舉火發岀了起義信號。炮兵營與工程隊立即響應,並同輜重隊一起向武勝門挺進,因城門緊閉,一部繞道至中和門,直趨楚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