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漲,豬肉連升,水稻低迷,明年水稻選啥品種?參考來了

2021-01-07 田俊超白

今年的玉米是真瘋狂了,昨天山東玉米突破1.42元一斤。讓許多專家的預言丟了準頭,玉米突破1.5元也指日可待。

玉米漲的厲害,緊隨其後的便是豬肉,生豬價格已經達到19.2元一斤。超過20元,也僅僅是幾天到問題。

玉米豬肉雙雙突破歷史新高,可北方許多大城市的樓房,卻掉價了。這讓我們沒學過金融的老百姓很迷茫。

樓房掉價,物資漲價,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再有,經過玉米與豬肉的大漲,讓我們看出來,水稻已經失去了它獨有的地位。

玉米高於水稻的日子,就在眼前。我們農民是否應該考慮,高成本低收入的種水稻,是不是要改改。

經過許多農業種植群的潛水,與問詢了許多種子經銷商。

對於明年的水稻品種種植方向,有了大概的了解,說出來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

主要有三個方向:

1 種超級稻及其多

明年種植超級稻的農戶非常多,理由都是明擺著的。今年的超級稻是所有水稻品種裡的寵兒,只要你有,收糧的就要。

雖然前期有一點低迷,可那都是糧販子的套路。後期價格起來了,超級稻沒有了,它就這些量,即便加價也了。

超級稻的起步價是1.46元一斤,我們送到益海嘉裡最高賣了1.56元。嘉裡老闆一看,米率太高,又降了一把價。

結果許多超級稻被外省拉走了,後期他把價格提上了,稻子沒有了。還有一點,今年超級稻不高產。

後期的供不應求,讓許多農民選擇種超級稻。畢竟與賣不動相比,超級稻的快速走量,還是讓農民羨慕的。

2 大長粒酷似稻花香二號

今年唯一的水稻冠軍,就是烏蘭417,517,龍洋16等系列。在這三個品種裡,龍洋16,遠遠不如以上兩種。

賣青糧的大長粒都賺了,每晌地都到了30000元以上。每斤價格在1.48元,開始收時還挑挑揀揀,後期是這倆品種就要。

賣乾糧的水稻戶,就賣不過青糧的。糧幹了,價格是高了,產量低了。還在手裡壓了好幾個月,蓋塑料,翻堆,都花了不少錢。

這兩個大長粒的流行,我們農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的粒型,與稻花香太像了,放在一起,一般人分不出誰是誰。

417與517本身也有優勢,它們稻稈矮而粗壯,抗倒性非常好。每晌地,乾糧又有20000斤的潛力。

3 本地品種二大粒遭淘汰

今年的二大粒品種,白粳一號類價格極低。做米價格為0.215元一個米,此價格在水稻品種裡是墊底的。

糧販子的磨米機是動了手腳的,幾乎不會出現,水稻七個米率的情況。也就是說,二大粒突破1.5元無望。

所以明年許多農民都放棄了這個品種,與其相似粒型的水稻,也不收歡迎。

綏香稻的價格倒是可以,做米價格為0.225元,可惜它本身的出米率並不高。要想賣上高價,也是很費力的。

從玉米的大漲,豬肉的瘋狂,不難看出未來水稻改玉米的農戶不在少數。

明年的水稻品種,農民一定要選好,否則價高價低是次要的,沒人要才主要。

現在你們那的水稻,走貨快嗎?多少錢一斤了?

相關焦點

  • 專家詳解轉基因水稻玉米安全性及應用前景
    就轉基因抗蟲水稻及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及應用前景等問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部分委員、專家及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答。  據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該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獲得安全證書後,還要通過品種審定,獲得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進入商業化生產。
  • 談談水稻品種選擇問題
    水稻種子的選擇是水稻眾多生產環節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選擇合適的種子是種植好水稻的前提條件。種子選不好輕則影響產量和效益,重則可造成嚴重的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怎麼選擇合適的種子呢?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的農業生產經驗,簡要總結了的一些選種時需規避的風險,望對廣大種植戶有幫助。
  • 水稻比玉米價格高三四倍,農民為什麼把稻田改種玉米
    我們先不談水果這個問題,主要來說一說種水稻的的事情。我們那裡素來就有「水稻之鄉」的美稱,村子外面有一望無垠的千畝稻田,這些稻田養育了一輩又一輩的農民。近年來,農民把這些水稻田都改為了玉米田,在農村我們把這種做法叫做「拉旱「,我們都知道玉米的價格是偏低,水稻的價格是玉米的三四倍。可是農民為什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田呢?是農民沒文化,不會算這個帳嗎?當然不是了。
  • 水田裡種植水稻好還是種植玉米好呢?
    水田裡種植水稻好還是種植玉米好呢?輔助條件是不知哪種掙錢。水田裡當然是種水稻更適合。首先,水田應該種水稻,是由於水稻和玉米不同的生理結構決定的。水稻的根系中含有"氣腔「,類似於空心的海棉狀結構,這種"氣腔"裡含有多量的空氣,及使是在較長時間淹水的條件下,水稻生長也不會受到影響。另外,短期淹水條件下,土壤中解離出的氮素增多,促進了水稻對氮肥的吸收。所以我們發現保持水稻一定的水層,水稻長勢良好。但是,玉米不行。水田種玉米是絕對不行的。除非將水田改成旱田。這需要很多先決條件,不能莽撞而為。
  • 第一代高產海水稻青島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鹼性野生稻的基礎上,通過基因測序技術,把野生稻天然抗鹽、抗鹼、抗病的基因選出來,通過分子育種學的技術馴化、配組,選育出高抗鹽和高產的水稻品種,使其在一定鹽度的海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成為海水稻。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有鹹味兒呢?
  • 雜交水稻哪個品種好?
    雜交水稻品種多數還是不錯,主要看你的用途,優質食用品種、優質加工品種等一定要用對方向,特殊區域需要特殊品種。一、雜交水稻的分類。雜交水稻可以從選育方法、使用用途來進行分類。1、按照選育方法分類。目前主流推廣雜交水稻有兩種選育方式,兩系雜交稻、三系雜交稻。
  • 遨遊太空的水稻與常規水稻有什麼不一樣?是不是營養價值更高?
    據了解,嫦娥五號探測器搭載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的紫花苜蓿和燕麥種子,華南農業大學組織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優勢科研院所精心遴選的水稻、甜玉米、南藥、微生物等31份材料……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到2019年年底,已有200多個品種通過審定或者鑑定,在水稻方面,單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先後培育出57個水稻新品種通過各級品種審定,何況還有其他水稻科研院所,如江西農業科學院選育的野香優航1573其父本便是經航天搭載育成的。
  • 水稻什麼品種最高產
    水稻什麼品種最高產?清江鶴認為這個說法並不妥當。水稻品種的產量是相對的而且是有區域性的。一個水稻品種在甲地特別豐產穩產,引種到乙地以後,可能就不一定豐產穩產,更不用說高產。就是同一個品種在同一個地方種植,也會因為種植習慣,種植技術,種植模式不同產量有所區別。
  • 海水稻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
    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鹼性野生稻的基礎上,通過基因測序技術,把野生稻天然抗鹽、抗鹼、抗病的基因選出來,通過分子育種學的技術馴化、配組,選育出高抗鹽和高產的水稻品種,使其在一定鹽度的海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成為海水稻。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有鹹味兒呢?
  • 水稻螟蟲的形態特徵、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其種植過程中,水稻螟蟲連年發生,極大威脅了我國水稻生產。我國的水稻螟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臺灣稻螟和稻褐邊螟等,具有年發生世代多、受害程度重、受害範圍廣等特點。同時防治難度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水稻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 轉基因水稻技術解密:原理清晰 操作嚴謹繁瑣
    記者走進華中農業大學轉基因水稻研發團隊,一探究竟。  華農生科的福利糧  在華中農業大學,林擁軍有一塊20畝的實驗田,栽有幾十種轉基因水稻。時至立冬,田裡還有一部分未收割。幾名項目組的研究生正在做著收割、分裝、編號、留種、移栽、稻蔸移栽溫室等後期工作。再過幾天,這批水稻的一部分將被移到海南,度過下一茬生長期,直到明年5月回歸華農。
  • 雜交水稻研發歷程揭秘
    雄性不育性的發現是雜交水稻研製成功的第一步。根據雜交優勢理論,農業上很早就開發了雜交玉米、雜交高粱,但雜交水稻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起步較晚。這是因為,與玉米異花授粉不同,水稻是自花授粉,即雌雄同花,由同一朵花內的花粉傳粉受精繁殖後代。因此,水稻雜交難度大,要想成功,就要先育出只有「單一性功能」的水稻。
  • 【中國新聞網】謝華安:水稻品種已由產量追求轉向品質追求
    張羽 攝  「現在我們所講的不單單是產量,現在的品種產量水平都比較高了,現在攻的方向,是要把『四性』綜合在一起。這樣的品種才是好品種,才是生產最需要的品種。」中國科學院院士、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謝華安9月20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當日,2015年度謝華安種業水稻新品種研發暨全國經銷商交流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行。上百名來自全國各省的種業經銷商代表齊聚大會,了解、討論華安種業的新品種水稻新品種並學習新品種水稻種植方法。
  • 轉基因水稻技術解密:原理清晰操作嚴謹—新聞—科學網
    再過幾天,這批水稻的一部分將被移到海南,度過下一茬生長期,直到明年5月回歸華農。 兩個學生把不同編號、不同性狀的稻穗裝進不同網袋中,綑紮好放在空地上,作為明年重要的實驗材料。另外兩人將部分性狀穩定的水稻割下莖葉,剩下的稻蔸移栽到小盆中。這些稻蔸將在溫室中過冬,同時完成它們中間實驗的使命。
  • 農技人員田間理論測產 為水稻持續高產篩選優質品種
    農技人員田間理論測產 為水稻持續高產篩選優質品種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7月15日消息:眼下,我縣種植的早稻再過段時間將進入成熟收割期,為尋找綜合狀況好、抗逆性能強、豐產性高的優良品種,日前,縣農業農村局農技人員前往錢庫鎮仙平村的水稻試驗基地開展早稻新品種田間現狀調查
  • 雜交水稻原理
    原標題:雜交水稻原理   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被譽為東方魔稻。雜交水稻的發明,一下子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產量,為解決我國溫飽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世界上很多產稻國家作出了貢獻。   那麼雜交水稻為什麼能這麼增產。因為雜交是兩個個體的基因交流合作,可以發生雜種優勢,雜種一代就表現生命力強,生長旺盛。是我們生產上想要的。
  • 水稻種子是否有轉基因?
    我國現在已經有一些轉基因水稻在進行試驗性的推廣和種植,而且很多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也在進行水稻以及其他農作物的轉基因研發工作。只不過由於我國對轉基因農作物管控的相對較為嚴格,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農作物在市場上流通的還比較少。
  • 印度創紀錄高產水稻為拜耳雜交品種
    因為在2011年的生產中,Sumant Kumar實際使用的是拜爾集團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此前網上流傳稱他沒有使用雜交技術,經查系誤傳。Kumar在種植過程中只使用了農家肥,但他在插秧前,先在田裡使用了磷酸二銨、鉀鹼和尿素來提供植物必須的磷、鉀、氮。
  • Communications Biology |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發現水稻中表達玉米GLK基因可實現田間水稻大幅增產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題為「Maize GOLDEN2-LIKE genes enhance biomass and grain yields in rice by improving photosynthesis and reducing photoinhibi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表達玉米
  • 雜交水稻畝產1200kg,但我們多數吃粳米,那麼雜交水稻幹啥了?
    惠農圈來專門分析分析:雜交水稻從70年代就已經推廣,1976年時種植面積為206萬畝,但僅僅六年後就已增加到了8425萬畝,如今雜交稻更是佔比50%左右,相比常規稻1000斤每畝而言,雜交稻的畝產更高一些,通常可達到1500斤左右。正是雜交水稻的出現,讓14億人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中國人也不需要擔心吃不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