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衝血管防腦梗,68歲大爺突發急性腎衰竭!醫生勸你別犯傻

2020-12-06 黃志豔大夫

68歲的楚大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最近多地出現明顯降溫現象,楚大爺害怕天一冷血壓升高,會誘發腦梗,所以來到診所輸液衝血管。他採用的是以706代血漿為溶媒,配丹參注射液進行輸液的方法。

第一次輸液後他感覺良好,自覺頭暈、胸悶的症狀改善很多,所以一周後又去診所進行第二次輸液,結果這次輸液回家後沒過一周,楚大爺就出現了少尿、噁心、腹脹的症狀,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肌酐高達760μmol/L,被確診為急性腎衰竭。

為何輸液「衝血管」會導致腎衰竭?

706代血漿是一種維持血液滲透壓的血容量補充藥,輸液進入靜脈後不能完全由腎小球濾過,因此會增加血循環量。而楚大爺因有多年高血壓、糖尿病史,且並發糖尿病腎病,所以短期內輸入大量706代血漿,不能順利從腎小管中排出,堵塞腎小管,從而引起腎小管損傷、壞死和急性腎衰竭。

另外,輸液使用的丹參注射液屬於中成藥製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肝腎毒性,並且如果保存不當,很容易發生變質,楚大爺輸液的診所衛生條件較差,可能存在用量不當、注射液渾濁、沉澱、變色等情況,這些藥物成分和雜質進入血管內,也會影響腎功能。

秋冬輸液「衝血管」已成「潮流」,到底靠譜嗎?

據楚大爺回憶,他原本並不知道要衝血管防腦梗,是公園裡幾個一起下棋的病友告訴他的,說他們每年秋冬季節都會去診所輸液,這麼多年都沒發生腦梗。

隨著天氣轉冷,像楚大爺這樣到醫院、診所輸液衝血管的患者越來越多,這似乎已經成了「三高」患者的潮流。甚至有些患者衝血管後認為自己病情好轉,整個冬天都不再控制飲食,也不外出鍛鍊。

衝血管真的能防腦梗嗎?答案當然是不能!

輸液衝血管並不能降低血脂、衝掉斑塊。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並不像水管裡的水垢那樣輕易就能去除,斑塊是長期脂質沉積形成的。目前經臨床證實,只有應用一定劑量的他汀有可能逆轉斑塊,不是絕對的,也不能徹底消除斑塊。大部分患者應用他汀只是為了能夠降低血脂水平、穩定斑塊,使其不再繼續發展,並且不容易脫落,從而預防腦梗、心梗。

所以即使是輸入丹參這種具有一定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藥,也無法使斑塊穩定,更無法消褪,所以當斑塊脫落時,依舊會形成血栓,堵塞腦血管,誘發腦梗。不僅如此,連續輸液還可能增加血容量,反而會導致血壓的升高,更容易誘發腦出血。

秋冬季節,三高患者該如何預防腦梗?

藥物不能停,平時用的降壓藥、降脂藥、降糖藥、阿司匹林等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用,定期監測各項指標,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才是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基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少油少鹽烹飪,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粗糧代替精米細面,冬季要注意多飲溫水,最好能戒菸戒酒。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規律作息,勞逸結合,出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血壓驟升。適量運動增強機體抵抗力,冬季天氣寒冷,但也不能徹底放棄運動,可以在午後等溫暖的時間段出門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量力而行。保持心情愉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疾病的控制有好處,還能防止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升高引起意外。

相關焦點

  • 人都腦梗了!醫生只是拍片子,輸液!為啥不搶救?實情原來如此
    家屬中不知道誰在那喊叫:你們都是啥醫生?嘴都歪了,腿都不能動了,我們不是醫生一看都知道腦梗了,你們還要做CT,你們耽誤了,賠得起嗎? 沒錯,溶栓就是通過輸液來把血栓「溶化」開,以恢復血管血流;但就是這麼「大家看似簡單」的輸液溶栓,大部分醫院,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開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認為溶栓有出血風險,不敢溶栓。 那麼到醫院輸液,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非溶栓的常規輸液,換句話說,就是沒有開通血管的治療,只是對症治療。
  • 腦梗的「幫兇」找到了!2種「水」勸你別貪嘴,血管會水洩不通
    說到腦梗,很多人可能覺得那都只是老年人的事,跟年輕人沒什麼關係,但是實際上,近些年來,腦梗的發病人群是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二三十歲的人,猝不及防地倒在了地上,一查就是腦梗塞作祟。為什麼這些「老年病」頻頻找上年輕人?
  • 68歲男子腦梗離世,滴酒不沾,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小區裡的老王今年68歲了,自從退休後生活變得十分悠閒,老王並不像其他人一樣喜歡抽菸喝酒,最大的愛好就喜歡和老夥計一起打打牌,有時候興致來了能玩上一晚上,每次打完牌回家老伴就開始嘮叨王先生,沒事的時候不知道幫家裡乾乾活,成天就知道出去打牌,連人影都見不到,從上個月開始,老王的牌友都不見老王來打牌,一打聽才知道老王因為腦梗去世了,這讓老王朋友們嚇了一跳
  • 49歲男子菸酒不沾,突發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怎麼還不知控制
    哈爾濱的吳先生今年49歲是一家知名金融公司的客戶經理,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中午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就養成了每天喝咖啡的習慣,並且逐漸對白開水有了厭倦感,幾乎喝咖啡代替了喝水。
  • 58歲阿姨突發腦梗,不幸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麼還不控制
    58歲阿姨突發腦梗,不幸離世!據了解,這名女子59歲了,姓陳,大家都叫她陳阿姨,是這個小區的常住居民,平常沒啥事兒就經常和小區裡的老頭老太太在一塊兒打麻將。事發當天,陳阿姨手氣很不好,輸了幾百塊錢,心情很是鬱悶,但越輸越想翻盤,於是玩到了11點多。
  • 為什麼腦梗越來越多?醫生:飯後2個習慣是禍根,可惜很多人都有
    腦梗的發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復發率都很高,所以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腦梗常被稱作老年疾病,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發生老化,血液也會越來越濃稠。當受到外界刺激血管就容易發生淤堵,一旦堵住腦部血管就會誘發腦梗。
  • 53歲大哥凌晨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此事怎還不知道節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身邊患上腦梗的人也越來越多,現在不僅是中老年人會患上腦梗,很多年輕人因為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使得腦梗也開始向年輕人偏移,現在一些新聞報導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年輕人因為腦梗而猝死的信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應該注意保養身體,避免腦梗突發對身體造成傷害。
  • 腦梗盯上年輕人 可別不當回事
    腦梗盯上年輕人 可別不當回事  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第六醫院(太鋼總醫院)高級卒中中心,被搶救成功的男子感謝白衣天使的一段短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視頻中,男子看上去與正常人一樣,一點兒都沒有腦梗病人的語言和行動障礙。「多虧了醫護人員的及時搶救,凌晨三四點把我搶救過來了。」說到這裡,男子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來,眼淚一直在眼眶中打轉。
  • 50歲男子洗澡突發腦梗,醫生提醒:腦血栓,最忌諱這件事
    老李今年50歲了,五年前檢查出來有點三高的毛病,家人都特別緊張,但是老李不大放在心上,平時沒事就去公園裡轉轉,所以五年來身體一直保持的還可以,家人也就慢慢放寬了對老李的限制,偶爾還同意讓他小酌兩杯。這天,老李多喝了幾杯,喝完感覺身體也沒什麼太大不適,隨後老李去洗澡,過了一會只聽見「咣當」一聲,家人衝去淋浴室,發現老李倒在地上,已經暈了過去,家人趕忙撥打急救電話,經過一個小時的搶救,還是沒能把老李救回來。
  • 腦梗突發需爭分奪秒!10個關鍵時刻,你絕不能猶豫!
    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數據顯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急性腦血管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急性腦血管病。 除了把救治的希望放在醫務人員身上外,患病的患者和家屬在腦梗的至暗時刻到來前後,一定要把握好下面這些關鍵問題。 01 當懷疑自己或家人中風,如何判斷? 牢記口訣,千萬別等待觀望! 66歲的王爹爹是位剛退休的高中教師,平日為學生操勞奔忙,退休下來,一時還不習慣。
  • 為何腦梗越來越多養血管,少吃3物、少做5事,血管不易「堵」
    誘發腦梗,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一方面與年齡有關,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另一方面,與不良習慣有關,如吸菸喝酒、熬夜、「三高」飲食等。 1,突發一過性的頭暈,站立不穩; 2,突發短暫性的單側肢體麻木、無力; 3,突發一過性的言語障礙;
  • 25歲小夥,腦梗離世,年輕人,有3件事,要控制好,別不當回事
    醫生初步查看,小夥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通過綠色通道檢查了腦部CT,顯示腦血管堵塞,有一條血管幾乎完全堵塞,暫時先保守治療,靜脈溶栓。可不幸的是,搶救了幾個小時後,連接小夥的心電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最終還是腦梗離世了……為何這麼年輕的小夥,會患上腦梗?
  • 62歲大爺突然腦梗,醫生提醒:這3種食物別多吃,否則血脂難穩
    62歲的劉大爺,是一家食品廠的退休職工,退休後工資待遇不低,而且子女們的收入也都不錯。所以劉大爺的家境條件比較優渥,在飲食上也經常是大魚大肉的,不太注意節制。結果一天晚上,吃過晚飯之後,劉大爺就感覺有些胸悶氣短,而後竟然兩眼一黑、暈倒過去。
  • 56歲大哥突發腦梗,只因愛吃2種食物,醫生:吃一次等於喝一桶油
    羅大哥今年剛滿56歲,是一家小飯館的老闆,育有一兒一女。平時小飯館的生意還不錯,所以羅大哥這小日子過得也算紅火。緊急送醫後,被確認為突發性腦梗,也還好送醫及時,還能保住性命,但卻留下了偏癱,這也意味著羅大哥下半輩子都得在輪椅上度過。為什麼人好好的,卻會突發腦梗?據羅大哥的妻子說,他平時身體素質還不錯,能吃能睡,怎麼就突然出現腦梗了呢?
  • 男子凌晨腦梗離世,生前不碰菸酒,卻把此物當飯吃,勸你管住嘴
    楊先生,今年50歲,是家私企的老闆,公司經營較好,日子過得還不錯,身高不足1米7的楊先生,體重卻有230多斤。在3年前的體檢時,楊先生查出血脂偏高,醫生當時告訴他,飲食要清淡,不要吃過油膩的食物,可是,楊先生沒把醫囑當回事,還是飲食依舊。
  • 「輸液可預防中風」再登謠言榜,偽科學還要騙國人多久?
    「輸液防中風」再登謠言榜 其作用機理是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改善腦灌注,只會起到短暫的治療作用。這類藥物一般作用時間是6至8小時,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預防腦中風。 並且,這些藥物作用於血管,等於提前透支了血管的擴張能力,等真正出現腦梗死等症狀需要輸液時,往往會出現藥物耐受,導致治療效果欠佳,甚至錯失真正的搶救治療良機。
  • 43歲男子突發腦梗離世,醫生勸告:一種家常菜是元兇,害了不少人
    對於腦梗大家都不陌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和其他器官一樣也會逐漸老化,從而脂質代謝減慢,腦梗就很容易發生。現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過度的食用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並且作息不規律,使腦梗越來越年輕化。據國內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腦梗死亡人數高達200萬人,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69歲大爺中樞血管堵塞90% 3mm的血管內放支架救了一命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幾天前,69歲的張大爺在夜間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感到頭昏站不穩,送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檢查,他的椎動脈和基底動脈都出現90%的堵塞。要知道,這條血管可是人體的生命中樞,一旦完全堵塞那幾乎意味著死亡。
  •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
    56歲女子深夜腦梗離世,醫生嘆息:一把年紀了,飯後這事還不注意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的食物,非常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發病率更高。
  • 40歲女子突發劇烈胸痛,別只考慮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同樣危險!
    瀋陽一年齡約40歲左右的女子,於家中打掃衛生時,突發前胸及後背劇烈疼痛,感覺為撕裂樣,難以忍受,出冷汗,有瀕死感,由家人開車送至當地一三甲醫院急診。大家可能第一感覺就是她可能患了急性心肌梗死,你的第一感覺沒錯,但事情總會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