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的358團有5000人,比一個旅還多,加強團這麼牛嗎?老兵:這個真...

2020-12-04 騰訊網

《亮劍》之中,楚雲飛的358團作為晉綏軍精銳部隊,用的是國軍最好的裝備,兵力也是最多的,達到了5000人之眾。在聽說8000人的皇協軍第四混成旅要來掃蕩時,楚雲飛的第一反應不是躲避或防禦,而是要吃掉這支部隊,可見戰鬥力。

一營長錢伯鈞和日本人派來的特使談條件時,曾透露一營有小兩千號人,相當於兩個獨立團,錢伯鈞雖然是營長,但實際上過的是團長的日子。這句話引申出來,楚雲飛雖然是個上校團長,但實際過的是少將旅長的生活。

抗戰時期,國軍各步兵旅之間的兵力是存在差異的,最少只有3000人,最多可到5000人左右。也就是說楚雲飛的358團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旅級單位了,但如果真去問那些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兵,就會知道歷史上的加強團不可能有這麼多人。

加強團是一種只存在於抗戰時期的編制,按照當年國軍軍政部制定的標準,加強團的兵力會比普通步兵團多出15-50%。一個標準步兵團的兵力是1200人,那麼加強團的兵力應該在1380-1800人之間,遠遠沒有達到358團的標準。楚雲飛的358團早在1943年就達到了5000人,那個時候中國部隊雖然普遍都有擴編,但擴編比例遠沒有358團那麼變態,作者為了凸顯楚雲飛的軍事能力,將358團的戰鬥力上升到了一個極強的地步。

延伸閱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943年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有多強?一個營敢吃掉8000人的混成旅
    楚雲飛是《亮劍》中著重刻畫的人物之一,而他所率領的三五八團,也被成為閻錫山手底下的精銳。每個時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都在發生變化,那麼在1943年,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擁有怎樣的戰鬥力呢?1943年,三五八團一營長錢伯鈞準備投靠日本人,在與平田一郎派來的代表進行談判時,曾透露過三五八團的實力。三五八團是一個加強團,下轄4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5000人。按照正常編制,國軍編制為四四制,即一個團有四個營,總兵力1500-2500人,可見三五八團的強悍。
  • 《亮劍》楚雲飛五千人的加強團,卻怕了李雲龍獨立團:老子八個營
    在《亮劍》中,李雲龍和楚雲飛事絕對的主角,在抗戰時期,楚雲飛是國軍358團的團長,是一個有5000多人的加強團,而李雲龍的獨立團裝備落後,和358團沒法比,不過李雲龍和楚雲飛卻是一對心心相惜的兄弟。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淮海戰場,楚雲飛指揮著美械王牌師89師,李雲龍只是華野二師師長,楚雲飛的部隊一直要比李雲龍強上一分,但是楚雲飛所部之所以落敗是因為沒有「亮劍精神」。
  • 李雲龍300人就滅掉黑雲寨!然而楚雲飛一個加強團為何想都不敢想
    李雲龍300人就滅掉黑雲寨!然而楚雲飛一個加強團為何想都不敢想謝寶慶膽大包天,居然敢搶晉綏軍358團楚雲飛部的物資,但恰好被孔捷遇到,把物資運了回來,被老李扣押了。但依照楚雲飛的脾氣,肯定不買帳,準備集合部隊圍剿黑雲寨謝寶慶。
  • 楚雲飛準備動用一個團的兵力去剿匪,為何李雲龍只用了一個營
    獨立團的李雲龍是出了名的暴脾氣,黑雲寨竟然殺了他的貼身警衛員魏大勇,怒髮衝冠的李雲龍不顧勸阻,帶著一個營上山就把黑雲寨給滅了。黑雲寨的大當家謝寶慶從後山用繩索偷偷溜走,留下了謝寶慶溜冰的段子。很多人感到奇怪,楚雲飛的358團裝備好、戰鬥力強,實力不比李雲龍的獨立團差,為什麼對付這股土匪,楚雲飛要全團出動,而李雲龍僅僅用了一個營?
  • 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按照日本的編制標準,一個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下轄了3個步兵大隊和工兵大隊、炮兵大隊。一些比較特殊的聯隊,甚至下轄了騎兵大隊。言而總之,一個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擁有3500人到4000人的規模,這個數字超過了其他參戰國的團,已經相當於其他參戰國的旅。在抗戰時期,我國軍隊的編制為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
  • 人數有整編師多嗎?
    ,李雲龍是八路軍獨立團團長,而楚雲飛的358團則是一個加強團,那麼、加強團、獨立團這樣的建制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他們人數有整編師多嗎?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整編團下屬三個營、一個炮營(連)、一個騎兵連、一個通訊連、一個警衛連等六到八個直屬連,,加強團要比團多配備一到兩個營,《亮劍》中楚雲飛的358團(下屬四個步兵營,一個炮營)就是典型的加強團配置,但人數應該達不到
  • 大孤鎮有李雲龍一個團,還有楚雲飛兩個營,誰在人數上佔優勢?
    李雲龍一個團,包圍楚雲飛兩個營,雙方兵力對比,結果你可能不信……在《亮劍》中,提起李雲龍和楚雲飛,很多人都會感覺,兩人一直有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李雲龍也派了一個團圍住大孤鎮上的晉綏軍,把出做的的兩個營關了「禁閉」。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一個旅到底多少人?
    我們在看像亮劍等抗日劇的時候,經常會感到疑惑,分不太清楚那些旅長、師長、團長等的等級,也不知道到底他們手下統領著多少人,一個團有多大?一個戰鬥旅又有多大?這是很多觀眾都不明白是什麼概念,這是軍隊中的編制問題,世界各國的軍隊編制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
  • 抗日時期,八路軍的一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獨立團的人就上萬!
    初期 當時把3個軍兵力的紅軍改編為一個軍編制的八路軍。3個師6個旅。12個團。 初期的12團屬於有當時國民政府的正式番號的,開始也能拿軍餉 拿糧 拿軍火。正規部隊的都是33制 9個人一個班 3個班一個排 3個排一個連 3個連一個營 3個營一個團,再有團部 營部的各種警衛 特務等直屬部隊,一個團2000多。後來 因為部隊擴編 又有很多 晉察冀1團 2團 3團。。。各種新編1團 2團 3團。。。各種獨立1團 2團 3團。八路軍當時確實很多人都來參軍抗日。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當時,我國部隊的編制分為: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等等。我們首先看看標杆德械師,在抗戰初期,德械師戰鬥力比較強,而且堪稱是齊編滿員。德械師是南京方面最拿得出手的部隊,按照當時的標準,一個德械師下轄2個旅,一個旅下轄2個團,全師官兵1萬餘人,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一個團有2000多人,一個旅能夠有4000多官兵。因此,每個師肯定會直轄一些小部隊。
  • 解放軍「團變營」,戰鬥力不降反升,一個營比一個團還厲害
    在這個時期,由於預先的作戰想定是大規模防禦作戰,我國陸軍的編制和體制均以儘可能的高技術裝備密度(上千件大型裝備),高兵力密度(五萬人以上的軍級建制)來安排軍隊建制。在這個時期,大軍區擔負了戰役規模上的具體作戰組織揮職能,發揮基本戰役兵團的作用。軍、師、團、營、連等建制只是部隊的技術裝備和人員編制管理、訓練以及戰時的具體戰術細節的實施任務。
  •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今年88歲的林章騏出生在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年僅4歲。當林章騏在會場聽到演職人員唱起《松花江上》時,他顯得特別的激動。
  • 假設李雲龍投靠了楚雲飛,他能夠在國軍裡吃得開嗎?老蔣發話了
    不過有很小一部分看過原著的人知道,李雲龍最後的過得並不是太好,而他的老朋友趙剛也是如此,下場非常悽慘。有不少人都認為,假如李雲龍當年答應了楚雲飛的條件,加入另一個陣營,可能結局就會要好上不少。在喝酒期間,楚雲飛曾經提到過這件事情,讓李雲龍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並且許諾了他一個副師長的位置,而且還以少將的軍銜來誘惑李雲龍,不過這些都被李雲龍給婉拒了。有不少朋友會覺得,假設李雲龍加入了楚雲飛的陣營,那麼在後期的生活中一定要比原著裡的要強,只要楚雲飛不下臺,李雲龍就能一直安穩的生活下去。那麼有人問了,李雲龍投靠老蔣,會不會比楚雲飛混的還要好呢?
  • 人類註定永遠不能在星系團之間穿梭嗎?
    有人問:人類註定無法離開本超星系團嗎?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註定的。雖然事在人為,但也要量力而行。人類能不能飛出本超星系團,要看人類能夠在這個世界存續多少年。這也是費米悖論的一個解吧。費米悖論是上世紀60年代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恩利克·費米提出來的,主要內容是既然宇宙這麼廣袤,文明應該不會很少,但迄今怎麼都沒有找上門的呢?它們在哪兒呢?上面的說法大概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還有很多原因決定了宇宙文明很難遇到,這裡就不多講了。
  • 抗美援朝中,副師長指揮一個團,一個營居然不知了去向!全軍震動
    1951年2月,志願軍勝利進軍,在橫城、砥平裡一帶再次對敵形成有利態勢,總部決定先殲韓軍第8師,由40軍負責正面攻擊,第66軍阻敵增援,第42軍和38軍一個師斷敵後路。40軍以120師為第一梯隊,為先鋒。該師以358團在右,奪取聖智峰,以360團在左,攻擊800高地。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70多年過去了,作為參與者,那些老兵,曾經的民族脊梁,他們還好嗎?高田富,91歲,山西晉城人,22旅66團徐向前部。幼時目睹二哥和鄉親被日本人殘忍殺害,悲憤之下加入八路軍,為哥哥和鄉親們報仇。盧彩文,90歲,第11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尉參謀,負責收集日軍情報,戰後回家教書。2016年獲邀赴京參加了9.3大閱兵。王相臣,103歲,58軍少尉排長。
  • 又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去世:曾指揮幹掉美軍一個加強連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這位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而且在一次爭奪高地的戰鬥中,作為指揮員的他乾淨利落地吃掉了美軍一個加強連,榮獲二等功。  和平年代,他鎮守邊塞;離退休後,不佔公家的東西,連一本40多年前從圖書館借的一本字典,他都要在90歲高齡時親自還回去。
  • 張光北:"真實"是《亮劍》最大的成功 與臺灣老兵在一起更懂文化血脈
    因為《亮劍》裡的愛國軍人楚雲飛,張光北深刻感受到兩岸血濃於水的親切和永遠割捨不開的文化血脈。《亮劍》為什麼會成功,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的生命力靠什麼?張光北認為,最有生命力的是真實。「抗日劇那麼多,為什麼產生不了特別多的優秀作品呢?我覺得還是得踏踏實實去生活當中,在歷史當中捕捉一些真實的東西,來給它升華,這可能才是藝術的永恆。」
  • 一個師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一個排,一個班,各是多少人?
    目前在解放軍部隊裡邊,一個連一般有三個排組成.而一個排一般有三個班組成,一個班一般有十個人左右.所以這樣算來,一個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員,司務長,三個排長、副連長、連長、指導員.大約在12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