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2020-12-05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日本軍隊的師團和中國的師。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步兵聯隊與中國軍隊的標準主力師。認真的說,在聯隊和主力團的對比中,日本軍隊的兵力優勢並不大。但是,日本軍隊的裝備齊全,尤其是重火力配置,裝備了為數不少的92式步兵炮。那麼,在抗戰時期,正面較量的過程中,到底誰的優勢更大呢?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情況。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在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依靠一兩個師團已經無法應對局面。各個師團的師團長屬於平級,無法實現指揮調動。因此,日本軍隊先後建立了軍、方面軍和總軍。按照日本軍隊的規定,一個日本甲級師團,下轄了8個聯隊。其中,包括了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炮兵、騎兵、工兵和運輸聯隊。

按照標準,兩個步兵聯隊組成一個步兵旅團。師團長的軍銜為中將,旅團長的軍銜為少將,聯隊長的軍銜則是大佐。在日本軍隊中,沒有校官,只有佐官。日本軍隊沒有上將、上佐和上尉,只有大將、大佐和大尉。所以說,日本軍隊的大佐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上校。按照日本的編制標準,一個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下轄了3個步兵大隊和工兵大隊、炮兵大隊。一些比較特殊的聯隊,甚至下轄了騎兵大隊。

言而總之,一個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擁有3500人到4000人的規模,這個數字超過了其他參戰國的團,已經相當於其他參戰國的旅。在抗戰時期,我國軍隊的編制為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按照一個標準主力德械師的標準,一個主力德械師有12000人左右,下轄了4個步兵團和一些直屬部隊。由此可見,一個標準主力團的編制為2500人左右。只有西南、西北等地軍閥的部隊,很有可能只有10000多人。

在抗戰時期,一個標準團基本上擋不住日本軍隊的步兵聯隊。在影視劇《亮劍》中,楚雲飛的參謀長表示「坂田聯隊硬是打垮了我們的兩個師,如果不是我們撤退及時,358團可能會被全部吃掉。」如果坂田聯隊真的隸屬於日本第4旅團,那不得了。因為第4旅團隸屬於日本陸軍第二師團,第二師團屬於日本軍隊戰鬥力最強的師團之一。換句話說,敗給了坂田聯隊,楚雲飛並不感覺丟人。

我國的一個標準主力團有2000多人,日本的一個步兵聯隊有3000多人,雖然日本軍隊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但為何勢力相差懸殊呢?關鍵就是武器裝備,日本步兵聯隊擁有專門的炮兵大隊,每步兵大隊擁有專門的炮兵中隊。裝備了92式步兵炮、反坦克炮和迫擊炮,此外,還有大量的擲彈筒和輕重機槍。我國的標準主力團呢?除了極少數團,基本上都沒有裝備火炮。在戰爭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在電影《血戰臺兒莊》中,出現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日本人的炮火厲害的很,巴掌大的莊子,你把那麼多部隊投進去,人家一頓炮彈,你就垮了,這仗還怎麼打?」由此可見,為了躲避日本軍隊的炮火,我國軍隊採用了疏散部署的辦法。當然,這是抗戰初期的情況。進入抗戰的中後期,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我國各個地區的部隊都有很大的發展。我們看一下晉綏軍的楚雲飛部,楚雲飛的358團屬於晉綏軍的王牌模範團,屬於加強團的編制。

358團下轄了3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在抗戰時期,擁有炮兵的部隊屈指可數。李雲龍對楚雲飛的山炮營非常羨慕,曾經說「楚雲飛的寶貝炮營,早晚得姓李。」李雲龍的獨立團呢?抗戰的初期只有1000多人,連358團一個營的兵力,都比獨立團多。但是,進入抗戰的後期,李雲龍的獨立團迅速壯大。

李雲龍和老戰友丁偉、孔捷喝酒的時候表示,自己的獨立團下轄了8個營,超過7000人。與此同時,繳獲了大量的步兵炮、迫擊炮和擲彈筒。李雲龍吹噓說:「小於100毫米口徑的火炮,各營的營長不用向自己報告。」雖然李雲龍有吹牛的成分,大這是抗戰部隊真實額的寫照。連楚雲飛都表示「如果與獨立團作戰,358團會處於劣勢。」在抗戰前期,一個主力團無力阻擋一個步兵聯隊。但是到了抗戰的後期,一個團和一個聯隊基本上可以正面作戰。李雲龍進攻平安縣城的時候,楚雲飛正面阻擊了日本的吉野聯隊。

到了抗戰的後期,隨著部隊編制擴大,出現了那種3000人到4000人的主力團。與此同時,日本軍隊的兵源開始枯竭。軍隊數量進一步下降。那些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下轄的步兵聯隊,兵力只有2000多人,而且基本上沒有炮兵和騎兵。官兵們以新兵居多,戰鬥力明顯下降。在一系列紀實性影視劇中,我國軍隊俘虜了大量的戰俘,其中包括很多10多歲的娃娃兵。由此可見,日本軍隊已經窮途末路,戰爭即將見分曉。

在影視劇《亮劍》中,獨立團趙剛在1945年春節剛過,便向李雲龍分析當前的局勢,認為戰爭有望在今年結束。李雲龍發現各地區的日本軍隊開始進行收縮,明顯兵力不足。楚雲飛也有類似的看法,告訴自己的軍官們「小日本開始走下坡路了。」在抗戰初期,一個標準主力團基本上擋不住日本步兵聯隊。但是到了抗戰的後期,雙方已經可以正面對抗。關於抗戰時期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一些編制問題,例如方面軍、軍和師團。分別對應了我國的集團軍、軍、師等編制,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旅團。與我國的一個旅相比,雙方誰的兵力更多呢?認真的說,日本軍隊的一個旅團,兵力卡在了旅和師之間。
  • 日本一個步兵大隊到底有多少人,為什麼一個營級單位,卻很難消滅
    軍隊是由一級一級的編制組成的每一個級別有多少人都是固定的,但是在很多關於抗戰的電視、影視作品,或者書籍中對於日本軍隊的編制說的都是模稜兩可。就拿《亮劍》來說把。在這中間有一個這樣的劇情。依照日本陸軍軍隊的編制對頂,一個甲級步兵師團的總軍力為27000多人。下面有4個聯隊和獨立的馬隊、炮兵、運送、工兵聯隊,等一系列後勤、特勤保障隊伍,而聯隊的軍力是最多的。基本上一個聯隊的總人數能夠有3700多人,在聯隊的下面就是3個大隊。聯隊長一般是大佐軍銜。上面說的這些都是日本甲級師團的標準,甲級師團是什麼?
  •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編制為什麼會是甲乙丙丁4個等級?
    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每個旅團一般是1萬人,師團還有配屬部隊,總兵力高達2萬8000人。而實際作戰時,師團還有額外增添的部隊,比如重炮部隊、工兵部隊、騎兵部隊、坦克部隊等等,總兵力可以達到3萬多的規模,相當可怕。實際上,戰爭初期日軍甲種師團,相當於國軍一個集團軍編制。而國軍的主力師往往只有五六千人,雜牌師甚至只有三千多人,兵力相當於日軍一個聯隊。
  • 南京大屠殺中有「韓國聯隊」參加?都2020年了咋還有人信這謠言
    其實這個就是神文的 第一個大漏洞,第十五師團不但沒有參加南京戰役,而且1937年日本根本沒有第十五師團這支部隊!第十八師團、第一一四師團和國崎、天谷兩個支隊,其中並沒有第十五師團這支部隊。答案是南京戰役的時候日本還沒有第十五師團這支部隊!第十五師團最初成立於1905年4月,是日俄戰爭期間新編成立的師團,先後駐紮在朝鮮和中國東北過,但在1925年的「大正裁軍」中就被裁撤了,一直到1938年4月才再度創建,1938年7月才登陸上海。
  • 「史上最強輕步兵」背後的真正「底牌」
    論打日本人,還有誰能跟我麥克阿瑟相提並論?呂宋島戰役中堆積如山的日軍屍骸現代戰爭,首先是制空權的戰爭。但所謂空軍制勝,並非如同很多外行人理解的那樣,直接用空軍把敵人全部炸光,而是通過空軍嚴重打擊敵人的補給線,尤其是切斷敵人的鐵路運輸。1944年在法國,德軍集結的大量坦克部隊無所作為,這正是盟軍空中力量對德軍補給線的猛烈襲擊造成的。
  • 《騎馬與砍殺2》步兵怎麼用 步兵分類用法心得技巧分享
    在我們組建自己的軍團之前,我們要考慮一些實際問題,即:我們在哪裡發展,我們的對手是誰,我們的友軍是誰,我們的戰略環境是什麼樣的。 我們在選擇持盾步兵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a.他的盾牌面積能否保護自己(進階:能否保護身後的隊友) b.他的護甲能否應付步兵線列的對抗(脆皮兵整個大盾也照樣費拉不堪) c.他在密集陣型的對抗中有沒有足夠的戰鬥力(單手長劍在線列對抗中相當吃癟,而單手短劍、單手短斧就比較吃香) d.他的裝備是否統一(這裡點名批評瓦蘭軍士,頂著箭雨掏出鉤鐮屬實勇敢
  • 屠殺臺灣人的日軍第八聯隊竟還被紀念,誰是背後影武者?
    屠殺臺灣人的日軍第八聯隊竟還被紀念,誰是背後影武者? 2018年11月02日 10: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日前,臺灣防務主管部門為了陸軍屏東大聖西營公共藝術招標道歉,原因是招標的主題之一,竟然包括日本當年駐紮在屏東的第八聯隊,這個聯隊曾經在臺灣
  • 訓練有素和實戰經歷,哪個對單兵戰鬥力提升更大?日軍做法最狡猾
    注意這不是後來1938年組建的五大隊制旅團,而是以各師團的一個「步兵旅團」為基幹,加強騎工炮輜等特種兵分隊組成的。(薛嶽和幕僚)比如1931年就抽調第20師團的第77、78步兵聯隊與炮、騎、工、輜部隊組成「混成第39旅團」,開進東北給關東軍助戰;1932年「淞滬抗戰」期間又從第12師團的4個聯隊中,各抽調一個步兵大隊配屬特種部隊,由第
  • 日本「大佐」可領多少兵?軍銜到底有多高?說出來難以置信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哪國軍隊,那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團體,所謂軍令如山、不可撼動,戰場之上更是如此,而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像李雲龍這樣戰場抗命如果被全軍效仿,那麼危害難以估計。可為什麼李雲龍只是被降職呢?一個原因是上級欣賞他的軍事能力,另一個原因則是其立下大功,李雲龍部正面擊潰坂田聯隊,擊斃坂田大佐。二這份功勞在真實歷史上,幾乎是同規模戰役中最大的戰功,那麼這個「大佐」到底是多高的軍階呢?
  • 抗戰時一個軍規模有多大?來看看我國軍隊和日軍的編制有啥不同
    在抗日戰爭快要結束時我國軍隊,實際上在編制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戰爭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按照按照以往作戰遇到的情況將我分為軍、師、旅、團、營等幾個等級。按照那時的標準,每個軍下轄2到4個師,實際上一個正規軍的兵力可以達到12000多人,因此中國的一個軍就是日軍的一個師團力量,但是從單兵配置上看,我國一個軍的輸出遠遠趕不上日軍。到了侵華戰爭後期,小型戰役和局部衝突不常見了。
  • 大孤鎮有李雲龍一個團,還有楚雲飛兩個營,誰在人數上佔優勢?
    李雲龍也派了一個團圍住大孤鎮上的晉綏軍,把出做的的兩個營關了「禁閉」。那麼根據晉綏軍的炮兵營長的觀察,他判斷八路軍有一個團,那么正常情況下,他應該會數出來多少人?要知道,此時的獨立團剛剛打下平安縣城,有不小的減員。總兵力由攻打縣城前的上萬人,直接縮減到七千餘人,在這七千餘人的基礎之上,李雲龍又分為八個營。除此之外,還包括有團部直屬的警衛連、偵查連、騎兵連等,總共應該有九個營,也就是三個團。
  • 日本軍旗地位至高無上,抗戰時被炸成破爛也不修,意義非同尋常
    在日本陸軍史上,軍旗無疑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地位,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也同時存在,那就是往往軍旗被炸得只剩外層的流蘇也不拿去專人修理,反而繼續使用。那這背後的怪相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一切,都得從日軍陸軍編制說起。
  • 一個營敢吃掉8000人的混成旅
    楚雲飛是《亮劍》中著重刻畫的人物之一,而他所率領的三五八團,也被成為閻錫山手底下的精銳。每個時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都在發生變化,那麼在1943年,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擁有怎樣的戰鬥力呢?1943年,三五八團一營長錢伯鈞準備投靠日本人,在與平田一郎派來的代表進行談判時,曾透露過三五八團的實力。三五八團是一個加強團,下轄4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5000人。按照正常編制,國軍編制為四四制,即一個團有四個營,總兵力1500-2500人,可見三五八團的強悍。
  • 帝國陸軍的沒落:簡析二戰日本陸軍裝甲戰術思想落後的根本原因
    我覺得,這種認識的差異最主要是由日本的地理環境決定的,日本是一個島國,四周皆是海洋,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如何通過海洋走出去,這樣海軍就成了一切目標的出發點。事實上,陸軍派和海軍派的矛盾也是基於此。
  • 最慘死亡行軍:199個日本兵雪山凍死,活著的一個被立銅像
    「三國幹涉還遼」事件後,日本對俄國恨之入骨,臥薪嘗膽準備了十年,軍隊摩拳擦掌準備和沙俄軍隊在中國東北大打一場。圖:日本沙俄是死對頭但是,中國東北天氣寒冷,和習慣於寒冷氣候的沙俄軍隊相比,日軍嚴重缺乏寒冷地帶的作戰經驗,怎麼辦?日本人說:我們可以自個練啊!
  • 《近代中國強軍夢》之三:民國的雙重落伍
    本來熱兵器的出現,已讓步兵的數量優勢受到削弱,機關槍、戰壕和鐵絲網整個體系的出現,使步兵的優勢就更加沒有了。只有長時間、高強度的炮擊,再加上集團步兵的持續突擊,炮火把對方的陣地,整個體系摧毀一個口子,然後集團步兵發起衝鋒,向前一步一步地推進,這正如美國學者梅爾指出的那樣,火炮才是真正統治戰場的武器。
  • 日本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啥國軍87萬人頂不住10個師團的進攻?
    這就要說說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了。在1937年的時候,日軍一個師團的編制是2.5萬人,七個師團就是大概17.5萬人。然而,國軍當時的一個師滿員是12500人,70個師也就是87.5萬人!也就是說,國軍5倍於日軍的兵力,還是守不住武漢嗎?是國軍戰鬥力太弱?嗯,硬要這麼說的話,那也是對比日軍得出的結論,下面我們來看看日軍一個師團的火力配置。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一個旅到底多少人?
    我們看抗日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對於我國方面的軍隊,都是以一個連隊或一個旅、一個團這樣的方式來稱呼,而日本方面則幾乎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稱呼,更多的是以聯隊、縱隊這樣的形式出現,其實一個聯隊基本上就相當於我國軍隊方面的一個旅的編制。
  • 楚雲飛的358團有5000人,比一個旅還多,加強團這麼牛嗎?老兵:這個真...
    《亮劍》之中,楚雲飛的358團作為晉綏軍精銳部隊,用的是國軍最好的裝備,兵力也是最多的,達到了5000人之眾。在聽說8000人的皇協軍第四混成旅要來掃蕩時,楚雲飛的第一反應不是躲避或防禦,而是要吃掉這支部隊,可見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