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弗裡特彈藥量有多大?每月能打100萬發炮彈,美國都受不了

2020-12-01 熊熊評說

美軍是非常依賴火力的部隊,沒有重火力的支持,美軍地面部隊只有海軍陸戰隊的精銳還可以扛一扛,陸軍部隊中能打的就不是很多了。

其中美軍發揮其重火力優勢的一個例子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範弗裡特彈藥量。

範弗裡特為當時美軍第8集團軍的指揮官,其作戰方式就是每戰總會以極強的火力進行轟擊,而後再進行地面推進。

尤其到了1951年6月後的陣地戰時期,由於戰線相對穩定,美軍優勢火力可以得到充分地發揮。

據統計,1951年美軍第2師進攻血染嶺期間,其得到了2個105毫米榴彈炮營、2個155毫米榴彈炮營、1個203毫米榴彈炮連及1個坦克營支援。

消耗了76毫米坦克炮彈62000發、105毫米榴彈炮彈401000發、155毫米榴彈炮彈84000發、203毫米榴彈炮彈13000發,此外美軍步兵師還打出了119000發迫擊炮彈和近18000發無後坐力炮彈。

如此巨大的彈藥消耗是美軍在陣地戰初期能緩慢推進的關鍵,但即便如此,美軍的傷亡仍是很大的,如血染嶺之戰中,美2師的傷亡就高達3700餘人。

美軍一個師的步兵僅有9000人左右,一次作戰即消耗如此大,也是很難承受住的。

因此其採取的策略是一方面不斷向美軍步兵師中補充韓軍步兵,作戰時讓這些人先消耗;另一方面,則是加大火力打擊程度。

當時,志願軍這邊每打出一發炮彈,美軍就會以數十發炮彈回擊。

為了抵消美軍的火力優勢,志願軍以坑道為核心構築防禦陣地,大大減輕了美軍炮擊造成的傷亡。據統計,到1952年時,得益於坑道工事,美軍炮擊660發炮彈才能殺傷一名志願軍戰士。

1952年10月,美韓軍發起了對上甘嶺的攻擊,其集結了18個105毫米以上的炮兵營,在區區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打出了1974545發炮彈,此外航空兵還空投5000多枚重磅炸彈。

但即便在這樣的火力強度下,志願軍依然抵禦住了美韓軍的攻勢,打出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

很多人覺得,美軍這麼高的火力強度就是其常態。

實際上不是的,韓戰中美軍火力強度遠超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巨大的彈藥消耗甚至連美國都吃不消。

因為二戰後,美國大部分曾生產彈藥的企業轉為了平時狀態,美軍作戰使用的彈藥大多為二戰遺留。

美國當時的總體戰略是先歐後亞,而朝鮮戰場巨大的彈藥消耗影響到了其在歐洲方向的戰備,再加上大量彈藥消耗也是要花錢的。因此,美國國內多次就彈藥問題與前線交涉,認為這樣的消耗實在太大了。

《韓戰中的美國陸軍》一書中有相當大篇幅是圍繞彈藥問題展開的。

儘管美國國內施壓不斷,但範弗裡特卻不為所動,忍無可忍的高官們直接向範弗裡特施壓。這位將軍回應:

高層以單門炮發射炮彈數量太高來指責是不合理的,因為朝鮮戰場美軍火炮密度不如二戰。如果按二戰的部署來,那麼就要為他增加70個野戰炮兵營。言外之意就是,要麼就給我增加炮兵營數量,要麼就少廢話。

在這種情況下,李奇微和繼任的克拉克不得不採取折中手段,讓前線美軍多打些庫存尚多的彈藥,而少消耗庫存緊張的彈藥。

同時在美國國內開動部分企業生產彈藥,以彌補軍備庫中的缺額。

到了1953年,美國國內軍工企業生產量上來後,美軍前線部隊的彈藥不再是問題,只不過多花些錢罷了。

為此,美國甚至將韓軍的師炮兵配置到了跟美軍一樣的水準,即每個韓軍師配備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和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要知道當年的國軍五大主力加起來的重炮都沒有韓軍1個師多。

同時,美軍打出來的炮彈也是達到了一個新高潮。

據統計,1953年的前四個月,美軍分別打出的炮彈為976315發、1051291發、1427418發、1324634發。

雖然美軍的炮彈消耗堪稱恐怖,但實際上對已經形成堅固坑道工事的志願軍而言,並沒有造成很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志願軍的防守作戰。

以1953年1月25日的丁字山之戰為例,美軍集結了8個炮兵營和1個坦克營來支援1個步兵營,一天內就打出了168500發炮彈,同時空軍空投了23萬磅炸彈,這麼大的陣仗只是對付志願軍一個加強排的陣地。

結果打了一天,志願軍傷亡11人,美軍自己承認的傷亡數為77人,而且也沒打下來,此後美軍不再主動進攻志願軍陣地。

丁字山之戰後,範弗裡特將軍退休,儘管其走人了,但繼任者還是堅持了大彈藥量的打法,雖然已經是徒勞了。

到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志願軍炮兵首次超過了美韓軍隊的地面火力,一仗打穿了韓軍4個師的防禦陣地,當月朝鮮停戰協定籤署;克拉克將軍稱自己是第一個在沒有獲勝的協定上簽字的美軍指揮官。

相關焦點

  • 隨便一打就是幾十萬發炮彈!範弗裡特彈藥量消耗究竟有多大?
    1940年,當時的人民軍隊中火炮極缺,甚至打幾發迫擊炮彈都要經過團以上單位批准;那個時候,誰都不會想到,短短10年之後這支軍隊將會與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美國軍隊交戰。不,還不止是美軍,除美軍之外,還有韓軍、英軍、法軍等16個國家的軍隊。當然了,在某些人計算傷亡的時候,這些國家的軍隊往往不算「人」。
  • 志願軍8發炮彈幹掉小範弗裡特,抗美援朝的反「絞殺戰」!
    一個地面,一個空中,倒頗似美國式的將門虎子。只是可惜了,他們錯誤的選擇了對手,與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錯誤的地方、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然後,從此父子陰陽兩隔,使範弗裡特每夜深人靜時,難免老淚縱橫。 範弗裡特,是個推崇唯火力制勝的一位典型的美國將領。又或因其子被擊斃,讓其在火力使用上更加的不計成本。
  • 範弗裡特彈藥量
    被打壞的美國汽車零亂地丟棄在野地中,到處是美軍的補給品和裝備品。中國士兵沒能來得及把這些戰利品運走,於是放火燒毀,江岸邊濃煙蔽日。沿著昭陽江北岸撤退的中國軍隊正在急促地奔跑。  一個小時後,坦克突擊支隊的主力到達。  紐曼立即渡過了昭陽江,在江北岸佔領了渡口。
  • 任正非談「範弗裡特彈藥量」和華為的壓強原則,極為高明,收藏了
    其實柳傳志、王石、王健林等做過軍人的企業家似乎都一樣,在企業管理中都強調組織性、紀律性,講究令行禁止。但我們經常看任正非講話比較多,他在講話和郵件中習慣用一些軍事用語。最近他就因為一個「殺出一條血路」被外媒翻譯成「血流成河」,而鬧出一個小風波。
  •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堅守下來? 範弗裡特消耗是誕生於韓戰的一個軍事名詞,是美軍將領範弗裡特提出的。其要點就是用無限火力壓制對方,讓對方喪失抵抗意志,極大限度地造成對方傷亡。
  • 韓戰:範弗裡特肝腸寸斷 "攤牌行動"一敗塗地
    1952年的抗美援朝戰場呈現了敵我雙方僵持不下的態勢,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我發動了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以上甘嶺地區(金化以北的鐵三角一帶高地)為主要進攻目標的"金化攻勢"(代號為"攤牌行動")。此次進攻是由美軍著名"山地戰專家"、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精心策劃並一手實施的。
  • 戰將王近山和範弗裡特:兩人軍旅最後一仗,都在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願軍與「聯軍」在上甘嶺僅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雙方共投入10萬餘人,傷亡近3萬人,消耗的彈藥將山頭削低2米,將山石炸松2米。光憑這些數字和藝術加工過的電影,其實還遠遠不是真實的上甘嶺。因為每個戰士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用來統計的數字「1」。
  • 炮彈裝噴氣發動機,射程超100公裡,挪威和美國研發衝壓動力炮彈
    目前,美軍的M777和M109榴彈炮發射現有的火箭助推炮彈時的最大航程不到32公裡,發射M982 「神劍」GPS制導炮彈時最大射程也就40公裡,據估計,使用衝壓動力炮彈最大射程可達100公裡。雖說美國陸軍還沒有表面對衝壓動力彈藥可能會考慮哪些具體設計,但已明確表示對這一概念非常感興趣,所以未來很可能會採用。
  • 「運輸大隊長」有多給力?被繳近350萬支槍,外加5億多發子彈
    除接收130萬日軍的武器外,老蔣還有美國訓練裝備的數十萬美械部隊;而在國府原有及接收的兵工廠內依舊在生產大量武器彈藥,其產量仍然非常可觀。反觀解放軍,除了東北部隊得到了部分原日軍裝備外,其餘各大戰場的解放軍都是原來繳獲日偽軍的武器,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遠不及1946年的國軍。
  • 大炮打一個基數,半個基數是什麼意思?一個基數有多少顆炮彈?
    相信對軍事稍稍有點認識的朋友會知道,在戰場上形容炮彈的並不是多少多少枚,而是多少多少個基數!就比如在曾經的遼瀋戰役當中,就有令人震撼的千門大炮轟錦州的場景,然而在這些過程當中,如果是細心觀察的朋友會發現,前線往往跟後線部門所說的是給我供應兩個基數或者三個基數的炮彈!
  • 34000噸「七星戰艦」有多強?2枚原子彈炸不沉,又硬扛20發炮彈
    在長達40多年的戰列艦歷史發展演變中,湧現出了許多知名戰列艦,其中包括「日本大和級」、「美國的依阿華級」以及「德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在世界戰列艦的發展史上都有他們極其重要的一頁。而號稱「七星戰艦」的內華達號戰列艦,一直都被稱為是標準戰列艦的始祖。
  • 王洪光:大陸"六戰一體"武統臺灣 "臺獨"勢力能撐幾天?
    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不顧中方反對,籤署了鼓勵美臺官員互訪的「臺灣旅行法」,使得兩岸關係再度成為焦點。因此,大陸是否有信心有能力以最小的代價迅速攻佔臺灣,是海峽兩岸都關心的問題。爾後由察打一體無人機臨空監視、消滅零星復活火力。在進攻過程中,如遇臺軍反突擊、逆襲,堅守防禦要點、支撐點,則無須強攻,只須召喚上級火力摧毀之。「上級火力」可有我岸遠程火箭炮、戰術航空兵、陸軍航空兵、艦炮艦導火力,特別堅固的地下設施由飛彈(鑽地彈)反覆打擊。
  • 揭秘:武器彈藥精確打擊有多精確
    在稍縱即逝的戰機面前,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更有效地斃敵有生力量,勝利的天平就會傾向哪一方。因此,追求精確打擊就成了武器彈藥研發者孜孜以求的目標。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出一款會「拐彎」的雷射制導子彈,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子彈「長了眼」。使用這款子彈的狙擊手在射擊前,只需持續用雷射照射標記目標即可,擊發後制導子彈會自動跟蹤目標直至命中,其最遠射程可達5千米。這種雷射制導子彈因為內部結構較複雜,所以比普通子彈長,約10.16釐米。彈體前端有光學感應器,可用來搜索、追蹤標記目標的雷射制導點。
  • 自吹性能碾壓中國05式榴彈炮:韓國的世界首創機器人炮彈車
    在接到命令之後的30秒後開始射擊,行軍時可在60秒內開火,炮擊60秒內發射8發炮彈,90秒後轉移到750米外新的陣地,再過30秒開始新的射擊。8門K-9榴彈炮可以在30分鐘內發射640發炮彈,韓國人認為這相當於24門美制M109A6榴彈炮的威力。
  • 安徽警方偵破特大網絡製販彈藥案:8個月造鉛質子彈70萬發
    央廣網馬鞍山4月17日消息(記者楊博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8個月瘋狂製造鉛質子彈70餘萬發,買家遍布全國近30個省份。近日,安徽馬鞍山警方透露,該市含山縣公安局成功偵破公安部掛牌督辦「7·12」特大網絡製販彈藥案,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30名,現場繳獲鉛質子彈1萬餘發。
  • 牧民打草險些觸發遺留炮彈 警方妥善處置有驚無險
    2020年9月27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寶格達山林場居民宋某在打草時發現一枚軍用手雷隨即報警寶格達山邊境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封鎖現場,並在周邊一公裡範圍內進行地毯式排查,相繼又找出了兩枚炮彈及一枚手雷。10月14日上午,寶格達山邊境派出所聯合東烏珠穆沁旗公安局治安大隊一同將這些遺留炮彈及手雷進行了爆破銷毀。
  • 滄州人工增雨一天兩夜,747枚炮彈打上天,現場圖震撼
    「這雨終於下透了,地裡的莊稼可好了,收成有保障了。」「可該下場透雨了,這回終於能耩上地了。」5日下午開始,我市下起了久違的大雨。全市平均降雨56.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黃驊市官莊鄉,達128.0毫米。為了這場大雨,我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奮戰了一天兩夜,發射增雨炮彈和火箭彈747枚,進行人工增雨。
  • 坦克開炮後的炮彈殼都去哪裡了?炮彈殼也能燃燒嗎?
    炮彈殼又稱「藥筒」,在二戰後的一代坦克之前,炮彈殼基本都是金屬的。這些藥筒有用銅造的,也有用覆銅鋼製造的。這金屬藥筒價格貴啊,一發122毫米藥筒就要好幾百塊錢。在訓練演習中,藥筒當然是要回收的,可以二次裝填使用。可如果在戰場上,藥筒誠可貴,小命價更高,還是隨打隨扔吧。「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地白花花的銀子真可惜!
  • 13分6助攻,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下範弗裡特?
    在此之前,今年猛龍季後賽打了15場,範弗裡特場均出場20.1分鐘,數據貢獻為4.0分1.5籃板2.7助攻0.6次搶斷,投籃命中率25.6%,三分球命中率19.5%,此外,場均0.93次失誤2.2次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