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太淺釣魚難?注意好這三個影響因素,淺水作釣沒煩惱

2021-01-08 垂釣大咖

釣魚的水情因素粗綜複雜,譬如常見的淺水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淺水環境對於臺釣來說是一種挑戰,臺釣的子線、站漂、提竿動作都對真正作釣過程中產生影響,所以想要用臺釣釣法在水深較淺的水域作釣,就要在三個影響因素中做好充足的準備。

子線長度的選擇

水深較淺想要能夠正常作釣,子線的長度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發生雙子線纏繞、子線主線纏繞的情況,所以想要在較淺水位的水域作釣,子線的長度應該以短為主,長度控制在10釐米以內為最佳,但是這個子線長度並非固定,如果此淺水水域中大魚較多,我們在線組製作過程中就可以直接放棄子線的只用,直接通線作釣,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子線帶來的纏繞困擾。

延伸:一般水位低於1米時,大咖都會選擇使用通線單鉤作釣,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鉛墜、子線與浮漂發生纏繞的可能性,畢竟常見的立漂都在30釐米以上,子線長度長度在15釐米左右,則漂座的位置很有可能就在鉛墜上方30釐米以內的位置,極容易在拋竿、提竿是發生線組纏繞或浮漂斷裂的可能。

浮漂的選擇

臺釣中浮漂多以立漂為主,鮮有使用星漂作釣,但是並不代表星漂不能使用到臺釣中,恰逢我們作釣水位較淺時,星漂使用效果要比立漂好很多,畢竟星漂是段狀組成,貼附在線組至上,不會存在繞線的可能性,如果在浮漂選擇中沒有星漂時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如果沒有星漂時我們應該選擇淺水漂進行,往往淺水漂有一個特點就是短,一般長度都在15釐米以內,這種長度的浮漂可以保證到鉛墜的距離,還能夠正常的進行浮漂調釣,還不至於產生線組纏繞的可能性。

延伸:淺水作釣最佳的浮漂就是傳統釣中常見的星漂,很多釣友認為只有傳統釣才能使用星漂,臺釣只能使用立漂作釣,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臺釣的思想僅僅是懸浮,通過浮漂的浮力控制鉤餌子線的狀態,我們使用星漂同樣可以達到調整子線鉤餌水下狀態的效果。

提竿動作的力度大小

水淺就意味著我們在提竿操作中,很小的力氣就能將鉤餌提出水面,很多釣友在遇到浮漂出現動作時,往往會緊張得顧不上控制提竿力度,很容易在提竿時發生拉霍魚嘴、亦或者沒有中魚提竿力度過大,造成主線在用力過猛時發生纏繞。

延伸:水位較淺的時候,在浮漂站立後線組的風線並不能像深水時那麼容易壓到水下,往往會有很長一段露在水面上方,這就導致我們在提竿的時候沒有阻礙,很容易就將水下的魚鉤、鉛墜帶出水面,如果操作的力度過大經常發生纏繞的情況,所以在水淺時我們應當輕提竿,避免出現力氣過大引發主線纏繞。

寫在最後

淺水位置作釣,往往都是以小個頭鯽魚為主,大個體的魚並不會帶著這種水位較淺的水域,所以在這種水位作釣的時候,應當是縮短子線或不用子線,直接通線單鉤操作,浮漂的選擇應以星漂和淺水漂,提竿的力度要掌握精準,避免發生因為水淺用力過度造成纏繞的情況發生。

一個熱愛釣魚的江湖小生【垂釣大咖】,歡迎您的評論、點讚、轉發、關注!

相關焦點

  • 春季作釣時,注意這些這些變化規律,牢記3釣3不釣,上魚會更多!
    春季作釣時,注意這些這些變化規律,牢記3釣3不釣,連竿上魚一點也不難,上魚也會更多!春季三釣第一、就是大家出釣的天氣最好選擇在晴天,在這種天氣下,氣溫相對要穩定一點,當然大家也要挑選水溫適宜的環境下作釣。
  • 盛夏釣魚基本規律:氣溫過高魚難釣,方法要得當,漁獲才有保證!
    夏季是一年中的釣魚淡季,尤其是小暑過後進入盛夏,也很快開始入伏的這段時間。天氣異常炎熱,讓原本就難釣的魚,更加的難釣,所以這時候釣魚更要注意套路。關於夏季的釣魚諺語較多,這裡稍微匯總一些比較實用的,並稍作解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冬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3個規律4個技巧幫您搞定
    提示:冬季作釣不要簡單的理解為釣深好或是釣淺好各位釣友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大亮。今天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冬季釣魚到底是釣淺水,還是釣深水?但是冬季釣魚與春夏秋三季不同。溫度越低水中含氧量越高,所以冬季很少出現缺氧的問題,溫度應當放在首位,而其他季節釣魚,應當首先考慮含氧量。冬季應該考慮三要素的順序就是溫度、食物、最後是含氧量。把握到3點可以爆護,把握前兩點可以釣好魚,把握好溫度一點,能釣到魚。如果一點沒有,那就呵呵了。根據以上三點我們再來選擇冬天釣魚的水深。
  • 沒有人會告訴你,冬天釣魚釣深好,還是釣淺好的?
    冬天釣魚一定要釣深還是釣淺好?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不一定的。實際上,冬季釣魚在選擇釣深水還是釣淺水是有些爭議的。有釣友認為釣深水好,有釣友認為釣淺水合適。冬季淺水的弊端:在冬季由於氣溫較低,淺水升溫快,但降溫也快,這點對於魚兒影響是很大的。另外,淺水對於魚兒的安全隱蔽性來講遠遠不如深水區的。通過上述的對比,那問題來了,在冬季釣魚,我們是選擇釣深還是釣淺呢?
  • 都說秋季好釣魚,為什麼你釣不到魚呢?這多是天氣影響了野釣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對於釣魚人來說,這也是釣魚的黃金時節。很多釣友都認為秋季好釣魚,但秋季的魚真的很好釣嗎,那為什麼依然有很多釣友會空軍呢?眾所周知,天氣對釣魚有很明顯的影響,而一年四季都著不同的天氣變化,每個地區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氣候特點,釣魚人要想野釣有所收穫,必須充分地了解天氣變化帶來的魚情影響,不然秋季很難有好的收穫!野釣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秋季特有的氣候變化,不管是溫度和氣壓,還是風向都對釣魚有影響,當然這都取決於天氣的變化。
  • 【釣魚技巧】冬季溫度低,釣深還是淺?
    我們釣友冬季釣魚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冬季釣魚釣「深」還是「淺」,怎麼選深淺才能收穫更好?有釣友說釣深,有釣友說釣淺,其實都正確。淺水水溫低怎麼會一魚?冬季為什麼要釣深水?深水真的魚多嗎?水域面積不一樣,水域環境不一樣選擇深淺不一樣,咱們探討下這3個問題。
  • 秋天釣魚深水還是淺水 寒露節氣釣魚很有講究
    馬上就是寒露了,這個節氣之後就進入深秋了,喜歡釣魚的人一定知道,寒露之後是釣魚的最佳時間,不過秋天釣魚深水好還是淺水好呢?   常言道:「春釣淺,秋釣深」,於是很多新人在進入秋季之後就改釣深水。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 冬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魚窩這樣找,深淺都上魚!
    冬季釣魚在選擇釣點上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冬釣陽,一個是冬釣深,各有理論支撐,好像都正確。冬季在選擇釣點上到底是釣深還是釣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釣點的特點以及天氣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魚窩。
  • 水越淺、大魚越難釣,釣點水深低於1米,你要牢記3件事
    從理論上來講,這句話是沒錯的,因為它只是說深水有大魚,而沒有說深水一定有大魚或者大魚只待在深水。可實際上,很多釣友在選擇釣位時,無論面對的是養殖水域還是自然水域,想釣大魚總會優先考慮深水,甚至認為淺水是一定不會藏大魚,如果是這樣去考慮,那就有問題了。
  • 陰天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野釣鯽魚有什麼絕招?
    陰天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這個是與季節有關係的。陰天什麼季節都有,但釣深還是釣淺,季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春季的時候,釣魚就要釣淺。今年春季,我去倒流河釣鯽魚,很明顯的感受就是,7.2米的魚竿沒有4.5米的魚竿釣的魚多,因為7.2米的魚竿拋的比較遠,水也比較深。而4.5米的魚竿拋的比較近,釣的比較淺。春天,鯽魚都喜歡在淺水處覓食,有時候能看得見鯽魚在水中遊動。經過實戰後,得出經驗是:春季不管是陰天還是晴天,釣鯽魚都適合釣淺水處,這樣魚獲是比較滿意的。
  • 天氣對釣魚影響不小,關係到你的出釣時間還有能不能釣上來魚……
    比如盛夏時節白天的最低氣溫甚至可以超過30℃,釣者最好釣喜高溫的魚種,如鰱魚、鱅魚、草魚、黑魚等,而且可以全天候作釣。釣鰱魚、鱅魚、草魚等大體型魚時要選大水面作釣,釣黑魚則宜選擇坑塘中有水草的區域。如果一天當中溫差較小,則說明水溫變化不大,這種情況下魚是比較舒適的;一旦溫差較大,魚就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調整體溫,比如晝夜溫差超過15℃,就意味著魚需要在24小時之內不停地調節體溫以適應水溫的升降變化,這會大量消耗魚的體能,抑制其攝食慾望,是很難釣的。一般來說,溫差越小越好釣魚,釣者一定不要錯過溫差小的天氣。
  • 淺水海溝釣魚,路亞野釣10多種海魚,釣獲一箱30多條茂公魚
    淺水海溝上有個壩口,為了防海水大量倒灌的,有很多廢塘,可以玩玩微物路亞。海溝和廢塘中作釣,還是用我的釣組,朱雀魚竿,禧瑪諾微物輪,0.8pe線加2.5號碳線前導,總結下釣到的魚種。水域魚類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它們常生活於沙底、石礫底或礁石附近的沿岸淺海區,可生活於鹹淡水或海水中,入海口最常見魚種。東星石斑魚,海域的石斑種類繁多。
  • 釣魚時釣深還是釣淺,最好根據它來確定,從此拒絕當「釣魚空軍」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一個好的釣點很有可能就決定了今天的漁獲多少,而在選擇釣點的時候,除了釣點本身的環境外,我們還需要考慮的就是釣點位置的水深情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釣深跟釣淺,而決定釣深還是釣淺的關鍵因素都在於氣候。
  • 亮水草窩釣魚,10米炮竿作釣鯽魚,釣獲30多條野生鯽魚
    亮水草窩釣魚,10米炮竿作釣鯽魚,釣獲30多條野生鯽魚。不到八點陽光的威力初顯,今天是場野釣的硬仗。期待風再大一點點,因為我選了下風口的兩個釣位,外加一個淺水窩子,六十公分左右的水深,還另外附近找了一個新窩子,老窩子確保不空軍,新窩子錦上添花,保證能釣獲30多條野生鯽魚,爆護鯽魚會帶來驚喜。
  • 夏天釣魚,到底何時釣淺何時釣深?進階高手必備
    所以,夏季不能一味的去選擇深水,建議氣壓,氣溫,時間段,多種因素一起考慮。何為「釣深」,何為「釣淺」?這只是相對的深淺,憑藉同一水面,最深可以只有2米。那這時候的2米就是深,或者進入湖庫,普遍都是3米以上深水,最淺都2米。那這時候釣2米就是釣淺。在實戰過程中多低釣多深?更多的應該結合當時環境,氣溫,氣壓綜合考慮。具體我們假設些環境的硬性條件,做相應應對。
  • 初冬季節釣鯽魚應如何選擇釣位才能找到魚群
    進入冬季氣溫隨之下降水溫也越來越涼,這時候所釣魚種也隨之減少,鯽魚成了我們北方釣友主釣魚種,經常有釣友說天涼了使用紅蟲、蚯蚓一天也沒有幾口,總感覺冬季不好釣魚,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進入冬季尤其是初冬氣溫基本上都在4℃~16℃之間鯽魚非常活躍,由於秋季的大量覓食這時候的鯽魚個頭大而且活躍度也很高
  • 冬季晴天1到8度,釣魚應該釣深水還是淺水?
    冬季相對來說是不利於垂釣的,主要是受到溫度的影響,不僅人在戶外受不了,魚的活性也很差,對食物的需求小,吃餌不積極,有點類似於青蛙的冬眠狀態。不過好在魚有一定的耐寒性,加上冬季晴好天氣溫度會小幅度回升,正是這樣一個機會,讓魚可以補充體力,在冬季我們應該釣深水還是淺水呢?結合我自身經驗和大家來談談這個問題。
  • 春去夏來魚情發生變化,大鯽魚難釣怎麼辦
    現在這個階段水溫還不是特別高,魚還是喜歡去溫暖一點的地方,比如說太陽曬幾個小時把水面曬熱以後,魚就會起浮,在中上層甚至水錶活動,水質好的水庫大家應該看都看得到。這個時候如果你是釣底,而且深度比較大,那麼口少是正常的,這是難釣的第一個原因。
  • 釣魚: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
    下雨釣魚是眾多釣魚人所經歷過大,有時連竿、爆護;有時魚口零星,漁獲甚少。到底是雨前好釣,還是雨後好釣,不同釣魚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倘若說釣魚就釣雨後,而非雨前,顯然是不準確的。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
    鄉村野河溝,草洞探釣「半桶」野生鯽魚,蚯蚓作釣野魚瘋狂咬鉤,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已是豔陽高照,釣魚人也停不下來,又有幾天沒摸魚竿了,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定要去水邊魚樂魚樂,這次依然是探釣一個鄉村野河溝。再看看,小灣子裡面有點草,淺,這裡不好架杆,自然沒得人,心中竊喜,這些位置正是我喜歡的釣點,野釣嘛,往往越難下竿的地方越藏魚,畢竟又有水草,肯定是釣野生鯽魚的絕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