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急診會診,正好碰見在搶救一位腦中風患者!
家屬中不知道誰在那喊叫:你們都是啥醫生?嘴都歪了,腿都不能動了,我們不是醫生一看都知道腦梗了,你們還要做CT,你們耽誤了,賠得起嗎?
家屬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可是你們看到的腦梗真的是腦梗嗎?
一、您看到的腦梗死並非真的腦梗死
準確的說,當我們發現偏癱、失語、半身不遂等等情況確實要懷疑腦卒中。但腦卒中分為兩種,一種是腦梗死,一種是腦出血。
在沒有做腦CT之前,誰也無法準確判斷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
沒學過醫也知道,腦梗死是血管堵了,要「活血」開通血管;腦出血是血管「爆裂」了,要止血。治療方法完全矛盾,如果真是腦出血,按腦梗死溶栓,那肯定是雪上加霜,南轅北轍,甚至可以說要負法律責任,要蹲監獄的。
所以,所有懷疑腦卒中,也就是所有中風患者,到醫院必須做腦CT才能進一步明確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然後才知道怎麼治療。
二、輸液就是治療,但分2種情況
如果確診就是腦梗死,那麼下一步就是馬上搶救治療,開通血管。開通血管的方法,無非就是輸液溶栓或取栓治療。
可是必須遺憾的告訴大家,能開展取栓技術的醫院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腦梗死患者即使確診後,也不會送到手術室去取栓。
那麼大家肯定說,那趕緊溶栓呀!
沒錯,溶栓就是通過輸液來把血栓「溶化」開,以恢復血管血流;但就是這麼「大家看似簡單」的輸液溶栓,大部分醫院,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開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認為溶栓有出血風險,不敢溶栓。
那麼到醫院輸液,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非溶栓的常規輸液,換句話說,就是沒有開通血管的治療,只是對症治療。那麼這種輸液確實對於提高患者生存率,減少患者的殘疾率等等方面沒有多大好處。
只有第一時間溶栓或取栓,開通血管後,才能有效的挽救更多腦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三、開通血管非常重要,也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1、黃金3-6小時不容錯過,溶栓最為方便可行
腦梗死發生超過5分鐘,神經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性損害。如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缺血半暗帶的血流,部分腦組織功能可逆,神經細胞可存活並恢復功能。目前認為最好是3小時內送到醫院,不超過4.5小時,最遲多要超過6小時。所以發生腦中風必須分秒必爭,如果能抵達一家能溶栓的醫院,也算幸運。
這種開通血管的方法,其實在老百姓看來就是輸液,只是輸液的藥物是溶栓藥物而已,但看似就是輸液,但溶栓輸液會有全身出血或腦出血的。
2、取栓技術難度大,很多醫院沒有開展
對前循環閉塞腦梗死發病 6 小時內的患者,進行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美國指南指出:發病 6 小時內前循環大動脈閉塞所致急性腦梗死患者可以進行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歐洲組織指南推薦:對於發病 6小時 內且伴有前循環大動脈閉塞的患者,可在 4.5小時 內靜脈溶栓的基礎上,聯合急診機械取栓治療。
簡單說,就是從大腿根血管放一個管子進步,到大的腦部血管,用特殊裝置,把血栓給拖出來。這對醫院設備,醫生水平要求都更高,且風險也大。
四、正規早期開通血管能降低死亡率,減少後遺症,但不能100%避免
腦血管病存活者遺留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的佔50%-70%,一部分原因是我國開展溶栓的醫院太少,取栓的醫院就更少。很多患者都沒有得到開通血管治療,只是常規的對症治療,這樣比如導致後遺症人數巨大。可是就算能開通血管的這部分人,也因面積太大,或開通血管較晚,從而導致後遺症。
所以要100%避免腦梗死後遺症,避免失語、偏癱、半身不遂、長期臥床、吃飯喝水拉屎撒尿都得有人伺候,那唯一的辦法就是預防。
遠離菸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低鹽低油低糖飲食、避免熬夜、減少壓力、監測三高、控制三高是預防腦梗死最基礎最根本最有效最便宜的辦法!
最後還是要告訴大家,中風後,到醫院肯定要拍CT,要不怎麼知道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至於輸液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開通血管的辦法,這是最好的;一種就是對症治療。
並非醫生只是見到那的拍片和輸液!
難不成您想像中的急救應該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