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在戰火連天的時代,一封家書真是千金不換
家人的牽掛,是戰士們心靈上的一劑良藥
戰士們的一句平安,更是親人的定心丸
可無奈的是,在戰爭年代,不是每一位英雄都能夠平安歸來
也正是因為他們拋灑了鮮血,才造就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今天要為大家揭開,是革命烈士毛慈影的塵封檔案
再現毛慈影臨刑前寫給父母的絕筆書信
本節目由
四川省黨史研究室、成都故事廣播聯合出品
點擊音頻
,再現毛慈影的動人故事……
毛慈影
1915 年8月19日,毛慈影出生於富順縣衛裡鄉長草壩(現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鄉尖山村)一個職員家庭。
1934年9月,毛慈影領導武裝起義被俘。在獄中,毛慈影受盡酷刑、堅貞不屈。1935 1月22日,被押赴刑場的毛慈影昂首挺胸,沿途高呼「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就義時,敵人叫她跪,她嚴詞拒絕,矗立橫眉,表現了共產黨人「寧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的英雄氣概。敵人的槍聲響了,毛慈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19歲的年輕生命。
毛慈影被反動政府殺害前,給自己的父親毛健儲母親李氏寫了一封絕筆信。毛慈影烈士的者封絕筆信,滿滿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毛慈影烈士談笑自若。信中的每一段,幾乎都可以看到毛慈影烈士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寫下這封遺書的她,年僅19歲……
"
父母大人在上:
自官倉一別,幾近三載。未知二老的身體是否安康,弟妹們的學業可曾長進?
吾自入黨以來,父母弟妹們為我吃苦不少。據念生姐雲,吾離家後,軍警三至家門。捕吾不得,將雨田小弟捆去吊打、關押,備受其苦;父親一氣成病,久臥不起。每念及此事,淚如傾盆。
"
簡單地問候之後,毛慈影寫道:吾自入黨以來,父母弟妹們為我吃苦不少。那麼,她是什麼時候入黨的?家人又為她受了什麼苦?
文獻記載,1928 年,毛慈影經中共自貢特支青年委員徐永弟、貢井黨支部書記曾直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15年出生的毛慈影入黨的時候才13歲。1932年,自貢黨組織遭到破壞,黨的負責人被捕。隨之,反動軍警四處追捕毛慈影,並抄了她的家,將其弟毛雨田投入監牢、受盡酷刑。
不過,敵人並沒有抓住毛慈影,她在友人的幫助下轉赴成都,由省委分配到中共成華縣委工作。
接下來,我們在看絕筆信的第三段……
"
母親,還記得陪我夜出活動之事否?您老腳小,行走緩慢。一次遭軍警追趕,奔逃不及;情急之下,藏身橋下。待軍警走後,正欲起身上橋,不料橋墩溼滑,二人同落水中。返家途中,彼此相忘,大笑不已。
"
這一段中,毛慈影烈士說的雲淡風輕,其實,那也是一段坎坷崎嶇的經歷,毛慈影的媽媽也加入到女兒的革命活動之中。黨史記載,1926年,毛慈影白天在家閉門用縫衣針代替鐵筆刻制宣傳革命的傳單,晚上外出張貼。不久,慈影的行動被母親李氏察覺,李氏擔心女兒夜出生事,她行動不便的小腳媽媽便經常陪同女兒一道外出活動。
雖然有媽媽的陪伴,但是毛慈影的革命活動還是被發現了,所以才有信中說到的「遭軍警追趕,奔逃不及;情急之下,藏身橋下」。機警的母女倆等追趕的軍警走遠之後,小腳的媽媽和毛慈影自己卻掉進了河裡,母女倆人相視哈哈大笑。字裡行間,母女倆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顯露無疑。
第四段,毛慈影則是寫給了自己的父親
"
父親,我那本紅皮書是否還在?那是我讀高小時你送我的禮物,上面匯集了不少五四以來的新文化、新思想,我從中獲得不少教益和啟迪。吾視作生命之一部分。若在,望妥為收藏。
"
絕筆信寫到第五段,毛慈影烈士回顧了自己崎嶇的革命旅途
"
父母大人,孩兒入黨至今,已是五年有餘。期間為喚醒民眾,推翻暴政,奔走呼號,露宿餐風。赴榮威、上成華,走嘉樂、扎青井。遍及川南,歷險頗多。此次西山舉事,聲震全川,雖遭屠戮,功及千載。
"
黨史顯示:1932年秋,毛慈影被組織調到青神縣工作,負責在農村發展黨的組織和擴大農民協會。
當時的毛慈影臉龐清秀,一頭短髮,身著旗袍,容易被反動派識破。怎麼辦呢?群眾給她趕製了兩件粗布短衣,做了一個假髻裝扮成農村婦女。不論天晴下雨,打霜下雪,白天夜晚,都堅持外出活動,足跡遍及青神、樂中、井研、夾江等縣毗鄰農村,堅持和群眾一起住茅屋,一起咽糠菜,大家親切地稱她為「毛姑兒」。
絕筆信的最後一段,毛慈影烈士對父母說
"
父母大人,孩兒不日將領極刑,信到之時,兒已含笑九泉。望二老勿悲。兒雖去也,同志者眾;革命大業,必定成功。勝利之時,國人歡欣鼓舞,兒將踏雲歸來。今生未得孝敬二老,來世必承歡膝下!
兒慈影叩安
廿四年臘月十七
"
毛慈影烈士走了,但革命洪流依然滾滾向前!她當初在絕筆信中所做的「革命大業,必定成功」的激昂預測如今早已成為現實。這,也算是對烈士英靈最好的安慰吧。
沒有前人的負重前行,哪有現在的歲月靜好
我們應該珍惜革命先烈換來的美好今天
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為社會盡一份責任
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