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軍職抗美援朝老兵耍清川去世:曾指揮幹掉美軍一個加強連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這位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而且在一次爭奪高地的戰鬥中,作為指揮員的他乾淨利落地吃掉了美軍一個加強連,榮獲二等功。 提及遠房大哥耍清川,耍清旭老人說,他於1938年8月參加革命,曾任39軍115師343團副團長、團長,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殲滅美軍一個加強連的250餘人,榮立二等功。後來,耍清川任39軍副軍長、外長山要塞區司令,正軍職。 報導稱,耍清川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因為姓耍,他還和周總理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
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新華社記者楊雅雯20日上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迎來一批八九十歲的「銀髮」老兵。
-
海門老兵鍥而不捨,揭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塵封往事……
>原115師宣傳科幹事郭勇、紅七連退伍老兵張永春代表羅亮泗生前所在部隊戰友,向陳列館捐贈羅亮泗相關資料。1950年11月1日,跨過鴨綠江十多天後,羅亮泗所在的39軍在朝鮮雲山,與美軍「王牌部隊」陸戰第1師遭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志願軍主力部隊與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第一次正面交鋒,當時,美軍是機械化部隊,還有飛機、坦克掩護,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不在一個檔次。
-
熱播劇《金剛川》背後,石獅這兩個大侖人曾參戰……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期熱播的《金剛川》讓我們知曉電影背後的金城戰役,以及更加壯烈的、擁有「冰雕連」英勇事跡的長津湖戰役。 「咱厝兩位老兵曾分別參加過長津湖戰役、金城戰役!」
-
他是一位生活在臺灣的抗美援朝老兵
寶島臺灣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如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墾丁公園等,在島嶼最南端有一個鵝鑾鼻公園。這是臺灣最南點紀念碑,這裡是南海與太平洋往來的必經航道。從島嶼最南端鵝鑾鼻逆時針沿臺灣東海岸一直北上,就到達花蓮縣,北回歸線穿縣而過,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和邢壽保一道參軍的有160多人,他們組成一個新兵連,在常州訓練不到一個月,就被送到位於河北的68軍駐地。邢壽保是通信兵,或許,他就是孔德寶送過的新兵之一。到了天津,邢壽保被分到炮兵營機炮連,仍然是通信兵。由於那位村幹部特別想聽朝鮮戰場的故事,邢壽保特地跳過很多細節,開始講到鴨綠江。
-
抗美援朝新興裡戰鬥,全殲美軍最精銳的「北極熊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加強步兵團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被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授予「北極熊團」稱號,並由總統親自授予「北極熊旗」。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新興裡戰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用極端劣勢的裝備,全殲了美軍的驕傲、美國陸軍最精銳部隊「北極熊團」,上至團長,下至士兵,無一人漏網。團長麥克萊恩上校被志願軍擊斃,繳獲其軍旗——「北極熊旗。
-
抗美援朝時,美軍一個師兵力就超2萬人,那我們每個軍有多少人?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40軍與韓國軍隊在溫井等地交戰,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也掀開了這場為期兩年零九個月的大戰。 戰爭中,我軍先後有27個步兵軍入朝參戰,兵力最多時有19個軍同時在戰場;美軍先後有9個師入朝參戰,另有韓軍全部及英法等15個國家派出的規模不等的軍隊。
-
高碑店這位抗美援朝老兵把紀念章捐了
12月8日,高碑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來到泗莊鎮,接受抗美援朝老兵捐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為抗美援朝老兵頒發捐贈證書。,他作為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能夠親手將自己的紀念章捐給國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志願軍8發炮彈幹掉小範弗裡特,抗美援朝的反「絞殺戰」!
一個地面,一個空中,倒頗似美國式的將門虎子。只是可惜了,他們錯誤的選擇了對手,與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錯誤的地方、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然後,從此父子陰陽兩隔,使範弗裡特每夜深人靜時,難免老淚縱橫。 範弗裡特,是個推崇唯火力制勝的一位典型的美國將領。又或因其子被擊斃,讓其在火力使用上更加的不計成本。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推出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追憶崢嶸歲月,用回溯的方式,重溫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輝煌業績。 本期巡禮:新興裡戰鬥模範連。
-
沉寂六十七年的戰績揭秘 38軍曾擊斃美軍上校
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宣傳革命老前輩的英雄事跡,在寫他的傳記時,我曾就這個問題採訪過時任337團6連指導員的祝再馨同志(曾任114師副師長),他回憶了那場戰鬥經過:抗美援朝二次戰役開始後,337團配合兄弟部隊打下德川,又一夜行軍145裡到達三所裡後,第二天深夜奉命急行軍,於次日凌晨先敵佔領龍源裡,堵住了數萬名南逃北援之敵。
-
親歷者眼中的抗美援朝
時任該連連長、現年已95歲的周仕明,曾為《新民周刊》記者當面講述這段激烈戰鬥的經歷: 2日凌晨1時30分左右,4連抵達諸仁橋南300米的山坡上。周仕明向橋北遠處望去,已經可以看見汽車的燈光,他明白這是敵軍正向諸仁橋奔來。敵情緊迫,周仕明命令1、3排從左右兩翼向橋頭守敵發起突然襲擊,激戰20分鐘,消滅了1個排的美軍,佔領了諸仁橋。
-
抗美援朝老兵講述:經歷歲月洗禮,最憶是那段戰鬥青春
抗美援朝老兵講述:經歷歲月洗禮,最憶是那段戰鬥青春■講述人:張錦華行軍時每人一個餅,用行軍壺在河裡撈點水就走了。我們每個人的背包裡,都有一塊油布、一個蚊帳。油布呢,就地一鋪,蚊帳往樹上四角一掛,人一鑽進去,困得不行,馬上就睡著了。走夜路不準有一點光,煙都不讓抽,就是為了防止敵機轟炸。我們一連走了五天,每天不少於70裡路。過大同江江橋時,規定必須每10分鐘過去一批人,我人小啊,就被架著胳膊連拖帶拽弄過橋去。
-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今年88歲的林章騏出生在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年僅4歲。當林章騏在會場聽到演職人員唱起《松花江上》時,他顯得特別的激動。
-
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戰,此連創全殲美軍整連紀錄,被授「戰鬥模範連」
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之所以這樣部署是因為宋時輪掌握的情報不準,在戰前志願軍偵察得知新興裡的美軍僅為1個加強營,而實際上駐守此地的為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包括第31團團部和第3營、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兵營及坦克連、高射炮連、迫擊炮連等加強分隊,共3100餘人,相當於一個加強團,但火力卻超過我軍一個軍。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1931年,16歲的詹大南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詹大南曾南徵北戰、馳騁疆場,曾參加了百團大戰、張家口保衛戰和平津等戰役。在抗美援朝時期,新興裡戰役由詹大南大提出,創造了韓戰的典範。
-
梅縣區石扇鎮抗美援朝老兵李新能憶當年戰事:炮聲震耳欲聾 戰友們...
在這個偏僻村莊裡,生活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他叫李新能,曾是志願軍381部隊的一名偵察兵。記者一行在村委會附近找到了李新能的家,剛進其家門,早已坐在大廳等候的李老先生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下火線老兵與妻子在山村長相廝守 李新能告訴記者,他今年86歲,1951年參軍時才17歲,當時虛報多了一歲,但對於自己出生何年則已記不太清。記者翻閱其復員軍人證明書,裡面記錄他是1933年出生,照此推測,李新能實際應在1934年出生。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在極寒的長津湖地區,官兵們不顧嚴重凍傷與飢餓疲憊,晝伏夜行、邊行邊打、衝鋒不息,給予美軍精銳陸戰1師以毀滅性打擊。水門橋,是第9兵團阻擊美軍南逃的最後一個關口,這裡見證了志願軍的忠誠。當美軍逃至水門橋,正暗自慶幸時,卻看到了令他們肅然起敬的震撼場景:整整一個連的志願軍官兵被凍死在陣地上,卻仍保持著手握武器、目光向前、阻擊美軍的戰鬥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