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上一篇從物質、空間和時間等幾個基本概念具有彼此獨立性的角度向《相對論》發難,這第三篇將從光的本質問題分析著名的光速不變原理的可靠性。
光的問題,是古老的問題,也是最新的問題,任何時代,光都可以作為必不可少的對象深入研究。
人類只要解開了光的秘密,那麼所有科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如果不把光的本質問題解決清楚,所有現代科學理論都只能是妄談。
很可惜的是,科學共同體專業人士頭腦僵化,固步自封,奉權威為神,害怕科學大廈傾覆,害怕賴以生存的現代科學體系解體,科學共同體不願接受科學基礎理論的重新審視,更不願接受科學基礎理論的重新建立,科學將止步不前,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偏越遠!這不是危言聳聽,百多年來,科學理論無重大發展,便可知此為原因!
1、牛頓研究物體的運動和力的關係,總結出牛頓三大力學定律,研究克卜勒對天體的觀察結果,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研究太陽光經三稜鏡散射成彩色光帶,他仍用力學思維看待光,牛頓認為光是粒子,是從光源發出的粒子流。他能解釋光的直線傳播、反射現象,但解釋的折射與實際不符。這稱為光的微粒說。
2、惠更斯對光的研究後認為,光並不是由微粒組成的,而是一種波,他不僅能夠解釋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現象,還預言了光可以產生衍射現象和幹涉現象,後來被託馬斯.楊的實驗所證實。這稱為光的波動說。這能正確反映光的現象。
3、麥克斯韋從經典的電磁理論出發,建立了完整的電磁理論,即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了電磁波動方程,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在空間以波的形式傳播出去,其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1/√(ε₀μ₀)≈3.0×10⁸m/s。其速度不依賴於參考系,就是說,在任何參考系中,電磁波的速度都是相同的。這稱為光的電磁波說。
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有史以來第一次揭開了光的奧秘。我們意識到整個電磁波譜——從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只不過是麥克斯韋的電磁波。
4、愛因斯坦解釋光電效應時認為,光不僅具有波動性,還具有粒子性,這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說。
神秘的光
現在科學界普遍接受的是光的」波粒二象性」說。 但光的波粒二象性仍無法正確反映光的現象,更沒有搞清楚光的本質,反而是一種「和稀泥」的做法,使光的本質問題越發糊塗。
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理論沒有搞清楚光為何物,對光是電磁波這個本質視而不見,從而導致了一連串的錯誤,這是量子力學最大的漏洞。這與愛因斯坦首先認為光是波粒二象性有關,可以說,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不是功勞,反而是一種過錯,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錯誤。(關於這個問題,作者將在後續文章中再次專題討論)。
可惜的是,至今科學界都把愛因斯坦奉為科學之神,而沒有人識破這個錯誤。
光的「波粒二象性」說是一個有悖邏輯的矛盾體。
光電效應用「光子」來解釋並非具有唯一性,作者認為,用光波也是可以解釋光電效應的,光的「波粒二象性」說沒有依據。
光是波,是粒子,還是波粒二象性?
綜上,可以初步確定光的特徵和本質:
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的波動,並在空間中傳播,光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但光可以在某些介質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約為3.0×10⁸m/s,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這個速度低,光具有波的所有特徵如反射、折射、衍射、幹涉等。
(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磁波譜中很窄的波段。整個電磁波波段,都可以稱為光,光=電磁波。
在此基礎上,作者對光的本質問題有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其結果可參閱作者的相關文章(文末連結),因完整的新理論尚未在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故只給出了研究結果,暫不公開研究過程。
(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是電磁波譜中很窄的波段
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定之一,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指的是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這個數值是299792.458 米/秒。
光速不變原理是由聯立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到的,並為麥可遜—莫雷實驗所證實。
可是,作者在本篇的主要任務是找出光速不變原理的局限性,認為它是不可靠的。
最初的麥克斯韋方程共有20個,後來精簡為4個,組成了現在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麥克斯韋方程組
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電磁波動方程
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出真空中光速
在沒有電荷ρ也沒有電流J的自由空間中,電場和磁場的分布情況,由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導出了電磁波動方程,進而推導出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c=1/√(ε₀μ₀),其大小正是測得的真空中光速3.0×10⁸m/s。這也是麥克斯韋果斷地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的原因。
求解出的真空中光速c=1/√(ε₀μ₀)≈3.0×10⁸m/s,沒有提到參考系的問題。研究光的傳播速度,居然沒有涉及到參考系的問題,這是很奇怪的事。沒有涉及到參考系,意思是與參考系無關,在任意參考系中都成立,在任意參考系中,真空中光速都不變。
別忙,看看我給找得出參考系來不!
第一個方程電場高斯定律,其原形是電荷產生電場的庫侖定律,ρ為電荷密度;第二個方程磁場高斯定律,其原形是「磁荷」產生磁場的庫侖定律,因為沒有找到「磁荷「(磁單極子),故稱為無源場,其散度為0;第三個方程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負號-),意思是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並且其結果阻礙引起變化的原因(楞次定律);第四個方程的第一項為安培環路定律,磁場B的旋度等於產生該磁場的傳導電流密度J,其中包含了麥克斯韋對非穩恆電流引入的位移電流,第二項為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把麥克斯韋方程對應的原形定律找出來了,現在,在方程和定律中找運動。
第三個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中,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導體兩端就產生電動勢,這也可看作是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磁場中運動時,會受到洛倫茲力的作用,嚮導體兩端運動,而產生電動勢。
如果電場E和磁場B並存,則運動點電荷受力為電場力和磁場力之和,洛倫茲力為F=q(E+v×B)。
另外,麥克斯韋方程組中第四個方程的第一項,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運動屬於變化,所以運動的電場產生磁場。電荷周圍空間存在電場,電荷運動使電場產生運動,所以運動電荷產生磁場。電流是電荷的流動,所以電流會產生磁場。而恆定電流周圍就會產生恆定不變的磁場。
從兩個方程中找到了運動,這個運動是相對運動,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中,導體是相對於磁場運動的,磁場(磁體 )就是默認的參考系;運動電荷(電流)產生磁場時,電荷是相對於導體運動的,導體就是默認的參考系。
電磁波產生的機制是,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非均勻變化的磁場,非均勻變化的磁場又產生非均勻變化的電場,電場和磁場相互交替激發,此消彼長,向空間中傳播出去,就形成了電磁波。
LCR電路中的電荷振蕩發出電磁波,振源LCR電路就是默認的參考系,也是麥克斯韋方程組默認的參考系,那麼,振源也是電磁波和光的默認的參考系。
電磁波的圖象應該是這樣的
由此可看出,光速不變原理是有成立條件的,準確表述為:
光速不變原理: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而不是在任意參考系下,光速都不變。
電磁波是一種特殊的波,它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如果非要給它指定一種介質的話,電磁場就是電磁波的介質。
機械波也是具有一種鮮有人注意的特性,相對于波源,機械波的傳播速度不變。機械波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的種類、密度、彈性模量、溫度等有關,而與波源的運動無關。這從在水面上打水漂遊戲產生的水波,和飛機飛行時產生的聲波可知。
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於光源,光速不變
打水漂兒
飛機聲波
《狹義相對論》是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推演出來的,由本文分析可知,光速不變原理只是相對於光源參考系光速才不變,而不是相對於任意參考系光速都不變,其所依據的光速不變原理不可靠,條件範圍不應該無限制推廣。這是對《狹義相對論》的第三個發難!
聲明:本文均為作者原創首發,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