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海龍 柳輝豔 記者 劉峻)復工復產後,為了更好解決患者看病的 "痛點 ",南京地區部分醫院,都紛紛在周末開設專家門診。自從今年 9 月份增開雙休日上午所有專科的專家門診和普通 門診後,鼓樓醫院門診量大幅增加。周六和周日上午半天的門診量均達到 6000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 80 — 90%。11 月 29 日,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潘濤接受採訪時表示,讓專家雙休日抽出上午的時間來坐診,可以進一步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方便患者利用雙休日時間就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俞硯喆
疾病譜有變化,看這個病的多了
29 日上午,23 歲的吳女士(化姓)從安徽來南京鼓樓醫院看病。僅僅 9 月份,她就連續拍了兩張 CT 片子。讓她坐臥不寧的就是片子上出現的 4 毫米大小的肺部結節。" 我家裡有人就是得了肺癌,所以我特別關注這個,這半年來,總是感覺到胸悶,片子上有肺結節後,我很擔心。" 吳女士說。
接診吳女士的是呼吸科主治醫師俞硯喆,他仔細看了片子說,這個結節看起來密度很低,而且和周圍血管關係也不大,基本判斷良性的可能性大。可以先觀察,一年後再來複查。一席話讓吳女士放心多了。俞硯喆說,吳女士感覺到胸悶,與這個結節關係不大。胸悶和心臟、情緒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吳女士可能還有點心臟上的問題,這個建議找專科醫生再看看。
當天上午 10 點多,他已看了 30 多個病人,其中有 20 多個病人,都是來看肺部結節的。
新冠疫情出現後,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鼓樓醫院呼吸科主任肖永龍說,很多人平常也不做 CT,新冠疫情出現後,很多人需要做核酸以及 CT,就發現了自己有肺小結節,於是拿著片子,反覆在多家醫院就診。新冠疫情後,呼吸科其他疾病的患者減少了,但是看肺小結節的病人卻在增加。有的時候,因為很多人工作比較忙,往往都在雙休日來看。" 我們就安排了周六周日上午的專家門診,現在周六和周日上午呼吸科都保證有 2 名副主任醫師資歷以上的專家坐診。" 肖永龍說。
手術間:滿負荷運轉
一般醫院的雙休日,除了緊急的急診手術,擇期手術一般都是暫停。鼓樓醫院為了讓病人更快手術,不僅門診不休息,雙休日手術間也是滿負荷運轉。
在鼓樓醫院機器人手術室,泌尿外科主任郭宏騫,從早晨 8 點 30 進入手術間,快 11 點才結束一臺複雜的前列腺癌手術。" 昨天我們做了 3 臺,今天我們要做 6 臺手術。" 郭宏騫說,今天可能要到晚上五六點才能結束一天的手術。
鼓樓醫院泌尿外科今年 1-10 月已經完成了 1292 臺機器人手術,其中泌尿外科手術有 1037 臺,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手術量。鼓樓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周路陽說,因為機器人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操作更加精準,因此預約人數很多。特別是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量已經排到全國第一。" 今天開的 6 臺手術,全部是前列腺癌患者,最小的也有 62 歲了。這些人都想儘快手術,醫院也儘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錯峰看病,節約患者時間
鼓樓醫院開設雙休日上午專家門診後,也讓公眾看病多了另外一種選擇。
潘濤告訴記者,平常工作日,由於有的專家太熱門,患者較多,常常有掛不到專家號的現象。現在增開了雙休日半天專家門診,讓這些熱門專家,也能在雙休日坐診,那麼可以消化平時過大的門診量,也無疑是給患者多了一個選擇。
從 9 月份實施情況來看,效果很好。周一到周五,目前鼓樓醫院日均門診量平均在 1.4 萬 -1.5 萬人,最高達到了 1.9 萬。雙休日上午開設專家門診後,周六上午半天也有超 6000 人就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80-90%。
"現在雙休日上午不僅所有專科開設普通門診,而且普通門診不限號,另外專科的專家門診也開放了,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潘濤說,此外,影像、檢驗、B 超等各類輔助科室也已同步開放,服務來就診的患者。
潘濤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就醫秩序,減少人群聚集,醫院三樓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門診區域開始試行閘機分流。在現場,記者看到,患者分時段就診、測量體溫後通過閘機自動進入候診區域,就診時間沒到將無法入內。
此外,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就醫,鼓樓醫院調整了預約掛號時間。" 以前是下午 4 點 30 分之後就無法預約第二天的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現在則是當天夜晚 12 點之前,都可以預約第二天的所有門診號源。" 潘濤說。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