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腦梗了!醫生只是拍片子,輸液!為啥不搶救?實情原來如此

2020-12-03 騰訊網

昨天去急診會診,正好碰見在搶救一位腦中風患者!

家屬中不知道誰在那喊叫:你們都是啥醫生?嘴都歪了,腿都不能動了,我們不是醫生一看都知道腦梗了,你們還要做CT,你們耽誤了,賠得起嗎?

家屬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可是你們看到的腦梗真的是腦梗嗎?

一、您看到的腦梗死並非真的腦梗死

準確的說,當我們發現偏癱、失語、半身不遂等等情況確實要懷疑腦卒中。但腦卒中分為兩種,一種是腦梗死,一種是腦出血。

在沒有做腦CT之前,誰也無法準確判斷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

沒學過醫也知道,腦梗死是血管堵了,要「活血」開通血管;腦出血是血管「爆裂」了,要止血。治療方法完全矛盾,如果真是腦出血,按腦梗死溶栓,那肯定是雪上加霜,南轅北轍,甚至可以說要負法律責任,要蹲監獄的。

所以,所有懷疑腦卒中,也就是所有中風患者,到醫院必須做腦CT才能進一步明確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然後才知道怎麼治療。

二、輸液就是治療,但分2種情況

如果確診就是腦梗死,那麼下一步就是馬上搶救治療,開通血管。開通血管的方法,無非就是輸液溶栓或取栓治療。

可是必須遺憾的告訴大家,能開展取栓技術的醫院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腦梗死患者即使確診後,也不會送到手術室去取栓。

那麼大家肯定說,那趕緊溶栓呀!

沒錯,溶栓就是通過輸液來把血栓「溶化」開,以恢復血管血流;但就是這麼「大家看似簡單」的輸液溶栓,大部分醫院,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開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認為溶栓有出血風險,不敢溶栓。

那麼到醫院輸液,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非溶栓的常規輸液,換句話說,就是沒有開通血管的治療,只是對症治療。那麼這種輸液確實對於提高患者生存率,減少患者的殘疾率等等方面沒有多大好處。

只有第一時間溶栓或取栓,開通血管後,才能有效的挽救更多腦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三、開通血管非常重要,也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1、黃金3-6小時不容錯過,溶栓最為方便可行

腦梗死發生超過5分鐘,神經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性損害。如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缺血半暗帶的血流,部分腦組織功能可逆,神經細胞可存活並恢復功能。目前認為最好是3小時內送到醫院,不超過4.5小時,最遲多要超過6小時。所以發生腦中風必須分秒必爭,如果能抵達一家能溶栓的醫院,也算幸運。

這種開通血管的方法,其實在老百姓看來就是輸液,只是輸液的藥物是溶栓藥物而已,但看似就是輸液,但溶栓輸液會有全身出血或腦出血的。

2、取栓技術難度大,很多醫院沒有開展

對前循環閉塞腦梗死發病 6 小時內的患者,進行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美國指南指出:發病 6 小時內前循環大動脈閉塞所致急性腦梗死患者可以進行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歐洲組織指南推薦:對於發病 6小時 內且伴有前循環大動脈閉塞的患者,可在 4.5小時 內靜脈溶栓的基礎上,聯合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簡單說,就是從大腿根血管放一個管子進步,到大的腦部血管,用特殊裝置,把血栓給拖出來。這對醫院設備,醫生水平要求都更高,且風險也大。

四、正規早期開通血管能降低死亡率,減少後遺症,但不能100%避免

腦血管病存活者遺留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的佔50%-70%,一部分原因是我國開展溶栓的醫院太少,取栓的醫院就更少。很多患者都沒有得到開通血管治療,只是常規的對症治療,這樣比如導致後遺症人數巨大。可是就算能開通血管的這部分人,也因面積太大,或開通血管較晚,從而導致後遺症。

所以要100%避免腦梗死後遺症,避免失語、偏癱、半身不遂、長期臥床、吃飯喝水拉屎撒尿都得有人伺候,那唯一的辦法就是預防。

遠離菸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低鹽低油低糖飲食、避免熬夜、減少壓力、監測三高、控制三高是預防腦梗死最基礎最根本最有效最便宜的辦法!

最後還是要告訴大家,中風後,到醫院肯定要拍CT,要不怎麼知道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至於輸液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開通血管的辦法,這是最好的;一種就是對症治療。

並非醫生只是見到那的拍片和輸液!

難不成您想像中的急救應該是什麼樣子?

相關焦點

  • 輸液衝血管防腦梗,68歲大爺突發急性腎衰竭!醫生勸你別犯傻
    68歲的楚大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最近多地出現明顯降溫現象,楚大爺害怕天一冷血壓升高,會誘發腦梗,所以來到診所輸液衝血管。他採用的是以706代血漿為溶媒,配丹參注射液進行輸液的方法。據楚大爺回憶,他原本並不知道要衝血管防腦梗,是公園裡幾個一起下棋的病友告訴他的,說他們每年秋冬季節都會去診所輸液,這麼多年都沒發生腦梗。隨著天氣轉冷,像楚大爺這樣到醫院、診所輸液衝血管的患者越來越多,這似乎已經成了「三高」患者的潮流。甚至有些患者衝血管後認為自己病情好轉,整個冬天都不再控制飲食,也不外出鍛鍊。
  • 68歲男子腦梗離世,滴酒不沾,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小區裡的老王今年68歲了,自從退休後生活變得十分悠閒,老王並不像其他人一樣喜歡抽菸喝酒,最大的愛好就喜歡和老夥計一起打打牌,有時候興致來了能玩上一晚上,每次打完牌回家老伴就開始嘮叨王先生,沒事的時候不知道幫家裡乾乾活,成天就知道出去打牌,連人影都見不到,從上個月開始,老王的牌友都不見老王來打牌,一打聽才知道老王因為腦梗去世了,這讓老王朋友們嚇了一跳
  • 43歲男子突發腦梗離世,醫生勸告:一種家常菜是元兇,害了不少人
    對於腦梗大家都不陌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和其他器官一樣也會逐漸老化,從而脂質代謝減慢,腦梗就很容易發生。現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過度的食用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並且作息不規律,使腦梗越來越年輕化。據國內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腦梗死亡人數高達200萬人,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輸液可預防中風」再登謠言榜,偽科學還要騙國人多久?
    真相: 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定期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這類藥物一般作用時間是6至8小時,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預防腦中風。 並且,這些藥物作用於血管,等於提前透支了血管的擴張能力,等真正出現腦梗死等症狀需要輸液時,往往會出現藥物耐受,導致治療效果欠佳,甚至錯失真正的搶救治療良機。
  • 同樣都是紙,為啥產婦生娃時要用刀紙,而不是衛生紙?醫生說實情
    有很多人對「刀紙」存在誤解,很容易將刀紙與衛生紙搞混,在生娃時拿衛生紙進去,結果鬧出了不少亂子。同樣都是紙,為啥產婦生娃時要用刀紙,而不是衛生紙呢? 都是紙,衛生紙也一樣好用!」 小茜聽到後皺起眉頭,剛想反駁,就被閨蜜拉了拉胳膊,緊接著阿爽對婆婆講:「沒關係阿姨,我們不爭論,你去問問大夫就全都理解了」
  •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的食物,非常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發病率更高。
  • 43歲女子不沾菸酒,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現在腦梗的患病人數是越來越多,主要是在45歲到70歲的中老年人。但是現在一些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使得腦梗發作趨於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腦梗,這也是新聞報導頻繁出現年輕上班族因腦梗猝死的原因。
  • 52歲女子不沾菸酒,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前天晚上11點左右,一輛救護車緊急趕往醫院,據了解,送入搶救室的這名女子今年52歲,事情起因主要是由於丈夫出軌,兩人爆發了爭吵,血壓升高導致腦梗發作,因而離世的。  醫生嘆息:和丈夫脫不了關係。  事後了解到,原來該女子本身就有兩年的高血脂病史,送到醫院的時候,甘油三酯的含量已經達到了10.2,大量的血栓出現在腦部血管中,而腦部已經超過75%的面積出現了梗塞情況。
  • 23歲男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惋惜:都是一張嘴要了自己的命
    可是喊了幾聲也沒人答應,直到後來,找到物業把門打開,看見剛子一動不動地躺著,便趕緊將其送往醫院。緊醫生經過3個小時的不懈搶救,依然沒能挽回剛子的生命!一旁的朋友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感到震驚,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情?
  • 醫生提醒:遇到這種情況就別四處打電話了,趕緊送醫院搶救
    67歲的劉阿姨因為突發腦梗,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從進醫院到手術成功只用了53分鐘!這次搶救速度非常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張錦華主任醫師說。張錦華主任醫師說對於腦梗患者,時間就是大腦,每一秒都顯得彌足珍貴,「每延遲一分鐘開通閉塞血管,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張錦華分析了劉阿姨這次搶救成功的原因:一是走了醫院的綠色通道。
  • 患了腦梗後,日常中該注意什麼?醫生提醒:要將這三點做好
    導語:近幾年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也都有了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特別是腦梗。大部分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如果想要遠離腦梗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有很多患了腦梗的朋友都會有著這樣一個疑問,在患了腦梗之後還能恢復嗎?今天醫生給出了解答,如果想要恢復的話,是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來決定的。
  • 61歲男子不沾菸酒,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但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牌友們都不見老王的影了,一打聽才知道,老王前兩天竟然因為腦梗去世了,這可把牌友們嚇了一大跳,紛紛問怎麼回事?確實,前兩天老王和牌友們打牌的時候,因為暈倒被送到了醫院,但牌友們怎麼也沒想到,竟然就是那一天,老王去世了!和平常一樣,老王和夥計們在打牌,但不知道為什麼老王那天的手氣很差,一連輸了十幾把,鬱悶的不行。
  • 腦梗盯上年輕人 可別不當回事
    腦梗盯上年輕人 可別不當回事  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第六醫院(太鋼總醫院)高級卒中中心,被搶救成功的男子感謝白衣天使的一段短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視頻中,男子看上去與正常人一樣,一點兒都沒有腦梗病人的語言和行動障礙。「多虧了醫護人員的及時搶救,凌晨三四點把我搶救過來了。」說到這裡,男子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來,眼淚一直在眼眶中打轉。
  • 為什麼腦梗越來越多?醫生:飯後2個習慣是禍根,可惜很多人都有
    腦梗的發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復發率都很高,所以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腦梗常被稱作老年疾病,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發生老化,血液也會越來越濃稠。當受到外界刺激血管就容易發生淤堵,一旦堵住腦部血管就會誘發腦梗。
  • 55歲夫婦先後查出腦梗,掩面痛哭,醫生怒斥:這東西怎麼能天天吃
    作為現代人痛恨至極的一種疾病,腦梗在我國已有2000萬患者,目前這一數據正在逐年上升,並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腦梗疾病,之所以腦梗讓大多數人忌憚,是因為腦梗的前期表現較輕,不容易被人發覺,但幾乎一發現就是致命性的,即便搶救及時也容易留下各種後遺症,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一定要及時關注身體健康,及時預防腦梗。
  • 50歲男子洗澡突發腦梗,醫生提醒:腦血栓,最忌諱這件事
    醫生告誡:腦血栓患者,最忌諱那就是酒後立即洗澡喝酒後,最好不要立刻去洗澡,主要是因為酒精在進入人體時,會直接刺激血管,導致甘油三酯合成過多,加重動脈硬化,再加上剛喝了就體溫過熱,如果在洗澡時水溫控制不當,血管急劇收縮,容易導致腦梗發作,造成悲劇的發生。
  • 怎麼判斷腦梗的輕重?為什麼腦梗會二次復發?
    腦梗是一種危害中老年人的腦部疾病,它的發病率特別高,而且搶救不及時可能還會有一定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所以平時中老年群體一定要加以防範。腦梗由於是腦部問題,可能在發病一年之後依然存在肢體或語言等方面的後遺症,這些後遺症多少都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那麼,怎麼判斷腦梗的輕重?為什麼腦梗會二次復發?
  • 從腦梗到死亡,身體可能出現哪些症狀?不只是頭暈頭痛,早知道
    腦梗發作,源頭不簡單!除了長期吸菸喝酒,或是熬夜作息不規律,剩下的就是病理性因素了,常見兩大樣:高血壓、糖尿病。長期高血壓的患者,易使血液中的雜質附著在血管壁,久而久之造成血管內膜增厚,導致血管彈性下降。在高血壓的促使下,易造成血管堵塞,這種情況發生在大腦,便就形成了腦梗。
  • 10個感冒7個要輸液 醫生:太依賴輸液將無藥可用
    昨日,記者在市急救中心急診輸液室看到,因感冒發燒輸液的人比平時多。急診醫生說,3月份以來,患感冒的市民增多兩成,多的時候有40多人同時輸液。  「都輸液兩天了,就想好快點,不影響上班。」昨日上午,市民李女士在醫院輸液。為了讓感冒好快點,她已經連續輸液兩天。「感冒了,輸液才踏實,身體少受罪。」李女士認為,輸液療效好很多。
  • 拒絕盡力搶救就是不孝?醫院裡那些「死亡故事」
    「我覺得這個時候談『這個』,不太合時宜。」這是筆者和同事的一段對話。死亡,一直是中國人不願提及的詞語,然而,它和生、老、病,是人生從起點到終點無可避免的四件事,如今四分之三幾乎都是在醫院中完成。醫院裡一直都在上演死亡故事,從臨終患者、患者家屬,到醫院,他們都如何面對死亡?清明節,讓我們一起看下醫院裡的「死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