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宮到-20℃的冰面,剛出生的海豹寶寶,如何克服極寒的挑戰

2020-12-04 易安舒

韋德爾氏海豹,唯一一種生活在南極洲的野生哺乳動物,因為沒有四肢,所以只能依靠身軀向前蠕動,這名字聽著可能不是那麼耳熟,但相信不少你肯定見過海豹寶寶的表情包吧。

由於「豹」的諧音,加上他們呆萌的表情,胖乎乎的體型,所以被不少網友做成了可愛的表情包。

其中,最受寵的還要數這類披著白色外衣在冰天雪地裡,打滾兒賣萌的豎琴海豹。蠢萌的表情和滑稽的動作,不禁讓網友直呼「怎麼可以長得這麼犯規」。

和生活中北極圈豎琴海豹們相比,南極的海豹們顯然,一點兒沒有繼承到遠方親戚的「蠢萌」,但都在各自的領地自在生息。

那麼,回到我們最開始的問題,在南極北極這樣的極寒之地,沒有可供庇護的「屋子」,剛出生的海豹寶寶們該怎樣度過冷風的肆虐呢?

在我們已知的概念中,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雖不說有多麼豪華的醫療設施吧,至少一個巢或者窩,總該是有的吧,可惜,這些對於野生動物,尤其是在極寒之地生活的海豹們,顯得格外奢侈。

海豹寶寶,上一秒還在媽媽溫暖的子宮內,下一秒就降臨到刺骨的冰面上,要是不巧,碰上暴風雪,說是雪上加霜,毫不為過,就連冰面下的水溫,也比冰面上高出十幾攝氏度。

可令人擔憂的是,剛出生的海豹寶寶根本不會遊泳,面臨暴風雪的襲擊,它們除了依賴媽媽溫暖的臂彎自身的身體機能,是無可奈何的,更別談到海水裡躲避了。

但是好在它們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很大程度上能供給溫暖,對於某些成年海豹,體內的脂肪厚度甚至能達到60毫米,脂肪的起到了很好的保溫和緩衝作用

所以嚴寒地帶生活的動物們,除了一身自備的皮毛,厚厚的脂肪也是少不了的,這大概是北極熊、海豹、海獅、企鵝等動物都長得圓圓滾滾、憨態可掬的一個隱性原因吧。

與此同時,它們脂肪組織上還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幫助血液進行升溫,在不知不覺中,身體的某些器官和組織,都在向著適應生存環境的方向發展,潛移默化中提供無形的庇護。

別看它們體型微胖,可是遊泳的健將呢,速度可達27km/h,深潛更是能到到100米以上,這使得它們在面對北極熊的追逐時,也能遊刃有餘地應付。

可惜,有時候打垮它們的不是暴風雪天氣,不是天敵的追捕,而是人類間接性伸出的雙手。

溫度升高,浮冰減少,意味著雌性海豹不得不為尋一處合適的產崽地而四處奔波。捕魚行業的興起,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海豹們,可能難以在海水中尋覓到足夠的食物來保持體溫的恆定。一頭60kg重的海豹,一天魚的攝入量高達7kg。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甚至有人將槍的那頭指向了海豹。

為了海豹的毛皮,為了提取海豹油,其獵殺方法更是殘忍,令人不忍直視,剝皮甚至獵殺幼崽,雖說談不上吃海豹肉,但這般的獵殺,不由得令人擔心海豹們的未來。#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為野生動物發聲

沒有人希望,這些呆萌的海豹崽們,這些在零下三四十度拼命存活下來的幸運兒們,倒在獵槍的槍口之下,永遠保持一份天真與不諳世事,憑藉自己,在再寒冷的日子也能堅強存活。

不打擾,便最好。

相關焦點

  • 極寒天氣動物們怎樣扛過?初生海豹被拋棄冰面,海豹媽媽:對不起
    躲在屋裡的我們有時會想到,在大自然裡生存的動物,如果遇到這種突然的極寒天氣,它們會如何應對的?那我們直接把目光放在南極,世界上最冷的大陸上,看看動物是怎麼對抗極寒天氣的。
  • 新民晚報數字報-早春三月,我與豎琴海豹有個約定
    早春三月,跟隨嚮導沿著冰洞探尋魁北克,聖勞倫斯海灣的新生海豹群,深入「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莽莽雪野,與憨態可掬的豎琴海豹幼崽親密互動,合影留念。這一定會是一次畢生難忘的體驗。  這是一次比小眾還小眾的旅行,一次充滿野趣的自然探索。跟隨嚮導沿著冰洞探尋聖勞倫斯海灣的新生海豹群,去到極寒之地感受真正的「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萌態百出 剛出生的小海豹長這樣(組圖)
    原標題:萌態百出 剛出生的小海豹長這樣(組圖) 剛出生的小海豹二十幾天的小海豹  你知道剛出生的小海豹皮膚是什麼樣的嗎?如果你猜是光滑的,就回答錯了。剛出生的小海豹帶著胎膜,小海豹用嘴巴將胎膜撕開,然後利用了5個小時的時間才找到媽媽的奶頭並吃了起來。  14天後,2月23日晚,「平平」又生下一隻小海豹,這樣,動物園裡又增添了兩個新生命。
  • 落難小海豹被凍在冰面上無法動彈 漂到海邊獲救
    剛穿好潛水服準備下海,一抬頭發現不遠處冰面上趴著個小海豹 " 汪汪 " 叫著,他立即遊泳過去爬到冰面上,伸手拽住尾巴將其救上岸。原來該小海豹身體後半部分被凍在冰面上遇險。斑海豹幼崽落難興城海濱,警民聯手救助51 歲的何明財是興城人,目前在葫蘆島興城市小鄔碼頭負責給漁船 " 清擺 " 服務多年。3 月 2 日清晨 7 時多,他剛穿好潛水服準備下海工作,突然一抬頭發現距離其漁船大約 30 多米遠處冰面上趴著個小動物。" 初步看那小傢伙像是一隻海豹,不知道為啥還像小狗似的『汪汪』叫了幾聲。
  • 《海豹寶寶3:好多小可愛》可愛海豹種類公開
    8月5日推出的《海豹寶寶3:好多小可愛》(目前暫未有ROM),公開了本作中新登場的小海豹品種。這次遊戲是以San-X著名的可愛角色「海豹寶寶」作為原來型而來的養育模擬類遊戲。登場的海豹寶寶將超過50種,從幼兒海豹寶寶到成年海豹寶寶,玩家將能夠同時養育合計8隻海豹寶寶。
  • 小海豹剛出生萌得像小公仔,然而才兩個月,就黑化變大叔了?!
    這隻小海豹是一枚藍孩子,剛出生時體長約50釐米,體重3740克。一身白色毛絨絨,眼睛大大的,個頭又小小隻,感覺就像一隻毛絨小公仔啊。小海豹是一隻貝加爾海豹,也是鳥羽水族館歷史上首次迎來貝加爾海豹寶寶的出生。
  • 海豹寶寶「胖胖圓圓」好可愛,海豹奶讓它體重4天就翻倍
    在夏季,溫度可以升高到10°C或更高,但在冬季,北極暴風雪會讓溫度低至40度。由於環境帶來的諸多挑戰,可以應付北極氣候的物種數量很少,對於海洋野生動植物尤其如此。午夜的太陽。冬季北極光。大部分海豹在2至4月之間繁殖,這是海冰範圍最大的時候。到了春季,海冰慢慢融化,海豹寶寶便要開始獨立,他們在出生時就必須承受惡劣氣候的影響,然後度過春天帶來的大量環境變化。這些極端條件迫使海豹發展出專門面對的一套生存法則以便適應。冷到鬍鬚都結冰的豎琴海豹。
  • 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
    而今天呢,我們也來聊聊寶寶的體重這個話題: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寶寶的出生體重,真的可以估計嗎?有的媽媽可能對此心存疑慮,但寶寶出生體重,確實是可以估計的。臨床上,醫生通常用臨床測量和超聲測量這兩種方法來估算胎兒體重的。
  • 剛出生的新生兒到底長什麼樣?
    原創 孫旖Jojo醫生 Jojo醫生很多媽媽都很好奇剛出生的寶寶長啥樣。你以為是這樣:健康的新生兒剛出生時並不像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那般乖巧,甚至長得還有點奇怪。因為在出生前,寶寶泡在羊水裡整整10個月;而且子宮裡空間狹小,胎兒只能呈蜷縮狀體位;加上在分娩過程中,胎兒要經過陰道擠壓才能出來,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影響了新生兒的顏值。
  • 煙臺東炮臺一海豹生下寶寶 小海豹面臨吃奶關(圖)
    水母網2月26日訊(YMG記者柴向陽 申吉忠攝影報導)  昨日凌晨3時零8分,位於煙臺市區東炮臺公園海豹灣的一隻雌性海豹自然分娩。這是自2002年該海豹灣建成後海豹第一次生產小海豹存活,也是在海水自然潮汐和人工餵養環境下,全國首例的海豹產崽。    生產用時20分鐘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聞訊後趕到煙臺市區東炮臺公園海豹灣。海豹專職飼養員邢濤非常興奮,如同自己的孩子出生一般喜悅,「太激動了!」為了海豹能夠順利產崽,邢濤一夜未眠。
  • 小北極熊在冰面玩耍,當海豹冒出水面時,被這樣一幕萌翻了
    小北極熊在冰面玩耍,當海豹冒出水面時,被這樣一幕萌翻了北極熊是一種能夠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之下生活的動物,它們活動的地方基本是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水區。一個成年的北極熊長的非常的雄壯,因為它們捕食的需要,也是一隻非常出色的遊泳健將。
  • 水族館海豹家族添五隻萌寶寶
    昨日是國際海豹日,記者探訪青島水族館了解到,剛進入2016年,水族館已經添了五隻海豹寶寶,這也是近年來海豹出生數量最多的一年。目前,島城海豹總數已經超過70隻。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宋新華萌態十足海豹寶寶拍肚子要魚吃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水族館海獸館,剛走進大門,便聽到了海豹們一陣陣歡快的叫聲。在海豹池內,五隻胖胖的海豹玩得正歡。看到記者靠近,幾隻小海豹好奇地靠近觀察,從水中露出腦袋,用兩隻圓圓的大眼睛打量記者。而當記者舉起相機拍攝時,小海豹們又「害羞」起來,扭頭鑽到水底,圓嘟嘟的身體在水下快速遊動,十分靈活。
  • 新手父母入門教學:剛出生的寶寶,應該如何照顧?
    在媽媽肚子裡生活了十個月的寶寶,哪怕出生之後也不能立即適應外界的環境,再者他們的身體機能也都沒有發育完善。比如:視力,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一個模模糊糊的輪廓,連顏色都是黑白的。三多1、多睡覺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一天幾乎一大半的時間都在睡夢當中。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寶寶幾乎有22個小時都在睡覺,清醒的時候寥寥無幾。這是因為他們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分泌生長激素。
  • 大連聖亞海洋世界高齡斑海豹媽媽順利誕下「福豬」寶寶
    剛出生的斑海豹寶寶(央廣網發 周陽 攝)  央廣網大連2月13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大連聖亞海洋世界2019年第一隻人工繁育的斑海豹新生兒12日順利出生。13日,馴養師為這隻「福豬寶寶」做了全面檢查,小海豹體重達12.6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胖姑娘」。
  • 出生14天就被母親拋棄,總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豎琴海豹
    在北極圈內,氣溫可以降至零下20攝氏度,只有在寒冷環境中進化得很好的動物才能具有生存優勢。為了調節體溫,豎琴海豹結合了解剖學和行為習性來抵禦嚴寒。當它們在冰面上時,海豹會把前腳蹼壓在身體下,並把後腳蹼合在一起,這樣就減少了熱量的散失,也減少了身體與冰面接觸的面積,如果需要降溫,它們則會敞開四肢趴在冰面上。他們有很好的感官嗎?對於豎琴海豹來說,它們最重要的感官是視覺。
  • 厲害了丨這個寶寶剛出生就「16歲」了 這才是真正的「凍齡」!
    厲害了丨這個寶寶剛出生就「16歲」了 這才是真正的「凍齡」!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廣州,有一名「男嬰」一出生就已經「16歲」了!
  • 當「海報新聞」遇上小海豹 煙臺人的心被萌化了
    上午10點多,大眾網·海報新聞組織愛心網友一同前往海豹灣,看望剛出生的海豹寶寶。,有兩隻海豹被圍在警戒線內,一隻是胖胖的有些虛弱的海豹媽媽,一隻是剛出生還毛茸茸的小海豹。「海豹剛出生,如果現在貿然前去接觸,會導致母海豹不再給小海豹哺乳,而小海豹出生後的20到30天只吃母乳,所以還沒有貿然前去收拾胎盤。」公園總經理陳曉客告訴記者,小海豹是3月1日清晨6點出生的,預計有6斤左右,因為海豹媽媽很護寶寶,目前的攻擊性也比較強,因此在寶寶出生後,工作人員就在附近圍了一圈警戒線,並未接近兩隻海豹所在區域。待3到5天,飼養員可接觸小海豹,半個月之後,普通遊客才可接觸小海豹。
  • 【生物類】北極熊與海豹
    年幼的小熊如何跟著媽媽學習捕食?謹慎的海豹又是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它們的幼崽?悲劇終究要發生,但這就是野性的北極! (高清視頻見底部連結) 【Line 1】 In Svalbard, the mother bear and her cubs are emerging from their winter den.
  •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收縮
    產後一年腰疼如何恢復?(2)產後勞損過度;在產後媽媽們不僅要忙著做好身體的調養,同時也需要照顧寶寶,哺乳寶寶,假如長期勞累又不注意矯正姿勢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後背疼痛的問題。產後後背疼痛是什麼原因?過度勞累是導致產後後背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希望媽媽們能夠引起重視。
  • 寶寶出生後需要做哪些基本的身體檢查?新生兒太難了!
    我們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做了身體檢查,之後每天都有醫生來查看。新生兒出生後的身體檢查很重要,可以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及時地發現寶寶先天性及後天性的問題,比如身體畸形、黃疸。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和媽媽子宮裡的環境完全不同,他的身體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