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隨著流量歌手的激增,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華語樂壇面臨斷層嚴重青黃不接,甚至搖滾圈老炮鄭鈞在節目錄製中直言這些榜單上的歌曲為「屎」,可見上至專業人士下至普通聽眾,大家都對歌壇的衰敗有一致認識。
誠然歌壇的新生代確實沒有以往優秀,但事實上這也是發展的必然,而從最新的發展情況來看流量歌手似乎開始有了衰敗的跡象,早期的歸國四子等人均在努力轉型,而後來的TFBOYS、蔡徐坤等人也在努力用實力贏得認可,甚至肖戰這樣頂尖的流量都憑實力獲得了不少讚譽,看臉的時代開始一去不復返,那麼想要徹底改變歌壇現狀,華語樂壇最缺什麼類型的歌手呢?
一、梁博——厚積薄發類
首先梁博屬於年少成名,通過《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站在了當時新生代的頂端,但是梁博深知自己的不足,不僅沒有趁勢大撈一筆反而是急流勇退。
時隔多年後的梁博帶著自己原創歌曲回歸,雖然一路走來坎坷不少,但是相信今天的聽眾面對梁博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這個年輕人的成就。
從《男孩》到《出現又離開》,梁博用自己的歌聲告訴所有人他具備特殊性、不可複製性,雖然歌曲數量不多但是只要推出就必為精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梁博走上了和流量歌手截然相反的路,不過這一點並不是所有新生代歌手都可以借鑑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沉穩的心態,大概率會一蹶不振。
二、華晨宇——流量成功翻身類
與梁博相同的是,華晨宇同樣是從選秀類節目裡走出來的冠軍,但是他卻沒有選擇沉澱,反而是在輿論浪潮的中心磨練自己,對於華晨宇而言真金是不怕火煉的,只要自己能夠經受住考驗,所謂流量或者是偶像都無法形成固定標籤,最終的結局必然是躋身實力派歌手。
這些年華晨宇在《天籟之戰》《明日之戰》《歌手》等節目裡展現出了對音樂超強的天賦,無敵的現場加上獨到的見解讓華晨宇備受推崇,如果說流量型歌手想要出頭,或許華晨宇這一類是最好的範本,用實力打破質疑比什麼都更能讓人服眾。
當然了歌手的種類層出不窮,只不過上訴兩種類型是目前華語樂壇新生代最缺乏的兩種類型,前者能夠打造出更多的傳奇歌手,而後者則為流量型打開了一條路,如今梁博和華晨宇在前,不知道下一個闖出來的會是誰呢?