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準團有多少人,師團營三三制與軍旅營五五制各有什麼優劣?

2021-01-13 夢幻之人

眾所周知,在軍事編制中「團一級」編制是最重要的編制,因為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團一級來組織展開的。那麼團一級編制為何如此重要呢,一個團到底有多少人呢!

自古以來,中國軍隊以營作為基本戰略單位,一個標準營是五百人,不同的是:古代建制營下轄五隊,每隊為100人。而現代軍事編制營下轄3個連,每個連150人左右,同時營部50人,也正好是500人的編制。

因為營對應的鄉鎮一級,也就是一個鎮上的軍事力量通常是一個營,那麼作為鄉鎮一級以上的縣級對應的就是團級。一個團下轄幾個營,通常是指的這個縣下面有幾個鄉。

戰時進行兵力動員時,以村小組為單位組建成班,以村為單位組建成連,以鎮為單位組建成營,以營為單位組建成團,這樣召集的士兵通常作為預備役存在。否則召來幾百號人,到底怎麼管,自然亂成一堆,同一個村小組幾個人中挑一個人當班長,大家都很熟悉,自然不會有太大的爭議,以此為基礎搭建軍事建制,這也是中國人的聰明之處。

團是部隊作戰的基本單位,連是部隊作戰的戰術單位,這大家很好理解,一個連相當於一個村。

一個標準團下轄三個戰鬥營及團部特務連共計十個戰鬥連,標準建制也就2000人。有時部隊兵員不足,會採取團直轄五個連,這也就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的小團,兵力1000人左右。如果部隊兵員充足,團可能下轄20個戰鬥連隊,可以組建成8個營,這也就是《亮劍》中李雲龍口中所說「八個營」的大團。

軍隊最重要的是成建制,不能亂,所以部隊招募士兵及組建成軍隊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並不是想當然的。合理的軍隊編制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比如「三三」制屬於進攻編制,一個團下轄三個營的原因是:一個營主攻,一個營輔助,一個營打援。而中國傳統的「五五「制是一種守城的防禦編制,前後左右四隊(連)守四個城門,中軍居中隨時支援四個城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戰場上一直處於守城狀態度,而部隊卻採用「三三「制,所以經常因為部隊頻繁調動造成同一方向的守軍互相不認識,經常會出現漏洞,從而引發全軍崩盤。

比如:一個團負責守城,因為一個團只有三個營,而防守是四個方向,必然會有一個方向是幾個隸屬不同營的連進行混編防守,因為不同的連隊作戰風格與作戰能力都不一樣,經常出現的一加一小於一的效果。最容易出現的是我一個排防守雖然有點吃力,但是能守住,你一個連來了,馬上就失守的問題,打仗打的就配合,沒有配合還不如單打獨鬥。如果防守一個方向是同一個營的,那麼指揮配合協調都能很快嚴格執行。

「三三」制的一個團雖然兵力是10個連的,但中間增加了營一級指揮系統,從而在實戰編制隸屬上產生混亂,所以如今的「三三「制師團營編制開始向「五五」制的軍旅營編制靠攏。

相關焦點

  • 李雲龍吹噓獨立團有八個營,軍史上可能否?詳解抗戰時期團級建制
    也就是說,八路軍685團在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時,每個營都轄四個步兵連(另有一個營屬重機槍排),每營兵力達600人以上。 黃埔建軍之初,國民革命軍是蘇式裝備、蘇式訓練和蘇式編制,所以也就沿襲了蘇軍的「三三制」編成原則。基本上是師轄三團、團轄三營和營轄三連,到擴編為第一軍時也遵循了這一原則,何應欽軍長以下分別是第1師師長錢大鈞、第2師師長劉峙和第3師師長譚曙卿。
  • 日本一個步兵大隊到底有多少人,為什麼一個營級單位,卻很難消滅
    軍隊是由一級一級的編制組成的每一個級別有多少人都是固定的,但是在很多關於抗戰的電視、影視作品,或者書籍中對於日本軍隊的編制說的都是模稜兩可。就拿《亮劍》來說把。在這中間有一個這樣的劇情。那麼,這個山崎大隊究竟有多少人呢?依照日本陸軍軍隊的編制對頂,一個甲級步兵師團的總軍力為27000多人。下面有4個聯隊和獨立的馬隊、炮兵、運送、工兵聯隊,等一系列後勤、特勤保障隊伍,而聯隊的軍力是最多的。基本上一個聯隊的總人數能夠有3700多人,在聯隊的下面就是3個大隊。聯隊長一般是大佐軍銜。
  • 抗日時期,八路軍的一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獨立團的人就上萬!
    初期 當時把3個軍兵力的紅軍改編為一個軍編制的八路軍。3個師6個旅。12個團。 初期的12團屬於有當時國民政府的正式番號的,開始也能拿軍餉 拿糧 拿軍火。正規部隊的都是33制 9個人一個班 3個班一個排 3個排一個連 3個連一個營 3個營一個團,再有團部 營部的各種警衛 特務等直屬部隊,一個團2000多。後來 因為部隊擴編 又有很多 晉察冀1團 2團 3團。。。各種新編1團 2團 3團。。。各種獨立1團 2團 3團。八路軍當時確實很多人都來參軍抗日。
  • 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言而總之,一個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擁有3500人到4000人的規模,這個數字超過了其他參戰國的團,已經相當於其他參戰國的旅。在抗戰時期,我國軍隊的編制為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按照一個標準主力德械師的標準,一個主力德械師有12000人左右,下轄了4個步兵團和一些直屬部隊。由此可見,一個標準主力團的編制為2500人左右。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到了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日本依靠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開始被稱為甲級師團。隨後招募的新師團,則分為: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
  • 一個師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一個排,一個班,各是多少人?
    我相信看我們軍類的朋友有一部分是沒有當過兵,並不知道部隊的一些建制,以前有個朋友問「學校讀書的時候一個班是五十個人,部隊的一個班是不是也是五十個人」其實軍隊和學校完全兩碼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下軍隊各個機構的人員分配。
  • 李雲龍的獨立團水分有多大?號稱八個營,實際上人數少得可憐
    軍分區司令員領導該地區的獨立團(抗日戰爭時一個軍分區一般只設1~3個獨立團)。野戰部隊一般不設獨立團,只是在有特殊軍事任務時,才抽調所屬部隊臨時組建獨立團、獨立營這樣的建制,一般都是越級領導,也就是由軍級越過師級直接領導獨立團,或者由師級越過旅級直接領導獨立團。獨立營一般也不由團級領導,而是由旅級,或者師級直接領導。特殊軍事任務完成後或者撤銷後隨即解散獨立團、獨立營的建制。
  • 「加強連」是什麼「連」?一般有多少人,什麼樣的連才叫加強連?
    一個普通的連不只是三排,而是九個班。還有炊事班,衛生員,文員,等等。加上連長、指導員、副連長、排長等幹部,一般會有120人以上。平時一般沒有增援連,戰時可以加幾個排,加多少火力不確定。有時組織系統會被打亂並暫時合併。人多的時候,一個連可以有幾百人。
  • 日軍為什麼有「甲乙丙丁」,4種師團設置,實際上他們也不願
    我們在看各種資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軍在軍隊建制上,是與歐美乃至當時中國有很大的不同的,日軍最大的部隊單位是師團,其次一次是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軍、師、旅、團、營、連,但如果對應的來看的話,日軍一個師團的兵力,實際上是相當於當時我軍一個軍的兵力。
  • 楚雲飛準備動用一個團的兵力去剿匪,為何李雲龍只用了一個營
    獨立團的李雲龍是出了名的暴脾氣,黑雲寨竟然殺了他的貼身警衛員魏大勇,怒髮衝冠的李雲龍不顧勸阻,帶著一個營上山就把黑雲寨給滅了。黑雲寨的大當家謝寶慶從後山用繩索偷偷溜走,留下了謝寶慶溜冰的段子。很多人感到奇怪,楚雲飛的358團裝備好、戰鬥力強,實力不比李雲龍的獨立團差,為什麼對付這股土匪,楚雲飛要全團出動,而李雲龍僅僅用了一個營?
  • 1943年楚雲飛的三五八團有多強?一個營敢吃掉8000人的混成旅
    1943年,三五八團一營長錢伯鈞準備投靠日本人,在與平田一郎派來的代表進行談判時,曾透露過三五八團的實力。三五八團是一個加強團,下轄4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5000人。按照正常編制,國軍編制為四四制,即一個團有四個營,總兵力1500-2500人,可見三五八團的強悍。
  • 中國軍隊大範圍編制調整 軍旅營體制集團軍增加
    這次調整改革,減少了幹部數量,幹部崗位變化較大,各部隊要結合幹部轉業、學員畢業分配,嚴格按新編制和有關政策規定調配幹部,精心組織編餘幹部分流安置,認真做好士官接替部分幹部崗位的轉換工作,嚴格按編制落實幹部崗位,確保減少幹部任務的順利完成。要嚴格按新編制補退兵員。結合年底補兵退伍、士官選取,依據新編制進一步優化兵員結構,堅決清理各級機關超佔的兵員,確保基層和士官滿編率達到總部規定的標準。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1937年10月,分散在各處山區打遊擊的紅軍戰士們陸續開出遊擊區接受改編,全軍共有共1.03萬餘人,各種槍6200支(挺),編為4個支隊9個團(不含四支隊手槍團)27個營(含軍部特務營,九團只有兩個營)。四支隊手槍團雖然名義上為一個團,但下轄三個分隊,分隊以下便是小隊,相當於排,可以當成一個營。因此,新四軍在改編時間總共有28個營。
  • 天津全面深化「一制三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新華社天津10月27日電題:天津全面深化「一制三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新華社記者宋瑞、慄雅婷優化提升「一站式」服務功能、推行「一套標準辦審批」、開發「政務一網通」平臺……天津自2018年9月開始「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升級。釐清政府治理的邊界,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這是「一制三化」改革的出發點。
  •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實施 營改增是什麼意思?
    營改增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營改增來了,但對很多人來說,營改增是什麼,能給大家帶來什麼?人們充滿了疑惑。  簡單來說,營業稅是按營業額全額徵稅,而增值稅是銷項稅扣除進項稅後的差額徵稅。所謂「營改增」,就是把部分服務業一併納入增值稅徵收範圍,對其增值部分徵稅。
  • 井延坡工作室|什麼是合成營?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八旗軍隊當中,每營人數在1000到2000人之間,綠營兵則以鎮、標、協、營等單位編組軍隊,其中「營」的規模一般小於八旗軍。不過也有類似明朝的特例,如八旗中的精銳驍騎營曾有近3萬人,火器營也有5000多人,綠營中部分營人數也達到3000人上下。至今北京還有火器營、藍旗營等地名。到了近代,晚清統治支柱的湘軍和淮軍仍以營作為基本編制單位,人數一般在500人左右。
  • 日本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啥國軍87萬人頂不住10個師團的進攻?
    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武漢會戰,國軍70個守城,結果頂不住日軍7個師團的進攻,武漢硬是沒守住!我們知道,防禦一方在戰爭中往往是佔便宜的,可以說至少有50%的戰鬥力提升,可是為什麼還是輸了呢?這就要說說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了。
  • 陸軍步兵班幾人最好?全球各不相同,我軍9人制有何特色?
    軍隊作戰單位的編制、各個國家不盡相同、各有千秋、與國家傳統和作戰經驗有關聯性。目前世界各國的步兵班配置大同小異,一般根據自己的戰術原則會有所不同,而且各國的普通步兵班、機械化步兵班、海軍陸戰隊步兵班的武器配置還會有所差異,但基本都在9至12人之間。那麼陸軍步兵班到底幾人最好呢?
  • 民國軍隊團營連等基層編制有副職嗎?軍史科普:1939年為變化節點
    在黃埔黨軍建立之初,其基本編制受蘇聯軍制影響,以「三三制」為原則(裝備訓練也是蘇式的),比如1925年8月第一軍正式組建時,即下轄三師九個團,團以下仍然以「三三制」為基準分設三營、營轄三連、連轄三排直至各步兵班。這個期間由於軍職設置也模仿蘇俄,所以連隊是有「副連長」以及「副排長」職務的,同時還特別設置了各級政治指導員和黨代表。
  • 韓軍王牌部隊有多強?我軍:還行,一個團20分鐘才滅他一個營
    在美軍飛機大炮軍艦的掩護下,第六師在洛東江一線與人民軍兩個師血戰一個月,終於等來了仁川登陸,隨後與第八集團軍一道向北挺進,10月5日,第六師團跨過北緯38度線,沿春川、金化、平康大道進攻。10月14日攻佔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