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鼓樓醫院的周末:解決患者就醫痛點,看病多了選擇

2020-11-30 北青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海龍 柳輝豔 記者 劉峻)復工復產後,為了更好解決患者看病的 "痛點 ",南京地區部分醫院,都紛紛在周末開設專家門診。自從今年 9 月份增開雙休日上午所有專科的專家門診和普通 門診後,鼓樓醫院門診量大幅增加。周六和周日上午半天的門診量均達到 6000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 80 — 90%。11 月 29 日,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潘濤接受採訪時表示,讓專家雙休日抽出上午的時間來坐診,可以進一步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方便患者利用雙休日時間就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俞硯喆

疾病譜有變化,看這個病的多了

29 日上午,23 歲的吳女士(化姓)從安徽來南京鼓樓醫院看病。僅僅 9 月份,她就連續拍了兩張 CT 片子。讓她坐臥不寧的就是片子上出現的 4 毫米大小的肺部結節。" 我家裡有人就是得了肺癌,所以我特別關注這個,這半年來,總是感覺到胸悶,片子上有肺結節後,我很擔心。" 吳女士說。

接診吳女士的是呼吸科主治醫師俞硯喆,他仔細看了片子說,這個結節看起來密度很低,而且和周圍血管關係也不大,基本判斷良性的可能性大。可以先觀察,一年後再來複查。一席話讓吳女士放心多了。俞硯喆說,吳女士感覺到胸悶,與這個結節關係不大。胸悶和心臟、情緒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吳女士可能還有點心臟上的問題,這個建議找專科醫生再看看。

當天上午 10 點多,他已看了 30 多個病人,其中有 20 多個病人,都是來看肺部結節的。

新冠疫情出現後,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鼓樓醫院呼吸科主任肖永龍說,很多人平常也不做 CT,新冠疫情出現後,很多人需要做核酸以及 CT,就發現了自己有肺小結節,於是拿著片子,反覆在多家醫院就診。新冠疫情後,呼吸科其他疾病的患者減少了,但是看肺小結節的病人卻在增加。有的時候,因為很多人工作比較忙,往往都在雙休日來看。" 我們就安排了周六周日上午的專家門診,現在周六和周日上午呼吸科都保證有 2 名副主任醫師資歷以上的專家坐診。" 肖永龍說。

手術間:滿負荷運轉

一般醫院的雙休日,除了緊急的急診手術,擇期手術一般都是暫停。鼓樓醫院為了讓病人更快手術,不僅門診不休息,雙休日手術間也是滿負荷運轉。

在鼓樓醫院機器人手術室,泌尿外科主任郭宏騫,從早晨 8 點 30 進入手術間,快 11 點才結束一臺複雜的前列腺癌手術。" 昨天我們做了 3 臺,今天我們要做 6 臺手術。" 郭宏騫說,今天可能要到晚上五六點才能結束一天的手術。

鼓樓醫院泌尿外科今年 1-10 月已經完成了 1292 臺機器人手術,其中泌尿外科手術有 1037 臺,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手術量。鼓樓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周路陽說,因為機器人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操作更加精準,因此預約人數很多。特別是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量已經排到全國第一。" 今天開的 6 臺手術,全部是前列腺癌患者,最小的也有 62 歲了。這些人都想儘快手術,醫院也儘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錯峰看病,節約患者時間

鼓樓醫院開設雙休日上午專家門診後,也讓公眾看病多了另外一種選擇。

潘濤告訴記者,平常工作日,由於有的專家太熱門,患者較多,常常有掛不到專家號的現象。現在增開了雙休日半天專家門診,讓這些熱門專家,也能在雙休日坐診,那麼可以消化平時過大的門診量,也無疑是給患者多了一個選擇。

從 9 月份實施情況來看,效果很好。周一到周五,目前鼓樓醫院日均門診量平均在 1.4 萬 -1.5 萬人,最高達到了 1.9 萬。雙休日上午開設專家門診後,周六上午半天也有超 6000 人就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80-90%。

"現在雙休日上午不僅所有專科開設普通門診,而且普通門診不限號,另外專科的專家門診也開放了,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潘濤說,此外,影像、檢驗、B 超等各類輔助科室也已同步開放,服務來就診的患者。

潘濤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就醫秩序,減少人群聚集,醫院三樓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門診區域開始試行閘機分流。在現場,記者看到,患者分時段就診、測量體溫後通過閘機自動進入候診區域,就診時間沒到將無法入內。

此外,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就醫,鼓樓醫院調整了預約掛號時間。" 以前是下午 4 點 30 分之後就無法預約第二天的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現在則是當天夜晚 12 點之前,都可以預約第二天的所有門診號源。" 潘濤說。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 我們如何選擇醫院
    出國看病治療癌症,對國人來說,最主要的選擇就是去日本看病或者美國看病兩個主要選項。以胃癌為例,癌研的治療的胃癌患者都是幾乎不伴有慢性合併症的超選擇患者,對病人的接收有著較多的要求,在癌研有明醫院治療最終後的胃癌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等方面的數據結果來看,癌研有明醫院的數據看起來更好。
  •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時間: 2019-10-16 14:3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今天我們特意對株洲九龍做了專訪,幫助大家解讀在選擇就醫環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看技術設備可靠  擁有專業的男科檢測治療設備是基礎。男科設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檢測治療儀器,它是針對男科疾病專門設計和研發的專用設備,具備許多普通臨床上不具備的技術特性。
  • 赴美就醫:癌細胞都跑哪去了?
    90%的癌症患者死於復發轉移,它是癌症治療最大的絆腳石,也是許多患者選擇赴美就醫的原因所在。那麼,癌細胞都轉移到了哪裡?轉移後出國看病的意義大嗎?聽聽中美跨境醫療領航者漢鼎好醫友怎麼說。原發癌治療後,表面上腫瘤消失了,但還有一些「殘餘勢力」會四處「流竄」,引起復發轉移,包括:直接擴散、淋巴管轉移、血道轉移、種植性轉移等,轉移可近可遠,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
  • 去美國醫院看病,你要準備啥
    去美國醫院看病是一件很複雜的事,除了技術活,還有氣力活。對於重症患者來說,最珍貴的是時間和精力!如果不差錢,就把專業的事請交給專業的人員去做。目前國內有不少赴美就醫中介,但不是每一家都靠譜。評估中介機構時有兩點需要考察:醫學團隊和轉診資格。中介翻譯的病歷資料是否準確、推薦的醫院和醫生是否適合,都取決於醫學團隊的專業性。
  • 癌症患者海外就醫誤區多 醫療技術差距沒那麼大
    在很多中國癌症患者的眼中,國外明顯有著相比國內更為優越的醫療條件,不少在國內治療效果不甚理想的患者,選擇赴海外就醫。儘管國外在很多方面,針對不少病症的醫療條件都相比國內優越,但是迥異的醫療體系以及高昂的醫療費用等不利因素,使得海外就醫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下班也能看病 兒醫專家實現靈活預約
    為看專家,家長往往要「請假」帶娃看病的狀況也將得到改變。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依託首都優質兒醫平臺專家庫資源,為患兒家長開通專屬醫療服務,可指定專家、雙方靈活約定就診時間。同時,醫院還可提供多人團隊精細化服務一名小患兒的「多對一」的特約看診服務。
  • 出國看病醫院選擇-日本綜合排名第一的醫院順天堂
    出國看病,如果疾病是單一的,無其他並發的,建議可以選擇專科醫院,但是在我們實際的就醫過程中,基本都有一些其他關聯的,並發的疾病,本次我們進行出國看病的醫院推薦為日本醫院綜合排名第一:日本順天堂醫院。  1838年創立的順天堂,是日本最早的醫學專業的大學,也是日本最早引入西方醫學的大學,具有17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傳統。
  • 識病看病輕鬆解決 醫網「疾病大全、就醫指南」上線
    以疾病知識查詢為主導的疾病大全,和以看病查詢為主導的就醫指南,兩大產品以解決病患者在認識疾病、了解疾病、尋找好醫院、尋找好醫生的訴求中誕生,為有需求的網友提供有價值的平臺。就醫指南和疾病大全六大看點:看點一:數據豐富全面  滿足查詢需求兩大平臺上線後,醫網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療數據查詢平臺。
  • 麻省總醫院哪些特色科室備受出國看病患者青睞?
    海外就醫,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在美國眾多優質醫院中,麻省總醫院獨領風騷。那麼,作為美國排名前十的醫院,麻省總醫院哪些特色科室備受出國看病患者青睞呢?麻省總醫院擁有聞名全球的五大多學科醫療中心,分別是:癌症中心、心臟中心、消化中心、移植中心以及血管中心,各中心匯集了眾多權威專家,可為患者提供最好的綜合醫療服務。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處方流轉」讓就醫更方便
    隨著國家分級診療、急慢分治以及改善醫療服務工作的推進,常見病、慢性病以及腫瘤等需要長期隨訪和治療指導的患者複診問題日漸突出。為解決面診購藥、複診續方、診後服務等「因藥就醫」的問題,我院推進處方流轉平臺建設,通過提供便捷、安全、可及的智慧化服務,改善患者「因藥就醫」的問題,提升患者診後醫療服務水平,彌補醫院診後管理建設的不足,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效率和醫療服務水平。
  • 患者就醫打傷護士致其腦震蕩 隨後離開去向不明
    (原標題:四川一患者就醫打傷護士致腦震蕩 警方已介入)
  • 赴美就醫:首個PI3K抑制劑,讓晚期耐藥乳腺癌患者有了新選擇
    這些患者為激素受體(HR)陽性、HER-2陰性並攜帶PIK3CA突變,在內分泌治療時或之後進展。讓赴美就醫的乳腺癌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FDA還批准了配套診斷測試therascreen PIK3CA RGQ PCR試劑盒,以檢測組織或液體活檢中的PIK3CA突變。使用液體活檢的therascreen測試陰性患者應接受腫瘤活檢以檢定PIK3CA突變。
  •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時間:2020-11-27 14:22 上海神經內科醫院 由於三叉神經痛在發作的時候容易伴隨出現劇烈的疼痛,因此人人對三叉神經痛都避而遠之,但是有些患者由於沒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還是受到了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困擾,那麼三叉神經痛發作之後需要注意什麼
  • 一站式就醫手語翻譯全程「護航」 聾人再也不用怕去醫院看病了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汪偉秋11月19日報導:看病一直是困擾著聾人的難題之一。由於種種原因,聾人患者對醫院有了「牴觸」。往往病情一拖再拖,很容易就小病拖成大病。如今,這一難題有了解決辦法。
  • 看病就在家門口
    據安仁醫院工作人員黃鴿介紹:「醫院覆蓋周邊十幾座居民小區,服務於方圓3公裡內數萬人口。居民來這兒看病第一個就是方便,另外我院是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包含全科室、多病種服務,覆蓋全面,可以滿足居民日常診療需要。為了更好的惠及周邊居民,我們也會經常舉辦一些義診、講座活動。」
  • 去美國看病,這些中美就醫差別你要知道
    去美國看病,由於中美醫療文化的不同,中國患者需要進行病歷翻譯與整理,醫生會根據患者翻譯的歷史病歷進行診斷。但是在美國,各州醫院的醫學術語也存在差別,所以病歷翻譯時特別注意美國醫學術語的表達方式,如果出現差錯,直接會影響醫生的判斷。除此之外,美國醫生查看光片更習慣在醫院系統上看DICOM格式的影像,所以這些都是與國內醫院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家屬及患者需要了解的常識。
  • 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介紹,丹佛市國立猶太醫學中心—科羅拉多大學醫院(National Jewish Health,Denv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Hospital)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該院連續16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肺病專科醫院中排名第一,是美國最好的肺病專科醫院。
  • 湖北醫院曬帳本 查出縣級醫院讓胃病患者做腦部CT
    核心閱讀  患者看病貴,與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有很大關係。湖北採取公示醫療費用控制指標的辦法,倒逼公立醫院降低醫療成本,並將控費實際情況與醫院基建投入、等級評審準入等掛鈎,對控費目標排名靠前的醫院予以優先考慮。對於達不到控費目標的醫院,則核減或者取消資金補助。  「看病貴」,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老百姓抱怨的痛點。
  • 得了重症國外治:多是癌症患者 最高花費400萬
    業內人士則提醒,患者去國外就醫也存在一定風險;醫療花費應直接支付給醫院,而不是中介機構。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案例 黑色素瘤患者要赴美求醫  60歲的李先生,已經與黑色素瘤抗爭了兩年。最新的一次體檢發現,肺部已經出現癌症轉移。李先生輾轉南京、上海、北京多家醫院後,醫生認為「情況很不樂觀」。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出國看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出國看病的主體也由企業家等高淨值人群擴展到中產階級。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