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超在武漢工作照首次展出

2020-11-26 華夏經緯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芳 通訊員傅少瑾 王冠)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可謂是英雄輩出,豪傑並起。周恩來、董必武曾在這裡揮斥方遒;葉劍英、羅炳輝曾在這裡殫精竭慮;鄧穎超、李克農曾在這裡嘔心瀝血。26日,記者從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了解到,該館正在展出的展覽《偉人與八辦》自3月22日開展以來,已經吸引了近千觀眾前往參觀。

  今年恰逢建國70周年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建館40周年,該館特地舉辦《偉人與八辦》圖片展,展覽通過展示近百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介紹抗戰期間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戰鬥、生活過的偉人事跡。

  記者現場看到,展覽詳盡展示了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葉劍英等偉人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的情況。很多照片是第一次在武漢展出,比如鄧穎超1938年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內的照片,就是鄧穎超隨周恩來到武漢後,擔任中央長江婦委委員,積極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婦女,為堅持抗戰不懈努力的見證;還有董必武和羅炳輝在武漢八辦門口的合影,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的學生們26日下午就在館裡上了這堂生動的歷史課。「回想當年的革命烽煙,多少革命偉人為了民族解放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我們也要繼承革命先輩的精神品質,承擔起繼往開來、民族復興的使命。」七五班學生張以恆感慨地說。

  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展旨在鼓勵當下年輕人銘記歷史,自強不息,奮發有為!

來源:武漢晚報

 

相關焦點

  • 武漢展出另類生物:蜘蛛會捕鳥 個頭堪比小龍蝦
    昨天,東湖海洋世界首次舉辦的另類生物展開展,展出的11種奇異動物,讓人大開眼界。  記者現場看到,展出的另類生物包括:豬鼻龜、枯葉龜、蛇頸龜、六角恐龍、雨林蠍、巨人蜈蚣、納爾遜奶蛇、翠綠青、捕鳥蛛、爪蟾、鬃獅蜥。這些生物全部飼養在玻璃缸內。  小夥子張夏黎小心翼翼地將捕鳥蛛從玻璃缸中拿出,放在手上爬來爬去(如圖)。張先生說,這是他家養了七八年的寵物蛛。
  • 「恐龍」來了……霸王龍的頭骨首次在國內展出
    昨日記者在省博物館即將開展的《古生物進化和恐龍展》布展現場看到,五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已經擺放好,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為即將啟幕的恐龍展做準備。據介紹,此次展出的仿真模型和化石分為古生物進化、恐龍時代、古哺乳動物和各時代珍貴化石標本欣賞四大部分。
  • 愛因斯坦110份手稿首次展出
    中新網3月7日電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6日,為慶祝即將到來的愛因斯坦140周年誕辰,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公開展出了愛因斯坦的110份手稿,其中大部分手稿是首次對外展出。當地時間2019年3月6日,為了慶祝愛因斯坦140歲生日到來,希伯來大學公開展出他的110份手稿,其中大部分從未展出過。報導稱,這些展出的手稿中包括愛因斯坦的親筆信、論文、未經發表的科學文章等。這些手稿現已成為希伯來大學吉瓦特拉姆(Givat Ram)校區的愛因斯坦檔案館的藏品。
  • 中國首次大規模展出20餘種危險有毒的水生物
    中國首次大規模展出20餘種危險有毒的水生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9日 09:03 來源:新聞晨報 、背鰭棘刺有毒的五角虎……明天,20多種可能致命的海洋水生物將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亮相,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展出這些危險有毒的水生物。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海洋水族館已經把這些水生物的急救方法備案給東方醫院。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張亨偉 攝「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9月27日電 (張亨偉王笈)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展覽集中展示了80件美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和紙本作品,其中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首次在亞洲展出。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展出百餘個品種8萬餘株菊花
    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任麗瓊、陳衝)11月26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舉行2020年冬菊展開幕儀式,展出了8萬餘株菊花及打造成的百餘組造型,兩萬餘名師生共赴這場冬菊盛宴。展出的菊花有兼雲香菊、古剎金剛、古水流霞、金背大紅、澡水流冰、墨萍等百餘個品種。其中,既有全國知名菊藝專家、該校「工匠教授」辛高爐及園林園藝學院師生自行培育的菊花品種,也有從武漢蘭亭公園、園博園等特色菊展單位引進的新品冬菊。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細節首次展出 暗藏大國工匠智慧
    按1比100比例製作的C形柱局部展開模型為首次展出,清楚揭示了機場外層金屬裝飾屋面、內層金屬隔熱屋面、主鋼結構層、室內大吊頂層各層「肌理」。大興國際機場航站區工程設計總負責人之一、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師王亦知介紹,外層金屬裝飾屋面具備散熱功能,在設計階段,設計師模擬這層外皮能為內層降溫4至5℃,而實際使用效果超出預期,降溫超10℃。
  • 莫奈名作《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
    近日,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在上海開幕,這是莫奈名作《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據悉,此次展覽以《日出·印象》為主題,共展出47件作品,除《日出·印象》之外,還有《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莫奈經典力作。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9月20日,《日出·印象》作品前人頭攢動。
  • 今年首次外推,武漢備好文旅「好菜」
    健康、安全、美麗、快樂的武漢正張開雙臂,歡迎全國遊客到來。隨著中秋國慶長假即將到來,9月15日起,武漢在南京、上海、杭州三地召開推介會,向全國人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大武漢將以最優的服務、最美的形象,最具有文旅特色的產品,邀請大家打卡。這是今年以來,武漢首次到省外舉行文化旅遊推介會。武漢邀全國人民來打卡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馳援武漢。
  • 瑞士展出愛因斯坦最早情書
    原標題:瑞士展出愛因斯坦最早情書  新華網日內瓦4月15日電(記者聶曉陽 張淼)瑞士伯爾尼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行愛因斯坦周,展出了一批從未公布過的愛因斯坦私人信件,其中包括一封他十六七歲時寫給初戀情人的信。
  • 第十七屆「光博會」武漢開幕 關注疫後光電子產業重振
    中新社武漢11月11日電 (記者 梁婷 徐金波)為期3天的第十七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以下簡稱「光博會」)11日在湖北武漢開幕,來自國內外300多家企業參展。本屆「光博會」關注疫後光電產業重建,圍繞技術及產業鏈,集中展示一批新產品、新技術和創新成果。
  • 早安武漢|武漢一青年獲獎300萬元!超800名兩院院士推薦評審,含金量十足
    2007年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9年被評為副教授,2014年被評為教授,在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前沿科研工作,2012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做訪問學者。
  • 武漢物數所等首次在量子層面上驗證朗道爾原理
    武漢物數所等首次在量子層面上驗證朗道爾原理 2018-05-24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字體馮芒研究團隊在前期工作中已實現40Ca+離子的基態冷卻以及離子內態與運動態的精確操控和測量等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該團隊精心設計了量子化的熱庫和對系統-熱庫量子關聯的有效測量方案,在離子內態探測誤差不超過3%和聲子數測量誤差不超過0.02的情況下,首次在單原子水平上精確驗證了量子朗道爾原理,也為量子計算所需的最小功耗提供了重要的實驗證據。
  • 武漢物數所Science:國際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作為一種關鍵的量子資源,超冷分子比超冷原子擁有更豐富的內部能級,在超冷化學、高精度測試、量子模擬和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備受關注。但是由於對複雜原子-分子結構的全面控制非常困難,形成相干的單原子有較大挑戰。
  • 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
    新華社杭州1月5日電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5日在杭州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個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據介紹,此次展覽匯集了宋代茶事器物114件,類別囊括了盞、盞託、執壺、罐、渣鬥、雜件等,完整呈現了宋代僧家茶事的歷史脈絡。
  • 首次展出!辰山展覽溫室內,泰國垂茉莉悄然開花
    首次展出!辰山植物園的園藝師們通過扦插,修剪,施肥,澆水等日常養護工作,使泰國垂茉莉大量盛開,盛花期1-2個月。這是泰國垂茉莉在展覽溫室首次展出,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去一睹為快哦!
  • 義大利都靈裹屍布5年來首次展出 百萬人預約參觀
    圖Giorgio Perottino路透社中國網4月20日訊 據英國媒體4月19日報導,基督教最富爭議的聖物都靈裹屍布五年來首次展出,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預計將有世界各地上百萬的基督教信徒前往義大利的都靈一睹這難得一見的聖物。對於虔誠的信徒來說,能夠得見都靈裹屍布是極為難得的機會。它是一條長約4.3米(14英尺)的亞麻布,據信是耶穌下葬時的屍衣。
  • 愛因斯坦140周年誕辰將至 110份手稿首次展出(圖)
    中新網3月7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6日,為慶祝即將到來的愛因斯坦140周年誕辰,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公開展出了愛因斯坦的110份手稿,其中大部分手稿是首次對外展出。當地時間2019年3月6日,為了慶祝愛因斯坦140歲生日到來,希伯來大學公開展出他的110份手稿,其中大部分從未展出過。
  • 程穎教授:小細胞肺癌迎來新標準治療模式
    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吉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程穎教授,請她介紹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程穎小細胞肺癌侵襲性強,與吸菸密切相關,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腫瘤倍增時間短、生長迅速,早期就會出現遠處轉移,約60%~70% 患者診斷時已為廣泛期。儘管小細胞肺癌對初始治療非常敏感,但很快復發進展,復發後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5年生存率不足5%。
  • 沈家本著作木刻版在法大首次集中展出
    這是沈家本著作木刻版自法大建校以來的首次集中展出。原版刷印《沈寄簃先生遺書》《吳興長橋沈氏家集》《枕碧樓叢書》共九函也將在本次展覽中亮相。該展覽持續到12月25日,其中沈家本著作木刻版展出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12月22日。機會難得,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