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隊團營連等基層編制有副職嗎?軍史科普:1939年為變化節點

2020-12-05 東北行營

民國時期的部隊編制經歷了多次改動和變化,作戰序列裡又分為嫡系和雜牌,編制更是不能統一而顯混亂,本文只能作大概說明。在黃埔黨軍建立之初,其基本編制受蘇聯軍制影響,以「三三制」為原則(裝備訓練也是蘇式的),比如1925年8月第一軍正式組建時,即下轄三師九個團,團以下仍然以「三三制」為基準分設三營、營轄三連、連轄三排直至各步兵班。

這個期間由於軍職設置也模仿蘇俄,所以連隊是有「副連長」以及「副排長」職務的,同時還特別設置了各級政治指導員和黨代表。比如黃埔一期的杜聿明畢業後,最先就是分配到第一軍的前身:教導第1團,在該團第一營第三連當見習官兼軍需上士,不久晉升為第二排「副排長」,後來又輾轉回到老家陝西,在國民二軍高桂滋團的補充營擔任「副營長」兼第一連連長。

從1928年起由於跟蘇聯徹底翻臉,以及軍閥混戰的不斷進行,蔣軍以及各地方實力派軍隊的編制堪稱五花八門,根本沒有一定之規,所以也沒有討論的必要。直到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蔣軍用武力壓服各地方實力派以後,開始進行陸軍編制整理工作,此時已經從「師俄」開始向「師德」轉變,步兵師開始實行兩旅四團標準的「方塊師」,基層軍制也有所調整。

根據《民十九年陸軍暫行編制表》的規定,步兵師又分為甲、乙、丙三類,步兵團則下轄三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排,而步兵連則下轄三個步兵排和一個供應班。那麼連級部隊軍官配置情況如何呢?全連共有軍官5名,軍士16名和士兵145名,總計166名官兵。

重點在這5名軍官的職務上,其中有三名少尉軍官是步兵排長,一名是連長,而另外一名是連部「教官」(平常訓練部隊的),所以在這一時期,蔣軍確實沒有了副連長的職務,不過這名教官也等於是連長的助手,所以也經常被稱為「連副」,但其實跟副連長的職務還是不能劃等號的,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而「副排長」乾脆不是軍官編制,多以資深軍士擔任。

到1936年開始進行「調整師」的編制設置時,根據「民國25年陸軍整理草案」的規定,每個步兵團轄步兵三營、通訊一連、重機槍一連、迫擊炮一排,而步兵連的額定編制為:全連官佐5員、軍士14名和士兵147名,全連168人。故而可以發現,儘管連以上編制有所調整,但步兵連的規模、官兵額定設置的變化不大,仍然是一名連長一名教官和三名排長,未設副連長職務。

這一時期蔣軍的軍職設置也借鑑了一些北洋軍制,為了安置整編後裁汰下來的大批編外軍官,開始在團以上單位設置「附員」,比如之前專門介紹過的中校團附李天霞、謝晉元,上校師附張靈甫等等,其中在團級設置中校和少校團附各一人,但不設專職副團長。不過呢,那個中校團附由於銜級較高,一旦團長不能視事基本就是他接管部隊了,所以經常被稱為「團副」,注意是俗稱而非官稱。

這個編制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爆發,經過一年多的實戰檢驗後,蔣軍也開始對編制進行檢討和調整,在1938年底的第一次南嶽(衡山)軍事會議上,將原有的兵團、軍團、旅三級建制全部裁撤。同時考慮到戰爭時期各基層軍事主官經常陣亡或者負傷的情況,而又沒有「法定繼承人」不利於作戰指揮,團以下單位遂開始設置專職副職,於是有了副團長、副連長等職務。

其實在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蔣軍再次整編時也進行了相當的編制和職務調整,如果展開的話那就沒頭了,以後再介紹。至於許多抗戰老兵回憶說沒有副連長設置,那是因為抗戰初期確實沒有;而《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出現副職,則是因為中國遠徵軍踏出國門的時間已經是1942年。

研究這個問題不能以靜態模式,因為蔣軍的編制和配置,始終在發生變化。《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阿譯原來是少校營長,後來的職務是什麼?炮灰團副團長嘛!

相關焦點

  • 中國軍隊大範圍編制調整 軍旅營體制集團軍增加
    中新網7月12日電 解放軍報消息,記者日前從總參有關部門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進展順利,新的編制表已經在全軍部隊頒發執行。軍委和總部要求全軍部隊進一步加強組織編制管理,扎紮實實全面落實新編制,確保2005年前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任務的圓滿完成。
  • 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
    由表1-1可見,1936年行政院內設部和委員會與1928年《行政院組織法案》[1]有很大的調整與變化。但國民政府中央及其人員數每年都有變化(參見圖1-1)。圖1-1隻反映了國民政府中央機關本部人員的變化情況。中央各機關所屬各機關及公務人員的變化更大。
  • 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你了解軍隊中營的編制嗎?■ 徐平《解放軍報》3月20日在頭版刊登報導《合成營成為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報導中指出,經過幾年探索研練,合成部隊成為陸軍主要作戰力量,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類新型合成營模塊化嵌入陸軍作戰體系,實現了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向多維拓展,推動陸軍部隊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能力大幅躍升。
  • 體制內,科技副職究竟是什麼職位?和一般副職有什麼區別?
    前幾天,小編一位朋友的孩子到一個部門去擔任科技副職。這位朋友並沒有聽說過體制內的科技副職,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崗位。對他兒子去擔任的科技副局長,不知道和那個單位的副局長究竟有什麼差別。所以來諮詢小編,今天,小編就體制內的科技副職和大家聊一聊。
  • 2021軍隊文職招聘2萬餘人,有國家編制,這3類人才優先錄用!
    除了公務員考試之外,還有哪些「不常見」的公職類考試可以獲取編制呢?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選調生之外,軍隊文職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要想備考軍隊文職考試,大家首先需要了解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的含義和招考要求!
  • 抗戰時一個軍規模有多大?來看看我國軍隊和日軍的編制有啥不同
    好的軍隊編制,可以讓軍隊的整體實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並且還能增強軍隊的戰鬥力,關係到軍隊是否可以獲得戰鬥的勝利。而軍隊編制因軍隊的出現而出現、變化而變化,不僅是各個國家軍隊都有不同的軍隊編制並且同一國家在各個歷史階段中的軍隊編制也有區別,只有讓軍隊編制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才能實現最大限度的發揮軍隊的能力,從而讓軍隊可以更加容易的在戰場上取得勝利。
  • 這2000+個軍隊文職崗位,不籤合同,幹到退休!
    因為小職一直覺得,軍隊文職考試熱度很快將會趕超公務員,越早參與進來,門檻越低,競爭越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小職發現:軍隊文職也有「自帶編制」的崗位,不籤合同,幹到退休! 那麼,這兩種任用方式有何不同呢?
  • 我國軍隊一個師有多少人?和外軍比起來,編制上有何不同
    二十一世紀一來,世界進入穩步發展的狀態,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都不斷提高,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也帶動了各國軍事實力的提升,許多國家都結合本國發展實際,展開了對軍隊的建設升級,對軍隊通信、情報、編制等方面進行調整。
  • 怎麼編制級配碎石底基層工序(檢驗批)資料,來看這裡
    【關注留著,以備後用】前言簡介:前期我們已經按照道路工程施工的順序「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分享了排水工程資料的編制,接下來我們接著道路工程施工資料編制的分享,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級配碎石底基層工序(檢驗批)資料編制」。
  • 小戰多勝,以步制騎的思想催生宋朝特色的軍隊編制,弓駑兵佔4/5
    對於宋朝,我們都會有「文強武弱」的印象。因而,在御國之戰中,步兵便成為了宋朝軍隊的主力。對此,兩宋為突破本身在騎兵上的天然劣勢,獨特地將軍隊的編制和武器配給比例做了調整。自宋仁宗開始,形成了一套「兩宋特色」的編制——弩兵為主,弓兵為輔,刀槍兵為近戰主力。其中,弩兵佔了整支軍隊的1/2,弓箭兵則佔了3/10,剩下的為刀槍兵,僅僅佔據了1/5。
  • 日照市園區試行職員制 封存身份編制和級別
    編制、身份、級別……這些都曾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為普遍關注的問題。可是,這些因素在日照市的各經濟、科技、創業園區將被「封存管理」,原工作人員也將打破體制身份界限,競爭上崗,統一實行職員制,籤訂聘用合同;職員實行崗位績效工資,收入分配體現實際貢獻和工作量。
  • 每日一詞∣軍隊基層建設 military development at primary level
    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11月8日至10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加強新時代我軍基層建設,是強軍興軍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全軍要發揚優良傳統,強化改革創新,推動我軍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 展望|寫給2035年的中國軍隊
    名單上每名軍人的背後,都有一段中國軍隊波瀾壯闊的歷史——從剛剛辭世的101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到「英雄航天員」景海鵬;從「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到37歲的空軍「金頭盔」飛行員蔣佳冀,他們的故事不僅僅標註著中國軍隊改革發展的過去,還將開啟中國軍隊轉型重塑、實幹強軍的未來。
  • 軍隊文職是什麼意思?軍隊文職和其他的文職一樣嗎?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軍隊文職是什麼意思?軍隊文職和其他的文職一樣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軍隊文職考試招考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軍隊文職微信公眾號(nxhtjr),寧夏軍隊文職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寧夏軍隊文職備考QQ群:585178032。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是和其他文職崗位不一樣的!
  • 民國紫砂壺九大傳奇人物,你認識嗎?
    紫砂壺的發展是一段漫長的歷史,紫砂壺最早出現於宋代,至明代迎來第一個巔峰時期,到清朝民國時期,進入全盛時期,制壺名家輩出。其中,民國時期有九大傳奇人物,壺藝高超,其作品在當時已是價值斐然,如今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為廣大藏家所喜愛。
  • 《近代中國強軍夢》之三:民國的雙重落伍
    這個時候軍隊的攻擊速度,不再以最慢的步兵和輜重單位為標準,而是以最快的坦克部隊為標準。這就是革命性的變化。  但是,這些思想家提出這些觀點的時候,他們的觀點並沒有得到本國決策層的重視。因為他們那些國家,都沒有要在歐洲和世界上追求霸權的需要,所以這也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的戰略目標往往成為世界或者本國軍事革命的強大的推動力和牽引力。
  • 唯一參加過二戰的棕熊,從容運送百斤炮彈,有編制有軍銜還有軍餉
    不過這些動物都是被人類嚴厲馴服後而充當戰力的,歷史上曾有一個野獸是心甘情願在軍營「當兵」的,他就是棕熊「佛伊泰克(Wojciech)」。1939年希特勒對波蘭發動閃擊戰拉開了二戰序幕,由於腹背受敵,波蘭很快滅亡,其中一支由波蘭戰俘組成的波蘭軍隊被蘇聯送到了英軍駐防的伊朗哈馬丹,任務是將納粹勢力逼到中東。
  • 俄羅斯軍隊後勤體系漏洞,夥食管理問題嚴重,一年損失1.8億盧布
    在上世紀90年代,由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陷入"經濟寒冬",軍隊的供應體系幾乎被徹底摧垮。已經被無限縮減的軍費預算,被長官們中飽私囊,再加上通貨膨脹和盧布貶值等問題,發給基層官兵薪金根本無法養家餬口。更讓俄羅斯基層官兵感到心寒的是,原本應該由國家供應的夥食也被剋扣。當時俄軍的夥食,別說做到營養均衡、葷素搭配,能夠吃飽就已經是奢望。甚至在1992年出現了,指揮官扣發官兵口糧,導致4名士兵餓死的慘劇。
  • 回歸「原點」重塑基層團組織活力
    原標題:回歸「原點」重塑基層團組織活力   「入團不就是老師發張表讓我們填填嗎?」一次和高三學生的對話,令團山東萊蕪市委書記孟雲霞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