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戰役期間,韓軍戰鬥力很一般,非要侏儒裡拔將軍的話,有支部隊表現不錯,那就是韓軍第六師。
師長金鐘五,生於忠清北道,1944年肆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法律系,隨即作為「學徒兵」加入,短期訓練後參加太平洋戰爭。因立下戰功,於1945年晉升為少尉。
日本投降後,此君回國,報名參加了美軍舉辦的軍事英語學校,畢業後平步青雲,不到3年就從排長升到了師長,帶領韓軍第六師負責春川一線守備。
早在戰爭爆發前幾天,金鐘五憑藉其敏銳的戰略眼光,判斷人民軍極有可能對春川發起進攻。於是命令全師齊裝滿員進入陣地,一律不準休假。戰爭爆發後,人民軍第二師果然對春川發起了攻勢。春川地形多為山地,人民軍無法使用坦克,只得使用步兵攻擊。金鐘五則依託有利地形死戰不退,人民軍第2軍軍長金光俠中將被迫調動已經勢如破竹的7師進攻春川。但還是讓金鐘五給跑了。
8月,金鐘五的第六師成為釜山防禦圈中韓軍主力部隊。在美軍飛機大炮軍艦的掩護下,第六師在洛東江一線與人民軍兩個師血戰一個月,終於等來了仁川登陸,隨後與第八集團軍一道向北挺進,10月5日,第六師團跨過北緯38度線,沿春川、金化、平康大道進攻。10月14日攻佔元山。
狂妄的麥克阿瑟制定了「感恩節攻勢」作戰方案,計劃於11月下旬結束戰爭,在這樣的安排下,由第6、第7和第8師組成的韓國第2軍奉命在10月23日時,取道溫井裡前往中朝邊境。其中保全較為完好、戰鬥力又最強的第六師理所當然成為先頭部隊。
金鐘五不知道,他的第六師不敗神話將會在幾天後被撕得粉碎。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雄壯的軍歌聲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日下午17:30正式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其中:第四十軍從安東跨過鴨綠江大橋,向球場、德川、寧遠地區開進。第三十九軍主力和炮兵第一師緊隨第四十軍之後從安東渡江,向龜城、泰川地區開進。第三十九軍第一一七師、炮兵第二師和高炮團從長甸河口渡江,至批峴布防。第三十八軍緊隨第四十二軍之後,從輯安渡江,向江界開進。
五天後,在志願軍司令部裡,彭德懷看著地圖,發現了冒進的韓軍第六師,兩眼放光,立即召來40軍118師師長鄧嶽,決定在距離志司駐地不遠的溫井打一個殲滅戰。
根據韓軍動向,鄧嶽以前衛第354團在溫井以北5公裡的豐下洞和富興洞地區隱蔽,並佔據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準備阻敵北犯。師主力集結於兩水洞和北鎮地區,視情況投入戰鬥。
看到溫井的地形,我們不得不佩服於彭總的智慧。溫井是個公路交叉點,東側是起伏的山巒,松林繁茂,枯草深密,便於部隊隱蔽防控,而且居高臨下,便於發揮火力。西面是一條20多米寬的九龍江,江的西面又是大山。東西兩山之間,公路和江流兩側都是收割已畢的稻田,十分開闊,簡直是老天爺給志願軍送來的最佳伏擊地形。
韓軍第六師要繼續北進,必須從豐下洞、兩水洞、北鎮去鴨綠江邊的碧潼。這正好路過354團和118師主力的集結地點。
10月25日上午8時50分,溫井方向塵土大起,隱蔽在山林中的志願軍士兵全都激動興奮起來,大家躍躍欲試,機槍、步槍指向公路,迫擊炮、擲彈筒也開始測距瞄準。
根據偵查,敵人足足來了一個營+一個炮兵分隊。全是車載步兵,還有12輛拉著榴彈炮的炮車,炮兵放在行軍序列的前面。最前面的尖兵嚼著口香糖啃蘋果,壓響了兩顆死雷沒見引爆,又繼續往前開。
打不打?有兩種選擇,一是354團節節抗擊,等待118師主力將其包圍,一個師打一個營,毫無風險,但這會放跑敵人,錯過戰機。二是以全團前衛4連插到敵後,封住敵人退路,將敵人放進埋伏圈,打一個殲滅戰!
一分鐘時間,團指揮員們迅速敲定:打一場殲滅戰!
過了幾個小時,韓軍進來得差不多了,354團參謀長劉玉珠撥通電話,對營長大吼一聲:「打!」
頓時,機槍、手榴彈噼裡啪啦,韓軍立刻人仰馬翻。五分鐘後,團指揮部下令全線出擊!一營、三營端著剌刀喊著殺聲就撲了上去,讓志願軍大跌眼鏡的是,連像樣的白刃戰都沒有,離開伏擊陣地後只剩下一件事:抓俘虜。
抓俘虜比打仗還麻煩。韓軍士兵聽不懂漢語,不知道中國兵們嚷嚷的是「繳槍不殺」,嚇得紛紛往汽車下鑽,往樹叢裡躲,怎麼招呼都不出來。中國兵們只好一個個掐著脖子和雙腿往外拖,很是費了些勁。
一場伏擊戰從打響到基本結束,不到20分鐘。
由於前出太快,敵人的炮兵分隊在伏擊戰打響前就離開了埋伏圈,到了中午,鄧嶽又召來了353團一營、三營,兩面夾擊,將炮兵分隊一個不落全部殲滅。
此次戰鬥,志願軍共斃敵325名,俘敵161名,繳獲汽車38輛,榴彈炮12 門,各種槍163支。
戰鬥結束太快,以致於118師352團都沒趕上戰鬥,曾當過鄧嶽班長的老紅軍、352團團長羅紹福大為不滿:「小鄧啊,你剛入伍時我可對你不薄,怎麼現在當師長了有仗不給我打?」
鄧嶽笑著說:「球,一碟小菜能餵飽你們這些餓狼嗎,不著急,今晚還有一頓大餐給你們吃。」
26日零時,40軍118師和120師對韓軍第六師第二團發起合擊,僅一個多小時,第二團兩千二百餘人全部被殲。
本文作者: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