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展現信仰的力量 收錄133篇巴渝革命烈士...

2020-12-01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訊 (記者 蘭世秋)6月30日,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舉辦了《初心 使命 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以下簡稱「《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出版座談會。

  該書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仰的紅色文化讀物,書中精選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62位重慶籍,以及在重慶戰鬥、犧牲的烈士的詩文書信遺作共133篇(首),顯示了革命者至情至愛的人性之美,凝結著共產主義者理想信念的精神之花,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其中,王良烈士的書信是首次公開出版。

  《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中的革命烈士,有「此生不死,必見光明」的楊闇公、有以「堅決」「奮鬥」「犧牲」自誓的漆南燻,有面對敵人審訊時驕傲回答「四川有幾個配當共產黨」的李蔚如,有「信仰堅定、不怕犧牲」的趙世炎……

  座談會上,市檔案館館長李華強表示,讀了《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他深受感動,「書中的內容閃爍著理想的燦爛光芒,表現出革命烈士對革命理想的追求帶著理性的認知。」重慶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認為,《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中的烈士詩文書信體現了巴渝革命先烈們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對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真摯的家國情懷和人民情懷、視死如歸的使命擔當以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

  「精神的痛苦,無法驅除。左右的環境,又如潮的壓迫而來,處此域中,惟有奮鬥。此身不死,必見光明。」《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中摘錄了楊闇公的這段日記內容。座談會上,楊闇公的曾孫高陽說,楊闇公一共留下了三本日記。據悉,這三本日記最先藏於楊闇公重慶的家中。他犧牲後,其妻趙宗楷偷偷將日記從重慶帶回雙江,藏匿在老家房間的牆洞裡保存下來。1949年以後,楊闇公的子女將日記捐獻給了國家。

  高陽說,每次重溫這些日記內容,她都會被楊闇公的精神所感動,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一直都在踐行生而為公的人生觀,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

相關焦點

  • 王良烈士書信首次公開 這本新書闡釋巴渝革命烈士初心
    「永遠永遠為人類的自由幸福而戰」……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前夕,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今天,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的《初心、使命、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正式出版發行。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一場公開聽證會依法捍衛英烈榮光
    他的名字刻在福建省閩侯縣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革命戰爭時期,許多有志青年投身革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楊立梧就是其中之一,犧牲時年僅35歲。這座紀念碑上,鐫刻著楊立梧在內12位烈士的名字。然而近年來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赫然入目的是旁邊5米距離內高聳的信號鐵塔和其他違規建築物。
  • 揭開塵封檔案,再現19歲革命烈士遺書
    毛慈影烈士的者封絕筆信,滿滿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毛慈影烈士談笑自若。信中的每一段,幾乎都可以看到毛慈影烈士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寫下這封遺書的她,年僅19歲……
  • 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
    安徽太湖縣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無數革命烈士為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獻出了生命,現把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抄錄如下:嚴炎才 嚴甲橋 嚴繼武 何國平 何家如 何小松 何旺龍 何石和 何維吳敦熹 吳洽升 吳洽林 吳洽林 吳燈勤 吳生民 吳生禪 吳申權 吳的美 吳禮雙 吳禮進 吳禁禪 吳結銀 吳緒倫 吳緒六 吳緒奇 吳緒楷 吳緒約 吳迎春 吳金印 吳銀昌 周丙爐 周會同 周化龍 周志量 周明良 周朝宗 周維喜 哉北春 哉珍永 姚會南 姜取華 姜家平 孫家順 孫正發孟城貴 孟廣信 孟金亢 宋銀元 張嚴爐 張代望 張克寬 張興和 張加保 張和平 張姓烈士
  • 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隆重舉行
    原標題: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隆重舉行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保林)9月30日,2020年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在武漢二七紀念館隆重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省政協主席徐立全,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等領導同志,同社會各界代表一起參加敬獻花籃活動。
  • 中國工人運動的不朽豐碑——二七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表現了中國無產階級剛剛走上政治舞臺時的英勇氣概與革命精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用鮮血寫下了中國工人運動和中國歷史上新的一頁。烈士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為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1963年在江岸二七路建立了二七烈士紀念碑,1997年遷建於新館。    湖北省暨武漢市人民敬立    一九九九年二月七日    如今,原二七烈士紀念碑依然矗立在武漢市江岸二七路36號鐵路文化宮(老二七紀念館)那裡。
  • 生命禁區」康西瓦,銘記邊關忠誠烈士
    戰鬥結束後,出於道路極度險峻、運輸極端困難等因素考慮,西段方向一部分烈士被轉到山下的葉城縣烈士陵園。還有一部分烈士在當時的新疆軍區康西瓦前指附近安葬。它背靠巍峨崑崙,面向喀喇崑崙,腳下是終年流淌的喀拉喀什河,是高原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 1965年5月,新疆軍地撥出專款,為烈士刻字銘志,將其命名為「康西瓦烈士陵園」。
  • 桃花紅雨慰忠魂:記滬東學運和工運的早期領導人費達夫烈士
    而在這19位共產黨員中,有一位曾在23歲時就擔任上海滬東區工會聯合會主任的費達夫烈士。同情勞苦大眾,堅持共產主義信仰費達夫(化名費德甫),1907年出生於上海楊樹浦韜朋路(今通北路)98號,在家中排行第二。小時候,他與弟弟一起在八埭頭讀私塾,之後考入聶中丞華童公學(今市東中學)。
  • 《輻射4》大烈士怎麼樣 大烈士屬性介紹
    導 讀 輻射4大烈士介紹,大烈士身世之謎圖文分析,玩家在遊戲中不知道可碰到過大烈士,知道其身士是什麼麼,
  • 家屬捐獻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前珍貴遺物
    11月20日上午,石獅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特意前往泉州,接受蔡碧兒等捐獻的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平的珍貴資料及學習用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與蔡碧兒一一核對所捐獻的資料和物品,隨後雙方在捐獻的清單上簽字,現場向蔡碧兒頒發捐獻榮譽證書。 蔡經華,石獅市鳳裡街道大侖人,1929年12月24日生於菲律賓,1941年6月5日,隨父母回家鄉探親。
  • 烈士紀念日我市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永紅、市政協主席馬玉芳等在家市領導和各界代表一起,在固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肅穆,參加儀式的全體人員手持黃菊花,整齊列隊。
  • 中國一共有多少名烈士?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8月31日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既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又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紀念活動相銜接,因此確定為這一天。
  • 老山戰區烈士火化場:他們就這樣走向遠方......
    近幾天,接連收到戰友們赴南疆祭悼烈士的微信,一篇篇泣人淚下的感概,一幅幅動人心扉的照片,讓我的思緒又飛到了三十五年前我曾戰鬥生活過的地方——老山戰區烈士火化場。那是個非常的年代,也是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傷心地。在那個狹小的半山坡,我和師烈士工作組的戰友們歷經180多天,送走了一師部隊對越作戰中為國捐驅的348名英烈。
  • 專訪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原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李愛雲
    時值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踏上淮陰這塊用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採訪了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的劉老莊連原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李愛雲。 一說起劉老莊82烈士,一聊起大哥李雲鵬,剛從醫院做完胃部手術的李愛雲一下子就健談起來。她回憶道,李雲鵬原名李亞光,父親李夢祥是名小學教員,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大哥才有機會一直讀到高小。
  • 「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尋找甘肅籍志願軍烈士親屬」追蹤...
    他也是自10月16日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發起為甘肅籍志願軍烈士尋找親屬活動後,目前尋找過程最為曲折的烈士之一。11月18日,在宕昌縣眾多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疑似鄧忠娃烈士的親屬。經過幾天的核實後,最終確認了鄧忠娃烈士的親屬。鄧忠娃烈士的原始籍貫記載是定西岷縣一家村,現在的籍貫為隴南宕昌縣興化鄉尚家灣村。
  • 菏澤一社區黨支部書記幫無名烈士回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山東省菏澤市開發區佃戶屯街道張和莊社區內有一處烈士陵園,蒼松翠柏之間安放著100多塊墓碑,碑上的字幾乎都一樣: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無名烈士。2008年,陵園守墓人、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做出一個決定:幫助這些無名烈士「回家」。但是,由於查不到烈士信息,「回家」之路並不順利。2012年,張景憲、吉文選等人組成了烈士尋親團,為烈士尋親找家的方向逐漸明朗。2013年底,尋親團來到山東濰坊,找到無名烈士們的生前部隊。2014年清明節前夕,通過軍史館提供的資料,尋親團終於拿到了一份烈士名冊。
  • 我省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向烈士敬獻花籃-2020-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緬懷先烈凝聚奮進力量,堅定信心開創美好未來。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上午,我省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向烈士敬獻花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範承才、政委周皖柱,省政協主席葉冬松等出席。蒼松翠柏掩映下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紅旗飄揚、莊嚴肅穆。巍峨聳立的紀念碑上,「為國犧牲永垂不朽」8個大字格外醒目。
  • 抗日老戰士:香港抗日烈士紀念碑被凃汙 要學習歷史
    香港抗日烈士紀念碑被凃汙 抗日老戰士:要學習歷史 分清敵我【解說】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在"9.18事變"88周年前夕被塗汙和破壞。碑身多處地方被噴塗上「反送中」「反送中列士(烈士)」等字樣。
  • 王杏飛: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王杏飛: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2017年05月03日 09: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杏飛 字號 內容摘要:保護英烈人格利益規則的發展歷程從立法發展歷程看,《民法通則》缺乏對死者人格利益保護的規定
  • 賀龍元帥的數千名族親烈士
    兩年時間他們遍訪英烈犧牲地,將烈士的姓名、生平簡歷儘可能完整地收集起來,終於寫成銘記英烈事跡的浩浩長卷《永遠的祭奠》。  ●3000名湘西子弟對南昌起義的重要貢獻  今天,當我們敘說八一南昌起義的歷史時,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當初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南昌發動的這次標誌著我黨從此有了自己武裝力量的著名起義,其骨幹力量主要是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而在賀龍領導的這支一萬餘人的隊伍中,竟有3000人是來自賀龍家鄉的湘西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