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寶股份發布聲明:不存在侵犯格蘭仕商業秘密行為 將採取必要措施...

2020-11-30 錢訊網

  11月25日晚間,針對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相關侵犯其磁控管商業秘密指控的報導,新寶股份(002705.SZ)發布官方聲明,稱公司從未生產、銷售過磁控管,不存在侵權行為,將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聲明全文如下:

  關于格蘭仕公司相關指控報導的聲明

  近日,就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蘭仕公司」)提出的,所謂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寶股份或我司」)侵犯其磁控管商業秘密的指控報導,我司高度重視並第一時間開展核查,經查實:

  1、新寶股份從未生產、銷售過磁控管;也未在磁控管類產品上註冊過「SUNBOW」這一商標。

  2、新寶股份的官方認證英文名為「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ltd.」而非格蘭仕公司舉證中所述「Xin bao electrical equipments Co.,ltd.」。格蘭仕公司僅憑微波爐產品上的不乾膠貼中帶有非新寶股份的「英文商標」、「英文名稱」兩條信息,便認定新寶股份存在侵權行為,這是極不負責任的。

  綜合我司全面核查情況和徵詢第三方法律顧問的專業意見,我司認為:此事件與新寶股份無關,新寶股份在此事件中不存在侵權行為。我司將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寶股份始終奉行公平競爭原則,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並一貫重視自主技術研發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目前,新寶股份已掌握眾多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370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近300項,公司的研發中心也已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未來,我司將進一步增強研發能力,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相關焦點

  • 新寶股份:沒做過微波爐,不存在侵犯格蘭仕磁控管制造的商業機密
    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上,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蘭仕公司)公開指責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寶股份)及關聯企業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此消息一出,在國內家電圈瞬間炸開,諸多媒體紛紛轉載,事件也隨之進一步發酵。
  • 格蘭仕起訴新寶侵犯其商業秘密的磁控管產品
    原標題:格蘭仕起訴新寶侵犯其商業秘密的磁控管產品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場《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中牽出一場特大智慧財產權侵權案,格蘭仕起訴新寶股份及關聯企業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據公開信息,格蘭仕微波爐公司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新寶股份、東菱威力、美格公司及美格法人代表劉銀波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目前,該民事起訴已經獲得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的立案批准受理。磁控管是微波爐的核心部件,磁控管作為一項真空技術,技術門檻極高。
  • 格蘭仕訴新寶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 新寶稱沒做微波爐
    11月25日上午,格蘭仕通過在線舉行「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的形式,公開指責新寶股份(002705.SZ)及關聯企業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格蘭仕提出的相關民事起訴已獲立案。格蘭仕稱,新寶股份與關聯公司「威力」、「美格」及其法定代表人劉銀波等,非法獲取、披露、使用格蘭仕公司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從產品技術、生產設備、工裝夾具到生產工藝,全套複製。涉案的個人均為格蘭仕前員工,且均為技術部核心員工。劉銀波2000年7月入職格蘭仕,後任格蘭仕磁控管制造部綜合管理科副科長兼技術工藝組組長。
  • 格蘭仕開撕新寶!起訴對方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
    驅動中國2020年11月25日消息,沒有一絲徵兆,格蘭仕突然發難新寶,指責對方及關聯企業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這頓時成了家電圈的大事件。據了解,今日上午,格蘭仕通過在線舉行「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的形式,公開指責新寶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至於磁控管則是微波爐的核心部件。據了解,格蘭仕自2000年以來攻克了磁控管的製造技術。
  • 格蘭仕起訴新寶及關聯企業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
    DoNews 11月25日消息(記者 尼克)今日,格蘭仕通過在線舉行「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的形式,公開指責新寶股份(002705.SZ)及關聯企業侵犯其磁控管制造的商業秘密。格蘭仕提出的相關民事起訴已獲立案。
  • 格蘭仕起訴新寶股份侵犯其磁控管商業秘密,新寶:沒做微波爐
    11月25日上午,由北京一線律師事務所主持《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牽出一場智慧財產權侵權案,即格蘭仕起訴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新寶股份」,上市代碼002705)及其關聯公司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的商業秘密一案。
  • 格蘭仕再「亮」新證駁新寶:商業機密被「竊」,與新寶有關
    家電「江湖」紛爭持續,格蘭仕與新寶股份及其關聯企業的商業機密「侵權之爭」引業界關注。 事件時間軸 【事發】磁控管核心技術被「竊」?格蘭仕起訴新寶及關聯公司獲立案! 【對方回應】新寶股份:不存在侵權,將採取法律措施 據廣州日報報導,在事件公開的當晚,新寶股份在官網發表聲明,表示新寶股份從未生產、銷售過磁控管,並認為新寶股份不存在侵權行為。
  • 「磁控管侵權之爭」持續 新寶聲明後格蘭仕再亮實錘
    慧聰家電網:近日,格蘭仕起訴新寶電器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技術商業秘密一案,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經初步估算,「新寶股份」、「東菱威力」及關聯公司對格蘭仕的侵權規模,或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目前,該案已被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的立案批准受理。
  • 被訴侵權,「貼牌」起家的新寶股份能否撇清關係?
    11月25日,新寶股份在官方網站登出一份聲明,表示在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指控的侵犯商業秘密事件中,公司並不存在侵權行為,且格蘭仕做出的認定「極不負責任」。
  • ...侵犯其微波爐技術商業秘密要求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微波爐磁控管產品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1月25日訊 格蘭仕今日線上召開《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公開指責新寶股份及其關聯企業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東菱威力」)、中山市美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格公司」)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商業機密磁控管產品的行為
  • 格蘭仕起訴新寶及關聯公司,新寶回應!
    家電圈「江湖」再有新紛爭。今(25)日,北京一線律師事務所主持的「新形勢下商業秘密司法保護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上,格蘭仕磁控管核心技術被被侵權一案首度公開。據悉,格蘭仕「狀訴」同城企業新寶股份、關聯企業「東菱威力」、「美格」及相關法定代表人等,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生產等相關商業機密。記者從格蘭仕獲悉,目前,格蘭仕公司已向法院及公安機關報案並獲得立案。在今天下午,新寶股份也對此事做出回應,其稱新寶旗下並無微波爐產品,並表示此事與新寶無關。
  • 格蘭仕又爆料:涉嫌侵權磁控管上標示的公司名稱FCC註冊地址與新寶...
    日前,格蘭仕起訴新寶股份(002705,SZ)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獲取、使用公司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一事引發關注。格蘭仕今年10月份將新寶股份、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菱威力)及中山市美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格電子)訴上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原因是,格蘭仕方面認為,新寶股份與其關聯公司東菱威力、美格電子及劉銀波分工合作式非法獲取、披露、使用格蘭仕公司的商業秘密,共同侵權。
  • 侵犯商業秘密的商業秘密認定及刑法懲罰
    ,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商業秘密」定義修正中已有體現。構成商業秘密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1.不為公眾所知悉(即非公知性),指不特定人如果不使用不正當手段就不可能獲知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具體內容的一種狀態,並認為反向工程屬於合法行為,並不違反商業秘密法; 2.被作為秘密管理(秘密管理性),權利人必須對商業秘密作出保護秘密的合理努力, 採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保護,以維持其秘密性;3.對經營活動有用(有價值性),既可以是現實存在的有用性,也可以包括未來可能產生經濟價值的潛在的有用性
  • 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被判侵犯著作權罪
    在內容上與修訂前相比,修訂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商業秘密保護條款規定在第九條,並將原第十條第一款「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中的 「利誘」刪除,增加了「賄賂、欺詐」;將第四款「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中的獲取對象擴大明確化,包括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或者其他單位、個人;對於第五款商業秘密的概念進行了完善
  • 翻譯偷圖紙竊取商業秘密 1年賺1000萬
    張吉在與日本專家的親密接觸中,嗅到了「商機」,他採用複製、偷拍等手段,將處於保密措施的金剛石線鋸生產設備圖紙等商業秘密竊取,以竊來的技術入股創辦了生產金剛石線鋸設備的另一公司,短短一年時間,便獲利一千餘萬元。  昨日,因犯侵犯商業秘密罪,張吉被江寧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200萬元。據悉,這是江寧法院宣判的第一起「侵犯商業秘密罪」案,在南京市是第四起。
  • 中國版商業間諜罪浮出水面:侵犯商業秘密罪入罪門檻修改
    上海市楊浦區檢察院、上海市檢三分院第六檢察部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課題組今年初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從力拓案由最初的以涉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到最後以侵犯商業秘密罪的「降格」處理,凸顯出我國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的尷尬和不足。如今,這一不足將得以彌補。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草案增加規定商業間諜犯罪。
  • 海星股份:近五年不存在被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採取處罰或監管措施...
    原標題:海星股份:近五年不存在被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採取處罰或監管措施的情況   海星股份(SH 603115,收盤價:16.82
  • 奧普特衝科:曾侵犯競爭對手商業機密,產能利用率或虛高
    來源:金色光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奧普特」)主要從事機器視覺核心軟硬體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主要應用於3C電子領域。2019年6月,奧普特開始接受國信證券的上市輔導,擬衝刺科創板。
  • 索賠6900萬的商業秘密案一審判決出爐,科美診斷IPO之路先下一城
    就在科美診斷招股書披露雙方涉訴信息後,愛興生物立刻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嚴正聲明》,對科美診斷招股書中重大訴訟等事項披露不完整,重要專利無效情況及科美診斷涉嫌「抄襲」其專利等問題進行了「揭發」。使得這場始發與去年,看似普通的智慧財產權糾紛,一躍變成了一場針對科創板上市公司能否闖關成功的智慧財產權狙擊戰。而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是:從產品到專利,到底是誰抄襲的誰?
  • 案例25:在職期間擅自使用企業商業秘密從事同業競爭
    、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原飛航公司應當就其主張的客戶名單構成商業秘密,以及迅郵公司、黃芬、彭東、李俊明、劉靜、張臘軍、曾燈亮實施了侵犯其商業秘密的行為進行充分舉證。,被上訴人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原飛航公司的商業秘密;三、如被上訴人的行為構成對上訴人商業秘密的侵犯,應當如何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