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捐獻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前珍貴遺物

2020-12-06 騰訊網

本報訊 「我們想把我哥哥蔡經華生前的遺物及相關資料捐獻給石獅市檔案館,這是我們全家人的心願。」10月8日,蔡經華的妹妹蔡碧兒向記者這樣說道。42天後,這個願望實現了。

11月20日上午,石獅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特意前往泉州,接受蔡碧兒等捐獻的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平的珍貴資料及學習用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與蔡碧兒一一核對所捐獻的資料和物品,隨後雙方在捐獻的清單上簽字,現場向蔡碧兒頒發捐獻榮譽證書。

蔡經華,石獅市鳳裡街道大侖人,1929年12月24日生於菲律賓,1941年6月5日,隨父母回家鄉探親。在回鄉探親路上,蔡經華目睹日本侵略者對普通百姓的欺凌壓迫,義憤填膺的他勵志救國。12歲參加抗日宣傳活動,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叛徒出賣,不滿20歲時在廈門英勇就義。

據了解,這些珍貴資料都是由蔡經華的兄弟姐妹十多年來慢慢收集整理的。值得一提的是,其兄弟姐妹在蔡經華曾經就讀的大侖中心小學設立蔡經華教育基金,通過這種獎教獎學的方式來紀念蔡經華烈士,並弘揚及傳承其愛國愛鄉的精神。

石獅市檔案館當場接收了歸國僑民登記表、菲律賓返回證件、中小學畢業證書、學校頒發的獎狀、筆記本、中學畢業留言冊、派克鋼筆、校徽及烈士證明書等16項反映蔡經華生前的生活、學習及參加革命的珍貴檔案資料和實物。

據悉,這是我市檔案館徵集接收到的第一位華僑革命烈士家屬捐獻有關革命烈士比較全面的資料,大大地豐富了我市檔案館的館藏內容。(記者 王秀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周恩來鄧穎超生前遺物在天津免費展出
    146件周恩來鄧穎超生前遺物29日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免費展出,展期至5月1日。  據了解,這146件珍貴遺物是遵照鄧穎超遺囑,在1992年上交給國家的,其中,既有周恩來、鄧穎超珍藏的精美工藝品,也有反映兩位偉人生活點滴的日常用品,如電水壺、相冊、計算器等。
  • 79歲老黨員劉家成圓生前夙願:捐獻遺體,做最後一次貢獻
    在他去世後,兒女遵從父親生前意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為國家貢獻最後一份力量。8月2日,劉家成的女兒劉東荔忍著悲傷,整理著父親的遺物,整整一個抽屜擺滿了父親的榮譽證書,「先進生產(工作)者」「雙文明職工」「先進工會工作者」「德城區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優秀幹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劉家成幾乎每年都會因工作突出獲得表彰。而2020年7月30日,一紙遺體(角膜)捐獻榮譽證書成為他為社會做的最後一次貢獻。
  • 把「器官捐獻決定權」交給逝者家屬你怎麼看?--大河網
    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三審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擬賦予逝者家屬「器官捐獻決定權」。草案三審稿中增加規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對此,你怎麼看?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生命因短暫而珍貴,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而器官捐獻,則是生命在大愛中延續。截至今天,袁州區紅十字會已參與兩例器官捐獻儀式,在場全體人員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大愛長留人間。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
  • 王杏飛: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如毀損英烈的遺體、遺物,既損害英烈的人格利益,也侵害了英烈的財產性利益。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發現有侵害英烈人格利益的,應該支持英烈的親屬、英烈生前所在單位提起訴訟,並督促民政部門提起訴訟。侵害英烈人格利益的責任承擔依據民法總則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害人格利益的,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以及賠償損失等。
  • 致敬器官捐獻者及家屬
    2010年,我省啟動實施器官捐獻,至今,通過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挽救的生命已經有近5000人。近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為10位捐獻者舉行了一場集體安葬儀式,向他們以及家屬的大愛致敬。浙江大學醫學院醫學生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陽光下延續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一千零七條 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違反前款規定的買賣行為無效。
  • 消防員張偉傑被批准為烈士
    來源:經濟日報11月26日,應急管理部批准在滅火救援中犧牲的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福州支隊特勤大隊四中隊消防員張偉傑同志為烈士。張偉傑同志犧牲後,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要求全力做好善後工作,並向其家屬表示慰問。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指派專人在福州看望慰問張偉傑同志的家屬,指導做好善後工作。張偉傑,男,漢族,1993年4月出生,福建永春人,中共黨員,2011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生前系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福州支隊特勤大隊四中隊消防員、三級消防士消防救援銜。
  • 法國出臺「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 你怎麼看?
    「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哥倫比亞2016年8月8日,哥倫比亞總統桑託斯批准了一項有關捐獻器官的新法規,規定所有哥倫比亞公民都被默認為器官捐獻者,除非公民在生前表達過不願捐獻器官的意願。新法律取消了死者家屬對於遺體捐獻器官的自主決定權。
  •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2020-03-20 19:26:00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抗擊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 民法典來了No.20|逝者遭誹謗,家屬能否維權
    老王去世後,有人在網上對其侮辱誹謗,家屬能否維權?答: 可以。《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條規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2.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5.遺體捐獻有具體要求嗎?  答:遺體捐獻是當一個人不幸去世時,根據本人生前意願或直系親屬的意願,將其遺體以無償的方式,捐獻給醫學院校,作為科研教學之用;遺體捐獻無特殊要求,只要沒有感染愛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的,在其身後都可捐獻。  6.捐獻遺體如何具體執行?
  • 季羨林銅像暨紀念園落成:建衣冠冢 展生前遺物
    據主辦方介紹,紀念園落成後還將籌建季羨林紀念廳,用於展覽季老主要著作及生前遺物。  季羨林先生與泰山有著深厚淵源,他生前曾說過:「泰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山東人,我為泰山自豪。」他那篇膾炙人口的詩作《泰山頌》,如今已被刻成石碑永久珍藏在泰山腳下的季羨林紀念園之中。  今年是季羨林先生誕辰103周年、逝世5周年。
  • 關於人體器官捐獻,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該紀錄片忠實記錄了臺灣捐獻者林戴源先生家屬從探望親人、捐獻意願確認到實施器官獲取手術、器官轉運、緬懷紀念的全過程生動展現了一場跨越海峽、兩岸一家親的生命接力器官捐獻第四條 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等工作。第七條 人體器官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原則。第八條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
  • 大愛無言,感恩良師 | 溫醫大學子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
    會上,開展「大體老師」家屬探訪活動的同學們分享了近5個月以來他們走訪遺體捐獻志願者家屬過程中形成的感人故事。樸實真摯的話語娓娓道來,「無言良師」的事跡徐徐展開,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這份彌足珍貴的無私精神,感動著一批又一批的醫學學子。
  • 濱州市首位紅十字家屬捐獻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7月29日,無棣縣中醫院外科護士、無棣縣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徐志東妻子翟廣豔在濟南解放軍第960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是繼去年鞏文元捐獻成功後無棣縣又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我市首位紅十字會志願者家屬捐獻者。
  • 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19點55分,山東省眼科醫院趕到濱海醫院,對家屬表示慰問後,向家屬解釋角膜摘取方式和下一步如何使用,雙方籤字辦理了捐獻和接受手續,順利摘取了眼角膜。
  • 「遺體捐獻」是生命至高價值的最美詮釋
    12月9日23時,黃驊市舊城鎮白莊村73歲的孤寡老人白志強在市博愛醫院去世,生前他做出了一個令人敬佩又感動的決定——捐獻遺體,成為黃驊第一例遺體捐獻者。(12月27日《燕趙都市報》)人的生命是短暫而脆弱的,人的一生應當「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面對死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容赴死,而且打破傳統世俗觀念,用最後的奉獻點綴著世界,他們就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白志強就是其中的一位。
  • 紅十字會:捐獻器官有條件 惡性腫瘤患者不能捐
    華商網訊 (記者 原登榮) 近日,西安戶縣一31歲男子劉文濤因患多發性淋巴瘤,欲求捐獻器官換得生前治療。但因腫瘤患者臟器不能捐獻,被告知只能捐獻自己的遺體。記者採訪了解到,患有惡性腫瘤、傳染病、愛滋病等症狀的捐獻者,是不能夠捐獻器官的,心臟、肝臟、眼角膜等器官也有各自的捐獻要求。同時,家屬要了解捐獻程序,以免失去捐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