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黑土地保護:黑土形成、地位、威脅與措施
東北黑土地黑土是土地肥力最高的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全世界有三大塊黑土區:烏克蘭大平原、美國中央大平原、中國東北。表現中科院的碳專項科研結果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國農田系統土壤有機質均提升,唯獨東北地區土壤有機質在下降,和2002年相比下降幅度非常顯著。風力作用:近年春季沙塵暴,白城地區黑風暴,而公主嶺為黃風暴。黑風暴意味著黑土在被風力侵蝕搬運到其他地方,而黃風暴表明局部的黑土層流失嚴重。流水作用:缺乏表土覆蓋,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暴雨持續作用,整個剖面都被侵蝕。
-
東北地理所在黑土農田氨氧化微生物和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研究中...
微生物群落組成與多樣性的空間格局及對環境變化的響應研究,是揭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產生和維持機制的前提。近年來,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研究成為國際上的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田分子生態學科組科研人員對我國東北典型黑土農田樣帶細菌、真菌和酸桿菌地理分布格局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優秀的科研成果。
-
黑土生金—從俄羅斯治理黑土的經驗教訓看我國黑土的利用
集中分布於三大片, 即俄羅斯大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國東北。此外, 阿根廷也有成片分布。其中以俄羅斯大平原分布面積為最廣, 約90萬km , 尤以沃龍涅什為中心的中央黑土區最為富饒。俄羅斯黑土與中國黑土略有不同, 前者土地平坦、氣候較幹、易旱, 後者地形起伏、較溼潤、易澇。我早年作為留學生曾到過那裡, 近年又有機會前往。
-
我的祖國之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優越,植被類型多樣,東北黑土肥沃
中國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由於有東至西距海距離不斷增加,降水量也不斷的減少,從我國東北地區至內蒙古地區青藏高原三、東北黑土肥沃土壤是指地表能夠生長植被的疏鬆表層在我國的東部季風區由南至北主要分布的自然土壤為磚紅壤、紅壤、黃棕壤、棕壤、黑土和寒棕壤等。其中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多為紅壤和磚紅壤,相對肥力較差,呈現酸性,較為貧瘠,不過十分適合茶葉等喜酸作物的生長。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農業、作物生理與土壤...
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委託,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農業、作物生理與土壤生態、野外觀測網絡平臺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OITC-G18031032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
為黑土加「油」——「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這樣保護
新華社長春8月4日電題:為黑土加「油」——「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這樣保護新華社記者陳俊、宗巍、段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是「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
肥沃的土壤,什麼是黑土呢?
黑土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土壤的祖師爺-俄國科學家道庫恰耶夫1883年提出的。中國人常說的黑土,是我國現行土壤分類裡的一種,歸在了均腐土綱。其實我國專門單獨搞出這一類就是為了照顧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感情,但國際上也沒承認,不過誰管他們呢,自己玩的高興就好唄~。
-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中緯度地區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決於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的多少,在自然條件下,不同區域發育的土壤,其肥力高低也大不相同,比如在常見的土壤,如磚紅壤、紅壤、黃壤、寒漠土、紫色土和黑土中,肥力最高的土壤應該是「黑土」。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為什麼黑土的土壤中會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呢?
-
東北空管局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正式啟動
2020年7月22日,「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啟動儀式」在東北空管局順利舉行。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民航東北管理局和監管局的管理、監督、指導下,在北部戰區空軍參謀部大力支持下,根據遼寧省實際情況和未來通航產業發展需求,東北空管局積極研究探討依託「低空空管服務保障平臺」,布局規劃「應急航空救援、無人機綜合監管、政府綜合服務」三網信息融合平臺,讓空管信息資源走出空管,政府提升立體化綜合治理能力提供支撐
-
東北平原上榜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寒地黑土集中分布區,其中一個便是我國的東北地區,正是依託富饒的黑土,東北地區已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糧倉」。 雖然黑土非常的肥沃,也是大自然賜予的寶藏,然而世界上黑土地分布的區域並不多。目前世界上有著名的三大塊寒地黑土區,這些地區無一例外都是「大糧倉」,深刻影響著所在國乃至全球糧食的產量和市場價格。
-
「農田氮磷淋溶損失汙染與防控機制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新聞...
-
神秘的亞馬孫黑土
但是,在亞馬孫地區的大片紅土之中,還有零星分布的小塊沃土,其中最富饒的土壤類型被稱作「亞馬孫黑土」,這些黑土佔不到亞馬孫雨林土地面積1%的份額,只有個別地方出現幾平方公裡之多的大塊黑土地,可達到一米多厚。在被大片貧瘠的紅土覆蓋的土地上,為什麼會冒出這些零散的黑土呢?你可能會認為,珍貴的沃土的發現地都應該位於遙遠的叢林深處,在那些杳無人煙的地方。
-
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溼地植物資源專著出版
新華網長春10月22日電(記者周長慶)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東北地區溼地植物資源的專著——《東北溼地植物彩色圖志》,最近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分上、下兩冊,128萬字,配有彩色圖片近5000張,共收錄溼地植物100科、374屬、749種、29變種,完成了對東北溼地植物90%以上的覆蓋。書中系統介紹了每一種植物的中文名、學名、科名、俗名、形態特徵、生境、分布及經濟價值等。 中科院院士劉興土研究員認為,《東北溼地植物彩色圖志》直觀性強,照片清晰、生動、鮮活、漂亮,是研究東北溼地植物一部裡程碑式的著作。
-
國際科聯啟動地球系統研究遠景規劃
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ICSU,簡稱國際科聯)近日啟動了一個網絡協商諮詢平臺,用於收集那些引導地球系統研究未來發展的問題。
-
「我國主要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研究」項目啟動
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我國主要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研究」項目啟動暨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瀋陽召開。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孫鴻烈院士、973專家顧問組成員、科技部有關專家領導、項目參加單位領導、項目專家,以及特邀嘉賓和課題骨幹等80餘人出席了會議。
-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整治非法偷獵專項行動啟動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今冬明春整治非法偷獵專項行動於近日啟動,旨在進一步鞏固整治非法偷獵工作成果,還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據統計,自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各分局共開展整治非法偷獵專項行動66次,查處非法偷獵案件67件,抓獲犯罪嫌疑人84名。此次專項行動將持續到明年春季,其間,將全面收繳非法偷獵工具、剷除危害野生動物安全的隱患。
-
東北黑土地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竟然400年才能增長1釐米
原標題:東北為什麼土是黑的,黑土是怎麼形成的?黑土是土壤的類別之一,具有肥力高、性狀好等特點,是農業比較理想的一種土壤類型,它的形成主要是與氣候因素(地形、母質、微生物、時間等)有著直接關係。我國的東北地區的黑土系列分布面積較廣,其中最典型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的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
-
東北冷渦——東北地區天氣氣候的重大影響系統
我國東北是北半球切斷低壓三大頻發區 (南歐、北美、東北亞)之一。東北冷渦作為東亞大氣環流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亞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突發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同時,對我國華北、華中、華東的天氣也有直接影響,例如, 2009年6月影響豫皖蘇晉魯浙鄂的強風暴天氣。
-
...張慶偉主持會議聽取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工作匯報---中國科學院
東北地理所專家以「創新黑土地保護利用理念,打造黑土地保護利用『龍江模式』」為題做了匯報,提出適合黑龍江省的黑土地保護利用「龍江模式」,包括松嫩平原中東和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區的「黑土層保育模式」、松嫩平原中部的「黑土層培育模式」、松嫩平原西部的「四免一松保護性耕作模式」以及環大小興安嶺和張廣才嶺的「坡耕地控蝕增肥模式」,同時,介紹了東北地理所在黑土地監測、研究、保護與利用技術方面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