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塵封檔案,再現19歲革命烈士遺書

2021-01-20 騰訊網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在戰火連天的時代,一封家書真是千金不換

家人的牽掛,是戰士們心靈上的一劑良藥

戰士們的一句平安,更是親人的定心丸

可無奈的是,在戰爭年代,不是每一位英雄都能夠平安歸來

也正是因為他們拋灑了鮮血,才造就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今天要為大家揭開,是革命烈士毛慈影的塵封檔案

再現毛慈影臨刑前寫給父母的絕筆書信

本節目由

四川省黨史研究室、成都故事廣播聯合出品

點擊音頻

,再現毛慈影的動人故事……

毛慈影

1915 年8月19日,毛慈影出生於富順縣衛裡鄉長草壩(現自貢市沿灘區衛坪鄉尖山村)一個職員家庭。

1934年9月,毛慈影領導武裝起義被俘。在獄中,毛慈影受盡酷刑、堅貞不屈。1935 1月22日,被押赴刑場的毛慈影昂首挺胸,沿途高呼「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就義時,敵人叫她跪,她嚴詞拒絕,矗立橫眉,表現了共產黨人「寧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的英雄氣概。敵人的槍聲響了,毛慈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19歲的年輕生命。

毛慈影被反動政府殺害前,給自己的父親毛健儲母親李氏寫了一封絕筆信。毛慈影烈士的者封絕筆信,滿滿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毛慈影烈士談笑自若。信中的每一段,幾乎都可以看到毛慈影烈士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寫下這封遺書的她,年僅19歲……

"

父母大人在上:

自官倉一別,幾近三載。未知二老的身體是否安康,弟妹們的學業可曾長進?

吾自入黨以來,父母弟妹們為我吃苦不少。據念生姐雲,吾離家後,軍警三至家門。捕吾不得,將雨田小弟捆去吊打、關押,備受其苦;父親一氣成病,久臥不起。每念及此事,淚如傾盆。

"

簡單地問候之後,毛慈影寫道:吾自入黨以來,父母弟妹們為我吃苦不少。那麼,她是什麼時候入黨的?家人又為她受了什麼苦?

文獻記載,1928 年,毛慈影經中共自貢特支青年委員徐永弟、貢井黨支部書記曾直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15年出生的毛慈影入黨的時候才13歲。1932年,自貢黨組織遭到破壞,黨的負責人被捕。隨之,反動軍警四處追捕毛慈影,並抄了她的家,將其弟毛雨田投入監牢、受盡酷刑。

不過,敵人並沒有抓住毛慈影,她在友人的幫助下轉赴成都,由省委分配到中共成華縣委工作。

接下來,我們在看絕筆信的第三段……

"

母親,還記得陪我夜出活動之事否?您老腳小,行走緩慢。一次遭軍警追趕,奔逃不及;情急之下,藏身橋下。待軍警走後,正欲起身上橋,不料橋墩溼滑,二人同落水中。返家途中,彼此相忘,大笑不已。

"

這一段中,毛慈影烈士說的雲淡風輕,其實,那也是一段坎坷崎嶇的經歷,毛慈影的媽媽也加入到女兒的革命活動之中。黨史記載,1926年,毛慈影白天在家閉門用縫衣針代替鐵筆刻制宣傳革命的傳單,晚上外出張貼。不久,慈影的行動被母親李氏察覺,李氏擔心女兒夜出生事,她行動不便的小腳媽媽便經常陪同女兒一道外出活動。

雖然有媽媽的陪伴,但是毛慈影的革命活動還是被發現了,所以才有信中說到的「遭軍警追趕,奔逃不及;情急之下,藏身橋下」。機警的母女倆等追趕的軍警走遠之後,小腳的媽媽和毛慈影自己卻掉進了河裡,母女倆人相視哈哈大笑。字裡行間,母女倆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顯露無疑。

第四段,毛慈影則是寫給了自己的父親

"

父親,我那本紅皮書是否還在?那是我讀高小時你送我的禮物,上面匯集了不少五四以來的新文化、新思想,我從中獲得不少教益和啟迪。吾視作生命之一部分。若在,望妥為收藏。

"

絕筆信寫到第五段,毛慈影烈士回顧了自己崎嶇的革命旅途

"

父母大人,孩兒入黨至今,已是五年有餘。期間為喚醒民眾,推翻暴政,奔走呼號,露宿餐風。赴榮威、上成華,走嘉樂、扎青井。遍及川南,歷險頗多。此次西山舉事,聲震全川,雖遭屠戮,功及千載。

"

黨史顯示:1932年秋,毛慈影被組織調到青神縣工作,負責在農村發展黨的組織和擴大農民協會。

當時的毛慈影臉龐清秀,一頭短髮,身著旗袍,容易被反動派識破。怎麼辦呢?群眾給她趕製了兩件粗布短衣,做了一個假髻裝扮成農村婦女。不論天晴下雨,打霜下雪,白天夜晚,都堅持外出活動,足跡遍及青神、樂中、井研、夾江等縣毗鄰農村,堅持和群眾一起住茅屋,一起咽糠菜,大家親切地稱她為「毛姑兒」。

絕筆信的最後一段,毛慈影烈士對父母說

"

父母大人,孩兒不日將領極刑,信到之時,兒已含笑九泉。望二老勿悲。兒雖去也,同志者眾;革命大業,必定成功。勝利之時,國人歡欣鼓舞,兒將踏雲歸來。今生未得孝敬二老,來世必承歡膝下!

兒慈影叩安

廿四年臘月十七

"

毛慈影烈士走了,但革命洪流依然滾滾向前!她當初在絕筆信中所做的「革命大業,必定成功」的激昂預測如今早已成為現實。這,也算是對烈士英靈最好的安慰吧。

沒有前人的負重前行,哪有現在的歲月靜好

我們應該珍惜革命先烈換來的美好今天

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為社會盡一份責任

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相關焦點

  • 王良烈士書信首次公開 這本新書闡釋巴渝革命烈士初心
    「永遠永遠為人類的自由幸福而戰」……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前夕,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今天,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的《初心、使命、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正式出版發行。
  • 鼎城區找回塵封95年的魯易留蘇檔案資料
    新湖南雲平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12月8日訊(通訊員 向玲燦)12月7日,鼎城區委黨史研究室和郭家鋪街道委託專人從俄羅斯找到並帶回了1926年魯易留學蘇聯的珍貴歷史檔案資料,這批檔案資料包括魯易的照片、自傳及多份俄文資料,共計30多頁。
  • 央視《焦點訪談》:紅巖檔案解密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1月27日,重慶市紅巖聯線和重慶市檔案館攜手,將一批塵封57年的紅巖檔案公之於眾,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同志在脫難後撰寫的《獄中情況報告》。這份報告翔實記錄了當年關押在集中營裡的烈士們鮮為人知的鬥爭經歷。  57年前,關押在集中營裡的難友們大多經受過嚴刑拷打。
  • 家屬捐獻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前珍貴遺物
    11月20日上午,石獅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特意前往泉州,接受蔡碧兒等捐獻的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平的珍貴資料及學習用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與蔡碧兒一一核對所捐獻的資料和物品,隨後雙方在捐獻的清單上簽字,現場向蔡碧兒頒發捐獻榮譽證書。 蔡經華,石獅市鳳裡街道大侖人,1929年12月24日生於菲律賓,1941年6月5日,隨父母回家鄉探親。
  • 塵封記憶輝煌再現,行動檔案回歸,揭秘守望先鋒英雄往事
    在《守望先鋒》遊戲中,行動檔案PVE模式一直都是無數小夥伴的最愛,然而作為特殊模式,行動黨案PVE模式很少開啟,一年可以看到兩三次就可以燒高香了,而在3月13日,《守望先鋒》官網發布了官方新聞,大家期待依的行動檔案PVE模式正式上線了,那麼這次究竟上線了哪些新的行動檔案,又有哪些塵封的歷史等著我們去破解呢
  • 《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展現信仰的力量 收錄133篇巴渝革命烈士...
    重慶日報訊 (記者 蘭世秋)6月30日,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舉辦了《初心 使命 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以下簡稱「《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出版座談會。
  • 長篇紀實小說《熱月亮 冷太陽》出版 再現塵封50年的一段軍史
    長篇紀實小說《熱月亮 冷太陽》出版 再現塵封50年的一段軍史來源:「中部戰區」微信公眾號作者:蘇崇琦  劉麗群 武元晉 等責任編輯:湯傳飛2016-11-19 18:32
  • 中國一共有多少名烈士?
    等到那個心心念念的黎明 翻開歷史的畫卷 就喚醒了民族塵封的記憶>她始終未向日軍吐露一字 犧牲前夕 一封《送子遺書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一場公開聽證會依法捍衛英烈榮光
    他的名字刻在福建省閩侯縣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革命戰爭時期,許多有志青年投身革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楊立梧就是其中之一,犧牲時年僅35歲。這座紀念碑上,鐫刻著楊立梧在內12位烈士的名字。然而近年來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赫然入目的是旁邊5米距離內高聳的信號鐵塔和其他違規建築物。
  • 烈士江姐的兒子留美不歸,孫子哈佛畢業後回國,替父完成奶奶遺願
    彭雲的枷鎖,其實是父母皆是革命烈士的榮譽,這些榮譽使他自豪,但沒有束縛住他的發展。因為父母的關係,留在美國發展的彭雲受人質疑,受媒體關注。可這是屬於他們一家的榮譽啊,為什麼要任由它成為媒體的工具呢?彭雲的母親便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姐,名叫江竹筠,一位出生於農民家庭的革命鬥士,自小嘗盡苦頭,10歲便開始當童工,但命運的悽慘並沒有束縛住她的思想,沒有改變她的性格。
  • 徐覺哉:解密檔案披露的史事真相
    原標題:解密檔案披露的史事真相 最新解密的文獻檔案,披露了世界社會主義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真實內幕。這裡,筆者綜合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其中某些重大事件的歷史真實內幕披露情況略作介紹。
  • 中國革命的先驅,共和國總理之父,犧牲前警告妻子:不許為我收屍
    一位長相清秀的女子懷抱著三歲大的幼兒,站在碼頭上頻頻揮手,眼中滿是不舍之情。起錨離岸的客輪甲板上,站著一位青年。他身材削瘦,眉眼間隱隱有一股俊逸清雅之氣。此時,他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正向自己的妻兒招手,眼中有幾分留連,但更多的還是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這位青年就是時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的李碩勳,而那位長相清秀的女子則是李碩勳的妻子趙君陶。
  • 桃花紅雨慰忠魂:記滬東學運和工運的早期領導人費達夫烈士
    1953年2月,當時的上海市榆林區人民政府給烈士費達夫家屬的慰問信 (資料圖片)在「愛國主義教育」的範疇裡,我們通常都知道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左聯五烈士」。很少有人知道,這五烈士與其他19位共產黨員一起於1931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
  • 海門老兵鍥而不捨,揭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塵封往事……
    就在這年,執拗海門人張永春的意外加入,揭開了塵封已久的英雄往事,士兵與老班長的隔空情緣就此展開……捨身炸坦克,榮立特等功10月25日,湖南省衡南縣三塘鎮羅亮泗村,戰鬥英雄羅亮泗陳列館舉行了揭牌開館活動。現場彩旗飄揚,白鴿飛翔盤旋,駐地部隊官兵向「爆炸英雄羅亮泗銅像」敬獻花圈。
  • 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陳年檔案終於揭開!
    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陳年檔案終於揭開工作人員知道這件事情後,整個人緊張的不得了,連忙召集人一起來搜尋這輛列車,後來一直找,一直找,卻又發現行駛的分叉軌道也不見了,所有工作人員都驚呆了。 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陳年檔案終於揭開後來發現了一個另一個關住的門,工作人員把那個門打開之後,走進去就發現了那個失蹤的列車,列車已經被毀壞了,列車節與節之間也已經分開了,最神奇的事情是,列車是已經找到,可是列車上的人卻沒發現
  • 「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尋找甘肅籍志願軍烈士親屬」追蹤...
    他也是自10月16日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發起為甘肅籍志願軍烈士尋找親屬活動後,目前尋找過程最為曲折的烈士之一。11月18日,在宕昌縣眾多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疑似鄧忠娃烈士的親屬。經過幾天的核實後,最終確認了鄧忠娃烈士的親屬。鄧忠娃烈士的原始籍貫記載是定西岷縣一家村,現在的籍貫為隴南宕昌縣興化鄉尚家灣村。
  • 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陳年檔案終於揭開!
    文章: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陳年檔案終於揭開 來自網際網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有問題,請與本站聯繫。莫斯科地鐵失蹤案是真的?還是假的?不少人對此議論紛紛。莫斯科地鐵失蹤案其實是指一件集體失蹤案件,這件事情公布之後,引來了許多質疑聲。
  • 異鸚鵡螺再現 揭開數億年前的奧秘
    異鸚鵡螺再現,揭開數億年前的奧秘。今年8月初,沃德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試圖再去尋找異鸚鵡螺的蹤跡。結果,異鸚鵡螺再現,沃德和同事們不僅找到了它們,在海底拍到了其活體狀態的數字圖像,還成功設置了跟蹤裝置,這將有助揭開一些關於異鸚鵡螺生存的最古老和最深邃的秘密。
  • 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
    安徽太湖縣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無數革命烈士為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獻出了生命,現把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抄錄如下:嚴炎才 嚴甲橋 嚴繼武 何國平 何家如 何小松 何旺龍 何石和 何維吳敦熹 吳洽升 吳洽林 吳洽林 吳燈勤 吳生民 吳生禪 吳申權 吳的美 吳禮雙 吳禮進 吳禁禪 吳結銀 吳緒倫 吳緒六 吳緒奇 吳緒楷 吳緒約 吳迎春 吳金印 吳銀昌 周丙爐 周會同 周化龍 周志量 周明良 周朝宗 周維喜 哉北春 哉珍永 姚會南 姜取華 姜家平 孫家順 孫正發孟城貴 孟廣信 孟金亢 宋銀元 張嚴爐 張代望 張克寬 張興和 張加保 張和平 張姓烈士
  • 白領定期寫遺書悄然成潮流 感慨生命脆弱命運無常
    見過沒事兒寫日記的,見過沒事兒寫遺書的嗎?34歲的劉曉(化名)每隔幾個月就會定期寫封遺書,對母親、兒子和財產進行安排。  如今,定期寫遺書在白領中悄然流行。昨日,記者從市公證處了解到,每個月都有年輕人去做遺產公證。這究竟是壓力過大的消極表現,還是對死亡的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