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讓生命在陽光下延續

2020-11-30 山西新聞網

海鷗畫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商品交易,民法典寫盡個體權利密碼,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社會學意義上的憲法。其中,人格權獨立成編,在第二章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中對遺體和人體器官、人體組織捐獻做出明確規定,明確禁止人體買賣,確立器官捐獻基本規則是民法典中的亮點。

【民法典具體條款】

  第一千零六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一千零七條 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違反前款規定的買賣行為無效。

【真實案例】

  1998年10月份,由於冰箱裡儲存的角膜因長時間保存已經壞死,如果找不到新的角膜,一位燒鹼燙傷的病人眼球就很快會腐爛失明,只有從新鮮的屍體上可以獲取到有用的材料。於是,出於挽救病人的目的,時任北京人民醫院眼科醫生的高偉峰去醫院太平間,用隨身攜帶的剪刀和鑷子取出了一具新鮮屍體的眼球,卻由此引起一場法學界和倫理學界的軒然大波。
  案發後,死者家屬要求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並索賠50萬元。1998年3月初,北京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對該案做出了不予起訴的決定。

【法條解讀】

  關於本案,首先,高偉峰擅自摘取屍體眼球的行為尚不構成刑法規定的「盜竊、汙辱屍體罪」,不應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第一,高偉峰的行為對社會公共秩序有一定的危害,但尚未達到「嚴重」的程度;第二,高偉峰摘取的是「眼球」,而不是「屍體」,而且在摘取死者的眼球後裝上假眼,可見他並沒有汙辱屍體的故意;第三,刑法除了「盜竊、汙辱屍體罪」外,刑法沒有其他罪名可以適用於高偉峰的行為。其次,雖然高偉峰的動機是為了治病救人,但是他未徵得死者家屬的同意,給死者家屬造成了一定感情上的傷害,尤其是傷害了醫者與患者的信任關係,無疑是一種侵權行為。綜上所述,屍體是種特殊的「物」,它不是所有權的標的,而是管理權的標的。死者近親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可以按死者生前的意願行使管理屍體的權利,也可以在不違背死者意願的前提下按自己的意願行使管理權利。高偉峰未徵得死者家屬的同意,擅自摘取死者的眼球,侵犯了死者家屬對死者屍體的管理權,也破壞了屍體的完整性,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針對上述法律空白,國務院於2007年3月31日發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獻其人體器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願,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意願,有權予以撤銷。此次《民法典》正式將器官捐獻基本規則寫入法律,確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同意捐獻器官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或者遺囑形式;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遺體、器官捐贈的問題是人生最直面死亡的一個選擇,充分了解法律賦予的權利,選擇是否用其他的方式延續自己生命的意義、價值是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的話題。遺體是特殊物體,原則上自然人去世後就發生繼承關係,但遺體並不屬於遺產。只有在所有合法繼承人一致的同意後才可以書面形式捐獻器官,缺少一個都不能捐獻。

  北京大成(太原)律師事務所律師 韓婷婷

(責編:馬雲梅、褚嘉琳)

相關焦點

  • 生命的「延續」 廣西一男子去世後捐獻器官救治6名患者
    近日,廣西一名中年男子因突發腦幹出血並出現腦死亡,他的家屬決定將他的器官捐出。醫院成功完成了6臺手術,包括1例肺移植、1例肝臟移植、2例腎臟移植,以及2例眼角膜移植手術,這名男子的生命在6名患者身上得到延續。
  • 讓生命延續!鄭州市人體器官捐獻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
    12月1日,在鄭州市紅十字會2020年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工作座談會上,器官捐獻者年猛的表姐張向科回憶起表弟病故、妗子替表弟捐獻器官時,還是忍不住哽咽了。會議現場。2020年10月11日8時許,年猛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肝臟和兩個腎臟捐獻了,用在了需要它的人身上,他的生命在別人的身體裡得到延續。「醫生說能救活3個人。」張向科說。
  • 施予受,讓生命延續!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000人,今天這些...
    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來源。 這一年,中國有2766人在生命終結之時,捐獻出了自己的器官。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生命因短暫而珍貴,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而器官捐獻,則是生命在大愛中延續。截至今天,袁州區紅十字會已參與兩例器官捐獻儀式,在場全體人員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大愛長留人間。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器官移植,有望全部納入醫保!當死亡無可避免,唯有愛可以延續
    >才能延續生命延續希望延續愛不是嗎先來看一組數據數說1:20201例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31日,我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992540人。
  • 青海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 挽救12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青海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 挽救12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2020-10-18 13:55:12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0月18日電 (孫睿)18日,青海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秘書長馬常德在青海西寧表示,截至目前,青海省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捐獻器官11個,角膜組織2個,挽救了12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 生命定格在最美年華,24歲小夥捐獻器官挽救他人
    7月17日,當寧波市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與陳俊米家屬提起器官捐獻事宜的時候,小米媽媽一口拒絕,她哭著說:「我兒子還有心跳!」眼看兒子生命已無法挽回,經過一番思量後的陳媽媽,在7月20日主動讓女兒聯繫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7月21日,陳媽媽替小米做了一個決定:捐獻陳俊米有用的器官,拯救更多生命。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儘管捐獻器官,拯救他人生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參與捐贈。我國對器官、捐贈人、被捐贈人都有著明確且嚴格的要求。先說器官,主要包括捐獻器官的範圍與分類、器官狀態、貯藏方法。另外,器官捐獻又可分為活體捐贈與遺體捐贈。假如你是一個年滿18周歲,且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有一天你的父母或配偶需要器官移植,在等不到合適器官的情況下,還有一種辦法可以使他們延續生命。那便是活體捐贈,即通過自主報名,經過醫院檢查和有關部門公證後,將活人的某個器官取出來給另外一個人移植。
  • 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舉行 10秒即可完成器官捐贈登記
    2017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首次開展「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此後每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都聯合相關支持單位、醫院、媒體等,共同開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成為我國自2015年實現公民自願器官捐獻為唯一移植合法來源後的重要宣傳活動之一。
  • 中國器官捐獻日|中國捐獻量亞洲第一,但器官缺口仍巨大
    自中國從2015年全面開啟公民器官捐獻後,中國公民逝後自願器官捐獻數量逐年增長,器官捐獻數量列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3月31日,在中國紅十字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下,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重慶西郊福壽園和璧山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舉行。活動以「生命如花 -- 我們需要每個人」為主題,相關領導以及各界代表400餘人出席。
  • 中國器官捐獻日 微信掃一掃便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611,路遙遙」,6月11日,是第二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口號是「器官捐獻我願意」。6月11日上午10點,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器官移植中心在門診大廳外舉行器官捐獻宣傳和肝腎移植、肝腎疾病義診活動,微信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生命至上!西部航空保障人體捐獻器官緊急運輸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6日消息:10月5日,西部航空PN6435「重慶-杭州」航班成功保證一起人體捐獻器官運輸,這是西部航空在2020年第五例人體捐獻器官運輸保障案例。「通過公司人體捐獻器官空中轉運綠色通道的及時響應,以及環環相扣的有力保障,為醫療事業提供全力支持,這是作為民航承運人應該履行的企業社會責任。」當日負責保障的地面服務帶班主管鍾佩伶表示。據悉,當日12時26分,西部航空服務席接到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人體器官運輸申請,意識到活體器官運輸是一場與生命的賽跑,不容耽擱。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近期有不少熱心市民朋友來我院諮詢器官捐獻、遺體捐獻和角膜捐獻,我們非常感動,並對他們支持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表示感謝!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傳遞人間大愛、促進社會文明的高尚事業。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溫州醫科大學師生為遺體捐獻者舉辦感恩追思會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有一種愛,讓心跳不止、讓生命延續。11月底,年僅30歲的安徽小夥劉先生,在安裝電梯時,意外從高處跌落致腦死亡。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小夥子去世後,家人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來幫助更多的人。  9月11日下午2點13分,剛剛過世的廣東揭陽小夥子吳遠旋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黃埔院區),捐獻出心臟、肺、肝、腎和眼角膜。北京、廣州、無錫的7位病人,將因他贈送的這份無價的「生命禮物」而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