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41年5月,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駛出法國港口,途經丹麥海峽時與英國的攔截艦隊相遇,發生了激烈的海戰。
交戰過程中,被譽為英國皇家海軍驕傲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被一枚800公斤的穿甲彈擊中,穿甲彈穿透了胡德號的六層甲板,引爆了彈藥庫裡的大約300噸彈藥,胡德號瞬間從中部炸成兩段,包括編隊司令霍蘭中將和艦長科爾上校全艦1419名官兵罹難,僅有3人生還。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沉沒
胡德號被擊沉的詳細過程
5月24日清晨,德艦歐根親王號上一名槍炮官看到東南方向有煙冒出,隨即岀現兩艘軍艦的桅杆。
艦上頓時警鐘大作。艦長布林克曼登上艦橋指揮戰事,並向旗艦俾斯麥號發出「敵人出現」的旗號。
兩艘德艦的大炮立即準備就緒。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致命缺陷。
左邊的戰艦是「威爾斯親王」號,屬於新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而右邊那艘正是名滿天下的胡德號。
胡德號於1918年下水。按設計構思,胡德號完美地集中了速度快、火力強的優點。配有8門15英寸的大炮,能把1噸重的炮彈發射至16英裡之遠。
不過它存在一個致命缺陷:甲板裝甲防護過於薄弱。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5時49分,一艘英艦的前部炮塔開炮了。頃刻間十多枚炮彈朝德艦飛來,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甲板上的官兵立即作好還擊準備。
然而,幾秒過後,坐鎮俾斯麥上的德國海軍大將呂特晏斯仍未發令開炮。
他面容平靜,完全不相信眼前的一切,因為根據德國海軍的最新情報,英國的本土艦隊還停靠在斯卡帕灣,離這裡足足有1000英裡,英國艦隊怎麼可能從天而降呢?
況且他們此行目標在於打擊商船,儘可能避免與英艦開戰。
英艦的炮彈一顆接一顆飛過來,計時器焦急地「滴答」響著。
俾斯麥號在進行塗裝 歷史資料圖
呂特晏斯終於發令:「開火。」他話音剛落,俾斯麥號上15英寸的大炮就4次齊射,歐根親王號的8英寸大炮開火的時間也就是稍稍慢了幾秒鐘。
在俾斯麥號的炮火控制室裡,施耐德是負責發炮的總指揮,他隔40秒發一次令。
「短了。」他大聲評論剛才一發炮彈的發射質量。
「過了。」又是一聲不滿。
「注意觀察。」他注視著測距儀鎮定地說。
「敵人中彈了」這回他滿意多了。
5時59分,一枚800公斤的380毫米穿甲彈俯射下來,正中胡徳號副炮彈藥艙後部。
胡德號沉沒原因的示意圖
穿甲彈接連穿過六層甲板,一直落到主炮塔彈藥架附近才爆炸,炮彈的爆炸引爆了102毫米副炮彈藥艙的20噸發射藥。而這一爆炸產生的破片輕而易舉的穿透了後機艙和副炮發射藥艙之間單薄的裝甲,又直接引爆了15英寸大炮的彈藥庫,大約有300噸彈藥發生了大爆炸。
胡德號上空升起了高高的蘑菇狀雲團,連主桅杆和後炮塔的碎片都被卷上高空。
悲催的胡徳號船身很快解體、沉沒。
包括編隊司令霍蘭中將和艦長科爾上校全艦1419名官兵罹難
包括編隊司令霍蘭中將和艦長科爾上校全艦1419名官兵罹難,僅有3人生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