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烈士書信首次公開 這本新書闡釋巴渝革命烈士初心

2021-01-10 上遊新聞

06-30 17:00:1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願以我血鮮后土,換得神州求太平。」「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永遠永遠為人類的自由幸福而戰」……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前夕,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今天,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的《初心、使命、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正式出版發行。

據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虛光煦介紹,該書精心選錄了包括趙世炎、王良、江竹筠、王樸、許曉軒、陳然等在內的62位重慶籍以及在重慶戰鬥、犧牲的烈士的詩文書信遺作共133篇(首)。這些詩作涵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王良烈士的書信是第一次公開出版。

所有的詩文書信遺作

都閃爍著共產主義的璀璨光芒

「翻開書卷,一一讀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先輩們的形象從他們的文字中浮現而出,書中的所有詩文書信遺作,都閃爍著共產主義的璀璨光芒。」重慶市檔案館館長李華強說,雖然當年的共產主義就像馬燈一樣,僅僅發出了星星之火,但是從烈士們的文字中,這盞馬燈、這片星星之火,卻散發出了無比奪目的光彩。

同時,這些文字還展現了烈士們對革命理想的理性追求,李華強說,劉願庵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時刻是望著中國革命成功,而你是這中間一個努力工作的戰鬥員」,「面對人間最濃烈的愛情和親情,如果不是對共產主義的理性追求,劉願庵烈士不會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對妻子作出如此明確的指引。」

除此之外,這些文字還處處散發著先烈們濃烈的人民情懷,在烈士們看來,人民的解放從來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當時四萬萬同胞的共同追求。「比如漆南薰烈士寫下的『巍巍崑崙,浩浩長江,是我四萬萬人之故鄉』,比如牛正聲烈士遺詩中所寫『窮苦兄弟們的胸窩,就是我的歸屬地!』……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無不展現了在烈士們的心目中,勞苦大眾的解放是比他們生命更加重要的追求。」李華強說。

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

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拿到新書,重慶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一口氣讀完了這133篇文字,「從每一篇烈士的作品中,我都能看到革命先烈們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唐青陽說,這些文字充分展現了先烈們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我國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烈士在英勇就義時慷慨激昂地說出了『志士不辭犧牲,革命種子已經遍布大江南北,一定會茁壯成長起來,共產主義必將取得勝利』,江竹筠烈士在自己的遺書中寫下了『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這些烈士們犧牲前留下的話語裡,充滿了堅定的革命信念。」

唐青陽認為,這些書信詩詞遺作還體現了烈士們對理想、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體現了烈士們真摯的人民情懷和家國情懷,以及「衝冠一怒為天下」的不屈不饒、視死如歸的使命擔當。

「這些詩文,就其本身讀來,也無不展現了烈士們革命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正是因為他們對革命的樂觀,才能寫下這一篇篇流芳百世,傳承百世的詩詞作品。」唐青陽說。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實習生 龍茜卓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展現信仰的力量 收錄133篇巴渝革命烈士...
    重慶日報訊 (記者 蘭世秋)6月30日,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為配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解放70周年獻禮,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舉辦了《初心 使命 奮鬥——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以下簡稱「《巴渝革命烈士詩文選錄》」)出版座談會。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一場公開聽證會依法捍衛英烈榮光
    他的名字刻在福建省閩侯縣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革命戰爭時期,許多有志青年投身革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楊立梧就是其中之一,犧牲時年僅35歲。這座紀念碑上,鐫刻著楊立梧在內12位烈士的名字。然而近年來的湖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赫然入目的是旁邊5米距離內高聳的信號鐵塔和其他違規建築物。
  • 揭開塵封檔案,再現19歲革命烈士遺書
    毛慈影的塵封檔案 再現毛慈影臨刑前寫給父母的絕筆書信 毛慈影烈士的者封絕筆信,滿滿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毛慈影烈士談笑自若。信中的每一段,幾乎都可以看到毛慈影烈士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寫下這封遺書的她,年僅19歲……
  • 中國工人運動的不朽豐碑——二七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表現了中國無產階級剛剛走上政治舞臺時的英勇氣概與革命精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用鮮血寫下了中國工人運動和中國歷史上新的一頁。烈士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為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1963年在江岸二七路建立了二七烈士紀念碑,1997年遷建於新館。    湖北省暨武漢市人民敬立    一九九九年二月七日    如今,原二七烈士紀念碑依然矗立在武漢市江岸二七路36號鐵路文化宮(老二七紀念館)那裡。
  • 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隆重舉行
    原標題: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隆重舉行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保林)9月30日,2020年湖北省暨武漢市烈士紀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活動在武漢二七紀念館隆重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省政協主席徐立全,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等領導同志,同社會各界代表一起參加敬獻花籃活動。
  • 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
    安徽太湖縣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無數革命烈士為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獻出了生命,現把安徽省太湖縣烈士英名錄抄錄如下:嚴炎才 嚴甲橋 嚴繼武 何國平 何家如 何小松 何旺龍 何石和 何維吳敦熹 吳洽升 吳洽林 吳洽林 吳燈勤 吳生民 吳生禪 吳申權 吳的美 吳禮雙 吳禮進 吳禁禪 吳結銀 吳緒倫 吳緒六 吳緒奇 吳緒楷 吳緒約 吳迎春 吳金印 吳銀昌 周丙爐 周會同 周化龍 周志量 周明良 周朝宗 周維喜 哉北春 哉珍永 姚會南 姜取華 姜家平 孫家順 孫正發孟城貴 孟廣信 孟金亢 宋銀元 張嚴爐 張代望 張克寬 張興和 張加保 張和平 張姓烈士
  • 【公安動態】臨渭公安分局開展「滋養初心、踐行使命」革命理想教育活動
    ,進一步加強全警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激發隊伍士氣活力,提升民警政治思想意識,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開展,10月16日上午,臨渭公安分局在王尚德烈士陵園組織開展了「滋養初心 踐行使命」革命理想教育活動。
  • 《輻射4》大烈士怎麼樣 大烈士屬性介紹
    導 讀 輻射4大烈士介紹,大烈士身世之謎圖文分析,玩家在遊戲中不知道可碰到過大烈士,知道其身士是什麼麼,
  • 家屬捐獻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前珍貴遺物
    本報訊 「我們想把我哥哥蔡經華生前的遺物及相關資料捐獻給石獅市檔案館,這是我們全家人的心願。」10月8日,蔡經華的妹妹蔡碧兒向記者這樣說道。42天後,這個願望實現了。 11月20日上午,石獅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特意前往泉州,接受蔡碧兒等捐獻的華僑烈士蔡經華生平的珍貴資料及學習用品。
  • 烈士紀念日我市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永紅、市政協主席馬玉芳等在家市領導和各界代表一起,在固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肅穆,參加儀式的全體人員手持黃菊花,整齊列隊。
  • 生命禁區」康西瓦,銘記邊關忠誠烈士
    截至2019年4月,陵園共安葬烈士、因公犧牲和病故的革命軍人107名。 硝煙漸散,西線平安。康西瓦前指和部隊相繼撤銷或移防,長眠於此的烈士就成了康西瓦的「主人」。 由於康西瓦遠離內地、新藏線艱險難行、高海拔環境常人難以承受,烈士的親屬們很難到現地祭奠,唯有那發黃褪色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承載著軍人為國捐軀的榮譽和親人無法釋懷的思念。
  • 中國一共有多少名烈士?
    這一聲聲大義凜然的宣告 這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臨別留言 穿越了時空界限 在我們耳邊久久迴蕩 這一個個篤定堅決的行動 跨越了空間阻隔 歷歷浮現在我們眼前 烈士的精神是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 照亮後人前進的道路
  • 專訪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原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李愛雲
    不理解她的人說她「傻」,但她淡淡一笑,不改初心。愛雲,敬愛大哥雲鵬之意。 時值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踏上淮陰這塊用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採訪了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的劉老莊連原指導員李雲鵬的妹妹李愛雲。 一說起劉老莊82烈士,一聊起大哥李雲鵬,剛從醫院做完胃部手術的李愛雲一下子就健談起來。
  • 王杏飛: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關鍵詞:英烈;人格利益;民法;侵害;烈士;法律保護;起訴;英雄;親屬;民族精神 作者簡介:   就這一條文的理解與適用而言,《民法總則》第185條突出強調對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給予保護。
  • 合肥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汪濤專程赴廬江看望慰問王松烈士...
    11月19日,合肥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汪濤專程前往廬江縣,看望慰問在今年7月22日石大圩抗洪搶險救援任務中英勇犧牲的同大鎮連河村黨委副書記王松烈士的親屬。汪濤代表市應急管理局對烈士親屬表達了崇高敬意和親切慰問,他指出,王松同志在抗洪搶險救援中,堅持戰鬥在一線,為保護人民和集體的利益光榮犧牲,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勇於擔當的精神和共產黨員牢記初心、踐行使命的為民情懷。汪濤詳細詢問了烈士妻兒工作和學習情況,表示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都將盡力幫助解決烈士親屬生活和工作中困難,叮囑他們保重身體,照顧好孩子,堅強面對生活。
  • 李文亮等14名湖北疫情防控一線犧牲人員被評定為首批烈士
    來源:一財網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廖建軍等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不顧個人安危,逆行出徵,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用生命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和《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精神,評定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等14名(按姓氏筆畫排序)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
  • 桃花紅雨慰忠魂:記滬東學運和工運的早期領導人費達夫烈士
    1953年2月,當時的上海市榆林區人民政府給烈士費達夫家屬的慰問信 (資料圖片)在「愛國主義教育」的範疇裡,我們通常都知道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左聯五烈士」。很少有人知道,這五烈士與其他19位共產黨員一起於1931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
  • 「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尋找甘肅籍志願軍烈士親屬」追蹤...
    他也是自10月16日本報攜手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發起為甘肅籍志願軍烈士尋找親屬活動後,目前尋找過程最為曲折的烈士之一。11月18日,在宕昌縣眾多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疑似鄧忠娃烈士的親屬。經過幾天的核實後,最終確認了鄧忠娃烈士的親屬。鄧忠娃烈士的原始籍貫記載是定西岷縣一家村,現在的籍貫為隴南宕昌縣興化鄉尚家灣村。
  • 我市舉行公祭活動緬懷革命先烈
    敬獻花籃     9月30日是全國第四個烈士紀念日。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號召全市廣大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當天上午,我市幹部職工、駐固部隊官兵、社會各界群眾代表齊聚長城梁固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公祭烈士活動。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柱,市領導馬漢成、羅永紅、馬玉芳,固原軍分區政委宋曉國及市在職廳級領導出席公祭活動。
  • 菏澤一社區黨支部書記幫無名烈士回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山東省菏澤市開發區佃戶屯街道張和莊社區內有一處烈士陵園,蒼松翠柏之間安放著100多塊墓碑,碑上的字幾乎都一樣: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無名烈士。2008年,陵園守墓人、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做出一個決定:幫助這些無名烈士「回家」。但是,由於查不到烈士信息,「回家」之路並不順利。2012年,張景憲、吉文選等人組成了烈士尋親團,為烈士尋親找家的方向逐漸明朗。2013年底,尋親團來到山東濰坊,找到無名烈士們的生前部隊。2014年清明節前夕,通過軍史館提供的資料,尋親團終於拿到了一份烈士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