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倫向《相對論》發難(三)

2020-09-15 袁燦倫

作者按:

上一篇從物質、空間和時間等幾個基本概念具有彼此獨立性的角度向《相對論》發難,這第三篇將從光的本質問題分析著名的光速不變原理的可靠性。

一、光的本質問題是至今未解的懸案

光的問題,是古老的問題,也是最新的問題,任何時代,光都可以作為必不可少的對象深入研究。

人類只要解開了光的秘密,那麼所有科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如果不把光的本質問題解決清楚,所有現代科學理論都只能是妄談。

很可惜的是,科學共同體專業人士頭腦僵化,固步自封,奉權威為神,害怕科學大廈傾覆,害怕賴以生存的現代科學體系解體,科學共同體不願接受科學基礎理論的重新審視,更不願接受科學基礎理論的重新建立,科學將止步不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偏越遠!這不是危言聳聽,百多年來,科學理論無重大發展,便可知此為原因!

1、牛頓研究物體的運動和力的關係,總結出牛頓三大力學定律,研究克卜勒對天體的觀察結果,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研究太陽光經三稜鏡散射成彩色光帶,他仍用力學思維看待光,牛頓認為光是粒子,是從光源發出的粒子流。他能解釋光的直線傳播、反射現象,但解釋的折射與實際不符。這稱為光的微粒說

2、惠更斯對光的研究後認為,光並不是由微粒組成的,而是一種波,他不僅能夠解釋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現象,還預言了光可以產生衍射現象和幹涉現象,後來被託馬斯.楊的實驗所證實。這稱為光的波動說。這能正確反映光的現象。

3、麥克斯韋從經典的電磁理論出發,建立了完整的電磁理論,即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了電磁波動方程,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在空間以波的形式傳播出去,其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1/√(ε₀μ₀)≈3.0×10⁸m/s。其速度不依賴於參考系,就是說,在任何參考系中,電磁波的速度都是相同的。這稱為光的電磁波說

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有史以來第一次揭開了光的奧秘。我們意識到整個電磁波譜——從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只不過是麥克斯韋的電磁波。

4、愛因斯坦解釋光電效應時認為,光不僅具有波動性,還具有粒子性,這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

神秘的光

二、問題的問題

現在科學界普遍接受的是光的」波粒二象性」說。 但光的波粒二象性仍無法正確反映光的現象,更沒有搞清楚光的本質,反而是一種「和稀泥」的做法,使光的本質問題越發糊塗。

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理論沒有搞清楚光為何物,對光是電磁波這個本質視而不見,從而導致了一連串的錯誤,這是量子力學最大的漏洞。這與愛因斯坦首先認為光是波粒二象性有關,可以說,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不是功勞,反而是一種過錯,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錯誤。(關於這個問題,作者將在後續文章中再次專題討論)。

可惜的是,至今科學界都把愛因斯坦奉為科學之神,而沒有人識破這個錯誤。

光的「波粒二象性」說是一個有悖邏輯的矛盾體。

光電效應用「光子」來解釋並非具有唯一性,作者認為,用光波也是可以解釋光電效應的,光的「波粒二象性」說沒有依據。

光是波,是粒子,還是波粒二象性?

三、現在能夠確定的光的特徵和本質

綜上,可以初步確定光的特徵和本質:

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的波動,並在空間中傳播,光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但光可以在某些介質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約為3.0×10⁸m/s,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這個速度低,光具有波的所有特徵如反射、折射、衍射、幹涉等。

(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磁波譜中很窄的波段。整個電磁波波段,都可以稱為光,光=電磁波

在此基礎上,作者對光的本質問題有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其結果可參閱作者的相關文章(文末連結),因完整的新理論尚未在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故只給出了研究結果,暫不公開研究過程。

(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磁波譜中很窄的波段

四、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最主要的基本假定

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定之一,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指的是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這個數值是299792.458 米/秒。

光速不變原理是由聯立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到的,並為麥可遜—莫雷實驗所證實。

可是,作者在本篇的主要任務是找出光速不變原理的局限性,認為它是不可靠的

五、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出真空中光速

最初的麥克斯韋方程共有20個,後來精簡為4個,組成了現在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麥克斯韋方程組

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電磁波動方程

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出真空中光速

在沒有電荷ρ也沒有電流J的自由空間中,電場和磁場的分布情況,由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了電磁波動方程,進而推導出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c=1/√(ε₀μ₀),其大小正是測得的真空中光速3.0×10⁸m/s。這也是麥克斯韋果斷地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的原因。

求解出的真空中光速c=1/√(ε₀μ₀)≈3.0×10⁸m/s,沒有提到參考系的問題。研究光的傳播速度,居然沒有涉及到參考系的問題,這是很奇怪的事。沒有涉及到參考系,意思是與參考系無關,在任意參考系中都成立,在任意參考系中,真空中光速都不變

別忙,看看我給找得出參考系來不!

六、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參考系

第一個方程電場高斯定律,其原形是電荷產生電場的庫侖定律,ρ為電荷密度;第二個方程磁場高斯定律,其原形是「磁荷」產生磁場的庫侖定律,因為沒有找到「磁荷「(磁單極子),故稱為無源場,其散度為0;第三個方程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負號-),意思是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並且其結果阻礙引起變化的原因(楞次定律);第四個方程的第一項為安培環路定律,磁場B的旋度等於產生該磁場的傳導電流密度J,其中包含了麥克斯韋對非穩恆電流引入的位移電流,第二項為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把麥克斯韋方程對應的原形定律找出來了,現在,在方程和定律中找運動

第三個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中,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導體兩端就產生電動勢,這也可看作是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磁場中運動時,會受到洛倫茲力的作用,嚮導體兩端運動,而產生電動勢。

如果電場E和磁場B並存,則運動點電荷受力為電場力和磁場力之和,洛倫茲力為F=q(E+v×B)

另外,麥克斯韋方程組中第四個方程的第一項,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運動屬於變化,所以運動的電場產生磁場。電荷周圍空間存在電場,電荷運動使電場產生運動,所以運動電荷產生磁場。電流是電荷的流動,所以電流會產生磁場。而恆定電流周圍就會產生恆定不變的磁場。

從兩個方程中找到了運動,這個運動是相對運動,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中,導體是相對於磁場運動的,磁場(磁體 )就是默認的參考系;運動電荷(電流)產生磁場時,電荷是相對於導體運動的,導體就是默認的參考系。

電磁波產生的機制是,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非均勻變化的磁場,非均勻變化的磁場又產生非均勻變化的電場,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此消彼長,向空間中傳播出去,就形成了電磁波。

LCR電路中的電荷振蕩發出電磁波,振源LCR電路就是默認的參考系,也是麥克斯韋方程組默認的參考系,那麼,振源也是電磁波和光的默認的參考系。

電磁波的圖象應該是這樣的

七、光速不變原理的成立條件

由此可看出,光速不變原理是有成立條件的,準確表述為:

光速不變原理: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而不是在任意參考系下,光速都不變。

電磁波是一種特殊的波,它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如果非要給它指定一種介質的話,電磁場就是電磁波的介質。

機械波也是具有一種鮮有人注意的特性,相對于波源,機械波的傳播速度不變。機械波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的種類、密度、彈性模量、溫度等有關,而與波源的運動無關。這從在水面上打水漂遊戲產生的水波,和飛機飛行時產生的聲波可知。

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打水漂兒

飛機聲波

八、第三個發難

《狹義相對論》是根據光速不變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推演出來的,由本文分析可知,光速不變原理只是相對於光源參考系光速才不變,而不是相對於任意參考系光速都不變,其所依據的光速不變原理不可靠,條件範圍不應該無限制推廣。這是對《狹義相對論》的第三個發難!


聲明:本文均為作者原創首發,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袁燦倫向《相對論》發難(一)
    作者按:是時候向《相對論》發難了,作者將發表一系列文章,先向《狹義相對論》發難,再向《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發難!三、狹義相對論的尺縮鍾慢質增效應愛因斯坦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創立了《狹義相對論》,被稱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狹義相對論推演出了,物體運動時發生尺縮鍾慢質增效應,意思是,物體運動時,長度要縮短,時間要變慢,質量要增加。
  • 按潘建偉的邏輯,袁燦倫設計出比「九章」快萬億倍超級量子計算機
    量子力學專家袁燦倫給我發來私信,說他按照潘建偉的邏輯,設計了一個比「九章」快萬億億....倍的超級量子計算機。我讀後覺得深受啟發,大開眼界,不但花錢極儉,而且大道至簡,特向大家推薦如下。潘建偉的「九章」是模仿高爾頓釘板設計出來的,用來研究光子的隨機分布。高爾頓釘板如圖一所示,在一個小箱子內壁上均勻釘上釘子。箱子上部入口處放進一些小珠子。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二)光的本質
    作者按作者袁燦倫始終堅信:光的問題是現代科學的最關鍵問題,人類只要解開了光的秘密,那麼所有科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否則,一切現代科學都是妄談!這已由麥克斯韋方程描述得很清楚了,光的問題也是導致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產生的起源問題。光波(電磁波)是真實的物理存在,它就是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交替的波動(就是場的波動),就用電磁波本身就能完全描述清楚,並不是為了研究方便才引入的這個波,也沒必要再引入另外一個波函數來描述光波(電磁波)了。這個電磁波沒有機率的含義,也不必要作其它的解釋。
  • 革命舉事蓄勢待發,新軍工程營為何首先發難?
    在危急關頭,第八鎮二十九標三十標的革命黨人蔡濟民、吳醒漢與工程第八營的熊秉坤、金兆龍等秘密聯絡, 約定於10月10日晚,以槍聲為號,按原計劃發難,並立即分頭通知各標營。吳便整理隊伍,作了如下部署以兩個排防守軍械庫;以兩個排襲擊軍械庫東西兩側的三十標及憲兵營的旗兵;以一個隊奪佔中和門,迎接炮隊入城;派數人向通湘門、中和門一帶偵察敵情,並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遞信,催促各營響應;指揮部設在軍械庫南端,預備隊在軍械庫北端集結待命。
  • 相對論和引力波如何被發現?愛因斯坦:我智力發展慢
    儘管已經離世61年,愛因斯坦與他標誌性的相對論理論,藉助引力波的強力推動,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中。1廣義相對論的靈感火花閃現1905年被譽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愛因斯坦連續發表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等重要論文,開啟現代物理學的新篇章。
  • 【相對論介紹三】相對性原理講的是什麼?
    前兩期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內容,在介紹狹義相對論內容的時候,筆者曾經說了一句:「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兩個基礎原理之上: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還好,大家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光速不變原理就遭殃了。」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三)駐波條件
    三、駐波條件再來考慮振子從勢阱壁上獲得動能而使頻率增加當粒子發射後形成自由粒子,並以一定頻率形成向外傳播的行進平面波,攜帶一定的能量和動量。故波動性是微觀體系的普遍現象。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耿美玉團隊「發難」
    圖片來源:網友提供對於饒教授本次的「發難
  • 什麼是相對論?現實中有哪些與相對論有關的現象?
    」,而他最偉大的貢獻便是相對論。如果你把車開在鐵軌旁邊,迎面駛來的火車似乎比與你同向而行的火車要快得多。愛因斯坦提出,所有觀察者所測量的光速都將是每秒30萬千米,無論觀察者移動得有多快,方向如何。這一論點促使喜劇演員史蒂芬·賴特(Stephen Wright)問道:「如果你在一艘以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裡,打開車頭燈,會發生什麼?」
  • 十分鐘內讓你理解相對論
    理解相對論的途徑:光速不變——狹義相對論——等效原理——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很短,只有幾頁。它要表達的意思更短,只有一句話:不管觀察者如何運動,被觀察的光速不變。從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可以得出一些非常奇妙的結論,這些結論嚴重違背了我們的日常經驗,但現在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 相對論講了什麼?相對論為什麼不能被推翻?
    在愛因斯坦生前,他就因創造了相對論而家喻戶曉。他所到之處,全世界都颳起了「愛因斯坦旋風」。但是當時的民眾對什麼是相對論並不了解。甚至是一些學術人員也是霧裡看花。有一次,愛因斯坦被邀請到加州大學演講,下面坐了一圈他的粉絲,都是大學生。大學生們就問愛因斯坦,據說相對論非常的晦澀難懂,您能不能簡單地描述一下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 三分鐘帶你理解相對論,可以去向未來,但永遠無法回到過去
    相信我們所有的人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耳熟能詳,但是究竟相對論闡述了什麼樣的理論,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搞不清楚。據說在相對論剛被發現的時候,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能夠理解,現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理解相對論。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對相對論的理論還是一頭霧水。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始末,有沒有實驗的驗證?
    在狹義相對論創立之前,有三個實驗,這三個實驗分別是:麥可遜-莫雷實驗,在實驗中,兩位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地球相對於以太運動;電子的慣性質量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變大;處在運動狀態下的物體的電磁感應現象表現出相對性。
  • 簡要比較: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
    自那時以來,物理學發展起來,今天,我們有了奇妙的廣義相對論。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都是當代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仍在探索有關宇宙的未解事物。這裡,我們簡要比較一下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在17世紀,牛頓提出了一系列規則和方程式,描述了我們周圍的物理世界,這是我們在學校所學習的牛頓三個運動定律。
  • 等效原理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與狹義相對論衝突嗎
    當然如果m2有質量,m1也處在m2的「引力」範圍內,m2在向m1自由落體的同時,m1也向m2自由落體。,所以當一個人從高處跳下來時,地球也向他做加速度,只是因為人的質量相比地球小的太多了,所以地球加速度極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計。
  • 相對論+超光速→量子力學?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對論不僅自己是恪守律令的模範,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維護者的角色。那些不具備確定因果屬性的理論,幾乎都無法進入相對論時空這個堡壘。量子場論雖然藉助狄拉克方程提供的洛倫茲協變性,把大半個身子都已塞進相對論時空中,但那非因果概率的支撐腳,似乎始終都無法跨越相對論時空的門檻。
  • 四種生活中的相對論,金是金黃色、汞的熔點低都和相對論有關!
    相對論是比牛頓力學更深刻的科學理論,一般我們認為,只有在高速運動下相對論效應才明顯;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一些現象,本質上只有加上相對論才能夠得到完美解釋。黃金的顏色黃金是一種稀有金屬,高純度的黃金呈發亮的金黃色,其實黃金的顏色中就隱藏著相對論。
  • 改變世界的三個猶太人,第2個是大家熟知的,他是相對論的創始人
    可以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這三位傑出的科學家,就無法去想像現代科學、經濟學和醫學。他們中每一個人都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獨特的東西,即便是幾十年之後,這些東西仍對整個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現代意義上物理學的創始人,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相對論的創始人和三百多本科學著作的作者。事實表明,儘管他有難以置信的創造力,但他在解決日常問題上卻很簡單,這使得他在公眾眼中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物。
  • 美歐聯手發難,稱俄反對派領袖遭化武襲擊,俄:該毒劑僅美在生產
    面對美歐聯手發難,莫斯科再三強調,這種毒劑俄羅斯已經不再生產更沒有保留,而世界上還在生產的恰恰是美軍在美國和喬治亞的實驗室。 但是默克爾卻絲毫沒有提及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也沒有提及北溪2號項目,於是德國內部親美勢力就站出來向默克爾施壓。而此次中毒事件,大概率就是美國暗中設下的一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