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一打就是幾十萬發炮彈!範弗裡特彈藥量消耗究竟有多大?

2020-12-01 熊熊評說

1940年,當時的人民軍隊中火炮極缺,甚至打幾發迫擊炮彈都要經過團以上單位批准;那個時候,誰都不會想到,短短10年之後這支軍隊將會與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美國軍隊交戰。

不,還不止是美軍,除美軍之外,還有韓軍、英軍、法軍等16個國家的軍隊。當然了,在某些人計算傷亡的時候,這些國家的軍隊往往不算「人」。

誠然,經過了這10年時間中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起碼不用為有沒有槍可用和一把槍只能打幾發子彈而發愁了,而且還組建了一定規模的炮兵部隊。

但是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我們炮兵部隊的火炮數量、質量與對方差距仍是極大的。

大到了什麼程度?

眾所周知,我軍主要武器來源於繳獲,裝備火炮的數量至少不會超過曾經裝備這些武器的敵人。

以解放戰爭中國軍所謂的「五大主力」為例,其每個軍的重火力為軍屬1個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營、3個師各轄1個美式75毫米山炮營,滿編條件下是12門105毫米榴彈炮和36門75毫米山炮。

而實際上即便是這些王牌,也達不到滿編火炮數量,通常一個營只有8門炮左右。至於炮彈的使用也不是無限制的,一次戰役打出上萬發炮彈的情況極少。

105毫米以上的美式155毫米重炮,整個國軍中則只有36門,也全被我軍繳獲。

我們繳獲這些火炮後,以其中的105毫米(含)及以上口徑的日、美械火炮裝備了野戰軍的特種兵縱隊;而在軍和師級編制了山炮營,每個營12門山炮,王牌部隊基本滿編或略有超過。

那麼朝鮮戰場上正牌的美軍師的重火力構成如何呢?

其1個步兵師的師級炮兵就有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和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每個炮兵營裝備18門炮。全師105毫米以上火炮為72門,這個數字比國軍所謂的五大主力同級別重炮的總和還要多。

美軍1個師另有1個裝備71輛坦克的坦克營、3個裝備22輛坦克的坦克連,另外還有一個防空營,其裝備的高炮亦可平射。

師級以上美軍另有大量的155毫米和203毫米獨立炮兵營,戰時可加強到步兵師一級作戰。

志願軍數量較多的曲射炮大多為60炮,還是特意加強過的

因此在當時我軍與美軍的火力對比中,我即便以裝備最好的那幾個王牌軍與之對比,都是極為寒酸的。這還不考慮炮彈數量,美國空軍壓制我炮兵使用等因素。

在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的運動戰期間,我軍遭受的傷亡中70%到80%為敵炮兵所造成,7%到8%為敵航空兵造成。美軍炮兵的使用對我行軍、進攻、集結形成了非常大的威脅,嚴重影響了我軍擴展戰果的成效。

而在運動戰中,由於敵我機動頻繁,炮兵的優勢還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我王牌部隊仍能以步兵優勢及戰術優勢大量殲敵,取得了五次戰役將戰線從鴨綠江邊前推至三八線,並殲敵185277人的戰績,我志願軍作戰減員165400人(其中近半數為第五次戰役損失)。

1951年6月之後,隨著停戰談判的展開,朝鮮戰局進入了陣地戰時期。

熟悉我軍戰史的朋友都知道,我軍向來是不願意打陣地戰的。因為與我交戰的對手往往在武器上都遠強於我,武器的強弱對陣地戰的成敗影響很大。而且朝鮮戰局不允許我軍採用靈活的機動防禦戰,而是堅守作戰,這對於我軍壓力是很大的。

當時所謂聯合國軍的總司令是李奇微,而具體負責地面戰役的是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中將。

二戰期間,範弗裡特曾擔任美軍第4師8團團長、第90師師長、第3軍軍長。

其在作戰中很有一套,但晉升很慢,到諾曼第登陸時才是個團長。原來當時大權在握的馬歇爾將軍誤認為範弗裡特為其一個愛好酗酒的同學,因而影響到了範弗裡特的晉升。此後,布雷德利的幫助下,範弗裡特終於結束了因名字引發的烏龍事件而沒有上位的尷尬局面。

1951年春,其接替李奇微擔任第8集團軍司令,上任不久就趕上了志願軍發起的第五次戰役。這次戰役我們打得不太好,尤其轉移階段遭受的損失較大,範弗裡特得到了美國軍政界的肯定。

作為一名一線指揮官,範弗裡特明白雖然聯軍一度佔據了上風,但自身損失也是極大的。第五次戰役中,美韓軍自己統計的損失中,美軍戰鬥損失為1萬多人、韓軍為3萬多人,另有其他國家軍隊損失的數千人。

因此在戰線相對固定的陣地戰中,範弗裡特以不限制的彈藥使用,來最大限度地摧毀志願軍陣地並殺傷志願軍的有生力量,同時降低美韓軍自身損失的打法。

戰線穩定後,美韓軍在一字擺開了韓軍第1軍、美軍第10軍、美軍第9軍、美軍第1軍,共計7個美軍師、10個韓軍師及其他國家軍隊。

當時美軍師有4個重炮營、1個防空炮營,韓軍師有1個重炮營,另外第8集團軍及各軍直屬若干155毫米和203毫米重炮營。

在1951年7月到8月中旬,整個戰線上沒有發生大的戰事。美軍構築了稱為堪薩斯和懷俄明線的防禦工事;而志願軍以新到的67軍、68軍、47軍等部為主,也在全線構築工事。

儘管當時美軍的火力超過志願軍20倍以上,但其依然覺得不夠使用。

李奇微認為第8集團軍應增加5個155毫米榴彈炮營、4個203毫米榴彈炮營、2個炮兵觀察營,最終李奇微得到了加強的9個重炮營,這些炮兵及從美軍總預備隊及派往歐洲的部隊抽調的部分人員,共計13000人於1951年秋抵達了朝鮮。

而幾乎與此同時,範弗裡特麾下的第8集團軍發動了1951年夏秋攻勢,分別重點進攻人民軍和志願軍陣地。

1951年9月13日至10月15日,美軍第2步兵師進攻「傷心嶺」的一個月作戰時間內。

其得到了2個105毫米榴彈炮營、2個155毫米榴彈炮營、1個203毫米榴彈炮連及1個坦克營支援,消耗的炮彈如下:

76毫米坦克炮彈62000發、105毫米榴彈炮彈401000發、155毫米榴彈炮彈84000發、203毫米榴彈炮彈13000發,此外美軍步兵師還打出了119000發迫擊炮彈和近18000發無後坐力炮彈。

美軍第5航空隊出動了842架次的飛機,投下了250噸炸彈。

1951年10月3日至19日,美軍騎兵第1師對志願軍47軍進攻的約半個月時間中。

其除了師屬的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和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外,還額外加強了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2個155毫米榴彈炮連、1個203毫米榴彈炮連支援。

僅僅是作戰第一天支援兩個團的進攻中,美軍就打出了15000發炮彈。

在猛烈的進攻中,美軍第15野戰炮兵營還創造了1個營在24小時時間內打出了14425發炮彈的記錄。

這個數字是非常恐怖的,要知道美軍有7個作戰師,另外還有韓軍10師。平均美軍一個師在一天內就要打出1萬多發炮彈,這對於當時美軍的彈藥庫存也是極大的挑戰。

於是1951年秋季,隨著範弗裡特彈藥量的極大消耗,美軍出現了彈藥供給問題。

請注意,我們所說的僅僅是美軍意義層面的彈藥不足;而對於志願軍來說,其即便自稱彈藥不足,但其火力強度依然是我之10倍以上。

美軍彈藥的情況是:其大多為二戰後的庫存,二戰結束後美國沒有大量生產炮彈,而新下軍火訂單並讓一些企業重新生產彈藥需要到1952年底才能大量供應;再加上駐歐洲及本土美軍同樣有彈藥需求,因此美軍高層指責範弗裡特在浪費彈藥,並要求李奇微限制範弗裡特的彈藥使用。

範弗裡特很不服氣,他的反駁意見是:高層以單門炮發射炮彈數量太高來指責是不合理的,因為朝鮮戰場美軍火炮密度不如二戰。如果按二戰的部署來,那麼就要為他增加70個野戰炮兵營。言外之意就是,要麼就給我增加炮兵營數量,要麼就少廢話。

而且範弗裡特還暗示:如果限制他炮彈使用的話,傷亡人數就會劇增。

現在網上一些人,推崇美軍簡直到了美國人自己都臉紅的地步。比如在談到範弗裡特彈藥量時,就開始放彩虹屁了:美軍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生命,如此云云。

這是什麼邏輯?哪國的軍隊不重視自己士兵生命了?真要有美國人的那種條件,你以為誰都願意讓步兵去死戰嗎?而如果沒有美國那種條件,又不想死人,難道就要投降?

按李雲龍的說法,要是真那麼富,誰還拼刺刀啊,一人一挺輕機槍,見人就突突,那多痛快!

更何況,範弗裡特彈藥量背後一個很明顯的情況是:美軍步兵離開了超強度的火力支援,是無法在朝鮮戰場作戰的,這恰恰反證了志願軍的強悍。

甚至在戰場上,即便是美軍打出了範弗裡特彈藥量,即便是美軍用韓軍步兵當炮灰,自己的損失也不小。如前文所述的美2師打出那麼多炮彈,自己步兵傷亡也高達3700多人;騎1師半個月就報銷了2900多步兵。

美軍一個師就6000能突擊的步兵,在範弗裡特彈藥量下依然損失過半,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吧?

當然,我們也承認,在1951年夏秋季作戰中,美軍確實也憑藉著巨大的彈藥量和傷亡在緩慢推進了。可到1952年的陣地戰,還能奏效嗎?

1952年10月到11月的上甘嶺戰役,美韓軍動用了18個105毫米以上的炮兵營,在區區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打出了1974545發炮彈,而且以上僅統計了81毫米以上口徑。

結果是什麼呢?

美軍步兵第7師被打殘,韓軍第2師基本將老兵打完,後續補充的上萬步兵也大部消耗,一次戰役就損失了25000餘人。

範弗裡特彈藥量即便比前一年更變本加厲,但巨大的彈藥消耗與傷亡已經無法再在志願軍的陣地前前進一步了。

當時美軍的彈藥消耗大到了什麼程度?

1952年第8集團軍彈藥消耗費用為7.5億美元;1953年整個美陸軍申請的35億美元中有25億是買彈藥的。

到1953年初,隨著美軍資金及軍工生產的到位,其不再受彈藥消耗限制。

到1953年1月至4月,美韓軍的火炮發射量分別為976315發、1051291發、1427418發、1324634發。

但儘管美韓軍此時月均發射炮彈已超過了100萬發,志願軍陣地卻已是巋然不動,而且不僅如此我軍還能在戰役級進攻中撕開對方的堅固壁壘工事,雙方戰力對比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焦點

  • 範弗裡特彈藥量有多大?每月能打100萬發炮彈,美國都受不了
    美軍是非常依賴火力的部隊,沒有重火力的支持,美軍地面部隊只有海軍陸戰隊的精銳還可以扛一扛,陸軍部隊中能打的就不是很多了。其中美軍發揮其重火力優勢的一個例子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範弗裡特彈藥量。消耗了76毫米坦克炮彈62000發、105毫米榴彈炮彈401000發、155毫米榴彈炮彈84000發、203毫米榴彈炮彈13000發,此外美軍步兵師還打出了119000發迫擊炮彈和近18000發無後坐力炮彈。
  •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堅守下來? 範弗裡特消耗是誕生於韓戰的一個軍事名詞,是美軍將領範弗裡特提出的。其要點就是用無限火力壓制對方,讓對方喪失抵抗意志,極大限度地造成對方傷亡。
  • 志願軍8發炮彈幹掉小範弗裡特,抗美援朝的反「絞殺戰」!
    只是可惜了,他們錯誤的選擇了對手,與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錯誤的地方、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然後,從此父子陰陽兩隔,使範弗裡特每夜深人靜時,難免老淚縱橫。 範弗裡特,是個推崇唯火力制勝的一位典型的美國將領。又或因其子被擊斃,讓其在火力使用上更加的不計成本。仿佛美軍的炮彈,是不用花錢的。
  • 範弗裡特彈藥量
    在這次美軍發動的反擊作戰中,突出的特點是各部隊組織"特遣突擊隊",在中國軍隊的陣地間"打穿插",其中有騎兵第一師組織的以七團為主的突擊隊,有美第二十五師組織的"德爾溫裝甲支隊",而顯著名的就是阿爾蒙德將軍親自組織的一支坦克突擊支隊。  坦克突擊支隊的突擊方向是中國軍隊最敏感的腰部。
  • 任正非談「範弗裡特彈藥量」和華為的壓強原則,極為高明,收藏了
    其實不僅僅是國內企業,國外很多企業管理者也都是軍人出身,比如赫赫有名的西點軍校就為美國企業界培養了許多優秀管理者——他們做企業之前,一般都有軍隊經歷。畢竟,商場如戰場,兩個領域有很大的共同性。用了這個壓強原則,我們把它比喻成攻克一個「城牆口」,幾百人衝鋒對準這個「城牆口」,幾千人衝鋒對準這個「城牆口」,幾萬人、十幾萬人還是對準這個「城牆口」衝鋒,每年炸這個「城牆口」的「彈藥量」已經超過了200億美元……任正非講的是壓強原則,華為公司很熟悉一個名詞,叫做「範弗裡特彈藥量」,這也是美國將軍發明的。
  • 戰將王近山和範弗裡特:兩人軍旅最後一仗,都在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願軍與「聯軍」在上甘嶺僅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雙方共投入10萬餘人,傷亡近3萬人,消耗的彈藥將山頭削低2米,將山石炸松2米。光憑這些數字和藝術加工過的電影,其實還遠遠不是真實的上甘嶺。因為每個戰士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用來統計的數字「1」。
  • 韓戰:範弗裡特肝腸寸斷 "攤牌行動"一敗塗地
    此次進攻是由美軍著名"山地戰專家"、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精心策劃並一手實施的。範弗裡特預計以200人為代價,可在5天內實現目標。上甘嶺戰役要圖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要圖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之初,範弗裡特大吹大擂
  • 大炮打一個基數,半個基數是什麼意思?一個基數有多少顆炮彈?
    相信對軍事稍稍有點認識的朋友會知道,在戰場上形容炮彈的並不是多少多少枚,而是多少多少個基數!就比如在曾經的遼瀋戰役當中,就有令人震撼的千門大炮轟錦州的場景,然而在這些過程當中,如果是細心觀察的朋友會發現,前線往往跟後線部門所說的是給我供應兩個基數或者三個基數的炮彈!
  • 13分6助攻,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下範弗裡特?
    昨天看到一篇帖子,在東決猛龍與雄鹿G3賽前,一哥們跟室友打賭,關於「範弗裡特G3得分能上雙」,琢磨著,出場時間這麼多,投籃機會隨便挑,哪怕狀態再糟糕,但畢竟是NBA職業球員,撞著狗屎運,也輪到該爆發一場。後來,那哥們正在給室友連買三天午飯。
  • 「運輸大隊長」有多給力?被繳近350萬支槍,外加5億多發子彈
    請大家注意,在戰爭中繳獲子彈直接使用的情況比繳獲槍械直接使用的情況更加普遍,所以這個繳獲子彈量的統計是最保守的統計。很顯然,在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不僅給我們「送槍送炮」,就連彈藥也是「送」得很勤快。關於彈藥問題,其實非常重要,因為無論多少武器裝備,無論這些武器裝備的性能有多好,如果沒有彈藥的話,是斷然發揮不了威力的。
  • 自吹性能碾壓中國05式榴彈炮:韓國的世界首創機器人炮彈車
    在接到命令之後的30秒後開始射擊,行軍時可在60秒內開火,炮擊60秒內發射8發炮彈,90秒後轉移到750米外新的陣地,再過30秒開始新的射擊。8門K-9榴彈炮可以在30分鐘內發射640發炮彈,韓國人認為這相當於24門美制M109A6榴彈炮的威力。
  • 牧民打草險些觸發遺留炮彈 警方妥善處置有驚無險
    2020年9月27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寶格達山林場居民宋某在打草時發現一枚軍用手雷隨即報警寶格達山邊境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封鎖現場,並在周邊一公裡範圍內進行地毯式排查,相繼又找出了兩枚炮彈及一枚手雷。10月14日上午,寶格達山邊境派出所聯合東烏珠穆沁旗公安局治安大隊一同將這些遺留炮彈及手雷進行了爆破銷毀。
  • 西部傳出一聲巨響,1600多枚炮彈突然爆炸,大批救援隊火速前往
    圖為軍火庫爆炸事故現場近期,隨著位於其國土西部的梁贊州傳出一聲巨響,俄羅斯又發生了軍火庫爆炸事故,在此之前該國已經多次出現同類災難了,那麼這次情況有多嚴重呢據現有消息來看,事故起於軍火庫周邊的草坪意外起火,隨後在風向助力下波及存放的彈藥,在短時間內導致大約1600枚炮彈突然爆炸,為了避免次生災害,大批救援隊火速前往事發地點,花了兩三天時間才將大火徹底撲滅。
  • 長沙人工增雨初顯成,昨天上午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
    10月12日凌晨2點到上午09時,全市14個炮點先後作業20次共發射火箭炮彈54發,各地均出現了小雨到中雨、局地大雨等不同強度降水。記者從長沙市氣象局了解到,今年雨季結束後,7月16日08時至10月12日08時:全市平均總降水量95.9mm,比歷年同期(280.4mm)異常偏少,全市各地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森林火險壓力較大。
  • 踢館 | 當年袁崇煥炸努爾哈赤的紅夷大炮威力有多大?
    當年袁崇煥炸努爾哈赤的紅夷大炮威力有多大,精度有多高,對當時的騎兵和步兵的殺傷力有多大? 袁崇煥用的是英國產的18磅蛇炮,英文名CULVERIN炮(中文音譯就是寇非林炮,說實話堂主很討厭以前的翻譯規則,明明可以直接意譯為蛇炮,非要搞一個什麼寇非林出來),是當時身管口徑比最大的重炮,主要是海軍使用來遠距離轟擊敵軍戰艦,岸防要塞也會用到。
  • 揭秘:武器彈藥精確打擊有多精確
    因此,追求精確打擊就成了武器彈藥研發者孜孜以求的目標。雷射標記子彈「長眼」會拐彎試想一下,在戰場上,如果你躲在堅實的牆壁背後,對手的子彈卻能繞著彎兒找到並擊中你,是不是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出一款會「拐彎」的雷射制導子彈,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子彈「長了眼」。使用這款子彈的狙擊手在射擊前,只需持續用雷射照射標記目標即可,擊發後制導子彈會自動跟蹤目標直至命中,其最遠射程可達5千米。這種雷射制導子彈因為內部結構較複雜,所以比普通子彈長,約10.16釐米。彈體前端有光學感應器,可用來搜索、追蹤標記目標的雷射制導點。
  • 絕地求生:稀有彈藥排行榜,馬格南只是第二,第一不超過十發!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大能有話說,絕地求生這個遊戲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沒了它,那你吃雞就只能靠拳頭了,沒錯那就是子彈,今天大能哥就來和大家聊聊,絕地求生裡面最稀有彈藥排行榜,馬格南只是第二,第一不超過10發
  • 300噸彈藥被引爆,導致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葬身海底
    配有8門15英寸的大炮,能把1噸重的炮彈發射至16英裡之遠。  不過它存在一個致命缺陷:甲板裝甲防護過於薄弱。  頃刻間十多枚炮彈朝德艦飛來,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甲板上的官兵立即作好還擊準備。  然而,幾秒過後,坐鎮俾斯麥上的德國海軍大將呂特晏斯仍未發令開炮。  他面容平靜,完全不相信眼前的一切,因為根據德國海軍的最新情報,英國的本土艦隊還停靠在斯卡帕灣,離這裡足足有1000英裡,英國艦隊怎麼可能從天而降呢?  況且他們此行目標在於打擊商船,儘可能避免與英艦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