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鰟鮍魚很難飼養?掌握以下幾點,就可以把它們養好

2020-12-0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今天養魚老道遇到了多年前的一位老朋友,看到我魚缸裡竟然飼養有鰟鮍魚,突然想起了一段往事,說的是,想當年我在魚店裡曾經飼養過鰟鮍,當時我就說它們是高氧魚,極難飼養,事實證明,最後飼養的結果也不是很美麗,為什麼現在反而把它們養的很好了?

是啊,仔細回想起來當時確實如此,為什麼這位魚友能想起來這段往事呢?那是因為我的鰟鮍魚都是他供應的,他是我們本地的釣魚冠軍,沒事就釣到很多的鰟鮍魚,然後不管我要還是不要,就往我魚店裡的閒置魚缸裡扔……

為什麼以前認為鰟鮍魚很難飼養,很多魚友目前仍然飼養不好呢?

一、從心理上就不待見它們

現在回想起來,以前之所以飼養不好,首先一點就是先入為主了,當時看到了網上的一些介紹,本身就認為這個東西是高氧魚,而且又是原生魚,野性難馴,那個時候,這些小雜魚根本也上不了臺面,因此,從心裡就不待見它們,這屬於心態上的問題。

二、釣取的小魚受傷嚴重,數量太多

因為這個哥們是釣魚能手,所以說,每次釣取的鰟鮍魚就是數以百計,呼啦啦一下子給我那麼多,基本上體表全部帶傷,更不用說釣鉤所帶來的傷害了,再加上飼養密度不合理,一個魚缸裡飼養幾百條,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即使氧氣供應著,還是有不斷翻肚陣亡的。

不過,養魚都有這麼一種心得體會,當我們擁有的多了,魚缸裡持續出現死魚現象,這個心態就開始起變化了,打心底認為這個東西不好養,也不愛再去管理,任由其自然淘汰去了。

當然了,最後剩下來的都是精英,還是能夠活的很好的。

這就充分說明了,根本不是難養不難養的問題,很多東西完全在於我們自己。

那麼,現在為什麼感覺鰟鮍魚如此容易飼養了呢?

為什麼現在的鰟鮍魚,感覺如此容易飼養了呢?

一、難得才是首要因素,身價上來了,欣賞水平和心態也有了變化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去過於抬高自己,事實就是如此,目前在我們這裡,野外能夠撈取到幾條鰟鮍魚,那就美死了,物以稀為貴,自然而然,就不是想當年的那種愛答不理的心態,這一點很重要。

二、撈取的數量少,沒有外傷,飼養密度低、水體環境好

自己撈取的鰟鮍魚,本身受傷情況極輕,幾乎沒有什麼體表外傷,再加上適度注意撈取容器內的存貯密度,以及入缸時間及時,因此,它們的狀態基本沒有什麼改觀。

再者就是魚缸內的造景和水質,相對來講,比起當年魚店的條件要強得多,那個時候,只知道裸缸飼養,數量又很多,即使跳缸了,根本也不看一眼,死了也就死了,絲毫不懂得珍惜。

因此來說,現在飼養起來,這個難度也就迅速降下來了。

掌握以下幾點,都可以把鰟鮍魚飼養的很好

一、喜群居、水體大、成群飼養為佳

鰟鮍魚喜群居,更為喜歡比較開闊的水域,這就要求我們最好是使用至少60釐米及以上的魚缸飼養,飼養數量上至少十條以上,而且需要一定的配魚為好,比如說小麥穗,或者與鰟鮍同屬的其他品種,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鱊。

關於鱊和鰟鮍的不同以及相似之處,在我其他的文章中曾有過介紹,在此不再詳述。

二、適度造景,儘量模擬野外環境

幾乎所有的原生魚進入魚缸後,都會不自覺地跳缸,那是因為它們在環境突變時,所出現的一種應激反應,說白了就是極度恐懼。

所以說,我們必須儘可能的營造一種類似它們野生的環境,比如,底砂可以選用原生地的底砂,最好是褐色或者其他深色,我的魚缸裡之所以選用陶粒,那是因為家中本來就有剩餘,而且底色很深。

再者可以適度增加石塊和水草造景,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穩定它們的情緒,再加上陪伴魚的襯託,它們的膽量才會加大,這樣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魚缸的環境。

三、並不喜歡強大的水流衝擊,也不必爆氧、不喜歡過於明亮的背景和燈光

鰟鮍魚大多數是生活在比較靜謐的池塘中,並不喜歡強大的水流衝擊,其實呢,只要是飼養密度合適,水體較大,它們根本不會缺氧的,正如我60釐米的小魚缸,飼養有50多條原生魚,僅有一個小外掛在控制著,它們也活的很好。

如果有可能的話,魚缸的三面最好用暗色背景紙圍起來,只留一面觀賞,暗色調的水體環境,它們的發色會更好,因為我的魚缸沒有三面背景紙,因此培養了缸壁上的絲藻。

再者就是,鰟鮍比較喜歡清潔的環境,我們也可以飼養幾條底棲魚、工具魚,保持水體清潔,如果不是為了繁殖,無需飼養河蚌。

其實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野外環境中,即使是陽光明媚,這個池塘也不可能完全透光的,鰟鮍魚也不是絕對生活在水體上層的小型魚,大部分在中底層遊動,因此,這個光線的亮度根本不需要很強,過亮的燈光不可能利於它們發色的。

四、如果想要繁殖,可以飼養一個小河蚌,雌雄適度搭配

鰟鮍魚在繁殖期的發色會更為豔麗,雄魚為了爭奪配偶才會出現更為誇張的體色,如果我們想要繁殖,可以在魚缸裡飼養一到兩隻小河蚌,不必飼養過多,否則有可能汙染水質,如果說我們掌握不住飼養河蚌的要領,那還不如不養。

即使是在平時的飼養中,鰟鮍魚也是要雌雄適度搭配的,至於說雌雄鑑別,其實並不難,看體色即可,不必看什麼生殖器,鰟鮍魚的體色,雌雄魚差別還是很大的,仔細觀察,很容易分辨,更何況到了繁殖期,雌魚還會有長長的產卵管出現在體外。

鰟鮍魚屬於雜食性,幾乎什麼都吃,魚飼料、小魚蟲、紅蟲、豐年蝦等皆可攝食,它們都可以生長的很好。

只要是水體穩定,環境穩定,食物穩定,在飼養了一個階段以後,想要它們很好的發色,其實並不難,只是需要我們去等待即可。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既漂亮又健壯的魚有沒有?當然有,你身邊土生土長的鰟鮍魚就是
    當然有,那就是我們身邊土生土長的美麗鰟鮍魚。認識鰟鮍魚,它是一種漂亮的原生魚。鰟鮍魚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等地的淡水魚,體質健壯,利於飼養。同時身體體型較小,並且在成熟發色後身體上遍布色彩豐富的鱗片,絢麗多彩。
  • 小丑魚怎麼養?養殖是注意以下幾點
    小丑魚養殖,小丑魚相信大家肯定很熟悉,它們是觀賞魚中比較熱門的一種,原因是它們價格很便宜,養殖起來很簡單,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此不錯的觀賞魚你們有沒想入手的想法呢?下面就讓小編來教大家如何去正確飼養小丑魚吧,想入手的一定要進來看下哦。
  • 野採的鰟鮍魚體色豔麗,放到魚缸裡為什麼不發色?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隨著原生觀賞魚的火熱,很多魚友都喜歡上了一種原本不起眼的小型原生魚,它們的名字叫做鰟鮍魚。究其原因,是因為鰟鮍魚的種類繁多,不但包括鰟鮍,還包括各種鱊,它們也可以和鰟鮍混養,值得我們去不斷淘寶。另一個原因就是鰟鮍魚的體色豔麗,還有一定的群遊效果、它們攝食兇猛,在魚缸裡活力四射,還有一點就是,它們可以和河蚌在魚缸裡共生繁殖,這又為我們飼養它們增添了一定的樂趣。
  • 中國原生魚中最常見的鰟鮍 但是想養好鰟鮍卻很不容易
    小朋友們多半對金魚飼養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大多數時候只是苦了家長......比起生命力頑強的金魚,我們小時候撈的魚就壽命短得多,但凡活到最後的沒準就是泥鰍了吧。現在仔細回想,多半是因為水質、溶氧、循環過濾甚至食物等種種因素導致我們無法養活它們。說了這麼多,今天的主角就是以前文章中順帶提過的中國最常見的一種原生魚——鰟鮍。
  • 養好金波子魚的幾點注意事項
    依據筆者養波仔的經驗,想要養好金波子以下幾點缺一不可1、水質2、溫度3、密度那麼首先說說水質如果你的缸裡已經有公有母,要想繁殖,就要著重抓好水質,只要水質好,就不難繁殖波子!大神定律:自古酸軟出好波!是的,沒錯!波子喜好偏酸偏軟的水質。
  • 中國彩虹-漢江鰟鮍魚
    這種魚讓很多釣魚者感到厭煩,我父親也是如此;每當垂釣之時有魚上鉤之後父親都會慌忙提竿,可是一看到出水之後的小白魚片子,都會說上一句:「又是這長不大的石光片」。程繼東(攝)飼養的鰟鮍魚  這種被大家叫做「石光片」的魚,學名叫做高體鰟鮍(páng pí),是鰟鮍亞科大家族裡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位。
  • 我們管這種原生魚叫鰟鮍魚,你們呢?它可曾是原生魚圈子的風向標
    好久沒和大家聊到關於原生魚的話題了,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一聊一種比較經典的原生魚品種,鰟鮍魚。這種原生魚曾經是整個原生魚圈子裡的風向標,原生魚的火熱程度可以從鰟鮍魚的普及程度就看得出來。鰟鮍魚可以說是我國原生觀賞魚裡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類魚了。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鰟鮍魚是一種我國常見的淡水野生魚,體型介於鯽魚和鯿魚之間。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 這種小原生魚的繁殖方法很奇特,飼養它們還要在魚缸裡養河蚌!
    我記得當時是賣三塊錢一條,但是我們這裡城市太小了,很多人在鄉下都見過這種魚,我們這叫做方魚,所以人家根本不買我的帳,最終也沒有賣出幾條去。然後我這哥們又聽說了方魚可以在河蚌中產卵,於是乎給我整來了三四個能有三十公分大的河蚌,隨手就扔到了招財貓的魚缸裡,我把倒缸這事給忘了。
  • 金魚飼養的幾點小技巧,讓你輕鬆養好「難養」的金魚
    不過,飼養金魚卻是很多新手的痛點,因為搞不好金魚就成批成批的死掉。其實,金魚難不難養要取決於怎麼養,掌握好了這幾個技巧,飼養金魚也就變得不那麼困難了。第一:選魚去水族市場買魚的時候,一定要挑那種活潑健康的金魚買。要觀察它們的神態,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可以在水面飛行的、一種遠古觀賞魚,有飼養過它們的魚友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給各位魚友分享一種比較古老的小型、另類觀賞魚,它們和龍魚有一定的淵源,也是來自於遠古魚類,並且可以在水面飛翔,只是由於比較小眾,很少有魚友飼養。
  • 互為育仔的鰟鮍魚和河蚌
    經過求愛,配偶的鯉、鯽、鯿、刁產卵於叢叢水草上;青、草、鰱、鱅產卵於滔滔流水中;黃顙、才魚需雙雙做巢產卵;羅非魚產卵後直接含入口中;海馬產卵於雄性腹囊內,讓雄海馬去生仔;食蚊魚、孔雀魚則直接生魚仔仔……。而鰟鮍魚是將卵產到河蚌的外套腔中,讓河蚌去給它們孵化。河蚌對於鰟鮍也不是白幫忙,而是禮尚往來,順將幼仔產於鰟鮍魚身上,互為育仔,互當養母。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嘴巴較賤的雜食性魚類,有可能啥都吃,而且食量很大,我們不要忽略對於一些嘴巴比較賤的雜食性魚類,比如說小麥穗、鰟鮍魚、甚至於寬鰭鱲、長鰭鱲等,它們是可以攝食魚飼料的,有的入缸後直接就開吃,有的需要適度餓上一兩天,它們也能夠認食。
  • 鰟鮍
    朝鮮鱊隸屬於鱊亞科,是一種常見的原生魚,但是它的近親似乎更加出名,這就是鰟鮍。鰟鮍魚和鱊是近親,同屬於鯉形目——鯉科——鱊亞科,又稱四方皮、境魚、葫蘆片子、彩園兒、旁皮。鰟魮魚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種類多樣,常見於淡水湖沼中,尤其多見於水質潔淨的溪流中。它們的平均體長在六釐米左右,在北京最常見的鰟鮍是高體鰟鮍,經常可以在各種水域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覓食。
  • 曾經紅極一時的虎魚,現在飼養它們的魚友越來越少,為什麼呢?
    但是,由於目前泰虎的奇貨可居,它們的價格已經被炒上了天,以及虎魚的種類紛繁複雜,夜行性的印尼虎魚不斷挖煤和膽怯的表現,使得諸多魚友,瞬間對它們失去了飼養的興趣。 我認為關鍵的問題就是,飼養它們太過焦心、麻煩不斷,看似飼養印尼虎魚,好像是退而求其次,它們也有基本的虎魚體色
  • 用最簡單的方法養好自己的觀賞魚,小魚缸也可以無過濾系統!
    一、對於過小的圓型小魚缸,我們可以加上水培植物,比如綠蘿為什麼要加裝水培植物,關鍵問題就是魚缸太小,換水太頻容易出問題,在水中栽種水草的話,又會使得魚兒沒有過多的空間活動。那麼在這樣子的小魚缸裡我們就可以依靠水培植物的根系,來吸附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和雜物。
  • 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只有以下三個大方向,掌握好了輕鬆養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接到諸多新魚友們的各種問題,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多新魚友在飼養觀賞魚的時候,根本抓不住重點,而是經常去關注一些所謂的細枝末節。
  • 我國最漂亮的原生魚,未必是鰟鮍和白雲金絲,這種小型魚更漂亮
    但是,有一種小型的原生魚,它們在色澤上絕對不會遜色於上述的任何一種原生觀賞魚,很多原生魚玩家都有飼養過,它們的名字就叫做:寬鰭鱲(lie),此字讀作烈。寬鰭鱲和馬口魚的生活習性極為相似,兩種魚經常群集在一起,這一點有點像昨天講到的鰟鮍魚和鱊。因為寬鰭鱲屬於溪流魚,因此它們較為喜歡暢遊於水流較急、底質多為砂石的淺灘、溪流中,大多數都是以浮遊類的甲殼生物為食,少量藻類、水底的腐植物質,可以吞咽下去的小魚小蝦皆可攝食。
  • 金龍魚的飼養環境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對於提高金龍魚金質很有幫助
    金龍魚的飼養環境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對於提高金龍魚金質很有幫助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養魚,而龍魚也自然成為了大多數養魚愛好者的選擇之一。無論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龍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龍魚養殖。
  • 為什麼燕魚可以低溫飼養,七彩就不行,它們最低飼養溫度是多少?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一位魚友問到了養魚老道七彩神仙魚的最低耐受溫度是多少,我們可不可以低溫飼養七彩神仙魚?按理說這是絕對不可以的,這個我在下文會給大家解釋,但是老鄒大叔的七彩這幾天確實沒有加溫,一直使用的常溫飼養,昨天我們這裡因為下雨,達到了22度的水溫,我認為這已經是七彩神仙魚能夠達到正常狀態的最低飼養溫度了,所以它們並沒有什麼問題,那麼這樣子長期低溫飼養不是也可以嗎?問題不是如此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