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17:00:1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願以我血鮮后土,換得神州求太平。」「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永遠永遠為人類的自由幸福而戰」……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前夕,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今天,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的《初心、使命、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正式出版發行。
據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虛光煦介紹,該書精心選錄了包括趙世炎、王良、江竹筠、王樸、許曉軒、陳然等在內的62位重慶籍以及在重慶戰鬥、犧牲的烈士的詩文書信遺作共133篇(首)。這些詩作涵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王良烈士的書信是第一次公開出版。
所有的詩文書信遺作
都閃爍著共產主義的璀璨光芒
「翻開書卷,一一讀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先輩們的形象從他們的文字中浮現而出,書中的所有詩文書信遺作,都閃爍著共產主義的璀璨光芒。」重慶市檔案館館長李華強說,雖然當年的共產主義就像馬燈一樣,僅僅發出了星星之火,但是從烈士們的文字中,這盞馬燈、這片星星之火,卻散發出了無比奪目的光彩。
同時,這些文字還展現了烈士們對革命理想的理性追求,李華強說,劉願庵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時刻是望著中國革命成功,而你是這中間一個努力工作的戰鬥員」,「面對人間最濃烈的愛情和親情,如果不是對共產主義的理性追求,劉願庵烈士不會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對妻子作出如此明確的指引。」
除此之外,這些文字還處處散發著先烈們濃烈的人民情懷,在烈士們看來,人民的解放從來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當時四萬萬同胞的共同追求。「比如漆南薰烈士寫下的『巍巍崑崙,浩浩長江,是我四萬萬人之故鄉』,比如牛正聲烈士遺詩中所寫『窮苦兄弟們的胸窩,就是我的歸屬地!』……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無不展現了在烈士們的心目中,勞苦大眾的解放是比他們生命更加重要的追求。」李華強說。
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
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拿到新書,重慶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一口氣讀完了這133篇文字,「從每一篇烈士的作品中,我都能看到革命先烈們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唐青陽說,這些文字充分展現了先烈們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我國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烈士在英勇就義時慷慨激昂地說出了『志士不辭犧牲,革命種子已經遍布大江南北,一定會茁壯成長起來,共產主義必將取得勝利』,江竹筠烈士在自己的遺書中寫下了『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這些烈士們犧牲前留下的話語裡,充滿了堅定的革命信念。」
唐青陽認為,這些書信詩詞遺作還體現了烈士們對理想、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體現了烈士們真摯的人民情懷和家國情懷,以及「衝冠一怒為天下」的不屈不饒、視死如歸的使命擔當。
「這些詩文,就其本身讀來,也無不展現了烈士們革命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正是因為他們對革命的樂觀,才能寫下這一篇篇流芳百世,傳承百世的詩詞作品。」唐青陽說。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實習生 龍茜卓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