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鄧穎超和周恩來:守著他最愛的海棠花,守著家,守護著愛情
這一生牽了你的手,沒有絲毫的後悔,既然生前相伴,死後也要相互依偎。今天是鄧穎超夫人的生日,讓我們追溯她和周總理的美好愛情故事。大姐說,喲,她當時就覺得周恩來長得很漂亮。」周恩來去世後,鄧穎超經常在與趙煒的閒聊中,講起她與周恩來當年的那些片斷。周恩來與鄧穎超相識於「五四」運動。當時,從日本留學歸國的周恩來,在天津學生界已很有名氣;而在北洋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的鄧穎超,是「女界愛國同志會」的講演隊長,鄧穎超後來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
周恩來鄧穎超書信裡有愛情最美的模樣
、革命他們用信紙傳遞的愛情現在讀來依然讓人溫暖1925年,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期間留影01周恩來致鄧穎超(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超:昨天你們走後,朦朧睡去,醒來已近黃昏。有網友還曾整理上傳過周恩來、鄧穎超兩人的其他通信。有一次,鄧穎超心臟病發,在家休養,對丈夫的關心也絲毫未減:「覺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這是我最關心惦記的,回來要檢查哩!」1954年的書信裡,鄧穎超稱周恩來「恩來——我親愛的老伴」。周恩來與鄧穎超50多年的愛情,於1919年開始埋下種子。
-
半張桌布見家風 周秉宜向紀念館贈送周總理生前物品
周秉宜(中)贈送周總理生前物品 昨天上午,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將當年鄧穎超送給她的半張塑料桌布,贈給紹興周恩來紀念館。這半張桌布,今年73歲的周秉宜已珍藏了43年。 從1949年開始,周秉宜跟伯父、伯母一起生活,直到1968年離開,她在中南海生活了20年,從小受周總理和鄧穎超的教誨,在嚴格的家風、家教中長大。 1974年1月,周秉宜生女兒時,伯母鄧穎超將幾件舊睡衣交給周秉宜,讓她用舊衣服給孩子做尿布。「伯母說,棉布睡衣不會傷小孩子的皮膚,你就用這舊衣服給孩子做尿布吧。
-
周恩來誕辰121周年: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透過珍貴老照片回顧一生經典瞬間1912年,周恩來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時留影1914年7月,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南開學校新劇團主要演員合影1917年,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1917年9月,周恩來赴日本求學,這是他與留日同學的合影,後排右一為周恩來1919年,「五四」運動時的周恩來
-
穎超在武漢工作照首次展出
周恩來、董必武曾在這裡揮斥方遒;葉劍英、羅炳輝曾在這裡殫精竭慮;鄧穎超、李克農曾在這裡嘔心瀝血。26日,記者從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了解到,該館正在展出的展覽《偉人與八辦》自3月22日開展以來,已經吸引了近千觀眾前往參觀。
-
天津排前4的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僅排第4,網友:第一實力太強!
天津排前4的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僅排第4,網友:第一實力太強!天津美術館既提供了永久性和臨時性展覽空間,也提供了公共教育與文化休閒的空間,是中國最具現代化標準的美術展覽館之一,與同處文化廣場地區的天津博物館、天津大劇院、天津圖書館、天津自然博物館等共同構成天津城市標誌性文化建築群。
-
周恩來為何不給「嗣子女」「義子」名分
關於周保章兄妹過繼的事不僅有周保章的回憶文章和他兄弟姐妹的口述、筆記為證,筆者還曾問詢過當事人趙忠綺,即1938 年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陽臺上舉行周保章、周保莊出嗣過繼給周恩來、鄧穎超做子女的儀式,是由周恩來的天津覺悟社社友趙光宸的妻子桑春蘭主持的,趙光宸的大女兒趙忠綺、二女兒趙忠績等都在場。
-
中西合璧天津獨特文化-國情講壇·萬祥軍:謀定海河文明內涵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建館20周年館藏文物精品展」開展,周恩來總理給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直屬巴黎支部書記傅烈的明信片、在人民大會堂臨時辦公室使用過的紅色、黑色保密電話機等,一批珍貴文物首次展出。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見證著那段崢嶸歲月,也讓大家沉浸在革命先輩們探尋革命道路時篳路藍縷、艱辛奮鬥的情景中。
-
周恩來1962年給張學良16字密信 生前從未透露
1936年4月9日,張學良與周恩來在延安第一次會見,奠定了兩人一生的珍貴友情。1962年,周恩來通過種種關係,設法為被秘密幽禁在臺灣的張學良送去「16字密信」。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以紀念「西安事變」25周年。
-
天津旅遊的打卡地,免費而且有紀念意義,老外都豎大拇指!
曾經國家領導人的坐騎,紀念館收藏物此館是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經報請中央批准在天津建立的。兩位偉人始終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他們一生沒有子女,沒有財產,甚至連骨灰都沒有留下,臨終前他們分別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祖國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
-
天津四家博物館升級!
平津戰役紀念館成為繼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之後,天津市第四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此外,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天津北方網訊:「為一座館,赴一座城」。近幾年,隨著《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文博類綜藝節目的熱播,博物館的魅力為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
家屬捐獻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前珍貴遺物
本報訊 「我們想把我哥哥蔡經華生前的遺物及相關資料捐獻給石獅市檔案館,這是我們全家人的心願。」10月8日,蔡經華的妹妹蔡碧兒向記者這樣說道。42天後,這個願望實現了。 11月20日上午,石獅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特意前往泉州,接受蔡碧兒等捐獻的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平的珍貴資料及學習用品。
-
季羨林銅像暨紀念園落成:建衣冠冢 展生前遺物
據主辦方介紹,紀念園落成後還將籌建季羨林紀念廳,用於展覽季老主要著作及生前遺物。 季羨林先生與泰山有著深厚淵源,他生前曾說過:「泰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山東人,我為泰山自豪。」他那篇膾炙人口的詩作《泰山頌》,如今已被刻成石碑永久珍藏在泰山腳下的季羨林紀念園之中。 今年是季羨林先生誕辰103周年、逝世5周年。
-
鄧穎超花圈寫:小超哀獻
由於過度勞累,周恩來的病情急劇加重,第二年元旦過後,他出現了尿血。保健醫生張佐良來到周恩來的臥室,只見抽水馬桶裡面鮮紅鮮紅的血,目測出血量不少於500CC。張佐良的頭嗡的一聲,知道他這大半年來提心弔膽的事情發生了。張佐良知道,周恩來的手術治療已經刻不容緩,可是周恩來仍然每天像陀螺一樣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停下來做手術。
-
周恩來六大驚人之無:死不留灰生而無後官而不顯……(組圖)
1月15日下午追悼會結束後,鄧穎超就把家屬召集到一起,說總理在十幾年前就與她約定死後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當晚,鄧穎超找來總理生前黨小組的幾個成員幫忙,一架農用飛機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飛,飛臨天津,這個總理少年時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著渤海灣飛臨黃河入海口,將那一捧銀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許就是這一撒,總理的魂魄就永遠充滿人間,貫通天地。
-
我黨最早密碼"豪密"發明者周恩來:第一份電報發給誰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陳苑)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15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你是這樣的人——回憶周恩來口述實錄》一書近日在京首發。該書由1998年拍攝電視文獻片《百年恩來》主要採訪記錄整理而成。原採訪200餘人,本書選取有重要價值的34人的採訪記錄,這些講述人均為與周恩來有親密交往者。
-
最另類名人遺物:愛因斯坦的大腦,伽利略的手指,拿破崙最荒謬
這些歷史名人生前叱吒風雲,崇拜者無數。即使失去,它的名聲依然振聾發聵。將其遺物視為畢生收藏的後世愛好者不計其數。比如上世紀80年代當紅歌星鄧麗君,1995年突然去世。不過,她生前的表演服裝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依然價值連城,不少懷舊的粉絲依然願意掏錢購買。當然,像服裝這樣的東西收藏也無可厚非。
-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一起回顧他一生中的這些瞬間
1917年9月,周恩來赴日本求學,後排右一為周恩來。1917年9月,周恩來由天津登輪船赴日本。10月,他進入日本東京神田區東亞高等預備學校補習日文。1917年到1919年在日留學期間,他廣泛閱讀,尋求拯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的真理。這正如他在那首著名的詩篇中所表達的,「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在這期間,他沒能進入理想中的日本大學讀書,但他開闊了視野,更有機會初步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真理。
-
圖文:深圳明斯克公園展出「和平號」空間站遺物
本報深圳專訊:在和平號空間站的墜毀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的同時,一個以重現輝煌為主題的「『和平號』空間站遺物特別展」在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公園隆重推出。 此次展覽展出了「和平號」空間站(模型)及其眾多神奇的太空物品(真品):回收艙、餐桌、餐具、食品、太空冰箱、太空衣、太空醫療箱、太空萬能控制裝置、太空人應急用品等近20件,數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