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俗稱中風,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危急重症疾病之一,近年青壯年也會常常遇到。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數據顯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急性腦血管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急性腦血管病。
現實生活中,卒中因「三高」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格外兇險,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救治不及時的卒中老人,會背負上沉重的負擔,甚至拖垮這個家庭。
今年10月29日是第13個世界卒中日,卒中救治爭分奪秒,時間就是大腦。除了把救治的希望放在醫務人員身上外,患病的患者和家屬在腦梗的至暗時刻到來前後,一定要把握好下面這些關鍵問題。
01 當懷疑自己或家人中風,如何判斷?
牢記口訣,千萬別等待觀望!
66歲的王爹爹是位剛退休的高中教師,平日為學生操勞奔忙,退休下來,一時還不習慣。
這天一大早,王爹爹起床後,習慣性去公園散步,卻突然感覺右邊手腳發麻,但還能勉強走路,「可能是昨晚睡覺壓的吧。」雖然自己認為問題不大,但還是告訴了老伴。
「老頭子,看樣子不對勁啊,咱還是趕緊去醫院看看吧。」到了醫院後,醫生很快診斷中風,趕緊安排王爹爹住院。就在這段短短的看病時間裡,王爹爹右邊手腳力氣也變差了。
點評
腦梗發病前6小時是黃金時間,越早治療越有利。如果懷疑有中風,要毫不猶豫趕去醫院救治。因此也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些中風的常見症狀,比如出現言語含糊、口角歪斜、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視物障礙、走路不穩,可伴隨有頭痛及噁心嘔吐等。總結起來,記住一句口訣「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02 已經高度懷疑中風了,去什麼醫院好?
王爹爹家附近有一家社區衛生中心,但診療範圍很有限,只能提供一些基本藥物,旁邊也有一個比較大的二甲醫院,卻沒有接診卒中溶栓治療的能力,倒是有一家三甲醫院,卻距離比較遠。
點評
一般而言,腦卒中後遵循就近診治原則,但診治應該要到具備專業卒中治療的醫院。比如王爹爹是腦梗,溶栓治療是最特效的手段,如果到不具備溶栓治療能力的醫院診治就會耽擱最關鍵的搶救時間。如果家附近二甲醫院具備溶栓能力,就第一選擇去二甲醫院,但如果只有三甲醫院具備以上條件,哪怕相對最遠也應去該三甲醫院。
03 腦卒中患者到了醫院,急診CT很必要嗎?
王爹爹已經到了急診,醫生建議他馬上做個CT檢查。
但這時,王爹爹和老伴有些猶豫,平時住院做檢查基本都可以通過醫保報銷,但在門急診做檢查卻都不能報銷,那可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啊!
點評
前面說到,卒中救治需要爭分奪秒。
急診CT可以馬上區分是腦出血還是腦缺血,如果排除腦出血,到住院部就可馬上展開治療。在條件較好的醫院,可以等辦理住院後直接在卒中中心一條龍檢查,但一般的醫院如果按常規住院程序,等辦理住院再開檢查單,來回折騰就會白白浪費黃金的搶救時間。所以,無論怎樣,都要聽從醫生安排,第一時間做頭部CT。
04 醫生說溶栓治療也會有風險,該不該籤字同意?
做完CT考慮腦缺血,醫生建議王爹爹溶栓,在中國,沒有患者同意,醫生不能強行治療。醫生趕緊進行了談話,溶栓雖好,也會有風險,比如溶栓可能出現大出血,也可能溶不通白花錢。
王爹爹老伴聽了一遍,勉強聽明白了,但拿不定主意,就打電話給遠方的子女商量,時間也在一分一秒過去。
點評
治療與風險是並存,沒有絕對好壞。
如果是在腦梗超急性期(3到4.5個小時以內,最長不超過6小時),一般時間越早,效果相對好,出血風險小,醫生會積極建議溶栓治療。溶栓確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但患者只要有積極治療的意願,了解了獲益與風險的意義,就不應反覆糾結浪費時間,果斷決定,為溶栓治療爭取時間。
05 錯過了溶栓期或溶栓/取栓失敗,應該怎麼辦?
50歲的老張與王爹爹同一天入院,那天他在開車過程中,突然感覺左手不靈活、頭暈目眩,憑著職業本能,老張把車安全的停了下來。
但等他來到醫院檢查神經內科時,時間已過去12個小時。
接下來幾天,他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左手開始只是不靈活,後面抬離床面都很困難了。
點評
腦梗塞,如果急性期未能溶栓或者取栓成功,堵塞的血管就再也無法暢通。這個堵塞的血管引起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在一周之內往往會因水腫加重而加重,所以腦梗塞患者即使錯過特殊溶栓治療期,仍然有必要住院度過急性水腫期,有的大面積惡性水腫甚至還可能需要手術減壓。
06 除了腦梗之外,還會發生別的問題嗎?
就在入院第四天,老張還出現過一次短暫的抽搐,醫生告訴他,這是腦梗塞後並發了癲癇。
於是,除了常規使用抗血栓藥,醫生對他同時開始抗癲癇治療。
點評
腦梗塞急性期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常見的有癲癇、腦疝、肺部感染、下肢血栓等嚴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的危害有時比腦梗塞本身還大,所以就算過了腦水腫急性加重期,仍不可掉以輕心。
07 既然確診腦梗了,還用做後續檢查嗎?
王爹爹最後還是及時進行了溶栓治療,而且過程比較順利,溶栓藥物使用三小時後,他基本就恢復到發病前狀態,提示血管再通,且沒有發生出血。
醫生為他進行了血常規、血脂、血糖等檢查,並打算進一步做彩超、CT血管造影等進一步檢查。
但讓他疑惑的是,既然診斷這麼清楚,而且治療效果也好,為何還要再做這些檢查?
點評
一旦發生腦梗塞,說明腦血管已經發生硬化,血管可能存在像水垢一樣的斑塊,甚至嚴重狹窄。檢查的目的就在於評估血管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尋找導致血管硬化的可能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幹預,預防再中風。
08 已經有了偏癱症狀,還有可能康復嗎?
老張看著自己的手,曾經那麼靈活,一次卒中以後恐怕再也不能開車了。
「以後還怎麼養家餬口啊」。正在他垂頭喪氣時,主治醫生為他請來了康復醫師。兩周康復訓練之後,老張的左手恢復了不少,雖然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開車,但至少可以做到生活自理了。
點評
神經元屬於不可再生細胞,理論上損傷細胞不會再修復,有症狀的腦梗患者基本都會留下後遺症。但臨床實踐過程中,中風患者通過自身康復及藥物治療可實現部分機能代償,少數患者甚至接近痊癒,具體恢復程度與梗塞範圍、年齡、血管基礎條件等多因素有關。
所以,腦梗癱瘓後仍要儘自己所能去做治療,這個時限是三個月到半年。半年以後就慢慢進入後遺症期,再多治療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09 腦梗治療康復出院後,還用繼續吃藥嗎?
老張經過持續一個半月治療,整個身體情況接近發病前狀態,醫生告訴他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但是仍然需要長期口服抗血栓藥物並注意藥物副作用。
點評
腦梗一旦發生,代表血管質量已出現問題,多為動脈粥樣硬化。所以,需要針對導致動脈硬化的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等)進行控制,並長期用藥,千萬不可自行停藥。
同時,抗栓藥物可能導致胃部損傷甚至出血趨向及肝腎損害,所以需要警惕藥物副作用,只要用藥是安全的,就應該長期服用。
10 腦梗塞患者為何容易情緒低落?
回到家後的老張,左手始終比正常差一點,雖然可以開車,但醫生告訴他以後不宜開長途車,老張也就沒開了。
三個月後,老張的情緒比較低落,無精打採,睡眠也比以前差了,容易半夜醒來。
點評
腦梗塞是具有高致殘及致死性的疾病,往往對患者的精神心理造成極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從一發病就開始,嚴重的則出現卒中後抑鬱。所以家人對這種情況要給予足夠的關愛,並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 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 我國將建三級防治網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5-06/30/c_1115760571.htm
[2]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2018年9月第9期;
更多卒中知識,歡迎關注騰訊醫典公眾號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