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準備動用一個團的兵力去剿匪,為何李雲龍只用了一個營

2020-12-05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有一夥活躍在晉西北的土匪。他們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凡是從他們地盤上路過的他們誰都敢搶,從普通客商到正規軍他們都不放過,連晉綏軍358團楚雲飛的物資都敢劫。不過因為劫了楚雲飛的物資,所以激怒了楚雲飛。惱羞成怒的楚雲飛準備集結全團人馬去剿匪,消滅謝寶慶這夥土匪山賊。最後,由於孔捷說情,楚雲飛放了黑雲寨的土匪一馬。不過這股土匪不長眼,剛和楚雲飛和解,就又惹怒了獨立團的李雲龍。獨立團的李雲龍是出了名的暴脾氣,黑雲寨竟然殺了他的貼身警衛員魏大勇,怒髮衝冠的李雲龍不顧勸阻,帶著一個營上山就把黑雲寨給滅了。黑雲寨的大當家謝寶慶從後山用繩索偷偷溜走,留下了謝寶慶溜冰的段子。很多人感到奇怪,楚雲飛的358團裝備好、戰鬥力強,實力不比李雲龍的獨立團差,為什麼對付這股土匪,楚雲飛要全團出動,而李雲龍僅僅用了一個營?

首先,謝寶慶在晉西北折騰了好幾年,手下幾百號人馬,實力是非常不錯的,是一股勢力比較大的土匪武裝。同時,黑雲寨藏在山裡,易守難攻,謝寶慶一夥膽子很大,又熟悉當地的地形,非常不好對付,當地的保安團幾次圍剿都被他們打退了。他們不僅搶劫過路客商,連正規軍都搶,晉綏軍、中央軍還有日軍一個都不拉,誰過他們的地盤他們搶誰。楚雲飛和謝寶慶不在一個防區,對謝寶慶不了解,只是聽說這夥土匪很厲害,所以不敢掉以輕心,要集合全團人馬去剿匪。

當然,楚雲飛要全團出動去剿匪其實是氣話。雖然山地作戰不是358團的強項,但對付一夥土匪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當時楚雲飛被搶了物資心裡窩火,所以一怒之下要集合全團人馬去剿匪。如果楚雲飛真要去,帶上一個營就足夠了,根本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別看這夥土匪鬧騰的厲害,在358團這種晉綏軍主力部隊面前根本不夠看,只是一夥小毛賊而已,連山本特工隊都讓楚雲飛打的狼狽而逃,這些土匪更不在話下,楚雲飛的一個炮營就能把土匪們嚇得尿褲子。其實,搶了楚雲飛的物資後,謝寶慶一夥心裡也沒底,聽到楚雲飛要來剿匪他們也害怕,所以才找孔捷幫忙求情,被迫投靠八路軍尋求保護,所以楚雲飛放了黑雲寨一馬。

楚雲飛不把李雲龍放在眼裡,李雲龍就更不鳥這幫烏合之眾了。獨立團是晉西北出了名的野狼部隊,戰鬥力槓槓的,李雲龍一個團有上萬人馬,而且裝備是八路軍中比較好的,對付那些土匪根本費不了多大力氣。李雲龍雖然只出動了一個營,但他的一個營有其他部隊小半個團的人馬,而且擅長山地作戰,對付這些土匪綽綽有餘。李雲龍打縣城的時候也不過出動了一個團的人馬,用一個營已經給足了土匪們面子。謝寶慶溜冰逃跑後,出去絕對可以拍著胸脯和別人吹:當年老子一個「獨立大隊」單挑過李雲龍的一個營。謝寶慶把這金字招牌往那一戳,很快就能拉起一支隊伍,誰不知道獨立團李團長的虎威。

參考資料:《亮劍》、《八路軍抗戰簡史——八路軍研究叢書》、《八路軍抗戰簡史》

相關焦點

  • 大孤鎮有李雲龍一個團,還有楚雲飛兩個營,誰在人數上佔優勢?
    李雲龍一個團,包圍楚雲飛兩個營,雙方兵力對比,結果你可能不信……在《亮劍》中,提起李雲龍和楚雲飛,很多人都會感覺,兩人一直有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但是李雲龍只是一個「泥腿子」,他卻能處處壓楚雲飛一頭。
  • 李雲龍300人就滅掉黑雲寨!然而楚雲飛一個加強團為何想都不敢想
    李雲龍300人就滅掉黑雲寨!然而楚雲飛一個加強團為何想都不敢想謝寶慶膽大包天,居然敢搶晉綏軍358團楚雲飛部的物資,但恰好被孔捷遇到,把物資運了回來,被老李扣押了。但依照楚雲飛的脾氣,肯定不買帳,準備集合部隊圍剿黑雲寨謝寶慶。
  • 《亮劍》楚雲飛五千人的加強團,卻怕了李雲龍獨立團:老子八個營
    在《亮劍》中,李雲龍和楚雲飛事絕對的主角,在抗戰時期,楚雲飛是國軍358團的團長,是一個有5000多人的加強團,而李雲龍的獨立團裝備落後,和358團沒法比,不過李雲龍和楚雲飛卻是一對心心相惜的兄弟。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淮海戰場,楚雲飛指揮著美械王牌師89師,李雲龍只是華野二師師長,楚雲飛的部隊一直要比李雲龍強上一分,但是楚雲飛所部之所以落敗是因為沒有「亮劍精神」。
  • 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我國的一個標準主力團有2000多人,日本的一個步兵聯隊有3000多人,雖然日本軍隊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但為何勢力相差懸殊呢?關鍵就是武器裝備,日本步兵聯隊擁有專門的炮兵大隊,每步兵大隊擁有專門的炮兵中隊。裝備了92式步兵炮、反坦克炮和迫擊炮,此外,還有大量的擲彈筒和輕重機槍。我國的標準主力團呢?除了極少數團,基本上都沒有裝備火炮。在戰爭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 一個營敢吃掉8000人的混成旅
    楚雲飛是《亮劍》中著重刻畫的人物之一,而他所率領的三五八團,也被成為閻錫山手底下的精銳。每個時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都在發生變化,那麼在1943年,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擁有怎樣的戰鬥力呢?1943年,三五八團一營長錢伯鈞準備投靠日本人,在與平田一郎派來的代表進行談判時,曾透露過三五八團的實力。三五八團是一個加強團,下轄4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5000人。按照正常編制,國軍編制為四四制,即一個團有四個營,總兵力1500-2500人,可見三五八團的強悍。
  • 楚雲飛的358團有5000人,比一個旅還多,加強團這麼牛嗎?老兵:這個真...
    《亮劍》之中,楚雲飛的358團作為晉綏軍精銳部隊,用的是國軍最好的裝備,兵力也是最多的,達到了5000人之眾。在聽說8000人的皇協軍第四混成旅要來掃蕩時,楚雲飛的第一反應不是躲避或防禦,而是要吃掉這支部隊,可見戰鬥力。
  • 假設李雲龍投靠了楚雲飛,他能夠在國軍裡吃得開嗎?老蔣發話了
    有不少人都認為,假如李雲龍當年答應了楚雲飛的條件,加入另一個陣營,可能結局就會要好上不少。在喝酒期間,楚雲飛曾經提到過這件事情,讓李雲龍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並且許諾了他一個副師長的位置,而且還以少將的軍銜來誘惑李雲龍,不過這些都被李雲龍給婉拒了。有不少朋友會覺得,假設李雲龍加入了楚雲飛的陣營,那麼在後期的生活中一定要比原著裡的要強,只要楚雲飛不下臺,李雲龍就能一直安穩的生活下去。那麼有人問了,李雲龍投靠老蔣,會不會比楚雲飛混的還要好呢?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因為一個甲級師團下轄步兵聯隊的兵力,大約在3500人到3800人之間,再加上一些旅團直屬小部隊,一個旅團的兵力確實達到了8000人,可能還要多一點。日本軍隊非常注重各個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規模比較大的戰役中,可以出動一個師團或者兩三個師團。但如果是小規模戰役,出動一個旅團就可以了。認真的說,在抗戰時期,即便是南京方面的德械師,一個德械師很難正面硬抗一個旅團。
  • 抗日時期,八路軍的一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獨立團的人就上萬!
    初期 當時把3個軍兵力的紅軍改編為一個軍編制的八路軍。3個師6個旅。12個團。 初期的12團屬於有當時國民政府的正式番號的,開始也能拿軍餉 拿糧 拿軍火。正規部隊的都是33制 9個人一個班 3個班一個排 3個排一個連 3個連一個營 3個營一個團,再有團部 營部的各種警衛 特務等直屬部隊,一個團2000多。後來 因為部隊擴編 又有很多 晉察冀1團 2團 3團。。。各種新編1團 2團 3團。。。各種獨立1團 2團 3團。八路軍當時確實很多人都來參軍抗日。
  • 《亮劍》中,趙剛一拳打倒李雲龍,李雲龍為什麼沒有還手?
    其實就是李雲龍為了替魏和尚報仇,不顧軍規軍紀,甚至捆綁了孔捷,擅自出兵剿滅了已經接受新二團改編的黑雲寨武裝,還刀劈了被俘的二當家。因為這個事情,導致八路軍總部極為震怒,處分也很快下來了。李雲龍被黨內記大過處分,職務連降兩級,從團長成了營長。趙剛打李雲龍,那是愛之深責之切。
  • 一個標準團有多少人,師團營三三制與軍旅營五五制各有什麼優劣?
    眾所周知,在軍事編制中「團一級」編制是最重要的編制,因為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團一級來組織展開的。那麼團一級編制為何如此重要呢,一個團到底有多少人呢!自古以來,中國軍隊以營作為基本戰略單位,一個標準營是五百人,不同的是:古代建制營下轄五隊,每隊為100人。
  • 抗美援朝時,美軍一個師兵力就超2萬人,那我們每個軍有多少人?
    美軍的師以步兵3個團為主,另有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1個坦克營、1個防空炮營及工兵營 這三個軍入朝時兵力分別為44521人、52946人、48357人,同為四野的王牌部隊,為什麼兵力會大小不一呢? 其實在四野南下時,其每個軍兵力曾高達六七萬人,但在之後的南下及剿匪作戰中,很多部隊就留在當地,另有部分幹部戰士轉到了地方工作。
  • 一個師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一個排,一個班,各是多少人?
    我相信看我們軍類的朋友有一部分是沒有當過兵,並不知道部隊的一些建制,以前有個朋友問「學校讀書的時候一個班是五十個人,部隊的一個班是不是也是五十個人」其實軍隊和學校完全兩碼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下軍隊各個機構的人員分配。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個相當特殊的編制——將主力團縮編成「小團」。事實上這種選擇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在日軍的頻繁圍剿下,我國失去了很多抗日根據地,根據地人口損失過半,八路軍的兵力也由40萬降至30萬。為了儘量保存八路軍的有生力量,我軍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這種縮編手段。
  • 李雲龍吹噓獨立團有八個營,軍史上可能否?詳解抗戰時期團級建制
    也就是說,八路軍685團在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時,每個營都轄四個步兵連(另有一個營屬重機槍排),每營兵力達600人以上。 黃埔建軍之初,國民革命軍是蘇式裝備、蘇式訓練和蘇式編制,所以也就沿襲了蘇軍的「三三制」編成原則。基本上是師轄三團、團轄三營和營轄三連,到擴編為第一軍時也遵循了這一原則,何應欽軍長以下分別是第1師師長錢大鈞、第2師師長劉峙和第3師師長譚曙卿。
  • 李雲龍的獨立團水分有多大?號稱八個營,實際上人數少得可憐
    獨立團,一般是區別於野戰主力部隊的團。獨立團的上級單位一般不是師,也不是旅,而是軍分區。軍分區司令員領導該地區的獨立團(抗日戰爭時一個軍分區一般只設1~3個獨立團)。在《亮劍》中,當李雲龍下命令讓獨立團各營連排歸建打縣城的時候,平均一個營都有兩千人馬,整個部隊足有上萬人,看似兵強馬壯,其實裡面也是有水分的。李雲龍這八個營是涵蓋縣大隊、區小隊等區域民兵,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戰鬥力都不足達到打縣城的標準。要不是各種炸橋、過癮、幫場,李雲龍全部家當將覆水難收。
  • 解放軍「團變營」,戰鬥力不降反升,一個營比一個團還厲害
    解放軍在合成營改革中,大量的師團建制被取消,取代團作為基本戰術合成部隊的是合成營,從團到營,為何編制小了,戰鬥力卻得到大大的提高呢?在1985年前,我國陸軍所擔負的作戰使命是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大規模高烈度防禦作戰的戰爭形勢。
  • 抗美援朝中,副師長指揮一個團,一個營居然不知了去向!全軍震動
    可是,358團團長宋憲孔發高燒,住進了醫院。師部便改派副師長黃國忠到358團親自指揮作戰。黃國忠受命後,開玩笑說:「我這個副師長,就是一個機動團長嘛!」不過,副師長就是副師長。戰鬥打響後,3營向著聖智峰發起進攻,只用一個多小時就拿一山峰,連佔領六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